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请将下列构成反射弧的结构正确排序()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感受器⑤效应器.

A.④①③②⑤

B.⑤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⑤

D.④①②⑤③

2、食物中缺乏下面哪类物质可引起夜盲症A.铁B.含碘的无机盐C.维生素B1D.维生素A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兔子→狐狸→狼B.草→兔子→狐狸→狼→细菌和真菌C.草←兔子←狐狸←狼D.草←兔子←狐狸←狼←细菌和真菌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B.错误5、下列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维生素B.水C.无机盐D.麦芽糖6、“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是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看,分别发育成“麻屋子”“红帐子”的是()

A.子房壁和珠被。

B.珠被和受精卵。

C.子房壁和胚珠。

D.胚珠和受精卵。

7、在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A.结缔组织B.上皮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8、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A.温度B.光C.湿度D.空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请将细胞中的下列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配对。

1.线粒体____a.控制中心。

2.细胞核____b.动力车间。

3.叶绿体____c.控制物质进出。

4.细胞膜____d.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5.液泡____e.支持;保护细胞。

6.细胞壁____f.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10、睾丸产生的____和卵巢产生的____,都是生殖细胞11、小明在削铅笔时,皮肤不慎被划破了,他能感觉到疼痛,说明皮肤内有______组织,一会流出了鲜血,说明皮肤内还有______组织,不过伤口不是很深,保护了内部的结构,说明皮肤内还有______组织.皮肤表面的汗毛之所以能立于皮肤上,是因为皮肤里有立毛肌,说明皮肤内还有______组织.可见皮肤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所以皮肤属于______.12、实验法的一般步骤包括:1)发现并提出问题2)3)做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13、近视的眼球前后径过,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方。近视眼可以配戴透镜矫正。14、【题文】()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15、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该病原体没有____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组成的,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在____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结构.

(2)细菌分布很广,基本形态有三种:球形、____和螺旋形,进行____生殖,它们的繁殖速度极____.

(3)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____;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时必须遵照医嘱.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人体排出的废物都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同时还能变废为宝。()17、与有些人发生晕车、晕船和晕飞机现象有关的结构是耳的前庭和半规管。18、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多种器官.()19、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有线粒体和叶绿体.20、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______.(判断对错)21、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______.(判断对错)22、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指糖类、蛋白质、脂肪。()23、人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排列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4、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来治疗时,必须注射,口服无效.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5、为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1)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甲和乙。(2)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甲和乙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3)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回答以下问题:(1)草履虫是好氧生物,如果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___________层吸取。(填“表”或“底”)(2)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乙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以下三空填“选项”中的字母)(选项A:有害B:有利C:既不有利也不有害)①若右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刺激。②若左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刺激。③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都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_刺激。(3)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____________作用。26、【题文】在探究“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

①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设置____。

②实验中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____。27、【题文】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选用不透光玻璃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9分)28、【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9、【题文】;(7空;每空2分)与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菜豆的一生也要经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再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

(1)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图1是王华探究“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装置示意图,甲、乙、丙三粒菜豆种子均用小绳固定在小木棍上,该实验要探究的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____。图2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

(2)图3中A、B、C分别表示菜豆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的不同生理作用.其中,在白天能够进行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作用。菜豆植株之所以能够不断长大,是因为____(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作用强度大于____(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作用.

(3)17世纪,博物学家格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解剖,对植物的花作出了如下描述:“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是雌蕊.雄蕊中包含精子的小球,是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在格鲁的描述中,“包含精子的小球”的部分是指____;“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后,____将发育成新个体的幼体种子中的胚。30、【题文】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F分别表示消化道各部分。请根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1

(1)图中曲线____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

(2)Y除需要酶之外,还需要肝脏分泌的____对该营养物质进行物理性消化.

(3)说出蛋白质在开始____被消化。(填字母)

(4)各类营养物质在哪一段被大量的消化?____(填字母),由此可见,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它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包括④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即④①③②⑤.可见,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五部分.

2、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等。考点:维生素缺乏症。【解析】【答案】D3、A【分析】【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子、狐狸、狼它们四者的关系;故符合题意;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故不符合题意;C、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消费者,该选项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故不符合题意;D、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消费者,该选项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终点是消费者,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4、A【分析】略【解析】A5、D【分析】试题分析: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都是小分子物质,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A、B、C不符合题意;麦芽糖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D符合题意,选D考点: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意在考查考生掌握消化系统吸收功能的能力。【解析】【答案】D6、A【分析】

描述花生谜语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故选:A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与对果实种子的认识.可结合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果实与果实实物图对比记忆.

7、A【分析】结缔组织具有支持、保护、营养、连接等作用,如血液、骨组织、脂肪以及肌腱,所以说结缔组织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解析】【答案】A8、B【分析】试题分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badcfe【分析】【解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粘稠物质是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相当于生产车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注意理解掌握,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10、精子卵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答】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卵子、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因此,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生殖细胞。

【解析】精子卵子11、神经;结缔;上皮;肌肉;器官【分析】解: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皮肤位于身体表面有保护作用,说明皮肤内还有上皮组织;皮肤表面的汗毛能立于皮肤上,说明皮肤内有肌肉组织.

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可见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所以皮肤属于器官.

故答案为:神经;结缔;上皮;肌肉;器官.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

明确器官的概念、人的主要组织及特点即能正确答题.【解析】神经;结缔;上皮;肌肉;器官1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答案】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13、略

【分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解析】【答案】长前凹14、略

【分析】【解析】咽既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又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所以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解析】【答案】√15、病毒细胞遗传物质电子杆形分裂快抗生素【分析】【解答】(1)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病毒.该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在电子。

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结构.

(2)细菌分布很广;基本形态有三种:球形;杆形和螺旋形,进行分裂生殖,它们的繁殖速度极快.

(3)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抗生素;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时必须遵照医嘱.

故答案为:(1)病毒;细胞;遗传物质;电子;

(2)杆形;分裂;快;

(3)抗生素;

【分析】H7N9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外面的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试题分析:中含有各种病菌和虫卵,因此我们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其原理都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即可当作肥料,又不污染环境.故答案为:√考点: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解析】【答案】对17、A【分析】【解答】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并引导声波传至外耳道,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可以把声波的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明确晕车、晕船与前庭和半规管有关系。18、×【分析】【解答】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故答案为:×

【分析】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哪些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19、×【分析】【解答】解: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但是并不是每个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只在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内有,因为叶绿体内叶绿素的形成要在光下,因此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据此解答.20、×【分析】解: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解析】×21、×【分析】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答案为:×.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解析】×22、×【分析】试题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能燃烧为有机物,而水、无机盐不能燃烧为无机物.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析】【答案】错23、×【分析】【解答】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结构层次。24、A【分析】【解答】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到血液中的是氨基酸,不能调节糖代谢,因此只能注射.

故答案为:√

【分析】糖尿病是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5、(1)表

(2)ABC

(3)对照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该实验的步骤和探究实验应遵循的原则。【解答】(1)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2)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放置该物质,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趋向该物质),而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故选B;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草履虫逃避该物质),而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故选A;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既不趋向也不逃避),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无利也无害故选C。(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由(2)可知,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解析】(1)表(2)ABC(3)对照

2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能是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析】【答案】①有光无光的对照实验②溶解叶绿素2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A装置的作用用来除去空气中的CO2,排除空气中原有的CO2可能,B装置的作用是进一步的确认CO2是否被除尽。

(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避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CO2;只发生呼吸作用。

(3)A装置用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和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D装置用来检验空气呼吸作用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生成了二氧化碳,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B中不出现浑浊,D中出现浑浊。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对照实验中的实验变量、保证变量的唯一。【解析】【答案】(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2)避免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3)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五、其他(共1题,共9分)28、略

【分析】【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实验,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根据该实验的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对比、光照、脱色、漂洗、加碘液后冲洗、观察现象进行排序。为了防止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进行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遮光部分是控制了实验变量的一组为对照组。“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为了验证叶片中是否产生了淀粉,所以滴加碘液验证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解析】【答案】(1)②⑦③⑥⑤④①(2)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被消耗或运走(3)对照(4)碘液淀粉六、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试图填空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探究实验的原则是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