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_第1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_第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_第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_第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制造工艺学一名词解释1生产纲领 :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3加工余量 :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4六点定位原理 :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 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 则)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 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 使之成为合格零件 的全部劳动过程。6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

2、位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不完全定位:允许少于六点( 1-5 点)的定位欠定位: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以上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7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8误差复映 :当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 化而使工件产生相应的圆度误差,这种现象叫做误差复映。9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轮廓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轮廓,其波长与波 高比值一般

3、小于 50.10冷作硬化: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 间产生滑移, 晶粒被拉长, 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 统称为冷作 硬化(或称为强化)。11工艺系统刚度: 工艺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12工序能力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13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 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14安装: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 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安装。15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 (或移位 ) 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 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我们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

4、内容称为工位。16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而完成 的工位内容为一个工步。17工序集中; 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 每 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18工序分散: 工序分散则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完成。19定位误差 : 指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 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 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以 dw 表示。20基准不重合误差: 因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 ( 原因) ,用调整法加工 一批工件时 (条件 ) ,引起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产生的最大变化量 ( 结果) ,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21基准位移误差: 是指工件的定位

5、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变动量。22试切法 : 指操作工人在每个工步或走刀前进行对刀,然后切出一小 段,测量其尺寸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将道具的位置调整一下,再试 切一小段,直至达到尺寸要求后才加工这一尺寸的全部表面。23系统误差: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 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 变,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统称为系统误差。24淬火烧伤: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 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作用, 表层金属会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 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高; 在它的 下层,因冷却较慢, 出现了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 (索氏体 或托氏体),这称为淬火烧伤。25组件: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

6、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26测量基准: 工件测量时所用的基准。27总装: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成为整个机器,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之为总装28.装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组配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30工艺基准:在加工工艺过程(加工、测量、装配)中使用的基准二、简答题1简述基准的分类2.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3. 只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就可以完全被限制了,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举例说明4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哪几条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2)统一基准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 则(

7、5)便于装夹原则5粗基准的选择应遵循哪几条原则?( 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探6简述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 1)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 2)一般情况下,先加工平面,后加 工孔( 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4)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 排精加工工序。7简述机床夹具的功用?( 1)保证加工质量(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扩大机床工艺 范围(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8在设计夹具装置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在夹紧过程中应能保证工件定位时所获得的正确

8、位置。 ( 2)夹紧力大小适当。夹紧机构应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不产生松动或振荡, 同时又要 避免工件产生不适当的变形和表面损伤。夹紧机构一般应有自锁作用。 ( 3) 夹紧装置应操作方便、省力、安全。 ( 4)夹紧装置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方式相适应。 结构设计应力求简单、 紧凑,并尽量采用 标准化元件。9简述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 1)定位元件或装置( 2)刀具导向元件或装置( 3)夹紧元件或装置( 4) 联接元件( 5)夹具体( 6)其他元件或装置10简述夹紧力方向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看课件图)( 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弓箭的准确定位,而不能破坏定位。 (2

9、) 夹紧力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大的方向相一致,以减小工件夹紧变形。(3)夹紧力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减小所需夹 紧力。11简述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看课件图)(1)夹紧力作用点应正对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以保证工件以获得 的定位不变。( 2)夹紧力作用点应处于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 以减小工件夹 紧变形。(3)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以减小切削力对工件造成 的翻转力矩。12研究加工表面质量的目的是什么?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包括哪些主要 内容?(1)研究表面加工质量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工艺因素对加 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 以便应用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

10、程。 最终达到提高加 工表面质量, 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 (2)加工表面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13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比较公认的有哪些?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 比较公认的有再生原理、 振型耦合原理、 负摩擦原理 和滞后原理。(1)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引起的自激振动, 称为再生型颤振。 ( 2)由于振动系统在各主振模态间相互耦合、 相互关联而产生的自激振动, 称为振型耦合型颤振。(3)由于切削过程中存在负摩擦特性而产生的自激振 动,称为摩擦型颤振。(4)由于切削力滞后于振动运动的滞后效应所引起的 自激振动,称为滞后型颤振。14保证机器

11、或部件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装配场合?15为什么在装配时要把机器分成许多独立的装配单元?(1)可以组织平行的装配作业,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缩短装配周期,或 便于组织多长协作生产。 (2)机器的有关部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 各 部件以较完善的状态进入总装, 这样既可以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 又可以减 小总装配的工作量。(3)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变动,使 机器改装起来方便, 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 ( 4)有利于机器的维护 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带来很大方便。16实际生产中在什么条件下,加工一大批工件才能获得加工尺寸的正态 分布曲线?该曲线有何特点?表征

12、曲线的基本特征参数有哪些?17如例图所示的毛坏,在铸造时内孔 2 与外圆 1有偏心。如果要求获得: (1) 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内孔,应如何选择粗基准 ?(2) 内孔 2 的加工余量 均匀,应如何选择粗基准 ?18. 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原始误差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各种误差因素 的原始误差如何影响加工误差?三、 计算题1.圆柱体工件以V形块定位,计算下图中 比,h2, h3定位误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求工件孔与水平放置的心轴间隙配合时的jw ?画图并说明,见课件3求工件孔与垂直放置的心轴间隙配合时的jw ?画图并说明,见课件4加工下图所示轴颈时,要求保证键槽深度t 4o0.16mm的有关

13、工艺过程如下:1)车外圆至28.500.10mm;2) 在铣床上按尺寸 H H 铣健深;3) 热处理;4) 磨外圆至尺寸 28 00.002048 mm若磨后外圆与车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为0.04mm ,计算铣键槽的工序尺5. 一个带有键槽的内孔,其设计尺寸如左图所示。该内孔有淬火处理要求,因此,有如下工艺安排:1)镗内孔到 49.8 0+0048mm,2) 插键槽3) 淬火处理4)磨内孔,同时保证内孔直径 5Oo+0.03mm和键槽深度53.80+0.30两个设计尺 寸的要求。插槽工序采用已镗孔下切线为基准, 用试切法保证插槽深度。 磨孔工序应保 证磨削余量均匀(按已镗孔找正夹紧) ,因此其定

14、位基准可以认为是孔的中 心线。求插键槽深度 A2 及其公差。要求画出工艺尺寸链图,写出计算过程。6如题图,工件有三种定位方案 a、b、c。要求加工表面BD距孔O的尺寸为A。工件上的孔0、外圆及底面均已加工,底面平放在三个支承钉上。计 算上述各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7。车床上加工一批工件的孔,经测量实际尺寸小于要求的尺寸而必须返修的工件数占 22.4,大于要求尺寸而不能返修的工件数占 1.4,若孔的直径公差T=0.2mm整批工价尺寸服从正态分布,试确定该工序的标准差c,并判断车刀的调整误差是多少?F(0.70)=0.258 F(0.72)=0.264 F(0.74)=0.270F(0.76)=0.

15、276F(2.00)=0.477 F(2.10)=0.482 F(2.20)=0.486F(2.40)=0.4928 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11 0.02 mm,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 11.005mm,均方差i 0.004mm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尺寸也按正态分布,且 x211.015mm , 20.0025mm试求:(1) 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的两批工件的尺寸分布图,并指 出哪台机床的工序精度高?(2) 计算并比较哪台机床的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 改进的办法?注:F(1)=0.3413 F(2)=0.477

16、2F(3)=0.498659.一批小轴直径为,加工后测得18q.q35mm, x 17.96mm ,0.01m m属正态分布,试求:(1)合格品率,废品率?(2)计算工艺能力系数,工序精度能否满足?(3) 分析出现废品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注: F(0.25)=0.0985 F(0.5)=0.1915 F(1)=0.341310如图所示,以工件底面 1为定位基准,镗孔 2,然后以同样的定位基准,镗孔3。设计尺寸25+0.4+o.05mr不是直接获得的,试分析:11 如图所示零件由05、10两道工序完成。试求工序尺寸 A和B如求得的工序尺寸不合理,可作适当调整。(调整为TB 0.03rr )、

17、12 车一批轴的外圆,其图样规定的尺寸为2OOo.im m,根据测量结果,此工序的分布曲线是按正态分布,其 0.025rr ,曲线的顶峰位置和公差中 心相差0. 03mm偏于右端,试求其合格率和废品率。注:F(0.8)=0.2881 F(0.9)=0.3159 F(3.0)=0.4987 F(3.2)=0.499313. 镗孔公差为0.1mm该工序精度的标准误差=0.025mm,已知不能修复 的废品率为 0.5%,试求产品的合格率为多少? 注: F(0.8)=0.2881 F(0.9)=0.3159 F(3.0)=0.49865 F(3.2)=0.499314. 如图所示为阶梯轴在V 形架上定

18、位铣键槽,已知d12500.021mm;d2400.025 mm;两外圆柱面的同轴度为0.02mm; V形架夹角 90 ;键槽深度尺寸为A 34.800.17 mm,试计算其定位误差,并分析定位质量。15.注:sin45 = 0.707忙工件如13夹具图纸尺寸匚、5出口和 8mm两%mm的轴线,其偏移量公差为0.08mm。现采用如图(b)、锄、两种方案,若定位误差不 b)得大于加工允许误差的1/2,试问这两种定位方案是否都可行?16 .有一批工件如图(a)所 1n和5mm模夹具钻削工件上(V形块夹角为90 sin 450.7071,图中模板视图省略)。 1(b),采用钻8mm两孔,除保证图纸尺寸要求外,还要求保证两孔连心线通过 6000.1mm的轴线,其偏移量公差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