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_第1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_第2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_第3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73-02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师生交流方式。教师通过提问获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取得这样效果的提问就是有效提问。要使提问有效必须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题指向要清晰、明确,而且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要改进提问方式,减少无效、低效的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构建高效的

2、课堂,需要掌握一些有关的策略。现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予以说明。 一、围绕教学目标,挖掘教学资源,针对教学的关键点提出问题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一个前提条件。那些只需要学生回忆以前教过的事实、定义、常识等就能回答的提问属于较低水平的提问,而高水平的提问则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或所给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处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如高中生物课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书上写的科学探索步骤一目了然,看似很容易理解,但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解释这些步骤,不仅会

3、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还会使学生把步骤理解为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程序,造成对学生思维的束缚。针对这种情况,可这样提出问题:“美国科学家丹尼尔盖都塞克发现库鲁病病原体的经历体现了什么样的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参照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分析盖都塞克经历的探究过程,找出“提出问题一假设实验分析结论”这些基本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科学探究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通过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形成这些步骤的原因,不仅方便学生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觉按照正确的程序开展科学探究。 二、抓住学生的共同兴趣提出问题,满足学生的求

4、知欲望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可有意识地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以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探求新的知识。 如在学习高中生物课生殖和生命的延续中的有性生殖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是不是都问过父母我是怎么来的这样的问题?”有学生马上接口:“我妈说我是捡来的,我弟弟是买来的。”其他同学在笑声中露出期望知道真相的眼神接着又提出问题:“从遗传角度看,父母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对子代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一组题为“生命由此开始”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照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储存遗传物质的细胞核上。学生经过分析得出受精作用的关键是

5、精核与卵核的结合,精核和卵核的结合意味着父母都向子代提供了遗传物质。在问题的要求下学生比较了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无性生殖的子代只有一个亲本的遗传信息,且无性生殖将全部遗传母本的信息,这对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非常有利;有性生殖的两个亲本都为后代提供遗传信息,子代有更多的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子代适应多变的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有效的学习驱动力。“我从哪里来?”是一个每个人都希望知道答案的问题。由于文化传统和知识缺乏等原因,家长很少能正确、明晰地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通过初中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人生殖系统的结构,但教学中对生殖系统的功能未作介绍。现在问题的答案即将揭晓,学生的注意

6、会被牢牢地吸引住,从而学习的有效性会得到提高。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个适时拓展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三、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适当应用探询性提问 许多时候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只是给出答案,使人无法看出其思维过程是否正确或考虑是否全面,有时甚至会出现答案正确而得出答案的理由是错误的情况。所以教师可适当采用探询性提问,即在学生回答提问后接着追问几个问题,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等等,它常能起到使教师获得新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作用。 如在学习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后,教师提出问题:“某种物质进入细胞需要消耗

7、能量,你能由此判断该物质的大小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物质进入细胞消耗能量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进人细胞而耗能;另一种是胞吞,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由于膜的变形和断裂形成囊泡而耗能。初学时学生往往不注意两者的区别而将其混淆,在讨论中出现不同的意见时,教师提出问题:“你推论的依据是否正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输”,“大分于物质胞吞”这个关键点上,使学生知道主动运输和胞吞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能量,根据这个共同点是无法区分两者的,能区分两者的是它们的不同点即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这样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归类是按类别的本质差异进行的。 总之,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那种为问而问的提问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无助于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为引出新课、为进行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还是为引起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