明朝时期的抚优_第1页
明朝时期的抚优_第2页
明朝时期的抚优_第3页
明朝时期的抚优_第4页
明朝时期的抚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朝时期的抚优明朝时期的抚优公元 1368 年,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朱元璋(公元 1328 1398 年)率兵推翻元朝统治,自立为帝始建明朝。 明朝前后历经十六帝,统治长达 277 年之久,成为当时世界 上少数几个强盛的国家之一。明朝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得 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和发展封建地 主阶级的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 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力大为增强。明初统治者十分重 视军队建设,把军权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手中,军队编制最多 时达到二百几十万人,成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明朝中晚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

2、兼并土地的斗争日趋激烈,经济、军事制度遭到破坏,封建 官僚变得腐败,人民生活江河日下,封建统治从它的顶峰迭 落下来,逐步走向衰败,直至灭亡。明朝的兵制,是在改革元代兵制并吸取了唐宋以来兵制的经 验教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实行卫所制。 兵制的突出特点是加强皇帝对军权的控制。明初中央设立大 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统掌全国军队和军事行动。 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 年)为避免 权臣握兵之害 ,改大都督府为左、右、前、后、中五个军都督府 分领在京各卫所和在外地的各都司卫所。但调兵权仍为中央 军部,所谓 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王军 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 一合之则呼吸相通,分

3、 之则犬牙相制 。(春明梦余录 兵部)按明朝 军卫法规定, 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明史 兵志序)全国卫军的精锐部队包括皇帝亲军 锦衣卫等主要集中在京师,国家有战事时,以京师为主同时 抽调部分地方都司所辖之军。地方设立统军的都司,都司之下,府县两级分设卫所。一府 设几所,几个府连起来设卫。卫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 下辖十个百户所。百户所由百人左右组成,千户所由千人左 右组成,大体上每个兵卫约统五、六千人。卫所军平时分驻 各地, 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 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 (明史 兵制 序)。明会要上也有类似记载: 卫所者,分屯设 兵,控扼要害,钳置京省,统于都司而

4、兑隶王军都督府。王府无兵,卫所兵即其兵。洪武七年八月,甲定兵卫之制。征 调则统于诸将,无事则散归各卫 。(明会要 兵二)明朝前期,承袭元朝兵民分籍的做法,实行军户制度。士兵 有专门的军籍, 世袭为兵, 平时屯田或驻防习武, 遇有战事, 朝廷命将统领出征,战争结束,即各归卫所。明朝二百几十 万军队其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军户从征,原来跟随朱元璋 起义的义军全部被迫定为军户;二是招纳降军和败军,接收 元朝军队的残部;三是滴发罪人充军;四是垛集,具体办法 是以民户三户为一个垛集单位,定其中一户为正户,另两户 为贴户, 正户以一丁充军, 如正户军死亡, 贴户要抽丁补额。 此外还有 简拔 、 抑配 等手

5、段。按明朝的法令规定,兵役主要由军户承担,而且父死子 继,如无子孙,则由兵士原籍族人中的壮丁顶替。民户既不 准冒充军户,同样军户也不得随意更改为民户。一般军户必 须随军屯戍,全家老少被固定在屯戍地,除调防终生不得离 开。明朝的兵制与当时在经济上实行的屯田制密切相关。据明 史 太祖本纪所载: 诏天下卫所军十之七屯 田, 可见明朝军队除一少部分专门担任京师戍卫和 扼守要害地域外,大部分要参加屯田。军队的庞大开支,包 括粮响主要靠屯田解决。规定边地卫所军三分守城,七分屯 田种地;内地卫所军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授田五十亩 为一份,由政府发给耕牛、种子、农具等,屯田所获除一部 分自用外,还要按规定向

6、国家缴纳税粮。明朝初年,朱元璋用军屯种,开始采取的是营田方式,即集 体授田,种子、农具、耕牛等一切均由国家供给,所收粮食 全部入官, 军队所需另行调剂。 顺帝十六年 (公元 1356 年) 七月,朱元璋做了吴国公,接着 置营田使 或 营田司 。二年之后,据说戍守江阴的吴良、 吴祯兄弟, 边训练士卒边 屯田以给军晌 ,使 敌部张士诚不敢轻举进犯。但总的来说,功效不大。 (太祖 实录 6 二月乙亥)于是,于癸卯年(公元 1363 年) 二月,颁发 申明将士屯田之令 ,指出 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 ,并令 将士屯田, 且 耕且战 ,坐收地利,充填兵食。(太祖实录 12 癸卯年二月壬申)此后,按卫所制度

7、 凡新立守御卫 分,例拨军垦田屯种。 这在大明会典中记载得 尤为详细: 国初,兵荒之后,民无定居, 后设各卫所,创制屯田, 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 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缓冲为差。 (大明会典 18 户部 5 屯田) 朝廷对参加屯田的军队, 从物 质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助。具体到军户身上,有这样一些 优待: 每军授田五十亩为一份,给耕牛、农具、教 树植,复租赋,遣官劝输,诛侵暴之吏。初亩税一斗。三十 五年定科则: 军田一份, 正粮十二石, 贮屯仓, 听本军自支, 余粮为本所官军俸粮。永乐初,定屯田官军赏罚例:岁食米十二石外余六石为率, 多者赏钞, 缺者罚俸。 又规

8、定, 屯兵年六十 与残疾及幼者, 耕以自食,不限于例。 (明史 食货一)按照明朝制度规定, 正式军役由特定的军户担任。 每户出正军一名外还可以带户中余丁一名,在营所生活,佐 助正军,供给军装。这种余丁在营可以逃避徭役,所以明朝 搞屯田的军队中不仅正军可以带家口,余丁有的也有妻子儿 女随居,只不过待遇方面与正军有所差别, 余丁只能 出息供办牛具,开荒布种,所收子粒,津贴正军。 (英宗实录 53 正统四年三月庚戍)明朝统治者集历代屯田经验之大成,通过制定实行军户军屯 制度,采取适当优待军户的措施,在建立一支自给自足的武 装力量方面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军户的生活很丰裕,事实上士兵们及其家

9、属的处境仍然十分艰难。士兵 的粮饷本来不高、加上军官们的克扣, 衣食即窘, 遂至逃亡 的现象屡有发生。(明宣德实录 卷 108 )明朝的宗藩权贵们无功受禄,奢侈腐败,导致国库日绌。军 粮匿乏,军晌不支的现象也不乏其例。据史科所载,洪武二 十八年,在一个将领的上书中曾反映: 以河南而言, 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指屯粮) ,而宗禄百九十二万石,是 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 其中乎?故自都王以上,犹得厚享,将军以下多不能自存, 饥寒困辱, 势所必至, 常号呼道路, 聚垢有司。 (明 史 食货六)军官们尚因发不出军饷而聚众闹事,可 以想见士兵们的生活情景了。长期的军屯生活,

10、因兵士缺乏应有的训练, 战斗力大为削弱, 加之军屯田地被权贵豪强不断侵占,士兵们的生活更加困窘, 出现了大量逃亡。至明朝中叶以后,军屯制日遭破坏,原来 的卫所制逐渐被募兵制取而代之。除以上提到的对军户参加屯田的有所优待外,明朝在军人优 抚方面也先后制定了一些制度和办法。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 面:、对官兵及其家属的优待 1、免除丁役和丁徭。明成祖即位时, 遣给事等官分 阅天下军,重定垛集军更代法。初,三丁以上垛正军一,别 有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至是,令正军、贴户更代,贴 户单丁者免;当军家蠲其一丁徭。 (明史 兵四)2、免除军户杂役。洪武三年, 令各府县军户悉免杂 役。 洪武七年, 令山东正军

11、全免差役。 (明会要)3、选武袭职。洪武五年正月,规定武选之法。从色目、状 貌、才德诸方面选武,中试者可被封世职或袭荫。按照当时 的规定,军职子弟年至 20 岁,才允许参加选武袭职。初试 不中老,拿半俸的待遇;再试不中的,降为充军。但需要指 出,这神选武袭职实际上是给予军官的一种特权,真正受益 的主要是权贵人物子弟,一般平民是轮不到的。这种选武场 所又往往成为官僚权贵的勾心斗角、营私舞弊之地。正如史 学家所评述灼, 今悉赂权贵,虽乳臭小儿无不中者 。尽管官方提出 严纳贿之禁,举比武之实 的要求,但终因官风败坏,难以令行禁止。二、对战亡、伤残官兵的抚恤 洪武元年九月曾明确规定: 优给阵亡将士之家

12、 (大政记)洪武三年十月已亥,太祖设坛亲自祭 悼阵亡将士。洪武七年八月辛丑诏: 军士阵没,父 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洪武十九年六月甲辰诏: 将校阵亡,其子世袭加一秩。 十月,命: 官军卫亡,子女幼或父母老,皆给全俸。著为令。 (以引文均参见明会要 )这说明,从明初开始, 对阵亡官兵家属的抚恤已有定制。明会要中还有如下一些记载: 建文二年十一月乙已, 燕王亲为文祭南北阵亡将士。 永乐七年二月已丑,遣官祭灵壁等处阵亡将士。 正统十四年八月己已,恤阵亡将士。九月甲午,祭 宣府、土木陈亡将士,痊遣骸。十二月戍辰,祭阵亡官军于 西直门外 成化二十年正月,恤大同阵亡士卒 弘治十四年,奏红总制三边军务,

13、驰至固原,按行 败所;躬祭阵亡将士, 掩其骼;俸禄死事指挥官朱鼎等五年; 恤士卒战没者家 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祭阵亡士卒 崇祯十五年六月, 筑坛,亲祭死事文武大臣。 在对伤残军人给予抚恤方面,洪武十九年六月,曾诏定: 士卒战汤, 除其籍, 赐复三年。 即免除军籍 复为民户,三年之内可以不缴纳税租。建文元年二月诏: 笃废残疾者收养 济院,列支衣粮。 这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废士 卒可以直接收容到养济院中,由国家拨发口粮衣物,供养终 身。另据明史所载,对作战致残的军人还有其他一些照 顾,如:军士战斗伤残,难备行伍,可于宫墙外(指守城的 京师部队驻防地之外一作者注)造舍以居之,昼则治生,夜 则巡警。

14、 (明史)白天边养伤病边做点力所能及 的营生,夜晚帮助进行一些巡逻。三、奖励军功,封赠职爵 明朝初年,军队作战论功行赏,都是临时请旨,没有固定的 制度。直到承平以来, 意存激劝, 率以首功定赏格, 条例渐广 (明会要 兵 4 )这说明明朝奖励 军功的制度有一个发展完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已经形成 了制度。从有关史料记载中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洪武三年 十月丙申,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下令让大都督府、兵部整 理记录诸将功绩, 吏部规定勋爵, 户部备赏物, 礼部定礼仪, 翰林院撰写制诰,接着颁爵行赏。当时所定勋阶武勋从低到 高由六品至正一品计为 12 级,每一级又分三至四个散阶。 散阶从武骑尉、忠显校

15、尉,忠武校尉至左右柱国、特进荣禄 大夫、特进光禄大夫计 30 阶。生日封,死日赠。凡因有军 功而被封被赠军阶的, 均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待遇。 (明会要) 永乐初年,考虑到将士久劳,又命令礼部依照太祖定下的升 赏之例,作了一些补充修改。将战功细分为奇功、首功、次 功三等,分别给予恩赐。按照明初的有关定例,这些军职勋 爵是可以世袭的。 嫡子袭替,长幼次及之;绝者, 嫡子、庶子、孙次及之;又绝者,以弟继。 永乐以 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强调有军功者方得袭,非获得军功者 不再承袭。 取公舍旗军余丁曾立战功者,令原带俸 及管事,袭替悉因之。 对阵亡的有功之人从优照顾, 其阵亡,保袭者流官一等。 (明会要)四

16、、退休待遇 洪武六年曾记载, 兵部单安仁请老归, 赐田三十亩, 牛七十角,岁给尚书半俸。 (一说给全俸 见 明史 本传)天顺以后, 始令致仕 (即退休 一一作者注),官七十以上者,皆得给酒肉布帛或进阶。 (明会要 民政二)五、慰劳军队 这方面的事例较多, 择其要者抄录如下: 丙午正月, 张士诚军遮海口,吴良大败之,太祖旨江阴劳军。 洪武二年,两广即平,廖永忠还京师,帝命太子率 百官迎劳于龙江。 三年十一月, 徐达振旅还 京师,帝迎劳于龙江。 永乐八年七月,车驾次开平,宴劳军士。 崇祯十二年二月,曹变蛟从洪承畴入卫。帝遣使迎 劳,将士各有赐。 (明会要)这一时期,一些著 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对军民

17、关系、军人优抚还是很重视的。 他们认识到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基 础,还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还需加强军人的优抚,以 便不断提高战斗力。曾任过兵部尚书的张鹏(? 1491 年)在明代宗时期, 率兵镇守大同 (今山西省大同市) 、宣府(今 河北省宣化市)两镇时,曾上书皇帝提出了 医病恤 死,以励边兵 的建议。 他指出: 两镇军士敝 衣菲食,病无药,死无棺,乞官给医药棺槽,设义家,俾飨 厉祭,死者蒙恩,则生者劝。 (明史 卷一百 六十 张鹏传)他针对边兵生活困窘,缺医少药的状 况,提出要由官府及时给予医药,保证治疗。如有死者,要 给棺材,设立公墓,使死者能够受到隆重庄严的祭奠,

18、认为 这样做不仅使死者受到了应有的恩典,活着的人也能箕到激励,对提高战斗力是大有好处的。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明 代宗的赏识和支持。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进士朱燮元 (1566 1636 年),在任四川 右布政使及朝廷兵部尚书期间,极力主张筑城屯田,军需自 给,尽量减轻军队和民众负担,以此增强军事力量,稳定军 心民心。他指出: 军民愿耕者给田,且耕且守,卫 所自实,无勾军之累。军耕抵晌,民耕输粮,以屯课耕,不 拘其籍,以耕聚人,不世其伍。 明史 卷二 百四十九朱燮元传 )他认为只要有人愿耕种土地,不论军 民均可给田,通过屯田的办法,把人们集中起来,边耕边守 卫边疆,军队耕种所得充做军饷,百姓所得可供军粮,从屯 田收入中还可以完成缴纳官税的任务,这样军民负担都不大, 国家可以得到安宁。在征兵和百姓对军队的负担方面,明末清初的著明思想家黄 宗羲( 1610 1695 年)从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