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工况排放试验方法及排放控制讲解_第1页
摩托车工况排放试验方法及排放控制讲解_第2页
摩托车工况排放试验方法及排放控制讲解_第3页
摩托车工况排放试验方法及排放控制讲解_第4页
摩托车工况排放试验方法及排放控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6-281 摩托车工况排放试验方法 及排放控制 2021-6-282 怠速排放与工况排放的区别?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第二阶段排放标准限 值及执行日期? 二次空气系统包括那些主要元件,各元件 的主要功用? 2021-6-283 一、摩托车排气污染物 排气污染物排气污染物:指摩托车排气管排出的一氧化炭(CO)、碳氢化合物 (HC)和氮氧化物(N0 x)。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当量表示。 排气污染物危害:排气污染物危害: 1.CO 阻碍人体的血液吸收和氧气输送、影响人体造血机能,随时诱发心 绞痛、冠心病等。 2.HC形成具有很强毒性的光化学烟雾,伤害人体,并会产生致癌物质。 产生白色烟雾,对家

2、畜、水果以及橡胶制品和建筑物均有损坏。 3.NOx使人中毒比CO还强,损坏人的眼睛和肺,并形成光化学烟雾,是产 生酸雨的主要物质,可使植物由绿色变成褐色,直至大面积死亡。 4.CO2、CH4为主要的室温气体,使地球表面吸收太阳光反射的红外线增加, 防碍了热量向宇宙间扩散。 2021-6-284 摩托车有害排放物的来源 排气(尾气):CO、HC、NOx、CO2 曲轴箱窜气:CO、HC、NOx 燃油蒸发:HC 白烟:HC 2021-6-285 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试验 怠速排放怠速排放:指车辆怠速运转时的尾气中排气污染物的体积浓度。 试验依据试验依据: : GB14621-200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

3、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怠速法) 排放限值规定:排放限值规定: 怠速法测量排气污染物限值 试验类别 CO,% HC1),10-6 四冲程 二冲程 2003年1月1日起型式核准试验3.88003500 2003年7月1日起生产一致性检查试验4.010004000 2003年7月1日起生产的在用车检查试验4.512004500 2003年7月1日以前生产的在用车检查试验4.522008000 注:1)HC浓度按正己烷用量 2)曲轴箱通风系统不允许有任何曲轴箱子气体排向大气 2021-6-286 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简介 预热方式预热方式 预热方式1:

4、摩托车 以车速50km/h、轻便摩托车以车速40km/h运行10km。 预热方式2: 摩托车按GB14622规定工况、轻便摩托车按GB18176规定工况在底盘 测功机上运行四个循环。 预热方式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在正常道路交通条件下行使至少15分钟。 选择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摩托车预热。 排放测试:排放测试: 车辆预热后10min内应完成怠速排放测量。 在排气消声器尾部加一长600mm、内径40mm的专用密封接管,使摩托车尾气全 部通过接管。 维持怠速工况,将取样探头插入接管,保证插入深度为400mm,同时读取探头插入 后30s时的CO和HC的指示值作为测量值。 间隔1min,重复进行测

5、试。 测量结果取两次的算术平均值。若为多个排气管时,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 均值。 2021-6-287 设备测试原理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怠速排放分析仪 不分红外线分析仪:不分红外线分析仪: 利用每种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吸收率不同来测定 被测气体的浓度。 测定成份测定成份:CO、CO2、HC 注:注: HC的测量值为正己烷当量 2021-6-288 三、工况法排放试验 工况排放工况排放:按照特定的城市道路模拟循环行驶一定时间,测量车辆 排气管排放的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以每行驶1公里排出污染物质量 作为衡量指标。 试验依据试验依据: : GB14622-2002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6、方法(工况法) GB18176-2002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 法) 排放限值规定:排放限值规定: 工况法测量排气污染物限值 排气污染物限值g/km COHCNOxHC+NOx 摩托车第一阶段1330.3/ 摩托车第二阶段 / 轻便摩托车第一阶段6/3 轻便摩托车第二阶段1/1.2 2021-6-289 实施日期 型式认证 生产一致性认证 摩托车第一阶段限值2003.1.12003.7.1 摩托车第二阶段限值2004.1.12005.1.1 轻便摩托车第一阶段限值2003.1.12003.7.1 轻便摩托车第二阶段限值2005.1.12006.1.1 工

7、况法测量排气污染物限值实施日期 2021-6-2810 欧排放限值 摩托车分类排气污染物限值g/km COHCNOxHC+NOx 150CC2.00.830.15/ 150CC2.00.30.15/ 实施日期:2006年1月1日起型式核准试验,2007年1月1日起 生产一致性检查。 2021-6-2811 工况排放测试设备 底盘测功机 CVS采样系统 CEB排放分析系统 主控计算机 油耗仪 2021-6-2812 底盘测功机 功用:功用:提供模拟道路行驶条件 1、提供车辆运转的条件:转鼓直径大于等于400mm 2、车辆行驶惯量模拟: 车辆惯量整备质量+75kg 注:工况排放试验时按照当量惯量设

8、置 3、道路行驶阻力模拟(功率吸收) F=F1+F2V+F3v2 摩托车道路行驶阻力方程:F=Ff+Fi+Fw+Fm Ff:道路摩擦阻力 Fi:坡道阻力 Fw:风阻 Fm:惯性阻力 4、冷却风速模拟 n=n1+n2V+n3v2 出风口最小截面积为0.4m2 离地高度:0.15!0.2m; 至车轮前端距离:0.30.45m 2021-6-2813 CVS采样系统 功用功用:进行排放气体稀释和采集,气体总体积的计算 1.尾气稀释尾气稀释 作用:A、模拟实际运行状况,使排气出口能保持大气压力(标准 要求排气背压为大气压或压差+1.25kPa) B、防止尾气中水蒸汽的冷凝 C、尾气中的HC浓度高时,冷

9、却后容易凝结 2.定容采样定容采样:利用文氏管原理进行等比例采样,计算排气总体积。 临界流量文氏管原理(CFV):当气体在文氏管处的流速达到音速 后,其流量就不再变化。(流体力学原理) 采样:稀释尾气采样和空气采样,利用文氏管等比例的采样到气 袋中。 2021-6-2814 CEB排放分析系统 功用功用:进行排放污染物气体浓度分析,和分析仪自动标定、检查 等功能。 分析仪原理:分析仪原理: 1.1.COCO、COCO2 2气体分析:气体分析:采用NDIR不分光红外线吸收法测量 2.2.CH CH 气体分析:气体分析:采用氢火焰离子分析仪 FIAFIA法:法:当排气中各种HC在2000左右的氢火

10、焰中燃烧时部分分子或原子就会 离子化而生成自由离子,这些电离的离子数与HC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成正比, 且对各类HC的灵敏度相同,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形成电子流产生电信 号,电流的大小和待测气体的流量、浓度成正比。 3.NOxNOx气体分析:气体分析:化学发光气体分析仪,测量NOx浓度。 CLACLA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利用NO和O3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化学反应,其强度与NO的 浓度成正比,从而测量出NOx的浓度。 转化效率:NO2转化为NO的转化效率,(通过转化器)一般要求大于90%。 4.4.O O2 2分析仪:分析仪:PDM顺磁型分析仪 2021-6-2815 CESAR主控计算机 功用:

11、功用:工况排放试验循环生成控制、各子系统协调控制、试验 数据记录和试验结果计算及试验报告的生成 1.各种标准工况循环,ECE R40、ECE R47、EPT-75、IDC等; 2.各种标准测试循环试验, ECE R40、ECE R47、EPT-75、IDC等; 3.记录测试试验数据和曲线; 4.生成试验报告。 5.模拟循环工况综合油耗测试 2021-6-2816 城市道路模拟工况循环 0 10 20 30 40 50 60 050100150200 TIME (S) SPEED (km/h) ECER40工况循环(热机状态测试) (GB14622-2002 摩托车测试循环) 2021-6-28

12、17 ECER47工况循环(热机状态测试) (GB18176-2002 轻便摩托车测试循环) 0 10 20 30 40 50 60 020406080100120 TIME(S) SPEED(km/h) 2021-6-2818 印度测试循环工况印度测试循环工况( (IDC)IDC)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20406080100120 TIME (S) SPEED (km/h) 2021-6-2819 美国美国EPAEPA排放法规采用排放法规采用FTP-75FTP-75工况循环工况循环 (冷机、热机状态都测试) 测试距离:约17.9km; 平均车速:约31.

13、7km; 最高车速91.2km; 注:测试计算公式(环境修正)与欧洲标准不同 欧欧排放循环(排放循环(ECER40+EUDCECER40+EUDC循环)循环) 6个ECER40循环+EUDC 试验时间:1220s; 当量里程:约11km; 平均车速:32.5km/h; 最高车速:120km/h; 小排量汽车最高车速: 90km/h 日本10、15工况 循环时间:600s; 每循环里程:4.16km; 平均车速:22.7/h; 最高车速:70km/h; 2021-6-2820 油耗仪 功用:功用:进行油耗测试 油耗仪油耗仪:称重式油耗流量计 1. 和底盘测功机联机使用进行等速油耗等速油耗或实时油

14、耗消耗 率测试; 2.和CESAR主控计算机联机使用进行循环工况综合油耗测 试,可以进行油耗消耗率测试。 2021-6-2821 四、排放控制措施 1 1、排放污染物产生机理、排放污染物产生机理 1).CO产生机理产生机理:一般是由于燃油在汽缸中燃烧 不充分所致,是氧气不足而生成的中间产物。 CmHn+m/2 O2 = mCO +n/2 H2 排气中一氧化碳产生及其浓度基本上取决于空 燃比。CO随空燃比增大(混合气变稀)产生CO浓度 的降低,达到理论空燃比(14.3)后基本稳定。 2021-6-2822 2 2)HCHC产生机理产生机理: HC指未燃的或部分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燃料 A.点火系工

15、作不可靠或燃烧室狭缝太小(狭隙效应)造成燃烧不 完全造成 B.由燃烧所产生HC的两个只要来源是中间产物(燃烧不充分)和 壁面激冷效应 中间产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如醛、酮等,在过程反应中,反应 条件不适合而产生 的氧化物。 影响完全燃烧三个方面:影响完全燃烧三个方面: 空燃比:局部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使氧化反应缓慢,因热损失较大而 使点火不能产生。 狭隙效应:微小单元可燃混合气,其面容比过大,使热损失过多而 不能产生着火。 激冷效应:靠近冷表面的可燃混合气其热损失过多不能产生着火。 2021-6-2823 2 2)NOxNOx产生机理:产生机理: NO是在燃烧室高温条件下的产物,在排 出后会生成N

16、O2和其他氮氧化物,发动机排放中主要指NO2和NO。 NO NO产生的途径有三种:产生的途径有三种: A. O2和N2之间双分子反应 N2+ O2= 2 NO B. Zeldovich链反应机理: O2 =2O N2+ O= NO + N 和 N+ O2 = NO + O C.lavoie 、heywood和 keck提出的反应 N+ OH = NO + H - H + H2O = N2 + OH O + N2O = N2 + O2- O + N2O = 2NO 研究结论: NO生成主要取决于温度、混合气浓度及滞留时间。 对于汽油机NO浓度取决于温度和混合气浓度。在稀混合气 时, NO平衡浓度

17、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大;在一定的温度下, NO的平衡浓度随混合气加浓而减少。 NO滞留时间, NO开始形成到完全形成的反应时间,燃烧 过程中高温保持时间越长,NO生成时间越长, NO生成量越多。 2021-6-2824 2、影响、影响COCO、HCHC、NOxNOx的因素的因素 1 1).空燃比空燃比:是影响三种排放物主要因素之一,一方 面显示混合气中氧的浓度,一方面也影响燃烧温度。 空燃比与三种排放物的关系:空燃比与三种排放物的关系: A.供给浓混合气时,燃烧温度和氧浓度较低, NOx减少 而CO、HC增多。 B.供给稍稀的混合气时,CO、HC减少而NOx增多。 C.供给稀混合气时, NOx

18、、 CO减少而HC增多。混合气 的空燃比大于1718时, HC增多,由于混合气过分 稀薄,易于发生火焰不完全传播以至断火,造成未 燃烧烃增加。空燃比大于15.5时,氧浓度增加,但 燃烧温度有所降低, NOx减少。 2021-6-2825 2021-6-2826 2 2).发动机负荷和转速发动机负荷和转速: A.负荷影响:负荷影响: 怠速减速等低速小负荷运行,气体压力、温度不高,燃烧 速度慢,不完全燃烧产生CO和HC 大负荷运转,油门全开,燃烧气体压力、温度同时提高、 燃烧效率高, HC减少而NOx增多 B.转速影响转速影响:对HC和NOx生成有一定影响,而对CO影响相对较 小 .转速提高改进气

19、体燃烧(燃烧效率高)、加强激冷后的氧 化,促进排气系统氧化, HC减少。 .转速较高,稀混合气时,点火时间不变时,大部分燃烧在 膨胀过程压力和温度不太高时进行,NO生成速度减小。浓混 合气时,提高转速加强气体扰动,火焰传播速度加快,热损 失相对较小, NO生成速率将增大。 2021-6-2827 3 3).点火时间的影响点火时间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对HC和Nox的排放浓度影响较大,推迟点火提前角, HC浓度可减少,但燃油消耗率增加;在任何负荷转速下,加大 点火提前角,均使NO浓度增加;点火提前角对CO排放浓度影响 不大。 注:点火提前角的改变会导致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改变 4 4).其他因素

20、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燃烧室形状、排气背压、进气管压力及 气门重叠情况等因素对CO、HC、NOx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21-6-2828 3、排放控制措施排放控制措施 采用替代燃料:利用天然气作为摩托车发动机的燃料, 可以有效的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 电喷技术:采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精确控制空燃比, 使摩托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特性达到最 佳匹配。采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逐步替代化油器是摩托车 发动机生产的发展趋势。但摩托车电喷技术目前还存在技 术未成熟、成本高,维护复杂等问题,影响他的推广使用。 通过过摩托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化油器结构改进和优 化匹配,改善混合气形成条件,使混合气尽可能

21、的接近理 论空燃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排放;同时保 证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整车性能不受影响。 2021-6-2829 改善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系统,优化燃烧室设计,提高燃烧 效率,从而降低发动机排放。此方法研发周期较长,其效果也 最好,一般不仅可以降低排放,同时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 使用机外净化系统:安装催化转化技术是控制摩托车排放 污染的有效措施。现国内最流行的是使用摩托车二次空气系统+ 催化触媒装置, 其主要通过触媒的催化作用使排气污染物中的 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再次燃烧, 使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转化成CO2、 H2O(二元催化剂仅对

22、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有作用),从而 降低排放。由于此系统结构简单,加装简单,转化效率高、而 且对于整车的性能影响较小,现国内多数环保化油器型摩托车 都使用这种系统。 2021-6-2830 3、催化剂催化剂: : 催化剂由催化剂活性部分、助催化剂和载体组成。 催化剂活性部分催化剂活性部分:起催化作用的主要部分,车用活性部分一般为贵金属。 性能参数:性能参数:活性(转化率):与体积、质量、表面积有关。 选择性:专门对某个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的性能 稳定性: 寿命,耐热稳定性和抗毒稳定性 助催化剂助催化剂:促进剂, 非活性组分,目的在于改善催化剂催化性能、提高 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寿命。 载体:载体

23、:是承载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的支撑体,提供反应基地(提供足够大 的表面积),固定催化剂。 物理性能参数:容积密度、起燃因数、热传递系数、流动阻力系数、载 体抗承载能力系数和力学承载因数、热承载因数 2021-6-2831 车用催化剂主要主剂及作用车用催化剂主要主剂及作用 PtPt的主要性能:的主要性能: A.对饱和HC有很高的活性 B.对CO氧化性很高 C.对NOx还原性较差 D.热稳定性差 E.较好的抗毒能力 PdPd的主要性能:的主要性能: A.对CO氧化性高饱和 B.对稀烃氧化活性性很高 C.当作成大颗粒时对烷烃有很高活性 D.加合适的助剂时对NOx原性有很高活性 E.抗中毒能力差 F.热

24、稳定性差 G.起燃活性很好 RhRh的主要性能:的主要性能: A.对CO氧化有一般活性 B. NOx还原有很高活性 C.对HC氧化活性差 D.在富氧下、热稳定性差 E.较低的抗毒能力 2021-6-2832 催化剂的主要技术指标催化剂的主要技术指标 低温起燃性能(一般起燃温度250) 抗高温性能 抗热冲击性能 抗机械振动性能 抗中毒性能(抗Pb、S、P等毒物影响) 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适应性能 稳定性能 催化剂分类:催化剂分类: 两元催化剂:对排放中CO、HC起氧化催化作用的催化剂。 三元催化剂:同时对排放中CO、HC和NOx起催化作用的催化剂。 2021-6-2833 常见几种催化剂的性能 常

25、州力扬3560L ( 3350L) 1.贵金属成分: 铂Pt: 50g/ft3 NOMINAL 37.5g/ft3 MIN Pt ONLY 2.催化剂活性: 起燃温度:CO50% : 270 HC50% :300 转化效率: CO400 :75% CO400 :70% 3.剥离率:2.00% 4.体积:0.0417L 常州力扬3560L( 3350L) 1.贵金属成分:铂Pt:45.46g/ft3 NOMINAL 34.09g/ft3 MIN 铑Rh: 4.54g/ft3 NOMINAL 3.409g/ft3 MIN 贵金属比例:10:1 含量: 50g/ft3 2.催化剂活性: 起燃温度:C

26、O50% : 270 HC50% :300 转化效率: CO400 :75% CO400 :70% 3.剥离率:2.00% 4.体积:0.0417L 2021-6-2834 利凯特3560L 1.贵金属成分:贵金属比例Pt /Pd:5:1 含量: 35g/ft3 (1+10%) 2.催化剂活性: 起燃温度:CO50% : 250 HC50% :250 转化效率: CO400 :80% CO400 :80% 开米拉 1.贵金属成分:贵金属比例Pt /Pd/Rh:4:4:1 含量: 250g/ft3 (1+10%) 催化剂形状大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制造催化剂形状大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制造

27、2021-6-2835 4.二次空气系统+催化触媒装置 触媒单体 二次空气阀 二次空气控制阀 接进气管负压管 2021-6-2836 催化反应的效率与发动机的空燃比有关,只有在理 论空燃比附近才能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一般的化油器多 数工况混合气偏浓,排气中氧含量很少,不利于催化反 应的进行。为增加尾气中氧含量,使用二次空气系统 1) 二次空气阀:二次空气阀实际是一个单向簧片阀, 依靠消声器排气管中脉动的负压打开簧片,向排气中补 充空气。 静态流量特性: 阻抗150mmAq时,流量4010L/min 阻抗300mmAq时,流量10520L/min 簧片 2021-6-2837 补气量与排气管内负压的大小以及补气口的位置及补气阀的开 启面积有关。正确的设置补气口的位置,能较好的利用排气的脉 动效应,进更多的空气,更利于尾气的再次燃烧,二次空气阀一 般有几种安装方法:. A.设置在缸头排气道上(光阳50及现在的CBT改进均有类似的设 计),优点是离发动机近,能较好的利用排气的脉动效应,在相 同补气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