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食道癌”病因及创新治疗方法探讨_第1页
灌注桩“食道癌”病因及创新治疗方法探讨_第2页
灌注桩“食道癌”病因及创新治疗方法探讨_第3页
灌注桩“食道癌”病因及创新治疗方法探讨_第4页
灌注桩“食道癌”病因及创新治疗方法探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灌注桩“食道癌”病因及创新治疗方法探讨 摘 要:小海路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pml5-6#、pml13-4#、pmr11-3#三根桩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堵塞断桩现象,断桩原因主要是导管埋深过大导管埋深过小和停电故障导致断桩,对断桩用导管“膜瓣封口”法和排污泵“吸渣法”的创新处理方法。通过小海路桥的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处理断桩是有效的。 关键词:断桩 原因 创新方法 探讨 小海路桥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越来越多,而钻孔灌注桩基础以其承载力大、抗

2、震性能好、适应性强、施工噪音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及其他高层建筑中。但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特别是灌注桩的混凝土在水下灌注,稍有不慎就会在灌注中产生导管堵塞而“断桩”。所谓“断桩”主要是指灌注过程中,桩混凝土形成夹泥层而称为断桩。断桩由于其严重性,故有时也形象地称之为灌注桩的“食道癌”,如果不进行有效地“治疗”,或处理不当就会形成造成巨大的损失。该文以小海路桥为例,探讨断桩的两种创新处理方法。 1 工程概况及施工情况 小海路桥工程位于盐城市先锋岛,桥梁全长400 m,桥宽4243.5 m。该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钢筋砼倒t盖梁,埋置式桥台。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

3、应力砼空心板梁。 该工程共180根钻孔灌注桩,桩径 120 cm。灌注桩施工质量是全桥质量的第一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还是监理都非常重视灌注桩的质量控制,但由于钻孔灌注桩数量较多,pml5-6#、pml13-4#、pmr11-3#三根桩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均出现导管堵塞现象。但由于处理非常及时而没有形成真正断桩。 2 断桩原因分析 2.1 导管埋深过大 pml5-6#桩,桩底设计标高-46.2 m,桩顶设计标高+1.0 m,护筒顶标高+2.52 m。钻孔过程正常,清孔结束时测孔深(护筒向下)为49.2 m,同时测量泥浆的三大指标,其中泥浆比重为1.08,含砂率为0.5%,粘度为18

4、 s。导管每节长2.5 m,安装导管20.5节共长51.25 m,导管下端距孔底距离是0.40 m,导管安装结束,测沉渣厚度为0.05 m,沉渣厚度符合设计的0.3 m要求。混凝土为c25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泵直接送进导管。每车混凝土8方,第一车商品混凝土完全符合初灌量的要求。首车混凝土灌注后,孔内泥浆急剧上升而漫出护筒,同时导管内传出“嗵嗵嗵”的声音,说明初灌非常顺利,接着又灌注了一车混凝土,测量混凝土面深度为35 m,导管埋深约为13.8 m,连续拆除4节导管,此时导管埋深为3.8 m,又继续灌注两车混凝土,孔口返浆均正常,当灌注第五车混凝土时,发现导管内混凝土灌注不畅,此时测得导管埋深为

5、17.6 m,于是采用卷扬机的快速档位迅速上下反复提升导管帮助混凝土下灌,同时用螺纹钢筋捣插导管中混凝土,仍无济于事,导管已完全堵塞。分析这起断桩的原因,主要是导管埋深太大,规范要求的导管埋深为26 m,而此时导管埋深为17.6 m,远远超出规范要求。 2.2 导管埋深过小 pml13-4#桩底设计标高-46.2 m,桩顶设计标高+1.0 m,护筒顶标高+2.48 m。钻孔过程正常,清孔结束时测孔深(护筒向下)为49.1 m,同时测量泥浆的三大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导管安装20节共长50米,导管下端距孔底距离是0.40 m,测得孔底沉渣为 0.3 m,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初灌

6、非常顺利。这次吸取了pml5-6#桩堵管的教训,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导管埋深(26 m),初灌后测量混凝土面深度为41.3 m,导管埋深为7.4 m,拆除两节导管后埋深2.4 m。接着又灌注了第二车混凝土,测量导管埋深为9.5 m,拆除3节导管后导管埋深为2 m,而理论上混凝土面应上升7 m,理论埋深为9.4 m,桩孔中实际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跟理论基本吻合,说明成孔质量较好。第四车混凝土灌注结束,没有进行量测导管埋深,只根据理论推算,拆除三节导管后导管埋深约1.3 m,导管需向下再放70 cm左右可以满足规范埋深的要求。当第五车混凝土灌注时,发现导管内混凝土灌注不畅,跟pml5-6#桩采取同样的措

7、施,结果导管中混凝土仍然无法灌注,不得已拔出导管而 断桩。 分析这起断桩的原因,主要是导管埋深太小。当发现灌注不畅时,量测导管埋深仅有60 cm,而导管本身由于向下放置 70 cm后仅高出护筒60 cm,况且混凝土面有30 cm的沉渣,导管上下提升脱离混凝土面,泥浆进入导管,混凝土无法灌注。 2.3 停电故障致导管堵塞 pmr11-3#桩底设计标高-46.2 m,桩顶设计标高+1.0 m,护筒顶标高+2.49 米。清孔结束时测孔深为49.1 m,同时测量泥浆的三大指标均符合要求。导管安装20节共长50 m,导管安装结束,再次测孔深为49.0 m,沉渣为0.1 m,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

8、水下混凝土,初灌非常顺利。继续进行灌注混凝土,当灌注到第六车混凝土时,其余桩在吊放钢筋笼时吊车压坏电揽导致停电,而此时导管埋深11.2 m,线路抢修后,导管已堵塞。 3 断桩处理创新方法探讨 对于以上的导管堵塞而引起的断桩处理,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重新下导管插入混凝土面进行二次灌注就可以了,我认为,这种想法太天真了,纯粹是自欺欺人,只要不经处理二次灌注就判定为断桩。下面介绍两种有效的断桩处理的创新方法。 3.1 导管“膜瓣封口”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正常的导管下端另外再加上一段特殊的活动膜瓣装置,重新下导管时,膜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这就保证在下导管过程中,泥浆不会进入导管,直至导管插入混凝土,由

9、于膜瓣具有单向性,灌注混凝土上提导管时膜瓣自动打开,即可重新灌注混凝土。但是我们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由于导管下口被膜瓣封闭,在下插过程中因浮力较大而无法凭自重下沉,可以直接将混凝土泵橡胶插入导管中,根据浮力大小注入混凝土,注入量以导管能正常下沉为宜,膜瓣打开要用一根2号铅丝做控制拉线,导管插入混凝土后,拉动铅丝使膜瓣打开。 3.2 排污泵“吸渣法” 这种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导管直接插入混凝土面以下,利用100zw80-80自吸无堵塞排污泵,将排污泵的吸水管伸入导管抽吸泥浆,直至将泥浆吸取干净,重新灌注混凝土。这种排污泵可以抽吸含有大颗料固体块、沉淀物等,也可以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泵,可以说一举两得。 4 结语 小海路桥工程中的3根桩处理后,经过桩基检测试验合格,桩身完整、未见明显异常,取得预期的处理效果。小海路桥工程的实践证明,采用导管“膜瓣封口”法和排污泵“吸渣法”处理断桩方法是有效的,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阳.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处理与预防j.科学之友,2011(12):98-99. 2 王永新.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交通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