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招搞定公共场合的“熊孩子”请问各位亲爱的家长,熊孩子是天生的吗?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爆的视频, 是一个女大学生, 因为在餐厅里有一个熊孩子哭闹,似乎是踢了孩子一脚。当时网上的评论很极端化,有的批评女大学生欺凌幼小, 但也有不少人拍手叫好, 说公共场合扰人的“熊孩子”,就该打。我今天不是要讨论这个事件本身谁对谁错, 而是要站在父母的角度,给你来讲讲如何避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那种公共场合的 “熊孩子”。具体地说,就是你该怎么教养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规则意识,这一方面是为了他人着想,另外一方面也是教孩子用规则意识保护自己。没有永远的天使,也没有天生的熊孩子首先,我要反驳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认为孩子还小
2、,还没有规则意识,所以孩子熊就让他们熊,长大了就自然懂规矩、懂礼貌了。但实际上,美国杜克大学一项研究表明, 3 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明白,承诺和合作的意义了,已经可以发展出合作精神了。所以, 3 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教他们不要熊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不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有社会意识和规则意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你的孩子会逐渐发展出两种社会规则意识: 一种是“社会礼节”,比如礼貌、合作、团队精神,这些社会化技能。但还有一种,是同情心、爱、理解、感恩等等,是基于对他人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要知道,人类是群体动物, 我们天生自带亲社会属性。有很多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就有同情心和团体意识, 这些并不完
3、全是父母指导或者后天教育的产物。所以你知道了,孩子不是天生的“熊”孩子,孩子的大脑早被安装了“好”孩子的预设装置,只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各项能力的成熟是有时间限定的。 你孩子的理智脑和情绪脑没有成熟, 一定会有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期待他永远是小天使。孩子发脾气的频率,到 2 岁半才开始减弱,一直到孩子 8 岁,他才能真正内化礼貌和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必然会有些时候,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得有点“熊” 。但是这时候你也不要有太多压力,只要他的表现不是太过分太离谱, 那就不能说明你是一个糟糕的家长, 只不过是你家的孩子还小罢了。在摆好心态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尽量教会孩子基础的社会规则意
4、识,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1.设定期望,提醒行为你可以给孩子设定好期望值, 提醒他的行为。因为我看到一些所谓 “专治熊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做法要么是长篇大论说教,要么是暴力镇压孩子的行为:“你再不听话我抽你了! ”但这样做一般都没什么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还是我一直在主张的,要帮孩子把抽象的教条转化成具象的行动。指责或者打骂孩子,并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规则的意义,你真正需要做的是指导他的具体行为,才能培养出孩子在未来几年中的规则意识。所以,你可以在去公共场合之前,就打好预防针,给孩子设定明确的期望,不断地提醒他“规则是什么样子的” ,还要用温和的提醒强化行为,告诉他“该怎么做
5、” 。比如去餐厅的时候, 去之前就清楚地跟孩子解释一下, 给一些大概的框架性的指导:“我们今天晚上要跟奶奶一起吃饭,你可以好好享受吃饭,但今天晚上不是去玩的,所以你不能乱跑或说话太大声,因为这样会干扰周围的其他人。他们也跟你一样,是来享受吃饭的,可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哦。”还有像其他具体的礼貌,比如, “你可以选择菜单上各种好吃的,但要记住,点完菜跟服务员说谢谢 。”或者“饭店里人多,如果你需要跟陌生人说话,要先说你好 ,要人帮忙要说请,不小心碰到别人了,不能不理不睬,要说对不起 。”当孩子表现得好,也要记得表扬孩子,正面强化他们的行为。但是就像我在前面的节目里说过的,表扬不能简单地说“你好棒”
6、,而要细致地称赞他的特定行为。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你在餐厅表现得真好!”而要说,“今晚在餐厅吃晚餐时,你好好留在座位上,没吵闹,筷子也用得很好,做得真好! ”2.在公共场合不要修正行为,直接离开当然,很可能你做到第一条还不够,如果孩子已经在公共场合开始“熊”起来了,你该怎么办呢?不要急着矫正孩子的行为,离开就好。也就是说,孩子表现不好了,你不要立刻大呼小叫,或者当众打骂你的孩子。如果你立刻吼他, 或者长篇大论教训他,他其实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时候他只会觉得尴尬甚至愤怒, 接下来的场面很可能会更加难以收拾。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的公众行为不好, 场面已经很尴尬了, 你最好的举动就是带着他离开,而不
7、是跟他在饭店、街道、商店甚至电影院继续冲突。在原地发脾气或当场惩罚孩子,都对他不好,也只会让你更加心烦和生气。这个时候,离开才是真的尊重到这个公共环境下的其他人。 不然的话,在众目睽睽之下,你跟孩子本身就很难心平气和地沟通, 带孩子离开,既是给了孩子一个教训, “你如果胡闹,就不能再继续吃饭或者逛街了”,也给了你们俩平静下来的时间,然后再慢慢地教育孩子才会有效。3.早培养,从点滴基础做起对于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要早培养,从点滴基础做起。这个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 因为第一条和第二条只是一些应急的方案,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就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了。比如想要孩子在公共场所表现好, 往往
8、意味着要孩子坐着不动, 这其实是违反孩子天性的。 大多数孩子天生爱动, 想让他们保持安静本来就不容易。你能怎么做来帮助他们培养静坐的能力呢?平时吃晚饭的时候,就让孩子练习静坐,其实 2 岁的孩子能坐五分钟,就已经是一项重大成就了。 所以你也要确保你的目标合理: 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屁股不离板凳,坐十五分钟,这是非常困难的。你可能需要设置递增的目标, 你可以在餐桌上给孩子放一个专门的定时器, 一开始是五分钟,孩子习惯之后,又加两分钟,一步步训练上来。对于小宝宝,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从礼貌用语开始, 语言是行为的窗口。你孩子会开口说几个字的时候,你就可以教他“谢谢”了,这是父母教会孩子懂礼貌的第一
9、站。 孩子 2 岁的时候,他跟亲人挥手的时候,应该也会说“你好”和“再见”这些词了。你可别小看这些词,这已经在为孩子以后学会更多的礼节铺路了。孩子对于规则的认知是有个过程的, 认识规则后,他们需要使用规则、反复练习、最终内化规则,形成规则意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生活中的行为规矩, 是需要你在这几年内, 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孩子的。如果孩子听你的“命令”听烦了,你也可以换个轻松的口气,比如“是哪个小家伙刚才说话声音这么大啊?”最后,我要叨叨两句。 刚才我一直在讲怎么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但是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身教大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你的孩子一直在看着你,想要你孩子不做“
10、熊孩子” ,最重要的是你先不能做“熊”大人。很多成人自己的社会规则意识也不强,比如出门吃饭会注意餐桌礼仪,在家就很随便;要孩子吃饭不说话,自己却随意侃大山;要孩子跟别人打招呼、说再见,自己在家里却不会跟家人亲切问候和告别。这其实是在给孩子一个相反的、 混合的信息, 孩子的认知本身还不成熟,还分不清在不同场合这些细微的规则的变通, 所以当然就无法内化规则的意义了。为什么很多家长觉得“熊孩子,讲了也不听” ,可能是大人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孩子学习规则的早期,你要给他一个清晰的规则界定,这里的大原则就是保持一致性。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礼貌,会说“谢谢”,那你平时遇到服务员,也要说“谢谢”;你在家里和外面,要尽量保持一致的礼仪规矩,需要家人帮忙,你也要会说:“请帮我一下。”如果孩子习惯了听周围的人讲礼貌,那他也会自然习得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下载
- 直播劳务的合同
- 图书销售合同
- 商铺转让租赁合同范本
-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技能培训课程
- 鱼种产品购销合同书样本年
- 2025合同模板修缮修理合同范本
- 隧洞施工合同范本
- 装修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购房协议合同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zemax-优化函数说明书
- 2021年《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适用解读之担保解释的历程
- 第02讲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学生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游戏账号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名词(含答案)
- 201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课件
- AQ/T 4131-2023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