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服务中心设计_第1页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_第2页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游客中心,又称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中对其定义如下:旅游景区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游客中心的设置源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近年来,随着旅游景区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也相继建设了一批游客中心,且其已成为旅游景区的形象展示窗口。一、a级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中的游客中心设计标准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在保持景区评定标准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评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从结构和技术角度对该细则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细则将游客中心的评定项目设置为五大项:位置、标识、

2、造型色彩外观与景观的协调性、规模以及设施与服务。其中,2.2.1条对位置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位置优越(设在主入口附近,方便醒目的地点),分值为10分;位置合理(设在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分值为5分。2.2.4条对规模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专用,且面积适应需要,分值为10分;兼用或面积偏小,分值为5分。、细则自颁布以来,为景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而此次细则的修订也进一步凸显了人性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优点。但笔者认为,修订后的细则仍需完善,这里仅对游客中心的评定标准进行解读。如上述对位置和规模的评分标准是否真正符合实际情况?景区若按此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否会出现资源浪费、好大喜功的后果?评

3、定标准应切实着眼实际,游客中心的规划设计也应在满足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二、游客中心功能概述 游客中心是景区形象展示和对外管理的主要窗口,具有引导、服务、解说、集散及游憩五大传统功能。但随着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游客中心所承担的功能也不断深化和延展:1、营销与导入 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本景区或区域合作营销范围内其他景区的旅游基本信息,包括资源、特色、交通、食宿等,使游客系统掌握景区基本情况,对景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形成晕轮效应,提升景区形象。2、信息与教育 有准备的游览是一次成功旅游的必备条件。游客通过游客中心所提供的信息了解景区的背景和资源特色,从而在后续的游览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体验值。于是,游

4、客中心成为游客游前教育培训基地。3、控制与引导 游客中心通过科学选址可以有效分散和聚集游客,调控游客在景区内各个区域之间的分布,使游客活动远离景区生态脆弱区,避免游客对景区生态的破坏;另外,游客中心通过各种环保宣传知识的提供,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生态旅游。4、虚拟与替代 某些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独特性,但由于其生态环境脆弱、景点分散、可进入性极差等原因,导致游客不能前往游览。此时,游客中心便成为此类旅游资源的替代性游览场所。通过动态解说和静态展示系统,游客可以在游客中心了解到诸如文化遗产、荒野、航海、沙漠、南北极等旅游资源信息。5、情感酝酿 此项功能承接教育功能而来。成功的

5、游客中心应充分展示景区旅游资源特色、营造浓郁的本土氛围,游客受其文化氛围的熏陶便会产生对旅游资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对景区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将酝酿出来的这种情感带入后续的游览过程中,增加旅游活动的体验值。三、游客中心规划设计的要素解析游客中心规划设计的要素应根据其所需满足的功能而定。通过以上功能概述,游客中心在规划设计中应主要考虑以下要素:1. 位址游客中心布局和选址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首先,要与景区的规划布局相一致。游客中心建设的布局选址会对景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根据景区规模大小及资源分布情况,游客中心可以单独设置,也可分级布置。如四川省九寨沟景区除在主入口设置游客中

6、心外,还设置了次级游客中心诺日朗游客服务中心。 其次,受景区游客容量布局影响。游客中心按容量布局可以使游客量相对分散或集中,使游客合理地分布在景区内,实现游客中心控制和引导的功能。游客相对集中的地点一般在景区主入口处和内部交通换乘处及重要节点处,所以游客中心一般会设于旅游景区前端或重要节点。这也便于游客购票、咨询和换乘车辆等活动。再次,还应考虑水、电、能源、环保、抗灾等基础工程条件,以及位址的自然环境、交通情况及地势等。 根据以上要素分析,细则中对游客中心位置的评定标准就显得过于呆板,不符实际。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游客中心只要能有效实现其功能,则不论设在主入口还是游客集中地带(重要节点)都是可

7、行的,而不应有分值差异。2. 功能性设施游客中心的建设应以最小的环境影响为代价,功能性设施的建设符合景区实际需求即可,避免重复、多余建设。游客中心的功能设施可分为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四大类,其中服务设施最为重要,包括接待、信息、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医疗卫生和其他辅助设施。当然,根据不同景区的实际情况,服务设施可以有所取舍,如餐饮、住宿设施等应根据景区实际情况来设置。 由此可知,细则中对游客中心规模的评定标准也并不具现实意义。游客中心的规模受制于高峰时段的游客容量,并不能一味贪多求大。另外,游客中心的展示信息应包含景区的自然生态及文化,因此其建筑若与生态展览馆、博物馆等相结

8、合,则更能收到奇效。同时还将节约用地、使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代价最小化。细则中对专用和兼用游客中心的差异赋分,将使景区不顾实际情况和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规模宏大,掀起景区好大喜功的陋习。3. 建筑外观 游客中心建筑外观除须具备醒目标识外,还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边际建筑理论认为,游客中心具有典型的边际特征,其建筑色彩、体量、风格等应巧妙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保持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建筑形式要充分体现本土人文特色,与地域文化氛围相融合。4. 游客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游客中心内部功能的多样化及游客活动模式的灵活性能帮助游客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交互式和静态展示都是游客中心青睐的展示方式。另外,休息区、教育区、儿童区、意见反馈区都能为游客提供多样、灵活的活动方式。5. 当地信息通过宣传册、光盘及友好而专业的员工为游客提供当地旅游信息,包括地方天气预报信息等。6. 游客疲劳通过增加座位、减少过度刺激、提供安静空间、引入多样化的游览方式、添加有效而富有创新性的交流方式等手段,尽量降低游客疲劳度。7. 社区参与要使游客中心所提供的信息全面、真实、可传承,那么当地社区的参与必不可少。游客中心在设计之初及后阶段的完善过程中,都应从社区吸取各类意见。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