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教版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有感_第1页
听人教版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有感_第2页
听人教版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有感_第3页
听人教版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有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会放手 凸显灵动听植树问题有感内容摘要: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会放手,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放手 灵动 主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请你毫不犹豫的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这些教育家都在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才是

2、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会放手,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真

3、正的提高。听了我们学校的两堂教研课植树问题,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一、从课题引入时放手。案例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植树问题。(课件1)1(课件2)首先,我们来看这幅图,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字呢?棵数:“5”表示什么?(5棵树)也就是说你从图中知道了树的数量,我们把树的数量叫作“棵数”。(板书:棵数)间隔数:“4”表示什么?(4个间隔)谁能上来指一指间隔在哪里吗?间隔就是两棵树之间的空格。得到的4个间隔也就是告诉我们间隔的数量,我们把间隔的数量叫做“间隔数”(板书:间隔数)全长:我们把这条路的总长就是全长间距:把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叫做间距。2现在我们已经在这幅实物

4、图中了解了在植树问题中会遇到的一些名词的含义,那如果老师把这幅实物图变成了线段图,这时候线段中这些小短竖就是表示我们要种的树。题中还出示了5和20这两个数,你能来说说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呢?师:除了能知道间距是5米,全长是20米以外,你还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案例二:直接出示例题。同学们,我们舟山是新区了,城市环境更好了。到处都在植树造林,新区一片绿色。现在要在一条20米的公路的一边植树,每两棵树的距离是5米。可以怎样种?请你设计植树方案。从题目中你得到哪些信息?(目的让学生知道间距、全长、一边、间隔等名词的意思)如何设计植树方案。引入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再自己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

5、厚,而且积极参与思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二个案例执教老师很注重让学生自己研究,自己学习,从课堂的学习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学习劲头高,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习效率也较高。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探究,合作交流。二、在学生探究中放手。案例一:探究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1师:在认识这些名词之后,我们就要将这些名词放入题目中去,(课件3)我们一起把这道题来读一遍。现在请大家先在草稿本上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师巡视2学生汇报算式(板书:16/4+1)3有不同意见的吗?那老师有疑问啦,164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全长、间距、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全长间距=间隔数)那么在求出间

6、隔数之后为什么还要加1呢?预设:因为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4猜想师:你们加1的理由都是这样的吗?那请你猜想下,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5验证师:在提出猜想后,下一步当然是验证了。(课件4)(1)填表:现在老师给你3幅线段图,从这些线段图中你能得到间隔数是几,棵数是多少吗?(2)探究、观察:观察现在让你观察这几组数据,你能发现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了吗?(能)我们先不说出来好吗?刚才我们是通过示意图求间隔数和棵数,如果我示意图没有了,就告诉你全长和间距呢,你会求间隔数和棵数吗?(回答句式:因为全长间距=间隔数,所以155=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师说间隔数

7、,生说棵数,师说棵数,生说间隔数。(3)发现:在完成这张表格后,再来回看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再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的发现。探究只种一端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1.变题:(课件6)那么,如果老师把刚才这道题变成这样,你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吗?(第一题题目要求的是两端都种,第二题要求的是只种一端2.猜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那如果是只种一端呢?棵数跟间隔数的关系又会是怎样的呢?(猜测:在只种一端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3.验证:这只是你们的猜测,接下来我们就要来验证。同样老师还是给你3幅线段图,这3幅线段图是符合只种一端吗?那么你能说说每

8、幅线段图的间隔数和棵数分别是多少吗?这时你发现了吗?再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起读一遍。探究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1.变题,了解两端都不种的情况(课件8)我把最开始这道题除了这样改,你觉得还能怎样改?(两端都不种)那么,怎样的情况是属于两端都不种呢,谁能在老师给出的这条线段图上表示出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你可以画一棵简单的树。他画的是属于两端都不种吗?2.发现:那么你能直接说出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吗?有的同学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再来看一看(课件9)从上面设计可以看出,教师总拉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感觉学生放不开手脚,学得很吃力,也很枯燥。案例二:从学生那里得

9、到有三种植树方案(图示展示)。然后我们先重点来研究两端都种的这种情况,通过验证得到基本公式。再进行验证,通过学生自己画不同的线段图验证,还通过老师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验证,学得非常扎实。然后由两端都种的这种情况引出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通过相会比较、总结,得出后两种情况的树棵数的算法。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好了这些内容。三、合理评价,善于鼓励。语言是有温度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我们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的评价,并且要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我们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性的语言,使它不要损伤我们孩子的进取、自尊。如果孩子的答案不完整,我们可以耐心地说:“也许有的同学还有新的见解,你想不想听一听?”如果我们在讲课时本来是想设置一个问题,让大家有思考的机会,而有的同学却冷不丁地突然冒出一句,我们可以开玩笑似地遗憾地说:“反应真快,如果能给其他同学一次机会就好了。”这样的评价既使学生容易接受,也可受到激励与鼓舞,还能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开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