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学者发表的国际学术期刊文 章,来探究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外学者在 同类学科中高频词的使用相近,但中国学者词汇种类较单 一,受文化影响明显;不同学科间中外学者转述动词的选用 基本一致,文化影响不大;因此启示我们在学术教学中要注 重学科差异并正确运用转述动词。关键词:转述动词学科差异跨文化因素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 (2017)02-0183-02一、研究背景转述动词不仅要传达引文信息, 表明作者态度 (Hy-land ,1999)而且也是作者学术归属的认证(Swales, 2014)。国内

2、外众多学者对转述动词学科间差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多类 或同类学科( Peacock, 2010;Cao&Hu, 2014)间的分析, 但少有学者关注母语因素对这种差异的影响。因而本文尝试 结合母语迁移和学科差异。对比分析不同学科间和同一学科 内中外学者转述动词的使用问题。尝试为学术写作教学提供建议。Hyland (1999)认为语篇作者在引述中不仅注明了信息来源,同时也对信息本身有所评价承载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和态度。并主张从两个角度分析转述动词,即评价行为与评 价态度。评价行为类动词又分为真实行为、意识行为和语篇 行为。评价态度分为真实、虚假和不明确态度。不明确态度 又分为积极、中立、试探性和批

3、判态度。二、研究方法 本文分别从应用语言学、电子工程和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领域中各取 5 本国际期刊中的 5 篇中国学者撰写的共 75 篇 文章为研究语料, 分别代表人文学科、 自然学科及新兴学科。 其中人文学科语料库形符数为 166228 ,类符数为 10344;新 兴学科形符数为 105348,类符数为 9848;自然学科形符数 为 73352 ,类符数 6588。语料未进行标注因而筛选标准为圆 括号内含数字,方括号内含数字,参看文献中提及的人名。 指向作者外的第三人称,名词所有格( Hyland ,1999)等。三、研究结果(一)学科差异 结果表明(表 1)以应用语言学为代表的人文学科用词

4、 最多样且总体使用频数最高。以电子工程为代表的自然学科 用词最少且总体频数最少。以细胞和分子生物为代表的新兴 学科在词类和使用频率上介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在 转述动词的使用类型上更偏向于自然学科。但是在使用的频 数上更倾向于人文学科。其频数几乎是自然学科的 2 倍。本研究表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唯的标准解释,因而主观性更加突出 (Hyland ,2007)。人文 学科更倾向于用文字表述说服读者。而自然学科多用数据和 图表展示研究成果,文字只辅助说明并不是主要工具。较多 的文字阐述必然增加了转述概率。因而人文学科转述动词不 论是在类符和形符数量上都远超自然学科近乎其 2.5

5、倍。并 且人文学科的使用意识更高, 类型也更丰富。 占到总频数 1/4 以上的词汇 .人文学科有 5 个词汇频数从 31-17 次不等, 分布 较分散。而自然学科和新兴学科。使用频数占总频数 1/4 的只有 2 个。自然学科这 2 个词频一个 21 次,一个 13 次。而新兴 学科这两个词分别使用了 41 和 32 次且类型单一但使用频数 却多于人文学科。这也许说明了新兴领域表达的积极性和转 述动词使用意识的提升。然而受到学科规范的限制,新兴学 科的学者仍然比较拘谨并不擅长表达意见。且两学科转述动 词的使用意识程度不是很高。词汇类型单一且使用频数较 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引述前人数据,而非引用他

6、人观点。 因而学科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转述动词的选择。在描述性动词方面(表 2)学科间的差异不大。数据显 示三个学科在描述研究、意识与语篇的词汇比例基本一致。 这与 Hyland( 2002)的结果不太一致,原因可能是应用语言 学比传统人文学科更加注重实证研究更强调数据的说服力, 因而观点阐述比例就减少了。而使用数据却能凸显文章的客 观性( Maggie, 2006),这也促使了人文学科大量使用实证 研究来代替主观性较强的观点引述。在描述内容方面。三个 学科多使用表达研究本身方面词汇。而描述意的表达最少。 因为意识类的动词主观性太强与学术写作强调的客观和科 学性相违背。因而三个学科都较少使用该

7、类词。在评价动词方面。三个学科缺失对引文批判或消极的评 价,完全支持态度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模糊地表示其态度, 不全赞同也不全反对。其中表中立态度的最多,其次是尝试 性和积极性的,这也与使用引用的目的相符。大多数学者期 望以中立的立?隼吹鞑椤6 ?不对他人研究本身作过多评价来 保证自身研究的客观性。也有期望借助其他学者的研究为自 身的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而那些质疑他人研究结果的。也 多以试探性的态度来表达质疑而回避批判或否定的态度。(一)又化因素 本文发现中外学者在转述动词的选用上有相似之处。对 比Hvland( 1999)(表3)发现在人文学科中双方有很多通用 的高频词汇, 但在使用频率和词汇

8、类型上有一定差异。 其中, 中国学者多使用report,而国际学者多用 suggest。这说明中 国学者常赋予引文权威性,把自身看成是听众、被动的信息 接受者。而国际学者多把引述看作交流活动,更加注重信息 的交换而非权威的排序。这也反映了母语文化对转述动词使 用的影响。鉴于该学科都是英语专业学者,词汇选择不太会 受到英语熟练程度的影响。因而受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较 大。且在另外两个领域 report 也是最高频词汇。一个词成为 三个学科甚至是三大领域内最高频的转述动词,既反映了中 国学者词汇使用类型的单一,也说明了中国学者态度的一 致。即都降低自身参与度来凸显引文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对比两者低频词

9、(只使用过一次)的使用,中国学者动词类型单一。Hyland (1999)的80篇期刊文章中有 200多个 词使用了一次,而本文调查的 75 篇期刊文章中的低频词汇 只有 129 个:而他研究中转述动词的总频数达到 400 多种。 但本研究只有 200 多种转述动词。这也说明中国学者在转述 动词表达上仍有可能受英文熟练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自然学 科和新兴学科的词汇使用类型更加单一,自然学科使用频数 过半的词类有 6 个。且新兴学科单个词使用频数竞达 40多 次。究其缘由对自然学科而言,英文熟练程度影响词汇使用 类型单一: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受学术规范影响,学者们不 愿明确表达态度;因而提高英语水平和转述动词的使用意识 是学术写作的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中国学者提升国际学术 话语权的必经之路。四、结语 三个领域的学者都使用同一高频词汇。体现了汉语文化 的负迁移作用。在心理层面也反映出学者在引述时降低了自 身的参与度来凸显被引用者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听话人的被 动地位而被引述者掌握了话语权。另外,对引文批判性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