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规范_第1页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规范_第2页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规范_第3页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规范_第4页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 ? ? 为了加强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质量监督 行为,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 279 号令)、通 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部 18 号令)的相关规定,以及 新修订的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特制定本要点。通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参与通信工程建设 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以及工程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对可能影响通信质量、 设备安全、 使用寿命的薄弱环节进行监督。 质量监督要点主要包括对参与通信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的监督 要点以及对工程实体的监督要点。 质量行为监督要点包括对建设 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

2、督要点;工 程实体监督要点包括:通信线路工程、通信管道工程、通信铁塔 和天线工程、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数字 传输设备安装工程、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通信电源设备安装 工程、新技术新业务工程监督要点。1、质量行为监督要点1.1 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要点1.1.1 工程项目审批手续应齐全。1.1.2 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1.1.3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招标的项目,应按规定进行招标。1.1.4 应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承建单位。1.1.5 不得明示或者暗示项目承建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系 统集成、用户管线等企业)违反工程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3、 或任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等行为。1.1.6 没有委托监理单位的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随工代表应到位1.1.7 按合同规定,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是否符合质量要求。1.1.8 工程项目应执行通信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1.2 对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要点1.2.1 所承担的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应与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 相符。1.2.2 图纸及设计变更中勘察设计人员签章手续应齐全。1.2.3 编制的设计文件应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达到国家规 定的设计深度要求。1.3 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要点1.3.1 所承担的工程应与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相符 。1.3.2 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1.3.3 工程项目

4、负责人应与中标书中相一致。1.3.4 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质检员等专业人 员应具有相应资格。1.3.5 应具有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高空作业 人员应有登高证。1.3.6 应按施工图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及 偷工减料。137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应按要求及时、如实上报 和认真处理。1.3.8施工现场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39施工过程中应执行通信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1.4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要点1.4.1所承担的工程应与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相符,应有监 理委托合同。1.4.2制订监理规划,并按照监理规划进行监理。1.4.3工程项目的监理机

5、构专业监理人员配套、责任制落实。1.4.4现场监理应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1.4.5隐蔽工程应有监理工程师签证。1.4.6应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分项工程或工序及时进行验 收签认。1.4.7对现场发现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的现象和发生的质量事 故,应及时督促、配合责任单位调查处理。2、工程实体监督要点2.1工程实体质量监督要点应贯彻下列原则2.1.1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的原则凡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规定的内容,都应该列为工程的监 督要点。2.1.2贯彻工程安全原则凡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和工程建成后,由于质量原因,可能造成通信阻断、系统瘫痪、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施工部位和环节, 包括隐蔽工程

6、都应该确定为监督要点。2.1.3贯彻使用功能原则针对不同工程项目应重点检查重要使用功能,对关键部位确定监督要点。2.2工程实体监督的方式2.2.1监督的基本方式:巡查、抽查。2.2.2巡查或抽查的内容可以对工程实体进行现场监督,也可以 是对承建单位的检查记录、测试记录和其它技术资料等进行抽 查。2.2.3抽查比例:一级干线工程100 %的抽查;二级干线工程20 % -30 %的抽查比例;本地网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2.3通信线路工程质量监督要点通信线路工程包括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及本地通信线路工程。以敷设方式划分,分为直埋敷设、架空敷设、管道敷设和海底敷 设工程;以线路等级和作用划分,分为长途干线、

7、市话线路、接 入网线路(也有的划分为骨干网线路和本地网线路)工程;以线 路类型划分,分为光缆线路和电缆线路工程等。2.3.1 光(电)缆运到现场后必须进行单盘检验,其传输性能、 长度及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工程施工中严禁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2.3.2 光缆配盘、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度应符合表2.3.2 (1)的要求。光缆重叠和预留参考长度表232 (1)项目敷设方式直埋管道架空接头重叠长度(般不小于)12m12m18m人手孔内自然弯曲增长0.5 1m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7 %。10 %架空光缆自然弯曲增长7 %oo地下局站内每侧预留510m ,可按实际需要适当调 整地面局站内每侧预留

8、1020m,可按实际需要适当 调整因水利、道路、桥梁等建设规划导致的预留按实际需要确定233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的 A、 B端进行敷设。敷设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外径的10倍。2.3.4 光(电)缆敷设中应保证外护层的完整性,直埋光缆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值竣工验收指标应不低于10M Q Km,其中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 2M Q KM。235 光(电)缆直埋敷设施工的质量要求235.1 直埋光(电)缆埋深应符合表2.3.5.1的要求。直埋光缆(电)埋深标准表2.3.5.1敷设地段及土质埋深(m)普通十、硬土羽.

9、2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羽.0全石质、流砂丸.8市郊、村镇羽.2市区人行道羽.0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其他土质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丸.8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羽.2沟渠、水塘羽.2河流按水底光缆要求注1 :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注2 :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厘米厚的细土或沙土。沟底铺沙厚度可视为光缆的埋深。2.3.5.2 两条以上光(电)缆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不得交叉或重叠,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厘米。235.3 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表235.3要求。直埋光(电)

10、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标准单位:m 表 2.3.5.3名称平行时交越时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0.50.25埋式电力电缆(35kV以下)0.50.5埋式电力电缆(35kV及以上)2.00.5架空线杆及拉线1.50.5给水管(管径小于 30cm)0.50.5给水管(管径3050cm )1.00.5给水管(管径大于 50cm )1.50.5高压油管、天然气管10.00.5热力、下水管1.0100.5燃气管(压力小于 300KPa )1.00.5燃气管(压力300800Kpa )2.00.5排水沟0.80.5房屋建筑红线或构筑物基础1.0树木(市内、村

11、镇大树、果树、行道树)0.75树木(市外大树)2.0水井、坟墓3.0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3.0注1 :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的净 距可降低为15厘米。注2 :大树指直径30厘米及以上的树木。对于孤立大树,还 应考虑防雷要求。注3 :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235.4 光(电)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保护钢管伸出穿越物两侧 应日 米;穿越公路排水沟的埋深应大于永久沟底以下0.5米。2.3.5.5 直埋光(电)缆线路应尽量避免雷暴严重地域的孤立树、 杆塔、高耸建筑等。易引雷目标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法、避 雷针等措施。光(电)缆离电杆拉线

12、较近时应穿放塑料管保护。235.6 采用防雷线方式防止雷电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布放单 条或双条防雷线。防雷线应布放在光(电)缆上方 30厘米处, 双条防雷线间应保持 10厘米的距离。防雷线的连接处应采用重 叠焊接方式。2.3.5.7 应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制作安装直埋光(电)缆的各种标志和标识。2.3.6 光(电)缆架空敷设施工的质量要求2.3.6.1 架空光(电)缆的杆路应按设计要求立杆,电杆洞深应达到表2.361规定,洞深偏差应小于5厘米。杆路的标准杆距为50电杆洞深标准表2.3.6.1电杆类别洞八分类(ml杆长(m)普通十硬土水田、湿地石质水 泥 电 杆9.01.61.51.71.410

13、.01.71.61.81.611.01.81.81.91.812.02.12.02.22.0木 质 电 杆9.01.61.41.71.110.01.71.51.81.111.01.71.61.81.212.01.81.62.01.2注:1 .本表适用于中、轻负荷区通信线路。重负荷区的杆洞 深度应按本表规定值加100200毫米。注:2 . 12米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应按设计规定实施。2.3.6.2 架空光(电)缆线路中各种程式的拉线,安全系数不得 小于3。城市道路上的拉线应装设醒目的拉线保护管。2.363 架空光(电)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 无扭转、无机械损伤。2.364 架空光(

14、电)缆每杆作一处伸缩弯,伸缩弯在电杆两侧 的挂钩间下垂25厘米,并套塑料管保护。2.365 架空光(电)缆线路与电力线路交越时应从电力线下方 通过,并在交越部位作绝缘处理。2.366 架空光(电)缆线路距地面和其它建筑物的距离应满足 表2.3.6.6的要求。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物间距标准表2.3.6.6序号间距说明最小净距(m:交越角度1光缆距地面一般地区3.0特殊地点(在不妨碍交通和线路安全2.5市区(人行道上)4.5高杆农林作物地段4.52光缆距路面跨越公路及市区街道5.5跨越通车的野外大路及市区巷弄5 03光缆距铁路跨越铁路(距轨面)7.5羽5 跨越电气化铁路一般不允许平行间距-304

15、光缆距树枝在市区:平行间距1.25在市区垂直间距1.0在郊区平行及垂直间距2 05光缆距房屋跨越平顶房顶1.5跨越人字屋脊0 66光缆距建筑物吻的平行间距2.07与其他架空诵信缆线交越时0 6錚0 8与架空电力2线交越时1 0逹0 9跨越河流2 0不通航的河流,光缆距最高洪水位的垂直间1.010消火栓1.011光缆沿街道架设时电杆人行道边石0 512丿11A!L/、 1 J ,L j 1V 1 J A!L/c- 11与架空杆路及拉线1.513与其他架空线路平行时不宜小于4/3杆高注:上述间距为光缆在正常运行期间应保持的最小间距。沿铁 路架设时,间距必须大于4/3杆高。2.367 避雷线和接地线

16、应按设计要求装设。光缆吊线一般应每 隔300500米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一公里左右加 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2.368 光(电)缆引上应采用钢管保护,高度大于2.5米。钢 管上方管口以及子管管口应作堵塞处理。光缆引上后应作伸缩预2.369 光缆接头盒安装必须牢固、整齐,两侧必须作伸缩预留。接头盒可根据其程式安装在电杆附近的吊线上或安装在电杆上。2.3.6.10 敷设吊线式墙壁光电缆使用的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要 求。墙壁上支撑的间距应为 810米,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支撑 中间的距离应大于 5米。2.3.6.11 墙壁光(电)缆离地面高度应3米,跨越街坊、院内 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2.

17、3.6.12 光缆以卡钩式沿墙敷设时应在光缆上外套塑料保护管 予以保护。2.3.6.13 墙壁光(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2.3.6.13的要求。墙壁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表表2.3.6.13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电力线0.200.10避雷引下线1.000.30保护地线0.200.10热力管(不包封)0.500.50热力管(包封)0.300.30给水管0.150.10煤气管0.300.10电缆线路0.150.1237 光(电)缆管道敷设施工的质量要求237.1 管道光缆敷设应在管道出口处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损伤光缆外护层。237.2 在孔径90毫米及以上的水泥管道、

18、 钢管或塑料管道内, 应根据设计规定一次敷足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237.3 子管不得跨人井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子管在人(手)孑L内伸出管口长度宜为2040厘米。2.3.7.4 管道光缆在人(手)孔内,应紧靠人(手)孔壁,采用 波纹塑料软管保护并用尼龙扎带绑扎在托架上。2.3.7.5 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水位以 上的位置并采用保护托架或其它方法承托。光缆接头盒及预留光 缆盘留可按设计规定方法安装固定。2.3.7.6 人(手)孔内的光(电)缆应有醒目的识别标志或光缆 标志吊牌。2.3.7.7 长途光缆采取塑料管道敷设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硅芯管铺设应按长途通信光缆

19、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YD 5043-2005 进行。2、采用气流法敷设光缆应按设计要求或气流敷设机操作指南 进行。2.3.8光缆水底敷设施工的质量要求2.3.8.1 凡敷设水底光缆的通航河流, 应按设计要求划定禁止抛 锚的区域,在过河段的河堤或河岸上设置水线标志牌,并应符合 下列要求:1、水线标志牌应按设计要求或河流大小采用单杆或双杆标 志牌,并应在水线敷设前安装在设计确定的位置上;2、水线标志牌应设置在地势高、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其 牌的正面应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方向成 25 30 的角度;3、水线标志牌设置在土质松软地区或埋深达不到规定时, 应加拉线,水泥杆根部应加底盘、卡盘等加固措施。2.3

20、.8.2 水底光缆的埋深应根据河流的水深、通航及河床土质等 情况确定:1 、水下的埋深要求:枯水季节水深小于8 米的区域,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光缆埋入河底深度不小于 1.5 米;水深大 于 8 米区域,将铠装光缆布放在河底,可不加掩埋;在冲刷严重 和极不稳定的区域,应将光缆埋设在变化幅度以下,如遇特殊困 难埋深应不小于 1.5 米。在有疏浚规划的区域,应将光缆埋在规 划深度的 1 米以下;同时光缆作适当预留;石质或半石质河床, 埋深应不小于 0.5 米,并在上方采取保护措施。2、岸滩部位埋深要求:土质比较稳定的地段,光缆埋深应 不小于 1.2 米;洪水冲刷或土质松散不认定的地段应适当加深。

21、 光缆上岸的坡度宜小于 30 ,超过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3.8.3 水底光缆的敷设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预留长度可按下列要求进行:1、有堤的河流,水底光缆应伸出堤外不宜少于50 米。无堤的河流,应根据河岸的稳定程度,岸滩的冲刷程度确定,水底光 缆伸出岸边不宜少于 50 米。2、河道、河堤有拓宽或改变规划的河流,水底光缆应伸出规 划堤 50 米外。3、土质松散易受冲刷的不稳定岸滩部位, 光缆应作适当预留。2.3.8.4 当光缆路由必须经过河堤、水库堤时,如该河堤、水库 堤是防洪堤,必须在取得当地防洪和水利部门的批准文件后方可 施工,否则,应停止施工。光缆在穿越土堤时,宜采用爬堤敷设 的方式

22、,光缆在堤顶的埋深不应小于 1.2 米,在堤坡的埋深不应 小于 1 米。2.3.8.5 对于一般河流,水陆两段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地势较 高和土质稳定的地方,可直接埋于地下,为维护方便也可设置接 头人(手)孔。在终端处的水底光缆部分,应设置12个S”弯,作为锚固和预留的措施。2.3.8.6 水底光缆不应在水中设置光缆接头。2.3.8.7 敷设水底光缆的通航河流, 应在过河段的河堤或河岸上 设置标志牌。标志牌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应符合航道主管部门的相 关规定。2.3.8.8 重要干线通过特大河流、大江、湖泊以及重要的道航河 流,按设计要求设置备用光缆时,其主、备光缆的光纤通道总损耗应相近。2.3.8

23、.9 海底光缆登陆点处必须设置明显的海缆登陆标志。2.3.9 光(电)缆接续和成端安装的质量要求。2.3.9.1 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 全塑电缆芯线接续必须采用压 接法。2.3.9.2 光纤活动接头应采用成品光纤连接器。239.3光纤接头损耗应达到设计规定值:单纤平均接头损耗w0.08dB 。2.3.9.4 光纤接续时,应采用( OTDR )现场监测方法提高光纤 连接质量。2.3.9.5 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 金属构件在接头 处一般应呈电气断开状态。2.3.9.6 直埋光缆对地绝缘监测缆应按设计规定引接。2.3.9.7 光纤预留在接头盒内应保证足够的盘绕半径,并无挤 压、松动。

24、2.3.9.8 光纤接头损耗及纤长应在施工现场及时作好记录。2.3.9.9 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2.3.9.10 光缆在局(站)内光数字分配架上终端时其金属加强芯、 屏蔽层以及金属铠装层,必须按规范或设计要求做良好接地。2.3.9.11 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断、地、串及接触不良。 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2.3.9.12 全塑电缆屏蔽层必须用专用屏蔽线连接,并按设计要求作分段和全程测试。2.3.9.13 进局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非延燃性护套或采 用其他阻燃措施。2.3.9.14 成端电缆屏蔽连接线应可靠接至总配线架铁架。光缆 内的金属构件与数字配线架或终端盒的接地

25、装置应接触良好。接 地线严禁成螺旋型布放。2.3.10 通信线路工程应重点监督检查的部位和环节1、杆路及线缆的路由和埋深应经过批准,并与设计图纸相 一致。2、特殊地段:在通信线路施工通过特殊地段时,容易留下 隐患,必须重点进行监督。特殊地段包括:线路爬坡(坡度大于 20时);过大堤;穿越冲刷较大的山涧溪流、穿越通航的河流、 桥梁、公路、铁路;穿越坚硬石质地段;公路路肩地段;架空线 路的长杆档和飞线地段。3、线路保护措施:沟坎护坡的保护、接头盒的密闭、线路 过桥时两端的处理和保护、短段架空时两端的处理和保护,以及 引上段落的保护、杆路的坚固程度、防蚁防鼠措施、防雷防强电 措施、石质沟的封沟保护、

26、充气缆的气闭情况;4、管道光(电)缆重点监督子管的处理、管口的封堵、人 孔内光电缆的走向(不得直通)和预留、接头盒和标志牌的安装 等。5、光(电)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交越或与地下电气设备平行、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6、光(电)缆线路的防强电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7、光(电)缆线路在郊区、空旷地区或强雷击区敷设时, 应根据设计规定采取防雷措施。光(电)缆线路应每隔 2 公里左 右将金属屏蔽层(架空敷设的应连同吊线)做保护接地。8、在雷害特别严重的郊外、空旷地区敷设架空光(电)缆时, 应装设架空地线。9、交接箱(间)必须设置地线,交接箱(间)地线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 Q。在雷击区的

27、架空光(电)缆的分线设备及 用户终端应有保安装置。10 、光缆线路传输衰减。11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1 2、光缆通道总衰减。1 3、光缆接头损耗。14、光纤偏振膜色散( PMD )。15、光(电)缆线路对地绝缘电阻。16、终端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 防雷地线应单独从 最近的防雷接地体引入,并可靠地与 ODF 架绝缘。17、数字配线架和用户配线架 应 按设计要求接地。1 8、重视对各种技术资料的检查。2.4 通信管道工程质量监督要点通信管道是用于敷设通信用光 (电) 缆的水泥管块管道、 塑料管道、钢管管道等的总称。2.4.1 通信管道工程所使用的器材规格、程式和质量应满足设计文件和技

28、术标准的要求,严禁在工程中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器材。2.4.2 通信管道不应建筑在规划没有确定、土地尚未沉实的道路和流沙等地段。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2.4.3 通信管道埋深(管道顶部距地面) 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 不小于0.8米。管道在田地、山村等地点建筑时,管道埋深应取 决于不妨碍正常耕作、种植、小型灌溉渠的疏浚为前提。进入人(手)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 (手)孔内地面及管道顶部距人(手)孔内上覆面的净距均应不于0.3米;采用成品手孔时可视情况确定。2.4.4 通信管道建设,应该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隔距要 求。通信管道与通道应尽量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 路同侧建

29、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 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2.4.4规定。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标准表:2.4.4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m)交叉净距(m)其他通信管道0.50.15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5给水管直径300mm0.50.15300mm 直径500mm1.5污水、排水管1.0 注(1)0.15注热力管1.00.25燃气管压力300kPa(压力W3kg/ cm2)1.00.3 注(3)300kPa 压力 w800kPa(3 kg / cm2 压力 35kV2.50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0.50.25绿化乔木1.5灌木1.0水井、

30、坟墓2.0粪坑、积肥池、沼气池、2.0地上杆柱0.5-1.0马路边石边缘1.0铁路钢轨(或坡脚)2.0沟渠(基础底)0.5涵洞(基础底)0.25电车轨底1.0铁路轨底1.0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 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 不宜小于1.5米。注: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米,通信管道应作包封。注:(3)在交越处2米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 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作包封。注: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米。2.4.5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现场堆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别堆放;2、堆土不应紧靠碎砖或土坯

31、墙,并应留有行人通道;3、 城镇内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1.5米;4、 堆置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电缆(光缆)线路标石以 及热力、煤气、雨(污)水等管线的检查井、雨水口及测量标志等 设施;5、土堆的坡脚边应距沟(坑)边0.4米以上;6、堆土的范围应符合市政、市容、公安等部门的要求。2.4.6 挖掘沟(坑)如发现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墓等必须立 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现场,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 解决之前,施工单位等严禁在该地段继续施工工作。2.4.7 挖掘通信管道沟 (坑 )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 须将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 施工中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2.4.8 通信管道工程监

32、督检查的重点部位和环节1、路由和位置、隔距及施工安全。2、挖槽和地基基础阶段:重点检查地基密实度、地基基础 处理是否符合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47-2006 ) 和设计文件要求。3、管道敷设阶段应重点检查铺设工艺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 文件要求。如断面排列,垫层沙浆标号,管竖缝、管顶缝、边缝 和管底八字使用的砂浆标号和充填饱满程度以及施工工艺, 管块 外的连接质量,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的铺设方法和连接质量, 管孔试通等。4、回填和掩埋阶段应重点检查回填和掩埋的密实程度。5、人(手)孔、通道等部分重点检查有安全隐患的部位, 如:人(手)孔外墙体抹灰的密实度和厚度、内径规格、窗口工

33、 艺、地基的泛水度、各种予埋件安装质量,通道上覆、盖板的质 量,井口、井圈、井盖的质量,以及位置高程等。6、特殊地段使用微孔定向钻钻孔时的深度、位置和方向。7、通信管道工程中所使用器材质量应重点对工程所用器材 包括水泥及水泥制品(管块、上覆等) 、钢材、管材、铁件和其 它建筑材料 (粘土砖、 石料、 施工用水等) 的出厂证明、 合格证、 规格程式、标号等进行核查。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应该符合规 范和设计文件要求。8、随工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检验签证) 。2.5 通信铁塔和天线工程质量监督要点2.5.1 工程安全和使用寿命 通信铁塔和天线工程涉及强制性标准的要点是: 接地、防雷、 电磁辐射、环境保

34、护以及铁塔的结构安全(铁塔基础部分还应符 合土建工程强制性标准的相关内容) 。同时应针对室外工程的特 点充分考虑满足铁塔和天线、馈线的使用寿命要求。1、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在接闪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接闪器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下线。2 通信铁塔的位置和高度除了要满足通信工程技术要求外, 还要求满足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塔顶设置航空标志灯。3、铁塔的抗震、塔基和塔体结构安装、铁塔垂直度应符合 工程设计要求。4、铁塔采用的钢材及紧固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免使用 不合格的材料给工程安全留下隐患。5、为避免风力对机房建筑造成破坏,铁塔与机房的水平连 接走线架在铁塔一侧应采用活连接方式。 馈线在铁塔上

35、的固定位 置及加固方式应符合防风要求。6、天线与馈线的防雷接地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天线 通过软跳线与馈线连接的两端、 馈线与接地引入线连接处应做好 防水、防腐处理,馈线进机房应符合防水要求;2.5.2 系统性能、指标、天馈线传输衰耗及电压驻波比应符 合工程设计要求。2.6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的通用监督要点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在施工中的硬件安装部分,主要包括机 架、电缆走道及槽道、布放电缆与光纤、敷设电源线等,并应考 虑到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防雷措施、接地保护。由于各专业工程的通信设备安装工艺及相关标准基本相同, 本条款所列通信设备安装监督要点适用于其他各专业工程, 因此 在其他专业工程中涉

36、及到通信设备安装监督要点的不再重复。2.6.1 通信设备机架安装1、列架式通信设备顶部安装应采取由上梁、 立柱、连固铁、 列间撑铁、旁侧撑铁和斜撑组成的加固连接网。构件之间应按有 关规定连接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2、通信设备顶部应与列架上梁加固。 对于高烈度区的抗震设 防,必须用抗震夹板或螺栓加固。3、通信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对于高烈度区的抗震设防, 加固所用的膨胀螺栓或螺栓应加固在垫层下的楼板上。4、列架应通过连固铁及旁侧撑铁与柱进行加固, 其加固件应 加固在柱上。5、列间撑铁的数量应视抗震设防烈度及列长而定。 撑铁设置 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6、在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安装宽主槽道

37、时, 列槽道之间的距 离应有特殊要求。超出要求的距离时应增加吊挂装置。2 6 2 布放电缆1、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 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2、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力电缆与 信号线缆应分开布放。3、布放走道电缆必须绑扎, 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 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用麻线扎线时必须浸 蜡。4、布放槽道电缆宜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 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5、电缆的布放,应注意顺直不凌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 不得堵住送风通道。2.6.3 敷设光纤1、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

38、不能把光纤折成直角, 需拐弯时, 应弯成圆弧,光纤应理顺绑扎。2、光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使用扎带时不得用力勒 紧,在走道上布放时,应使用塑料波纹保护套管。3、暂时不用的光纤头部要用护套套起,整齐盘绕,用宽绝缘胶带缠在光缆分线盒上。2 . 6. 4敷设电源线1、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 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 工图的规定。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3、交换系统用的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4、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固,接触良好,电压降指 标及对地电位应符合设计要求。5、交换系统使用的交流电源线和机房的每路直流电源线连同所接的列

39、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 V兆欧表测试正负线间和负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1 M Q。6、 列间电源线采用架空敷设时,铜(铝)条应整齐平直,看 不出有明显不平或锤痕。导线的固定方法和要求,符合施工图的 规定。7、铜(铝)条电源线在不同电压的电源线有不同颜色标志区 分。8、每对直流电源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红 蓝标志。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 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2. 6. 5接地保护通信局(站)内使用的浪涌保护器,应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防雷产品质量检测部门测试合格。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必须符合信息产业部颁布的

40、通信网防御雷电安全保护检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2 6 51 接地线1、通信局(站)内的各类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 故障电流和机械强度选择。2、一般设备(机架)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6mm 2 的多股铜线。3、各层接地汇集线与机房分汇流排( LEB )的连接线,在 距离较短时,可采用截面积 16mm2 多股铜线,当距离较长时, 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35mm 2 。4、数据服务器、环境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等小型设备的 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4mm 2 多股铜线连接到本机架的 汇流排,然后用 16mm 2 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水平接地汇集线(或 机房汇流排) 。5、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和金

41、属护层应在分线盒或ODF 架内可靠连通,并与机架绝缘后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6mm 2 的多股铜 线,引到本机房内第一级接地汇流排(或汇集线)上。6、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7、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 绕。8、多股接地线与汇流排连接时,必须加装接线端子(铜 鼻),接线端子尺寸应与线径相吻合,压(焊)接牢固。接线端 子与汇流排 (汇集线) 的接触部分应平整、 紧固,无锈蚀、 氧化, 不同材料连接时应涂凡士林或黄油防锈。9、一般接地线宜采用外护套为黄绿相间的电缆,大截面积电缆应保证接地线与汇流排 (汇集线) 的连接处有清晰的标识牌。2 6 52 通信设备的接地1、总

42、配线架( MDF )宜设置在大楼低层的进线室附近, MDF 接地引入线应从地网两个方向就近分别引入(或从建筑物 预留的接地端子及底层接地总汇集环引入) ,连接到 MDF 架汇流 排上。2、当不同通信系统或设备间因接地方式引起干扰时,可 分别设置独立汇流排( LEB ),各通信系统设备的接地线连接到 各自汇流排(LEB )后,再分别引至楼层汇流排 FEB (或汇集线) 接地。3、综合通信大楼中通信设备的直流配电系统的接地与连 接宜参照 ITU 接地手册的规定。4、采用分散供电的综合通信大楼,直流电源应在各自机房 的接地汇集线(或机房内一级汇流排)接地。5、严禁使用中性线作为交流接地保护线。2 6

43、 53 接地检查1、交换机架应做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2、配线架应从接地汇集线引入保护接地。3、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不得通过安装加固螺栓等与建筑 钢筋相碰而形成电气连通。4、列架、机架及各种配线架接地良好,接地线截面积符合 设计要求。2 6 6 安全检查1、各级通信机房建筑必须符合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YD 5002-2007 )的有关规定。2、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必须保持性能良好。3、机房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4、楼板预留孔洞及导线管和电(光)缆贯穿孔口的防火封 堵,在每一工程项目贯穿布线完毕后,应及时依据邮电建

44、筑防 火设计标准 ( YD 5002-2007 )核定的通信建筑设施类别及耐 火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严格执行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 规程(CECS154 : 2003 )(核实)予以封堵。穿墙线缆要用相 应热膨胀系数的防火材料帮扎,防止塑胶缆皮热缩脱落通烟通 火。通信设施孔洞封堵禁用阻火包。5、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2.7 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2.7.1 交换设备是电话网的中枢,在网络结构、网络组织及数字 电话网,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可靠的组网要求,必须执行国家 规定的强制性标准。2.7.1.1 对外设置国际电话。 国内网的构成, 要检查国际出入口局、 地区性出入

45、口局、 边境出入口局及地区性出入口局或边境出入口 局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话业务疏通的原则应满足相关规定。2.7.1.2 专用电话网接入公用电话网应符合相关规定。2.7.1.3 数字电话网的同步:1 、数字电话网各级交换系统必须按同步路由规划建立同步。 交换设备时钟应通过输入同步定时链路直接或间接跟踪于全国 数字同步网统一规划设置的时钟。2、各本地电话网应有同步网规划安排的同步路由实施同步 连接。严禁从低级局(或可能会形成定时环回的同级局)来的数 字链路上获取定时作为本局时钟的同步定时信号。2.7.2 影响安全及使用质量的监督要点2.7.2.1 程控交换设备硬件部分主要检查的项目参照 2.6 的

46、内容。2.7.2.2 交换系统应检查的主要项目有: 系统的建立功能; 系统的 交换功能(其中长途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应检查国内、国际长 途呼叫,市长、长市局间中继电路呼叫及计费、智能网和 ISDN 功能),系统的维护管理功能, 系统的信号方式及网络支撑 等。监督检查的重点应是:1、可靠性指标;2、接通率(网间、局内、局间) ;3、市话计费准确率及长途计费性能等。 重要指标对使用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影响较大, 要详细查阅测试记录,对照规范要求,达不到要求不能移交,应重新进行系统 调测。2.8 数字传输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2.8.1 设备安装 机架对地加固及架顶的加固方式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子

47、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 子架安装应牢固排列整 齐、插接件接触良好。 光纤分配架 (ODF )、数字配线架 (DDF ) 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 ODF 架 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数字配线架应具 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架内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设备硬件部分主要检查的项目参照 2.6 的内容。2.8.2 光(电)缆布放及成端1、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 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绑扎应松紧适宜。屏蔽线的端头处理应 与同轴接线端子的外导体接触良好。2 、 光纤连接线两端的余留长度应满足维护要求。盘放曲率 半径不小于

48、 40mm 。光纤各连接器件应保证清洁。3、连接器和线缆在机械尺寸上应完全匹配,以保证良好的物理连接,减少连接损耗。4、电缆下弯应均匀圆滑,排列整齐,电缆曲率半径应不小 于电缆直径或厚度的 10 倍。5、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应 在输出口接地,但如果需要,在输入口也可接地。6、设备电缆与交(直)流电源线应分走道布放,若在同一走道布放,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应大于50 mm 。2.8.3 数字传输设备安装应重点监督检查的部位和环节2.8.3.1 机架应按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 YD5059-2005 ) 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抗震加固。(与 2.6 综合考虑)2.

49、832机架的安装和接地保护应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2.833电缆的布放和绑扎应符合设计要求。2.834电源电压范围应满足设计和设备使用要求。2.8.3.5告警功能应符合设备技术规定。2.8.3.6各端口的性能指标和系统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验收)规定。2.8.3.7传输性能(衰减、误码、抖动和漂移)应符合规范要求 的规定。在检查时可查阅测试记录,对各项指标的测试过程及内 容进行检查。2.8.3.8人工和自动倒换性能试验应可靠顺畅。2.9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2.9.1系统安全方面291.1移动通信机房接地系统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1、接地系统应按照均压等电位的原理采用联合接

50、地方式; 铁塔与基站机房的地网应相互连通;2、接地电阻值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有关规定;3、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接地线连接采用焊接或紧固方式,应按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并确保连接可靠;4、接地线必须采用绝缘 铜导线,截面积符合要求;5、保护地线严禁采用接零保护,接地线上严禁安装开关和熔断器2.9.1.2 移动通信电源设备、 无线设备、 传输设备的防雷措施应符 合设计要求;1、交流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方式;2、市电引入基站前应采用电缆埋设方式,最小埋设长度符 合设计要求;3、馈线、电源线、传输光缆等接入设备的同时应按设计要 求可靠接地;4、按工程设计要求安装 SPD( 避雷器

51、)。2.9.1.3 基站内各种交直流电源线应满足防火或阻燃要求。2.9.2 系统性能及使用功能方面2.9.2.1 基站子系统( BSS ) 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基站发射及接收设备( BTS )、 基站控制器( BSC )等无线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工程设 计或验收规范要求。2.9.2.2 移动交换子系统( NSS ): 交换系统功能,主要通信业务(包括话音、数据等)性能、 计费功能、网管及监控性能等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10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监督要点 通信电源主要是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接地系统 和防雷系统及监控系统组成。 通信电源工程所安装的设备和主要 材料的型号、规格、

52、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检验 合格证、入网许可证2.10.1系统要求2.10.1.1交流供电系统由市电和自备发电机组电源组成的交流供电系统宜采用集中 供电方式供电。低压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和单相三线供 电。低压市电间、市电与油机之间采用自动切换方式时必须采用 具有电气和机械连锁的切换装置;采用手动切换方式时,应采用 带灭弧装置的双掷刀闸。_2.10.1.2 直流供电系统1、 由整流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组组成的直流供电系统,对通信 设备可采用分散或集中供电方式供电。2、直流供电系统应采用在线充电方式的全浮充制方式运行。3、基础电源的电压变动范围和杂音电压应符合规范要求。4、 电源设备

53、安装于通信机房内时,必须采用高频开关型整 流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2.10.1.3 防雷接地系统1、 新建局(站)应采用联合接地。2、 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应按通信局(站)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YD5098-2006 )有关规定执行。2.10.1.4 监控系统1、应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配套设备。2、应有可靠的过电压保护装置。3、监控系统的任何故障不得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监控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得影响监控系统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4、监控系统的软件及其功能应满足监控的各项需求。2.10.2 设备安装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总体工艺要求应平直、整齐、牢固,误 差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在抗震设防地区

54、,走线架、设备机 架安装必须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 YD5059 2005 )的要求。各种地线安装符合设计要求。2.10.2.1 配电屏及换流设备 交、直流配电屏、整流器(含开关型整流器)和油机电源转换屏逆变器等设备与地面加固用的膨胀螺栓数量及规格应符 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机架之间用螺丝相连接,架顶应与走道相或 上梁连接。 设备部件安装位置应按技术说明书或工程设计要求进 行,组装稳固,整齐一致,接线正确牢固。2.10.2.2 蓄电池组1、高烈度抗震设防时,蓄电池组(含阀控电池)必须用钢 抗震框架或柜架安装。2、安装蓄电池组的钢抗震框架、柜架或塑料、木材等其他 材料柜架的结构强度,须满足设备安装地点的抗震设防要求。3、组装电池铁架的螺栓、螺母、电池连接条应经过防腐处 理。4、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使之牢固可靠。5、电池各列应排放整齐,前后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