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6病毒综述_第1页
微生物学-6病毒综述_第2页
微生物学-6病毒综述_第3页
微生物学-6病毒综述_第4页
微生物学-6病毒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病毒病毒非细胞生物的种类非细胞生物的种类:v(真)病毒(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v类病毒类病毒:只含单独具侵染性的只含单独具侵染性的RNA组分组分v亚病毒亚病毒 拟病毒拟病毒: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组分v朊病毒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病毒的发现和认识一、病毒的发现和认识1892:俄国:俄国 伊万诺夫斯基伊万诺夫斯基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因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子能通过细菌过滤器。1898:荷兰:荷兰 贝哲林克贝哲林克 证实该致病因子可

2、以被乙醇从悬液中证实该致病因子可以被乙醇从悬液中沉淀下来而不失去其感染性但用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不出来;沉淀下来而不失去其感染性但用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不出来;给这样的病原体起名叫给这样的病原体起名叫virus。1935:美国:美国 斯坦利斯坦利 从烟草花叶病病叶中提取出了病毒结晶,从烟草花叶病病叶中提取出了病毒结晶,又证实了结晶中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而只有核酸具感又证实了结晶中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而只有核酸具感染和复制能力,并因此而或诺贝尔奖。染和复制能力,并因此而或诺贝尔奖。1952:Hershey和和Chase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仅仅是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仅仅是DNA,开开创了病毒分

3、子生物学。创了病毒分子生物学。1971后: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后: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和拟类病毒、朊病毒、和拟病毒。病毒。二、病毒的定义和特点二、病毒的定义和特点v形体极其微小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v没有细胞构造没有细胞构造,故也称分子生物;,故也称分子生物;v其其主要成分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主要成分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两种;v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或RNA;v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v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

4、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无个体生长和二分裂等繁殖方式;的形式进行增殖,无个体生长和二分裂等繁殖方式;v营宿主的活细胞内专性寄生营宿主的活细胞内专性寄生;v离体条件下以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可形成结晶离体条件下以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可形成结晶;v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其基因组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利用一种类型的核酸,其基因组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进行复制增殖的超级微生物。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

5、进行复制增殖的超级微生物。病毒的定义病毒的定义 它们在活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它们在活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又被认为大分子微生物。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又被认为大分子微生物。迄今仍无一个科学而严谨的定义迄今仍无一个科学而严谨的定义三、宿主范围三、宿主范围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感染相应的病毒。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感染相应的病毒。病毒的宿主范围病毒的宿主范围感染原核微生物:噬菌体感染原核微生物:噬菌体感染真核微生物感染真核微生物真菌噬菌体真菌噬菌体植物病毒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昆虫昆虫四四. 病毒的培养与纯化病毒的培

6、养与纯化同微生物学其他学科分支一样,病毒学的进步完全得益同微生物学其他学科分支一样,病毒学的进步完全得益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发展。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通过病毒的分离与纯化获得纯化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制通过病毒的分离与纯化获得纯化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制备物是病毒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技术。备物是病毒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技术。1. 1. 病毒的培养病毒的培养病毒的培养:病毒的培养:二元培养物法二元培养物法噬菌体噬菌体细菌培养物细菌培养物培养液培养液营养琼脂平板营养琼脂平板变清亮变清亮残迹平板残迹平板 若是噬菌体经若是噬菌体经过适当稀释再接过适当稀释再接种细菌平板,经种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过一

7、定时间培养,在细菌菌苔上,在细菌菌苔上可形成圆形局部可形成圆形局部透明区域,即透明区域,即噬噬斑斑(plagueplague)。)。 如 同 对 细 菌如 同 对 细 菌计数一样,形成计数一样,形成的噬菌斑也可用的噬菌斑也可用于对噬菌体的数于对噬菌体的数目进行估算。目进行估算。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鸡胚鸡胚多种细胞培养多种细胞培养动物病毒感染敏感细胞培动物病毒感染敏感细胞培养能产生致细胞病变效应养能产生致细胞病变效应,例如细胞聚集成团、肿大、例如细胞聚集成团、肿大、圆缩、脱落,细胞融合形圆缩、脱落,细胞融合形成多核细胞,细胞内出现成多核细胞,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包涵体,乃至细胞裂解等。乃

8、至细胞裂解等。若标本经过适当稀释进行若标本经过适当稀释进行接种并辅以染色处理,病接种并辅以染色处理,病毒可在培养的细胞单层上毒可在培养的细胞单层上形成肉眼可见的局部病损形成肉眼可见的局部病损区域,即蚀斑(区域,即蚀斑(plaque)或称空斑。或称空斑。植物病毒植物病毒敏感植物叶片敏感植物叶片产生坏死斑,或称枯斑产生坏死斑,或称枯斑 蛋白质提纯方法蛋白质提纯方法2. 2. 病毒纯化病毒纯化标准标准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感染性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感染性病毒是有感染性的生物体病毒是有感染性的生物体病毒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病毒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病毒制备物的理化性质应具有均一性病毒制备物的理化性质应具有均一

9、性方法方法主要组成为蛋白质主要组成为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差速离心差速离心梯度离心梯度离心第二节病毒第二节病毒(毒粒毒粒)的形态、的形态、 构造和组分构造和组分一、大小一、大小大小恒定大小恒定测定大小的单位是纳米(测定大小的单位是纳米(109),多数病,多数病毒的直径在毒的直径在100nm以下;以下;绝大多数病毒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绝大多数病毒是能通过细菌滤器;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具体形态和大小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具体形态和大小.二二. . 毒粒的形态毒粒的形态球状球状杆状、丝状杆状、丝状蝌蚪状蝌蚪状1.个体形态个体形态球状病毒杆状病毒蝌蚪状病毒弹状病毒砖形病

10、毒2. 病毒的群体形态病毒的群体形态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重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重复感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复感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小圆斑,称为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小圆斑,称为噬菌斑噬菌斑。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似噬菌斑的动物病毒群体,称为似噬菌斑的动物病毒群体,称为空斑空斑。单层动物细胞受到肿瘤病毒的感染后,会使动物细胞单层动物细胞受到肿瘤病毒的感染后,会使动物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类似细菌菌落的病灶,称为恶性增生,

11、形成类似细菌菌落的病灶,称为病斑病斑。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后,在叶片上出现的一个个坏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后,在叶片上出现的一个个坏死的病灶,称为死的病灶,称为枯斑枯斑。包涵体:寄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一种在光学包涵体:寄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一种在光学 显微镜下可见的含有或不含有病毒粒子的显微镜下可见的含有或不含有病毒粒子的 蛋白质性质的小体。多为圆形、卵圆形成蛋白质性质的小体。多为圆形、卵圆形成 不定型,在细胞中呈现的大小、数量不一。不定型,在细胞中呈现的大小、数量不一。颗粒性包涵体颗粒性包涵体多角体包涵体多角体包涵体三、构造三、构造结构结构对称性对称性 1 病毒粒子的结构病毒粒子的结构

12、病毒粒子病毒粒子(virion)成熟的(结构完整)、具有侵成熟的(结构完整)、具有侵染力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颗粒染力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结构结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辅助结构核心:核心:DNA或或RNA衣壳衣壳(外壳外壳):包在核质外由:包在核质外由 衣壳粒组成衣壳粒组成核衣壳核衣壳-病毒粒子病毒粒子被膜:包在核衣壳外的膜结构被膜:包在核衣壳外的膜结构其它:刺突等其它:刺突等病毒粒子病毒粒子衣壳:由衣壳粒以对称而有规律的排列成杆状、球状、二十衣壳:由衣壳粒以对称而有规律的排列成杆状、球状、二十 面体等形状。面体等形状。核衣壳:衣壳与病毒核髓合称为核衣壳或

13、核壳体。核衣壳:衣壳与病毒核髓合称为核衣壳或核壳体。囊膜:包在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或二层较宽松的膜结构、囊膜:包在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或二层较宽松的膜结构、 亦称被膜、外膜、封套。亦称被膜、外膜、封套。刺突:有些病毒囊膜上的多糖同蛋白质合成粒状,嵌在脂刺突:有些病毒囊膜上的多糖同蛋白质合成粒状,嵌在脂 类中向外突出呈刺状。类中向外突出呈刺状。衣壳粒:由衣壳粒:由16个同种的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个同种的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 电镜下呈子粒状。电镜下呈子粒状。病毒粒子:成熟或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病毒粒子:成熟或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囊膜、刺突囊膜、刺突 2

14、病毒的对称性病毒的对称性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廿面体对称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的结构( (球状球状) ) 螺旋对称螺旋对称的结构的结构( (杆状杆状) ) 复合对称复合对称的结构的结构( (蝌蚪状蝌蚪状) ) 1) 螺旋状对称型:烟草花叶病毒(螺旋状对称型:烟草花叶病毒(TMV) 呈直杆状,长呈直杆状,长300nm,宽,宽15nm,中空内径,中空内径4nm,由,由158个个氨基酸组成一个皮鞋状的衣壳粒,相对分子量为氨基酸组成一个皮鞋状的衣壳粒,相对分子量为17500,总共,总共2130个衣壳粒,排列成个衣壳粒,排列成130圈螺旋,核酸核心是单链的圈螺旋,核酸核心是单链的RNA,相对

15、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260万,含有万,含有6390个核苷酸,每个核苷酸,每3个核苷酸与个核苷酸与一个衣壳粒相结合,盘绕于蛋白质的中空内径中。一个衣壳粒相结合,盘绕于蛋白质的中空内径中。 二十面体具有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个角、20个面个面 和和30条棱。条棱。腺病毒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由由252个衣壳组成,没个衣壳组成,没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DNA构成的。构成的。 其基因组的大小都其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个核苷酸对。2) 二十面体对称型:二十面体对称型: T4由头部(核心是双链线状

16、由头部(核心是双链线状DNA)、颈部)、颈部和尾部(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三和尾部(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三个部分构成。个部分构成。3) 复合对称型:偶数噬菌体复合对称型:偶数噬菌体四、化学组成四、化学组成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或RNA)和蛋白质。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一种病毒至含有一种核酸(一种病毒至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或RNA)。)。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DNA;少数含少数含RNA; 动物病毒一部分含动物病毒一部分含DNA,一部分含,一部分含RNA; 细菌病毒普遍含细菌

17、病毒普遍含DNA,含,含RNA的极少。的极少。病毒的核酸类型极为多样化:病毒的核酸类型极为多样化: 病毒的病毒的DNA与与RNA均有单链和双链:均有单链和双链: dsDNA ssDNA dsRNA ssRNA 1.病毒的核酸病毒的核酸病毒病毒DNA分子有线装和环状之分。分子有线装和环状之分。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的区分:)的区分: 规定:将碱基序列与规定:将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单链定位正链,一致的核酸单链定位正链,将碱基序列与将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的核酸单链定位负链。因此,就病毒互补的核酸单链定位负链。因此,就病毒核酸链的单与双以及正和负有以下核酸链的

18、单与双以及正和负有以下6 种类型:种类型: ()DNA大部分大部分DNA病毒病毒 ()RNA动物呼肠孤病毒动物呼肠孤病毒 ()()DNA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X174噬菌体噬菌体 ()()RNA所有单链所有单链RNA病毒病毒大部分植物病毒大部分植物病毒 ()DNA腺病毒腺病毒 ()RNA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病毒核酸结构2.病毒的蛋白质病毒的蛋白质有的病毒只有一种蛋白质,多数含有为数不多的几有的病毒只有一种蛋白质,多数含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蛋白质。种蛋白质。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生物一样,但不同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生物一样,但不同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

19、成和含量各不相同。病毒蛋白质主要在构成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病毒蛋白质主要在构成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1、结构功能、结构功能 2、吸附、吸附 3、破坏宿主细胞壁与细胞膜、破坏宿主细胞壁与细胞膜 4、增殖、增殖3.其他成分其他成分1) 1) 脂质脂质病毒的脂质主要有磷脂、胆固醇、中性脂肪。病毒的脂质主要有磷脂、胆固醇、中性脂肪。2) 2) 多糖多糖 主要以糖蛋白、糖脂的形式存在,具有特异性主要以糖蛋白、糖脂的形式存在,具有特异性的粘附到宿主细胞和破坏细胞膜成份的作用。的粘附到宿主细胞和破坏细胞膜成份的作用。3) 3) 微量金属离子微量金属离子第三节第三节

20、 各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各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一、原核生物的病毒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真菌体)真菌的病毒叫噬真菌体)噬菌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噬菌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1995年年发表的发表的ICTV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共报道了共报道了4000余种,分别划归为余种,分别划归为49个病毒科个病毒科.据据Bradley(1967)归纳,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归纳,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1.形态与分类噬菌体共有六

21、类形态: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T-系噬菌体系噬菌体T-系噬菌体是研究的最广泛而又深入的系噬菌体是研究的最广泛而又深入的细菌噬菌体,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从细菌噬菌体,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从T1-T7编号,后来编号,后来发现其中偶数者的形态都相同(蝌蚪形收缩性长尾),故发现其中偶数者的形态都相同(蝌蚪形收缩性长尾),故统称统称T偶数噬菌体偶数噬菌体。 由于绝大多数噬菌体为蝌蚪形,现以由于绝大多数噬菌体为蝌蚪形,现以E.coli T4为例,介绍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为例,介绍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T4T4噬菌体构造噬菌体构造偶数噬菌体的形态构造偶数噬菌体的形态构造2、噬菌体的繁殖、噬菌体的

22、繁殖病毒粒子并无个体的生长过程,而只有其两种基病毒粒子并无个体的生长过程,而只有其两种基本成分的合成和装配,即:本成分的合成和装配,即: 核酸复制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核蛋白(病毒粒子)核蛋白(病毒粒子)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吸附吸附侵入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成熟(装配)裂解(释放)裂解(释放)Two primary types of bacteriophages :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ragetemperate phrage)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插入)到宿主的

23、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插入)到宿主的核核DNA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DNA的复制而进行同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感染细胞感染细胞后后, ,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在受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在受体上,随之

24、把刺突、基板固定(1)吸附)吸附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病毒吸附受体1(2)侵入)侵入吸附吸附尾钉固着尾钉固着尾鞘收缩尾鞘收缩尾管穿入尾管穿入DNA注入注入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Phage T4 infecting its host

25、E. coli cell (3)增殖)增殖 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Fig. 4: Late Replication Fig. 3: Early Replication (4)成熟(装配)成熟(装配)T4噬菌体的装配是一个极为复杂噬菌体的装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自我装配的过程的自我装配的过程(5)裂解(释放)裂解(释放)Fig. 6: Release Fig. 5: Maturation 吸附吸附侵入侵入早期:病毒特异性酶的合成早期:病毒特异性酶的合成病毒

26、核酸复制病毒核酸复制病毒结构蛋白质合成病毒结构蛋白质合成装配装配释放释放病毒大分病毒大分子合成子合成3、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效价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pfu)或感染中心)或感染中心 测定的方法测定的方法双层平板法双层平板法v 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低。的效价低。 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体的总数。 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步

27、生长曲线可分为三个时期: 潜伏期潜伏期是指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是指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 一个噬菌体粒子裂解前的一段时间。一个噬菌体粒子裂解前的一段时间。又分又分隐藏期隐藏期和和胞内积累期胞内积累期裂解期裂解期是指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是指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 段时间。段时间。稳定期稳定期溶液中噬菌体总数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溶液中噬菌体总数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4、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作一步生长曲线5、溶、溶 源性源性 温和噬菌体或称溶源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或称溶源性噬菌体

28、(lysogenic phage):):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产生。这一现象称做这一现象称做溶源性(溶源性(lysogeny)现象现象附着或融合在溶源性细菌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附着或融合在溶源性细菌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称为体的核酸称为原噬菌体原噬菌体或或前噬菌体前噬菌体。前噬菌体前噬菌体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史比较: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史比较:吸附吸附侵入侵入增殖增殖成熟成熟裂解裂解整合整合同步复制同步复制自发或诱导自发或诱导多次循环

29、多次循环裂解性循环裂解性循环溶原性循环溶原性循环6.噬菌体的应用与防治噬菌体的应用与防治噬菌体的危害:噬菌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主要是引起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例:例: 丙酮、丁醇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丙酮、丁醇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 抗生素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抗生素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 食品工业上的噬菌体污染食品工业上的噬菌体污染防治:防治:控制控制活菌排放活菌排放选育抗性生产菌株选育抗性生产菌株生产中轮换使用菌种生产中轮换使用菌种药物防治例如用金霉素、四环素等。药物防治例如用金霉素、四环素等。噬菌体与发酵工业噬菌体的应用:噬菌体的应用:1.1.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

30、具 2.2.用于鉴定未知菌用于鉴定未知菌3.3.用于临床治疗传染病用于临床治疗传染病 4.4.检验植物病原菌检验植物病原菌 5.5.测定辐射剂量测定辐射剂量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附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附结构,通过昆虫口器、摩结构,通过昆虫口器、摩擦伤口和人为伤口进入寄擦伤口和人为伤口进入寄主细胞。植物病毒在入住主细胞。植物病毒在入住宿主细胞后脱去蛋白质外宿主细胞后脱去蛋白质外壳。壳。 TMVTMV的衣壳粒以双层盘的衣壳粒以双层盘的形式组装成衣壳,的形式组装成衣壳,PHPH的的改变、改变、RNARNA的嵌入对衣壳的嵌入对衣壳的装配起关键作用。的装配起关键作用。二二. 植物病毒植物病毒三三. 人类和

31、脊椎动物病毒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脊椎动物病毒包括脊椎动物病毒包括DNADNA和和RNARNA病毒,病毒,动物病毒的释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动物病毒的释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1.无包膜的病毒,如腺病毒通过细胞裂解或局部破裂而释放。无包膜的病毒,如腺病毒通过细胞裂解或局部破裂而释放。2.2.有包膜的有包膜的DNADNA病毒,如疱疹病毒,以细胞质中通道释放到细胞外。病毒,如疱疹病毒,以细胞质中通道释放到细胞外。3.3.有包膜的有包膜的RNARNA病毒,如副流感病毒用出芽方式通过寄主细胞膜,病毒,如副流感病毒用出芽方式通过寄主细胞膜, 释放到细胞外并获得细胞源性的包膜和产

32、生刺突。释放到细胞外并获得细胞源性的包膜和产生刺突。腺病毒的复制可代表腺病毒的复制可代表DNADNA病毒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复制可代表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复制可代表RNARNA病毒病毒1.1.吸附:腺病毒吸附在宿主细吸附:腺病毒吸附在宿主细 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上。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上。2.2.穿入:通过吞噬作用进入胞内。穿入:通过吞噬作用进入胞内。3.3.脱壳:寄主细胞的蛋白酶脱壳:寄主细胞的蛋白酶 水解腺病毒衣壳。水解腺病毒衣壳。 4.4.在宿主细胞核内转录早期在宿主细胞核内转录早期 mRNAmRNA并翻译早期蛋白。并翻译早期蛋白。5.5.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出病毒的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出病毒的 D

33、NADNA和晚期和晚期mRNAmRNA。 一些带有囊膜的病毒,如一些带有囊膜的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当它们的核酸单纯疱疹病毒,当它们的核酸和衣壳蛋白组装完毕后,它们和衣壳蛋白组装完毕后,它们将以将以“出芽出芽”的方式,包裹寄的方式,包裹寄主细胞的细胞膜或核膜,从寄主细胞的细胞膜或核膜,从寄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34、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四)昆虫病毒(四)昆虫病毒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角形的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角形的包涵体,称包涵体,称多角体多角体,成分为碱溶性结晶蛋白,其内包,成分为碱溶性结晶蛋白,其内包裹着数目不等的病毒粒。裹着数目不等的病毒粒。核形多角体病毒(核形多角体病毒(NPV):在昆虫细胞核内增殖、具有):在昆虫细胞核内增殖、具有 蛋白质包涵体的杆状病毒蛋白质包涵体的杆状病

35、毒 质形多角体病毒(质形多角体病毒(CPV):在昆虫细胞质内增殖、可形):在昆虫细胞质内增殖、可形 成蛋白质包涵体的球状病毒成蛋白质包涵体的球状病毒 颗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GV):具有蛋白质包涵体,每个包涵体):具有蛋白质包涵体,每个包涵体 内通常仅含一个病毒粒的昆虫杆内通常仅含一个病毒粒的昆虫杆 状病毒状病毒主要有三种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四节第四节 亚亚 病病 毒毒19711971年年T.O.DienerT.O.Diener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毒的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毒的病原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自主复制能力的低分子病原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自主复制能力的低分子RNARNA(类病毒类病毒,Diener,1971Diener,1971)以后又发现了称之为以后又发现了称之为拟病毒拟病毒(Randles,1981)(Randles,1981)的植的植物病毒物病毒PrusinerPrusiner发现了发现了朊病毒朊病毒(Prusiner,1982)(Prusiner,1982)。一、类病毒一、类病毒类病毒类病毒是裸露的,仅含一个单链环状低相对分子质量是裸露的,仅含一个单链环状低相对分子质量RNA分子的病原体。分子的病原体。 发现的第一个类病毒是发现的第一个类病毒是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Potato spindletuber viro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