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人的天性好分享。基于人的天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的教育,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倡导自主、合作、分享式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新时期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想实现以上教育理念,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胜任,分

2、享式教学因此应运而生。一、什么是分享式教学?“分享”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据此,分享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学生与他人在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分享式教学就是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并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分享众人的智慧,达到共同成长,最终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分享式课堂教学模式,是顺应学生天性的教学。自2009年春始至今,四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尝试探索出了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分享式课堂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从学生出发,尊重学情,符合学

3、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能较好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特别是对于“四基”的落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但又有别于初中的教学模式,突出实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导学-展示-反馈-提升”教学模式流程,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很好地积累了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经验,具有程序简单、容易操作的特点。分享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人的好分享的天性,具有自主性、生动性、生成性的课堂特性。二、学习模式流程“情境导入明确目标独学对学组内群学展示分享、反馈提升达标反思”三、模式流程说明1.情境导入针对儿童天性好奇和好探究的特点,贴近儿童接受能力,贴近学生已有

4、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开课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学习热情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故事、表演、媒体、问题、竞争等适合的导入方式方法。情境导入“三注重”:(1)注重激发学生情趣的导入,努力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避免枯燥单调,走过场。(2)注重导入简洁,单刀直入,避免导入时间偏长。(3)注重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导入,避免单纯技能性的复习导入。恰到好处的“导入”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数学课堂的导入方式很多,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内容,整合多种导入手段,设计适合的导入方法,但目标只有一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2.明确学习目

5、标(师生制定、解读目标)目标呈现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导学案既定的学习目标;一种是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第一种导学案既定目标,主要是依据教师用书,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目标,供学生课前预习或自主学习时了解。第二种师生共同制定目标,主要是学生依据学习内容自己提出的相关目标,老师板书并与同学商定目标。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学习目标,侧重知识、能力与方法;教学目标包括学习目标的同时,还包括对问题解决,数学思考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把握不易明确,因此有必要在学习新课之前了解学习目标。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小学生的话语,明确重点,预计难点。让学生有的放矢,明确

6、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一二年级老师口述目标,提示重点;亦可以不口述目标,直接在教学中达成目标;三四年级学生口述目标,教师明确重点;五六年级完全自主口述或师生制定目标,学生自主解读目标。3.独学、对学独学学生需要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合作交流。在独学过程中,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里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在预习基础上的独学;二是没有预习的独学。在预习基础上的独学,基本要经历如下过程:(课前预习:阅读导学案,自学教材)浏览教材、导学案梳理预习确定问题;没有预习基础的独学,基本要经历如下过程:阅读导学案自学教材梳理记录确定问题。对学对学与独学

7、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两个环节,是可以互相交融的学习过程。独学是基础,对学是辅助。对学是建立在两人之间一种随机的交流活动,是解决常识性、基础性问题为主的活动,是解决学生在独学过程中急需帮助的小困难,也包括独学过程中学生急需分享瞬间产生的灵感。对学使独学活动避免了僵化教条,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人性化。在独学、对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独学、对学状态;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多加指导、帮助。(1)阅读导学案:实施分享式教学初期,导学案是老师为学生设计的自学指南,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个抓手,导学案直接服务于学生,重在“导”,核心是“学”,功能不仅为了“学会”,更

8、重要的是为了“会学”或“能学”。看导学案自学,首先要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确定重点;其次,读懂序列导学问题,确定学习内容,包括练习题设置;第三,尝试在教材中寻找到相应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确定导学案中的问题(2)自学教材:学会捕捉数学信息的方法自学,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习惯,更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自学教材,不是简简单单看书,做题,自学教材要能读懂主题图、捕捉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版)教材对重要的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即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9、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案例】例如: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单元,教材是从学习开始的。教材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到“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这个这个问题?进而引入“一半可以用来表示”,并在多种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表示一半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越性,学生经历从问题情境中建立模型的过程。以及通过后续的“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与描述活动过程中,体会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个圆、半个正方形等,对这一模型进行了一进一步的解释与应用,并使学生感受到

10、数学模型的作用。(3)浏览教材、导学案:知而回顾,而知故有了预习作基础,在独学时该做什么?浏览教材、导学案,回顾本课导学问题,以便学生明确哪些问题理解掌握了,哪些问题有困惑,达到知而回顾,而知故的效果,为进一步“梳理预习”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浏览教材、导学案时要注意:养成一边看一边圈画的习惯;依据导学问题,浏览教材,不要随意翻阅;关注提高阅读数学文本能力,不要走过场。(4)梳理记录导学案中的序列问题,需要在课前预习或课上独学的基础上做好记录。数学的本质之一是其抽象性与简洁性,分享式教学要求学生养成数学地记录习惯。梳理记录要注意:能说的不写;能画图表示的,不用写文字;能用数学符号的,不画图;一定

11、要用文字描述的,就写关键字;善于使用双色笔记录。预习基础上的独学中“梳理预习”,与梳理记录略同。(5)确定问题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独学时,观察主题图,寻找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尝试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有些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梳理的基础上,能明确自己的问题,并用双色笔标记,以备在合作交流中解决。学生还可以提出难易适度的互动问题,方便在分享中与同学互动交流,达到讲练结合的目的。4.组内群学、准备分享组内群学,即合作交流,是分享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自主学习,同桌对学,开展小组内合作、探究等交流活动。通过组内群学,解决预习或独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

12、分享学案中导学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也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奠定了基础。组内群学要注意: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调控与评价作用;充分体现组员积极、协作的团队精神;有效实施兵教兵,兵强兵的组内活动。准备分享,即组内分工、板书、组内分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对学、群学的基础上,获准全班分享的机会。组长负责分工:板书,讲解,补充,互动等;组长先组织组内分享,是一个准备阶段。准备分享有三点建议:保证组员参与机会,尽量人人有事做;力求经历“问题-思考-分享”的过程;突出体现互动性;5.展示分享、反馈提升(1)展示分享“展示分享

13、”这一环节,从本质上讲是与传统教学最大不同之处。是分享式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还学生分享的权力,只有少说,学生才有机会可能多说。展示分享环节依据导学问题,由组长带领下,展示分享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适时进行互动的过程。展示分享过程要注重:教师适时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教师作为倾听者、参与者、激励者,成为学生展示分享的好助手。(2)反馈提升分享式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习惯的规范过程,这一过程也伴随着认知与思维提升的过程。“反馈提升”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通过预设与生成的追问与点拨,激发学生的争论,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思维行为进行反思,实现对知识的升华,对学习方

14、法的提炼,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学生在动态的反馈分享和创生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教师充分运用“为学而教,学教结合”的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6.达标反思(1)达标。不仅要检验知识目标达成情况,更重要是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巩固新知同时,更注重积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基本经验,这是分享式教学衍生的一个重要特征。(2)反思。传统教学通常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分享式教学中,反思成为人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反思包括师生共同反思,反思不仅包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包括在研究过程中的情感表现,特别是掌握了什么方法,形成了怎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每节课的最后既有

15、小组的总结,也有个人的总结,同样也有老师的感受与收获,体现教学相长。基于分享式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框架,不是套用的模板,是在力求实现高效的教学模式。流程容易操作,但需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要科学把握,适时调整,切不可整齐划一,避免使分享式教学走入模式化的误区。四、分享式教学模式几点说明1.“问题-思考-分享”思考单元的理解任景业老师阐述:我认为人思考问题经历“问题思考分享”三个基本单元,刚才,你已经在经历这三个单元了。提出这个问题:“人的思考单元怎么理解呢?”在提问题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思考吧?思之不得,或思之有得,又与我在一起讨论分享,不就是这三个过

16、程吗?2.分享式教学中小组建设的问题(1)组建小组。小组成员最佳为4-6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从实际出发,可就近组建,适当均衡各组实力。同时推选组长、副组长各一名,建议轮流担任组长。组长担负整组的组织、调控、评价等工作,副组长主要担负协助组长,提醒组员认真参与,并随时承担组长的组织工作。(2)营造文化。营造氛围:组内交流,要求一律起立,围站并聚拢在组长周围,营造交流氛围;交流要轻:组内交流,确保声音要轻,保证组内能听到即可,切忌噪音不断;其他内容:由组员为本组确定组名,标语;固定展示区域,便于分享成果。(3)指导组长。小组长决定组员的合作能力,影响着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开展小组学习首

17、先指导小组长。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合理分工;组织交流);第二,小组长的追问质疑能力(交流时对组员的笼统回答进行必要的追问;对有争议的问题或重点问题进行质疑,提升组员思考力);第三,小组长的评价、反馈、指导能力(组员回答问题时,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并加以指导,将正确的表达反馈给组员,以求快速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教师采取“课程前置”指导策略,提前一天与组长交流反馈导学案的内容,达成共识。类似教师的备课。并逐渐放手,让组长交流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把这种组长导学先行策略称为班级的“高层论坛”。小组长指导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常的培训,最终达到组长独立完成组织任务。班额比较大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还可以确定一名副组长。组长与副组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也会极大的提高交流的效率,避免浪费有限的时间。3.分享式教学中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小组的评价机制,分享式教学评价体系,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的即时评价;一部分是长期的评价制度,采取积分制。在课堂中,由于生成问题的不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