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05_第1页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05_第2页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05_第3页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05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多角度介绍景物的方法2、培养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把赞颂大自然的创造力与人类的审美能力通过景 物描写表现出来。2、难点:了解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 教学时数 二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 柯蓝先生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海外被译成多种文 字出版。他的名字与事迹被收入苏联大百科全书 ,中国现代文学馆也 为他及夫人文秋开设了柯蓝文秋文库 ,永久保存其著作及原稿。他撰写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章回体描述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 洋铁桶的故事,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推荐。我国文坛泰斗茅盾先生亲自在香港著文推荐他所

2、写的惟一一部反映 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红旗呼啦啦飘 。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获首届电影百花奖,并受到周恩 来总理的高度赞扬。根据他写的散文深谷回声改编而成的电影黄土地荣获 28 项 国际大奖他的早霞短笛散文诗专集,为五十年代的青年争相传抄,影响了 那一代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二、认真读课文,理解结构层次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及黄山的地理位置、面积。第二部分( 3 自然段):写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第三部分( 4 18自然段):写黄山诸景。第一层( 4 14 自然段):写黄山峰、石、松。第二层( 15 自然段):写黄山的烟云。第三层( 1

3、6 17 自然段):写黄山日出。第四层( 18 自然段):写黄山的温泉。三、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 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你说说文章 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讨论并归纳:第3自然段说 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这句应该是下面写景的总起句,这 句角度是从高空俯视。通过“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 底”过渡到第4自然段“巍峨黄山,群峰挺拔。天都峰使游人望而生第 5 自然段过渡到让你身临山中从下而上攀,第 6 段写“登上”天都峰绝顶,第 7 段“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

4、玉屏楼文殊洞 顶上看到“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第 8 段自然而然对黄山松进行了一番介绍。第 9 段继续登上最高峰, 再沿“百步云梯”而下,第 9 、10、11、12 自然段写了黄山 3 个巧石。“螺蛳”、“飞来峰”、 “猴子观海”。第 13 段对黄山石进行归类。第 14 自然段是写黄山的峰石的美是经过人类智慧的点化。第 15 段由前面写黄山的静态美过渡到黄山动态美“黄山烟云”的描 写。转换的句子是“ 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 感。”第 16、17 段用“然而”转折过渡到对黄山日出的描写。第 18 自然段用“游艺机人下山后”转换到对黄山温泉的介绍。总之 全文角度变化多端,但转

5、换过渡自然,使全文浑然一体。四、朗读,请同学起来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断。五、小结 本文描写了黄山的自然风光,赞颂了祖国山川的神奇、美丽。六、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导入二、品味赏析A你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1、“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萃”。总写黄山的美景,四字词排列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简洁而景 象万千。2、“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丝中。”“斧劈刀削”形象地表现了石阶的陡,几乎是垂直的了, “如同飘动 的彩带”虽然给人美感,但也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这两句很

6、准确地表达 出黄山石阶又陡又险的特点,看后有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3、“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 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作者把静态的山峰写动起来了。起伏的群峰,就像汪洋大海中的航船 和岛屿。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破石而出,寿逾千年,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一位殷勤的主 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这段文字把黄山松描写得神形兼备, “殷勤”,“招手致意”拟人手法 运用得很贴切。使人看后对千年老松顿生亲切之感。5、“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 虬,苍翠奇特,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 侧挂。显示万古长

7、青的生命力,不怕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 石之上,昂首苍穹。”寥寥数语把黄山松的形态、 气质全都展示了出来, 令人顿生敬佩之情, 好一个黄山松!6、“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 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真难为它”“一动不动”写出了作者的怜爱之心,写出了石的巧、 趣。7、第 15 自然段写了黄山烟云的柔美: “轻盈”、“皎洁”、“飘舞” 写出了烟云与山峰的关系,“恋人”“难舍难分”,写出了烟云使黄山成 了梦幼的艺术之宫,成了人间仙境。8、“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情感,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这段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高声赞美

8、这“给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 的太阳”,即使是落日也“给人们留下新的启示” 。黄山观日给出了作者无 穷无尽的遐想。如果把整篇课文比作一首乐曲的话,黄山日出应该是最高 亢、最辉煌的乐章。三、放声朗读课文,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黄山仙境之中。四、思索:本文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 审美能力。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奖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讨论并归纳:文中写黄山巧石的部分: “螺蛳”“飞来峰”“猴子观海” 等景物的描写,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更伟大的是人类非凡的审 美能力。先听巧石的名字就给我以丰富的想像力,有拟人的,有喻物的, 所以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 ,又可参加一个奇特的“动物世 界”。总之黄山的自然景物在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后达到了外在美与 内在美的高度结合。其实作者把自然美的黄山通过文字描写出来的时候, 从中已经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了。五、小结 本课我们欣赏了黄山的美,品味了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