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期末复习题_第1页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期末复习题_第2页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期末复习题_第3页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期末复习题_第4页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期末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2.(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形式出现的情况。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A3.(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用的相关事实。A.背景信息B.证据C.第一手材料D.第一层次的事实正确答案:A4.(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有用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5.(2分)报道灾难性事件的两条主线是灾难本身的信息和()。A.救援情况B.领导人指示C.分析灾难原因D.问责正确答案:A6.(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A.采访能力B.调查能力C.新闻敏感D.新闻思维正确答案:C7.(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8.(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9.(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10.(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A.宣传计划B.宣传任务C.宣传方针D.宣传纪律正确答案:D11.(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A.新闻发言人B.权威消息来源C.一般消息来源D.新闻内线正确答案:A12.(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A.新闻背景B.新闻素材C.新闻线索D.新闻敏感正确答案:B13.(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应的报道。A.通讯B.消息C.新闻报道D.跟进报道正确答案:D14.(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的方法说服对方。A.求证式提问B.激将法C.施加压力D.动之以情正确答案:A15.(2分)着重回答“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A.调查性报道B.预测性报道C.解释性报道D.追踪式报道正确答案:C16.(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C17.(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的总称。A.事实B.信息C.新闻D.材料正确答案:D18.(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不得发表正确答案:D19.(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B20.(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A.委托式暗访B.卧底暗访C.设套暗访D.明访暗拍正确答案:B21.(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特有现象B.偶然现象C.本质性现象D.假象正确答案:C22.(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A.各种特征B.各种特殊要素C.某种特殊要素D.某种特质正确答案:B23.(2分)记者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是()+0分A.采写新闻报道B.拉广告搞发行C.策划新闻D.写内参正确答案:A24.(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A.时间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有用性正确答案:B25.(2分)()是指某一事实所涉及的人物、机构、地点等因素引人注目的程度。A.接近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新鲜性正确答案:C26.(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一般情况下B.特殊情况下C.偶然情况下D.不正常情况下正确答案:A27.(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D28.(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B29.(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A.灾难性事件B.负面事件C.突发事件D.群体事件正确答案:C30.(2分)问题提得比较宽泛,不严格限制回答范围的提问方式是()。A.封闭型提问B.限制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D.自由式提问正确答案:C二.

判断题31.(2分)记者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最好也要对某个具体领域有精深的了解。正确答案:正确32.(2分)记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正确答案:正确33.(2分)采访灾难性事件时,既要注意报道灾难进展,也要注意报道政府的救援情况,即所谓报道两条主线。正确答案:正确34.(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正确答案:错误35.(2分)“讲政治”是新闻工作的突出特点。正确答案:正确36.(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基本的岗位职责。正确答案:正确37.(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答案:正确38.(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避免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正确答案:错误39.(2分)新闻媒体承担着教育的职责,但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公众。正确答案:正确40.(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给任何人。正确答案:错误41.(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正确答案:错误42.(2分)双源规则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正确答案:错误43.(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先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不及。正确答案:错误44.(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正确答案:正确45.(2分)暗访时可以想方设法获取企业商业机密,但不能涉及国家秘密。正确答案:错误46.(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正确答案:错误47.(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采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正确答案:正确48.(2分)提问要简练平实,一次提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问题。正确答案:正确49.(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正确答案:正确50.(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正确答案:正确第2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A.各种特征B.各种特殊要素C.某种特殊要素D.某种特质正确答案:B2.(2分)()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A.证据B.说法C.事实D.背景正确答案:A3.(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D4.(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A5.(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有用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6.(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A7.(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A.灾难性事件B.负面事件C.突发事件D.群体事件正确答案:C8.(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9.(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10.(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应的报道。A.通讯B.消息C.新闻报道D.跟进报道正确答案:D11.(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形式出现的情况。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A12.(2分)()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D13.(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的方法说服对方。A.求证式提问B.激将法C.施加压力D.动之以情正确答案:A14.(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B15.(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A.新闻工作者B.记者C.通讯员D.自由撰稿人正确答案:A16.(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用的相关事实。A.背景信息B.证据C.第一手材料D.第一层次的事实正确答案:A17.(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为()。A.调查式采访B.体验式采访C.隐性采访D.观察采访正确答案:C18.(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被称为()。A.突发事件B.灾难事件C.群体事件D.突发公共事件正确答案:D19.(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20.(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A.宣传计划B.宣传任务C.宣传方针D.宣传纪律正确答案:D21.(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A.采访能力B.调查能力C.新闻敏感D.新闻思维正确答案:C22.(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A.体验式采访B.调查式采访C.非参与式采访D.面对面采访正确答案:A23.(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A.现象B.事实C.信息D.外貌正确答案:A24.(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A25.(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26.(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一般情况下B.特殊情况下C.偶然情况下D.不正常情况下正确答案:A27.(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A.事实B.新闻C.信息D.材料正确答案:A28.(2分)问题提得比较宽泛,不严格限制回答范围的提问方式是()。A.封闭型提问B.限制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D.自由式提问正确答案:C29.(2分)记者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是()+0分A.采写新闻报道B.拉广告搞发行C.策划新闻D.写内参正确答案:A30.(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A.时间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有用性正确答案:B二.

判断题31.(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答案:正确32.(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答案:错误33.(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担引导舆论的责任。正确答案:错误34.(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正确答案:正确35.(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采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正确答案:正确36.(2分)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要在得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争取尽快赶到现场进行详细报道。正确答案:错误37.(2分)“讲政治”是新闻工作的突出特点。正确答案:正确38.(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正确答案:错误39.(2分)暗访时可以假借人大代表的名义,但不能假借警察的名义进行调查取证。正确答案:错误40.(2分)新闻工作应坚持把新闻效应放在首位,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正确答案:错误41.(2分)新闻界经常说的“两头熟”,是指上要熟悉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下要熟悉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正确答案:正确42.(2分)具名引述是指记者在新闻中以化名形式引述采访对象的话。正确答案:错误43.(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避免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正确答案:错误44.(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正确答案:正确45.(2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答案:正确46.(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正确答案:错误47.(2分)采访灾难性事件时,既要注意报道灾难进展,也要注意报道政府的救援情况,即所谓报道两条主线。正确答案:正确48.(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正确答案:错误49.(2分)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与智力因素有关,与非智力因素无关。正确答案:错误50.(2分)体验式暗访是记者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取证的暗访方式。正确答案:错误第3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A.体验式采访B.调查式采访C.非参与式采访D.面对面采访正确答案:A2.(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的总称。A.事实B.信息C.新闻D.材料正确答案:D3.(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A.现象B.事实C.信息D.外貌正确答案:A4.(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应的报道。A.通讯B.消息C.新闻报道D.跟进报道正确答案:D5.(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6.(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7.(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A.各种特征B.各种特殊要素C.某种特殊要素D.某种特质正确答案:B8.(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A.新闻发言人B.权威消息来源C.一般消息来源D.新闻内线正确答案:A9.(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10.(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A.广义的消息来源B.狭义的消息来源C.采访对象D.目击者正确答案:B11.(2分)()是指某一事实所涉及的人物、机构、地点等因素引人注目的程度。A.接近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新鲜性正确答案:C12.(2分)()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A.直接提问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D13.(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B14.(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A.新闻导向B.新闻政策C.新闻法制D.宣传方针正确答案:B15.(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担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A16.(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A.时间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有用性正确答案:B17.(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被称为()。A.突发事件B.灾难事件C.群体事件D.突发公共事件正确答案:D18.(2分)报道灾难性事件的两条主线是灾难本身的信息和()。A.救援情况B.领导人指示C.分析灾难原因D.问责正确答案:A19.(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不得发表正确答案:D20.(2分)记者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是()+0分A.采写新闻报道B.拉广告搞发行C.策划新闻D.写内参正确答案:A21.(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特有现象B.偶然现象C.本质性现象D.假象正确答案:C22.(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A23.(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为()。A.调查式采访B.体验式采访C.隐性采访D.观察采访正确答案:C24.(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A25.(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形式出现的情况。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A26.(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A.宣传计划B.宣传任务C.宣传方针D.宣传纪律正确答案:D27.(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用的相关事实。A.背景信息B.证据C.第一手材料D.第一层次的事实正确答案:A28.(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A.新闻背景B.新闻素材C.新闻线索D.新闻敏感正确答案:B29.(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A.采访能力B.调查能力C.新闻敏感D.新闻思维正确答案:C30.(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二.

判断题31.(2分)驻外记者是指接受媒体派遣,常驻省外采访的记者。正确答案:错误32.(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答案:正确33.(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正确答案:正确34.(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正确答案:正确35.(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正确答案:正确36.(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避免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正确答案:错误37.(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正确答案:正确38.(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担引导舆论的责任。正确答案:错误39.(2分)双源规则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正确答案:错误40.(2分)记者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最好也要对某个具体领域有精深的了解。正确答案:正确41.(2分)公众人物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记者不应采访报道。正确答案:错误42.(2分)记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正确答案:正确43.(2分)体验式采访是一种参与式采访,不符合新闻的客观原则要求。正确答案:错误44.(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给任何人。正确答案:错误45.(2分)网上的信息不能直接采写进新闻,必须先进行核实。正确答案:正确46.(2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都是常用的说服方法,晓之以理更适合记者在采访使用。正确答案:错误47.(2分)提问要简练平实,一次提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问题。正确答案:正确48.(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正确答案:错误49.(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正确答案:错误50.(2分)体验式采访中应防止记者与体验对象的角色发生错位。正确答案:正确第4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A.新闻导向B.新闻政策C.新闻法制D.宣传方针正确答案:B2.(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属于()。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C3.(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A.时间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有用性正确答案:B4.(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5.(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A.新闻背景B.新闻素材C.新闻线索D.新闻敏感正确答案:B6.(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B7.(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A.委托式暗访B.卧底暗访C.设套暗访D.明访暗拍正确答案:B8.(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C9.(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10.(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D11.(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12.(2分)问题提得比较宽泛,不严格限制回答范围的提问方式是()。A.封闭型提问B.限制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D.自由式提问正确答案:C13.(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A.新闻发言人B.权威消息来源C.一般消息来源D.新闻内线正确答案:A14.(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有用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15.(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A16.(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17.(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担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A18.(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A.灾难性事件B.负面事件C.突发事件D.群体事件正确答案:C19.(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A20.(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为()。A.调查式采访B.体验式采访C.隐性采访D.观察采访正确答案:C21.(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A.各种特征B.各种特殊要素C.某种特殊要素D.某种特质正确答案:B22.(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A.体验式采访B.调查式采访C.非参与式采访D.面对面采访正确答案:A23.(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A.新闻工作者B.记者C.通讯员D.自由撰稿人正确答案:A24.(2分)()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A.证据B.说法C.事实D.背景正确答案:A25.(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A.事实B.新闻C.信息D.材料正确答案:A26.(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被称为()。A.突发事件B.灾难事件C.群体事件D.突发公共事件正确答案:D27.(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A.宣传计划B.宣传任务C.宣传方针D.宣传纪律正确答案:D28.(2分)()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D29.(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A.现象B.事实C.信息D.外貌正确答案:A30.(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用的相关事实。A.背景信息B.证据C.第一手材料D.第一层次的事实正确答案:A二.

判断题31.(2分)施加心理压力是很好的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但减轻心理压力不是。正确答案:错误32.(2分)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要在得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争取尽快赶到现场进行详细报道。正确答案:错误33.(2分)新闻工作应坚持把新闻效应放在首位,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正确答案:错误34.(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正确答案:错误35.(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担引导舆论的责任。正确答案:错误36.(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正确答案:正确37.(2分)记者应避免直接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因为当事人往往与事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正确答案:错误38.(2分)公众人物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记者不应采访报道。正确答案:错误39.(2分)应坚持以采访为名为个人谋取私利是不可取,为单位谋取利益就不成问题。正确答案:错误40.(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正确答案:正确41.(2分)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与智力因素有关,与非智力因素无关。正确答案:错误42.(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基本的岗位职责。正确答案:正确43.(2分)双源规则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正确答案:错误44.(2分)“讲政治”是新闻工作的突出特点。正确答案:正确45.(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正确答案:正确46.(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答案:错误47.(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迅速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天生的职业敏感。正确答案:错误48.(2分)驻外记者是指接受媒体派遣,常驻省外采访的记者。正确答案:错误49.(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正确答案:错误50.(2分)记者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最好也要对某个具体领域有精深的了解。正确答案:正确第5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A.现象B.事实C.信息D.外貌正确答案:A2.(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A3.(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4.(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5.(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A6.(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A.广义的消息来源B.狭义的消息来源C.采访对象D.目击者正确答案:B7.(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B8.(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9.(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A.委托式暗访B.卧底暗访C.设套暗访D.明访暗拍正确答案:B10.(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11.(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A.事实B.新闻C.信息D.材料正确答案:A12.(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担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A13.(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B14.(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C15.(2分)问题提得比较宽泛,不严格限制回答范围的提问方式是()。A.封闭型提问B.限制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D.自由式提问正确答案:C16.(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A.新闻背景B.新闻素材C.新闻线索D.新闻敏感正确答案:B17.(2分)()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A.证据B.说法C.事实D.背景正确答案:A18.(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A.新闻发言人B.权威消息来源C.一般消息来源D.新闻内线正确答案:A19.(2分)着重回答“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A.调查性报道B.预测性报道C.解释性报道D.追踪式报道正确答案:C20.(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有用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21.(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不得发表正确答案:D22.(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A.体验式采访B.调查式采访C.非参与式采访D.面对面采访正确答案:A23.(2分)记者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是()+0分A.采写新闻报道B.拉广告搞发行C.策划新闻D.写内参正确答案:A24.(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A.新闻导向B.新闻政策C.新闻法制D.宣传方针正确答案:B25.(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的总称。A.事实B.信息C.新闻D.材料正确答案:D26.(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应的报道。A.通讯B.消息C.新闻报道D.跟进报道正确答案:D27.(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特有现象B.偶然现象C.本质性现象D.假象正确答案:C28.(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A.新闻工作者B.记者C.通讯员D.自由撰稿人正确答案:A29.(2分)()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D30.(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D二.

判断题31.(2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都是常用的说服方法,晓之以理更适合记者在采访使用。正确答案:错误32.(2分)具名引述是指记者在新闻中以化名形式引述采访对象的话。正确答案:错误33.(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答案:正确34.(2分)记者应避免直接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因为当事人往往与事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正确答案:错误35.(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先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不及。正确答案:错误36.(2分)暗访时可以假借人大代表的名义,但不能假借警察的名义进行调查取证。正确答案:错误37.(2分)有偿新闻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有偿不闻”没有问题。正确答案:错误38.(2分)新闻界经常说的“两头熟”,是指上要熟悉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下要熟悉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正确答案:正确39.(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正确答案:错误40.(2分)记者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最好也要对某个具体领域有精深的了解。正确答案:正确41.(2分)新闻工作应坚持把新闻效应放在首位,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正确答案:错误42.(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正确答案:错误43.(2分)暗访时可以想方设法获取企业商业机密,但不能涉及国家秘密。正确答案:错误44.(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担引导舆论的责任。正确答案:错误45.(2分)新闻报道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把新闻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正确答案:错误46.(2分)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要在得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争取尽快赶到现场进行详细报道。正确答案:错误47.(2分)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与智力因素有关,与非智力因素无关。正确答案:错误48.(2分)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答案:正确49.(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正确答案:错误50.(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答案:错误第6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2.(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A.宣传计划B.宣传任务C.宣传方针D.宣传纪律正确答案:D3.(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A.灾难性事件B.负面事件C.突发事件D.群体事件正确答案:C4.(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A.时间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有用性正确答案:B5.(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有用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6.(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一般情况下B.特殊情况下C.偶然情况下D.不正常情况下正确答案:A7.(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A.新闻工作者B.记者C.通讯员D.自由撰稿人正确答案:A8.(2分)()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A.直接提问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D9.(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不得发表正确答案:D10.(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11.(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A.事实B.新闻C.信息D.材料正确答案:A12.(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A.委托式暗访B.卧底暗访C.设套暗访D.明访暗拍正确答案:B13.(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A.各种特征B.各种特殊要素C.某种特殊要素D.某种特质正确答案:B14.(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的方法说服对方。A.求证式提问B.激将法C.施加压力D.动之以情正确答案:A15.(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B16.(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B17.(2分)()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A.证据B.说法C.事实D.背景正确答案:A18.(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被称为()。A.突发事件B.灾难事件C.群体事件D.突发公共事件正确答案:D19.(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C20.(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A.广义的消息来源B.狭义的消息来源C.采访对象D.目击者正确答案:B21.(2分)()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D22.(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A23.(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应的报道。A.通讯B.消息C.新闻报道D.跟进报道正确答案:D24.(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25.(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A.体验式采访B.调查式采访C.非参与式采访D.面对面采访正确答案:A26.(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27.(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形式出现的情况。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A28.(2分)记者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是()+0分A.采写新闻报道B.拉广告搞发行C.策划新闻D.写内参正确答案:A29.(2分)问题提得比较宽泛,不严格限制回答范围的提问方式是()。A.封闭型提问B.限制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D.自由式提问正确答案:C30.(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属于()。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C二.

判断题31.(2分)公众人物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记者不应采访报道。正确答案:错误32.(2分)有偿新闻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有偿不闻”没有问题。正确答案:错误33.(2分)“讲政治”是新闻工作的突出特点。正确答案:正确34.(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答案:正确35.(2分)施加心理压力是很好的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但减轻心理压力不是。正确答案:错误36.(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担引导舆论的责任。正确答案:错误37.(2分)双源规则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正确答案:错误38.(2分)网上的信息不能直接采写进新闻,必须先进行核实。正确答案:正确39.(2分)新闻报道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把新闻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正确答案:错误40.(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正确答案:正确41.(2分)提问要简练平实,一次提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问题。正确答案:正确42.(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给任何人。正确答案:错误43.(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正确答案:错误44.(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正确答案:正确45.(2分)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与智力因素有关,与非智力因素无关。正确答案:错误46.(2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都是常用的说服方法,晓之以理更适合记者在采访使用。正确答案:错误47.(2分)新闻工作应坚持把新闻效应放在首位,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正确答案:错误48.(2分)记者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最好也要对某个具体领域有精深的了解。正确答案:正确49.(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避免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正确答案:错误50.(2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答案:正确第7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A.新闻价值观B.新闻价值C.宣传价值D.宣传价值观正确答案:B2.(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形式出现的情况。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A3.(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用的相关事实。A.背景信息B.证据C.第一手材料D.第一层次的事实正确答案:A4.(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有用性B.接近性C.显著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5.(2分)报道灾难性事件的两条主线是灾难本身的信息和()。A.救援情况B.领导人指示C.分析灾难原因D.问责正确答案:A6.(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A.采访能力B.调查能力C.新闻敏感D.新闻思维正确答案:C7.(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D.宣传性现象正确答案:B8.(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回答的提问方式称为()。A.假设性问题B.开放式提问C.代问D.侧面提问正确答案:A9.(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A.发问B.代问C.侧问D.追问正确答案:D10.(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A.宣传计划B.宣传任务C.宣传方针D.宣传纪律正确答案:D11.(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A.新闻发言人B.权威消息来源C.一般消息来源D.新闻内线正确答案:A12.(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A.新闻背景B.新闻素材C.新闻线索D.新闻敏感正确答案:B13.(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基础,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应的报道。A.通讯B.消息C.新闻报道D.跟进报道正确答案:D14.(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的方法说服对方。A.求证式提问B.激将法C.施加压力D.动之以情正确答案:A15.(2分)着重回答“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A.调查性报道B.预测性报道C.解释性报道D.追踪式报道正确答案:C16.(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C17.(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的总称。A.事实B.信息C.新闻D.材料正确答案:D18.(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不得发表正确答案:D19.(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B20.(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A.委托式暗访B.卧底暗访C.设套暗访D.明访暗拍正确答案:B21.(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特有现象B.偶然现象C.本质性现象D.假象正确答案:C22.(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A.各种特征B.各种特殊要素C.某种特殊要素D.某种特质正确答案:B23.(2分)记者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是()+0分A.采写新闻报道B.拉广告搞发行C.策划新闻D.写内参正确答案:A24.(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A.时间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有用性正确答案:B25.(2分)()是指某一事实所涉及的人物、机构、地点等因素引人注目的程度。A.接近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新鲜性正确答案:C26.(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A.一般情况下B.特殊情况下C.偶然情况下D.不正常情况下正确答案:A27.(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A.创造性B.灵活性C.发散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D28.(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A.匿名引述B.深度背景C.具名引述D.化名引述正确答案:B29.(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A.灾难性事件B.负面事件C.突发事件D.群体事件正确答案:C30.(2分)问题提得比较宽泛,不严格限制回答范围的提问方式是()。A.封闭型提问B.限制性提问C.开放性提问D.自由式提问正确答案:C二.

判断题31.(2分)记者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最好也要对某个具体领域有精深的了解。正确答案:正确32.(2分)记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正确答案:正确33.(2分)采访灾难性事件时,既要注意报道灾难进展,也要注意报道政府的救援情况,即所谓报道两条主线。正确答案:正确34.(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正确答案:错误35.(2分)“讲政治”是新闻工作的突出特点。正确答案:正确36.(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基本的岗位职责。正确答案:正确37.(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答案:正确38.(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避免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正确答案:错误39.(2分)新闻媒体承担着教育的职责,但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公众。正确答案:正确40.(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给任何人。正确答案:错误41.(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担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正确答案:错误42.(2分)双源规则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正确答案:错误43.(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先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不及。正确答案:错误44.(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正确答案:正确45.(2分)暗访时可以想方设法获取企业商业机密,但不能涉及国家秘密。正确答案:错误46.(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正确答案:错误47.(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采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正确答案:正确48.(2分)提问要简练平实,一次提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问题。正确答案:正确49.(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正确答案:正确50.(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正确答案:正确第8套复习题一.

单选题1.(2分)着重回答“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A.调查性报道B.预测性报道C.解释性报道D.追踪式报道正确答案:C2.(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的方法说服对方。A.求证式提问B.激将法C.施加压力D.动之以情正确答案:A3.(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A.现象B.事实C.信息D.外貌正确答案:A4.(2分)报道灾难性事件的两条主线是灾难本身的信息和()。A.救援情况B.领导人指示C.分析灾难原因D.问责正确答案:A5.(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A.机动记者B.特约记者C.特派记者D.专业记者正确答案:C6.(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A.新闻导向B.新闻政策C.新闻法制D.宣传方针正确答案:B7.(2分)()是指某一事实所涉及的人物、机构、地点等因素引人注目的程度。A.接近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新鲜性正确答案:C8.(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象。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