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精选物理说课稿合集八篇 物理说课稿 篇1内能说课稿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前面的授课中,已给学生讲解了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这节内容主要是起到将前面知识点总结概括,为以后接下来的能量守恒以及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小实验的方法向学生生动形象的介绍本节知识点。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定义以及内能改变的实质。4.教学难点:知识点较多,对知识点的分离规划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清晰认识掌握。5.教学关键:对内能的定义形象化使学生印象深刻以及生动讲解改变内能的方法。6.教法学法:(1)开始上课时将教学重点一一列出,让学生对本堂课教学重点有清醒的认识达到突出重点的作用。(2)放慢语速,在不同知识点之间稍许停顿。在利用板书把知识点一一列出,使学生对知识点有层次感,突破难点。(3)利用课堂小实验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方法。使知识点形象化,达到抓住关键的目的。教
3、学过程的设计及操作程序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新课导入:利用火柴的点燃以及挤拧水瓶等课堂小实验来引入新课2、 讲授新课我们将利用(启发式)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两个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复习巩固旧知识,掌握物理现象,获取感性知识。3、归纳小结1.什么叫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温度跟内能的关系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
4、,它的内能就增加;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就减少。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2)做功实质:内能与机械能(或其它能)的转化(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5.最后将布置课堂习题以及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点物理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从本节内容安排来讲是安排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的直线运动之后,又在平抛、圆周、天体等更复杂曲线运动之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后面研究学习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二
5、、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把必修一牛顿运动力学直线运动,学完,对于用牛顿运动力学处理直线运动应该没太大问题。但曲线运动还从未接触过,不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许多曲线运动,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容易接受什么是曲线运动。关键是曲线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列举各种生活实例及实验探究,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节内容。由于高一学生基本还保留了对直观现象的兴趣,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l.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二 )过程与方
6、法1.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2.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让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2.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难点1.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2. 物体微曲线运动的条件.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
7、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探究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五、教学过程1、引入前面学习了很多直线运动知识,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真正直线运动的例子,会发现很难举出,反而生活中轨迹是曲线的例子较多,再利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的视频片段即各种运动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曲线运动的热情,明确学习目的。2、 推进新课一、探究曲线运动的位移师生互动教师引导。【设计意图】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为下一
8、节研究平抛运动作出铺垫。二、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先理论探究:结合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确定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实验探究验证:演示砂轮工作视频,雨伞旋转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砂轮切割钢材产生的火花、转动的小雨伞甩出的水滴方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猜想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得出速度的方向沿这一点的切线方向,突出重点;观察演示实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进而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强了探索新知的欲望。三、运动描述的实例-蜡块的运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逐步提问,师生互动,逐步解决下列问题1.如何确定蜡块的位置?2
9、.如何确定蜡块的速度?3.如何确定蜡块运动的轨迹?【设计意图】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对平面内的运动描述有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掀起高潮,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探究美四、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实验与探究先理论探究后实验探究设计意图: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也使学生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并获得成就感。五、针对练习设计意图:针对性的训练用来巩固本节课所讲的重、难点知识,同时也用来检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六、板书设计6.1 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定义: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
10、一点的切线方向。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跟它的速度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七、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同时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讨论及信息技术的演示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足:如果能在实验室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曲线运动条件和速度方向,效果会更好。物理说课稿 篇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国际
11、单位。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动手操作这些测量工具,提高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教学重点: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教学难点: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实践法。教学用具:秒表、教学演示刻度尺、学生用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直接测量速度的工具?由vs/t,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必须要测量什么?学生大胆举例,大胆回答。二、新课教学1、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时间的单位:秒(s)、分(
12、min)、时(h)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数字+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13、,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三、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第三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一、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二、长度的国际单位: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千米(kin)、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换算:1m10-9km10dm=102cm103mm106m109nm三、误差: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物理说课
14、稿 篇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教学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15、生白光是复色光。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二、新课教学1、红外线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
16、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生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
17、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
18、,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补充后教师板书一、红外线1、特性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2、应用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红外线遥感红外线遥控2、紫外线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生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紫外线能杀菌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生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
19、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生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生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
20、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讲解完后板书二、紫外线1、特性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2、应用医用消毒。防伪措施。生理作用。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课本p533、复习_内容【板书设计】1、红外线特性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应用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2、紫外线特性紫外线的化学作用紫外线的生理作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应用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生理
21、作用医用消毒、防伪物理说课稿 篇5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首先分析教材。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在认识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后,分析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
22、能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重难点。1、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停表,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利用刻度尺侧长度时,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2、加深对平均
23、速度的理解和如何计时,是本节的难点。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在斜面上标注出起点,利用金属片指示终点,便于计时和测量长度。由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较短,不易测量,引导学生利用测量较长的时间,间接求出,即,利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再分别计算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从而强调出,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由于小车从斜面滑下较快,到撞击金属片之前的时间不好测量,在学生分组实验后,教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进行演示,将小车的运动记录下来,得到小车运动的st图像,进行简单介绍,选取其中一段时间对应的图像,求出这段
2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选取不同时间段进行计算,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同时也可得到所选取的研究区域的vt图像,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二、说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分析应用”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现象的已有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归纳总结、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
25、起来,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说教学过程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是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演示】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设疑,提出问题:小车在前半程运动的快,还是后半程运动的快?学生猜想回答。教师总结:要想知道哪一段运动的快,就要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停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测出在斜面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大约5分钟)2、新课教学向学生介绍实验器
26、材。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计算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前先让学生练习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约10分钟)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停表又如何使用呢?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继续进行实验,测量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约10分钟)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共
27、同总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教师接着提问: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运动的快吗?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运动的快。(约4分钟)从而可知,讲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接下来老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将小车的运动情况演示,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约8分钟)3、小结: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学生共同总结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和对平均速度的理
28、解,强调重难点;再完成课堂反馈题,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讲评,掌握学生的学习趋势,及时调控,以巩固教学目标,强化重点,深化难点。(约3分钟)4、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四、说板书设计由于板书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作用明显,恰当的板书有助于教师阐述和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因此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物理说课稿 篇6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
29、,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2)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
30、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2) 重点,难点分析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二,教法与学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
31、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观察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什么.真正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
32、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三,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课件)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课件)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让学生按顺序逐个相继站起,坐下,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作为波动中的一分子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波动的成因)(课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华夏民族的脊梁(小实验:学生同桌两人用手抖动课前准备好的绳子,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33、)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么,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观察的现象,归纳总结)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如果没有连续的振动,则质点很快停止下来.)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机械波的形成过程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如右图所示.机械波的形成
34、过程: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课件演示相邻质点的相互作用)(实验和课件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t = 0),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最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
35、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维持波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横波与纵波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的波形疏部,密部)例:声波是纵
36、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课件演示两类波的形成及其波形)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作为课后思考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课堂小结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
37、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物理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质在单位体积下的质量。密度也可以引申为一个量与一个范围的比值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简称例如人口密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4.教具、学具(1)体积相同
38、的木块、铝块、铁块。(2)质量,大小不同的若干木块、铝块、铁块。(3)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4)刻度尺1只。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学生活动:想想做做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2.新课教学(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推测: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是否也会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呢。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
39、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格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测量数据上看,会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小的结论。将测量数据图像化,会更直观地得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即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将铝块换成铁块重做上述实验。分别计算每个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不同物质来说,其质量和体积的线性关系表现在过原点的不同直线上。换句话说,各种物质所对应的比值是不同的。(2)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3)密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中队队干部竞选主题班会《我们是少先队的小主人》
-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 2024年汕头小型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双鸭山客运资格证仿真考试题
- 2024年西安客运从业资格证理论考试题库
- 2024年石家庄客运从业资格证的考题
- 吉首大学《国际市场营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13
-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教育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乐理与视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劳动合同-高管补充协议20110520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知识点梳理复习ppt
- 店长转正考核(员工评价)
- 9-2 《第三方过程评估淋蓄水检查内容》(指引)
- 铁路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
- TTJCA 0007-2022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 构造柱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 流体力学笔记整理
- 现代简约风格发展趋势
- 路缘石滑模施工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