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台钻加工工艺规程.doc_第1页
钻孔台钻加工工艺规程.doc_第2页
钻孔台钻加工工艺规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孔(台钻)加工工艺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钻孔加工工艺技术要求、设备及工艺参数、操作规程主要控制点,检验规则。本规程适用于制造加工段的零件、部件、加工沉孔、通孔、平衡器孔、螺钉孔等方面。本规程是产品设计、生产作业及过程检验的依据。2标准内容2.1 .技术要求及标准2.1.1 .工件加时,深孔深度公差允许在( +1,0) mm以内,孔径( +1,0)mm、孔位偏差 0.5 以内,垂直度偏 0.2 以内。2.1.2 .加工螺钉孔深度公差允许在( +1,0)mm内,平衡器孔、层板孔深度应( +2,0)mm以内。2.1.3 .孔位表面注意应无崩烂、毛刺等现象产生。2.2 .操作规程2.2.1 .所需工

2、具:铁锤、铁钉、卡尺、卷尺、吹尘枪、孔位画线模、定位板、定位块等。2.2.2 .准备工作2.2.2.1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全面检查,线路、电源开关、主机马达、机台转向等是否正常。2.2.2.2根据来料的加工要求,选择好合适的钻头。2.2.2.3机台主轴转速调整:根据加工孔位直径、深度、希对主轴转速作相应的调整,将机台上方的保护盖打开, 控制电机前后移动螺丝松开,将皮带调到所需的挡位(转速) ,然后把电机位后移,调节皮带松紧度,拧紧螺丝盖好保护盖即可。2.2.2.4 .钻头的安装:将选好的钻头、安装于机台主转动轴上的钻夹套上、用专用手柄把钻头锁紧。2.2.2.5机台的升降:按加工料的厚度、

3、孔位深浅度要求,对机台作升降调整,将固定机台转动的螺丝松开,调节机台顶部的转动手柄,机台可上下调整,也可调节工作手柄上的刻度盘,限制主轴向上、下运动的距离进行调节孔位的深、浅度。2.2.2.6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的堆放:将待加工件放置在操作者左侧,侧身伸手即可拿到工件,并开始准备工作。操作者应站于机台正前方,左手护住加工 件,右手握住工作手柄匀速向下压进行加工。2.2.3主要操作2.2.3.1按加工件的工艺要求采取适当的定位方式,对于直料加工均采用定位式加工。加工弧形、曲线料时应采用模具,找出孔位再对准孔位点加工。2.2.3.2用卷尺找出对象的加工点,将物料水平放于工作台面上,调整好定位靠板或摆

4、动机台使钻头中心点对准工件孔位加工中心点。2.2.3.3加工时按照工艺图纸标示尺寸为基准定好位,加工多个孔位时,可采取加减定位块,但必须从加工件的同一边为基准,保证孔间距离标准。2.2.3.4取料于机台,紧靠定位靠板和基准定位边,左手护住工件,右手握住机台工作手柄,均匀往下用力进行操作。2.2.3.5加工件孔位过深时,不能一次压到位,以免超出机台的承受范围造成卡死钻头,需上下匀速,移动手柄,让木屑排出再匀速向下用力压。2.2.3.6 .加工过程中应时常用吹尘枪将工作台面上的木屑吹净,以免影响物料以定位边(端)的紧贴性。造成加工精度的误差。2.2.3.7 .加工较大的工件、组装件(部件)时,需增加一副机手协助加工。2.3主要控制点2.3.1分清正反面、左右对称。2.3.2孔径、孔深、孔位偏差。2.3.3孔位表面无崩烂、毛刺。2.3.4孔位垂直度 , 孔间距离尺寸。2.4 .检测规则2.4.1孔距用卷尺测量。2.4.2孔位、孔深、游标、卡尺进行测量。2.4.3操作工首件加工完后,进行自检无误后,由专人进行检验签确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2.4.4加工过程中要经常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