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心理学复习知识归纳1、 绪论1、 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 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 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 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
2、实的主观反应4、 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5、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
3、关系,直接的观察 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 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 “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 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 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 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 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 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 唇舌是动情区,
4、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 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 肛门便秘性性格 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 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 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 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 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潜能能否得到发挥或实现完全在于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20C心理巨大思潮“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7、认知心理学: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心理过程,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理论。6、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
5、性原则(实事求是的态度、讲究科学的方法) 发展性原则、联系性原则、道德性原则7、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 (什么是?内容?优缺点?) 2、 注意1、 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注意的两个特征:1、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应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的强度与紧张度。3、 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监督4、 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的性质和努力程度可将注意分为: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 1、定义: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6、、优点:不容易疲劳 缺点:消极注意 3、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活动与变化、新异性绝对新异性,相对新异性) 2、个人的主体状态 (个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对注意对象的期待)有意注意: 1、定义: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针对性、容易疲劳)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3、活动的合理组织 4、个人的意志品质、知识经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针对性、高度的稳定性) 1、定义: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任何一支努力的注意。5、 注意的特征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
7、-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广度(空间角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稳定性:1、类别:狭义:同一对象 广义:同一活动 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人的主体状态 3、人的意志水平 4、主体对活动的态度 5、年龄因素 6、神经类型特点6、 注意的起伏的定义:注意稳定性的周期变化(视觉、听觉、触觉的起伏) 起伏原因:1、感受性短暂下降2、有机体机能起伏7、注意的分散:1、定义: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其它对象上。 2、原因:1、无关刺激的干扰 2、长时间的单调刺激 3、愤怒等不良情绪 8、 注意广度的定义: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注意到所要注意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
8、度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活动的任务 3、个人的知识经验9、 注意的分配:1、定义: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与不同的对象。 2、注意分配的条件:1、有一种活动特别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 (同时性) 2、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10、 注意的转移:1、定义: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对象。 2、条件:1、原活动注意的强度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11、 注意转移、注意分散、注意分配的区别1、注意转移是有目的性的,主动的,积极的2、注意分散是受干扰的,被动的,消极的3、注意分配是有目的性的,主动的,积极的3
9、、 感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当前的,直接的,个别的,客观的)2、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1、感受性定义: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能力大小) 2、感受性的种类:1、绝对感受性:对某一刺激物刚刚产生感觉的能力。 2、差别感受性:对不同刺激刚刚产生差异感觉的能力。 3、感受性差异: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 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不同。 4、感受阈限定义: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 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5、感受阈限德类别:(上、下)绝对(感受)阈限(端点值) 差别感受阈限(区间值) 感受阈限值低,感受能力高。(反比关系
10、) 6、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反比关系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韦伯定律K近似恒定正比,韦伯分数越小感受越灵 敏、费希纳定律)3、 可见光波长:380-760毫微米4、 视觉感受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分为:锥体细胞、棒体细胞 1、锥体细胞:位置(视网膜中央蝶形区域-中央窝) 功能(颜色、空间)明视觉(感受亮光) 2、棒体细胞:位置(视网膜边缘)暗视觉5、 视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感受性的变化。 明适应:由暗变亮(锥体细胞作用) 暗适应:由亮变暗(棒体细胞作用)6闪光融合的定义:多次短促的闪光刺激,使人眼将单个闪光感觉为一个稳定的连续光。 例子:高速转动的电风扇扇叶7
11、、 视觉后像的定义: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8、 视觉对比的定义: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发的视觉变化。(明暗、彩色对比)9、 听觉的适宜刺激(20-20000Hz的声波)10、 其它感觉: 1、皮肤感觉:1、定义刺激物作用与皮肤引起的各种感觉。 2、皮肤感觉的种类: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2、嗅觉与味觉:1、嗅觉定义:挥发性物质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嗅细胞而引起的感觉。 2、味觉定义: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味觉感受器而产生的感觉。 人的基本味觉:酸甜苦辣 不同部位的味觉感受:舌尖甜、舌侧酸、舌根苦、舌中咸 3、内部感觉的类型:运动觉(动觉)、平衡觉(静觉)、
12、内脏觉(机体觉)11、 感觉的心理规律: 1、感觉适应定义:刺激物对感受器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感觉对比定义: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其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子:月明星稀(同时对比)药后喝水(继时对比) 3、不同感觉相互作用: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使另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 变化的现象。(望梅止渴) 4、联觉定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4、 知觉1、 知觉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2、 知觉种类:1、按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特性划分:视知觉、听、触、嗅、味(知觉) 2、按知觉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划分:空间、时间、
13、运动(知觉) 3、按反映事物的正确性划分:正确、错误知觉3、 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整体性(完型主义)定义:指认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同一整体的过程。 2、整体性的组织原则:接近性原则、连续性、相似性、闭合性(原则) 3、选择性的定义: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4、影响整体性选择的因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2、人的主观因素 5、理解性的定义:指人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并赋予一定说明的过程。 6、影响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个人
14、的兴趣爱好 7、恒常性的定义: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性的过程。 8、产生知觉恒定的原因:1、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稳定性2、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 9、恒常性的类型:大小知觉恒常性、形状知觉恒常性、 颜色知觉恒常性、明度知觉恒常性 (大小、形状、颜色、明度) 4、空间知觉的定义:指认对事物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作用的结果。5、空间知觉的种类:深度距离知觉、方位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定义为例) 距离(深度)知觉定义:指人对物体的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6、单眼视觉线索:1、对象重叠(遮挡)2、线条透视3、空气透视4、
15、明度和阴影透视 5、相对高度(位置)6、结构极差7、运动极差8 、平面大小 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差,产生物体立体知觉的重要依据。 7、方位知觉:1、定义:指人对物体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自身所处空间位置的知觉。 2、人类主要方位定向:1、视觉方位定向2、听觉方位定向 3、定向方式:1、环境中物体在视网膜上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方位判断。 2、人的视觉定向必须借助于各种主客观的参照物。 3、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采用不同的方向指标。 4、听觉方位定向: 1、听觉方位定向的规律:1、来自左右耳两侧的声音很少发生混乱。 2来自正前方的辨认准确,否则稍差。 3、来自上下火前后的声音容易混淆。 4、每侧耳圆
16、锥面上的各个声音容易混杂。 5、听觉线索与方位定向 1、单耳线索:可定远近,不好确定方位。 2、双耳线索:时间差、强度差、声波位相差8、时间知觉的定义: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线索:1、外在标尺:1、自然界的周期变化 2、自然现象 3、计时工具 2、内在标尺:人体内部有节律的生理活动-生物钟影响时间估计的因素:1、不同的器官:听觉要比视觉好 2、时间刺激与间隔的长短:短于1秒会高估,长于1秒会低估, 间隔越长读差越大。 3、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快,枯燥无味慢 4、人的情绪:积极情绪短,消极情绪长 5、期待:越期待出现时间越慢 6、回忆内容:丰富有趣内容回忆长 7、年龄与
17、经验:年长好于年幼 8、职业:不同职业差异较大9、运动知觉的定义:指人对物体在空间移动的知觉。运动知觉种类:1、真动知觉2、似动知觉真动知觉定义:是物体按特定的速度或加速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的知觉。似动知觉定义: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把静止的物体知觉视为运动;或把没有连续运动的物体视为连续运动。似动知觉的形式:1、动景运动2、自主运动(游动运动)(自动效应)3、诱导运动10、错觉的定义:在特定条件下,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 5、 记忆1、 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2、 记忆的三个环节:1、识记-获得知识经验的过
18、程(选择性) 2、保持-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 3、再现-恢复知识经验的过程。3、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识记 储存-保持 提取-再现4、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划分: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情绪记忆 4、逻辑记忆5、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1、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的) 2、外显记忆(有意提取信息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处理方式:1、陈述性记忆2、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编码方式与贮藏时间不同: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5、记忆过程 1、识记的定义: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者的
19、目的、态度、方法、情绪状态 2、识记材料的性质、难度和数量 3、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7个小点整合成三大点,不放心的可以拆开写) 2、保持的定义: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保持的特征:1、质的变化2、量的变化 保持的动态变化-遗忘 3、遗忘的定义: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即信息不能提取或提取错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与遗忘规律: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持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渐趋稳定的下降,达到某一时间点后几乎不再遗忘,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6、遗忘的原因:1、记忆痕迹消退说:遗忘是由
20、于记忆痕迹的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 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抑制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因素刺激干扰 的结果。干扰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动机性遗忘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也称压抑说。 4、线索依赖性遗忘说:遗忘是由于检索线索困难所致。 7、如何减少遗忘-复习:1、即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4、复习多样化5、活动复习 8、影响保持因素:1、时间2、材料的意义、数量、序列位置3、学习程度 4、识记的任务要求 5、识记后复习6、再现(两种形式:再认与回忆) 1、再认的定义: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将其识别确认的过程。 2、
21、回忆的定义: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7、根据信息的输入到提取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不同,将记忆分为三个系统。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定义: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依然在脑中继续短暂保留其映像的记忆)操作记忆-短时记忆(定义:人脑对输入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永久记忆-长时记忆(定义:人脑对输入信息充分加工,并长久保持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7+ -2左右)6、 表象和想象1、 表象的定义:经历过事物不在眼前,人脑出现的有关该事物的形象, 是人脑对刺激痕迹的再现。2、 表象特点:1、直观性:反映事物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 2、概括性: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
22、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3、 想象的定义: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叫想象表象。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4、 想象特点:1、形象性2、新颖性5、 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划分: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6、 想象的综合过程: 1、粘合:把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 在头脑中结合在意形成的新形象。 2、夸张:又称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 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 3、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联想:由一种事
23、物想别到另一种事物,并创造事物的新形象。7、 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的定义: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语言叙述,文字描绘或图形示意, 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2、形成再造想象的条件:1、对语词与事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2、丰富的表象储备。8、 创造想象 1、创造想象的定义:不依据现成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的特点: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3、创造想象发展的条件:1、丰富的动机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极的思维活动 4、要有灵感和汗水9、 幻想 1、幻想的定义: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幻想的形式:1、科学幻想:有进步意义并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 2、理想:符合
24、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 3、空想:与客观现实相违背,并且不可能实现的消极幻想。7、 思维(1) 什么是思维 1、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言语实现的、 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思维过程的特征 1、间接性: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 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实现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 2、概括性:a.概括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 b.概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间接性以概括性为前提的。(2) 思维的种类1、 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划分:a.直观动作思维
25、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2、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划分: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3、 根据思维结果的思考程度与意识清晰度划分: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4、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a.常规思维 b.创造思维5、 根据思维原型划分: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3) 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抽象化(4) 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或技能, 使问题得以明确的思维操作过程。(5) 问题解决的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策略分为1、 算法式策略:就是在问题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
26、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将问题解决。2、 启发式策略: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1、手段目标分析 2、逆向搜索 3、爬山法 (6)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问题情境:1、问题元素的排列与组合方式 2、问题情境包含元素的多少2、 认知结构:指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应。3、 定势: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4、 功能固着:指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5、 情绪:积极情绪有助于问题解决,消极情绪妨碍问题解决。6、 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当前问题解
27、决的影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7、 动机:1、动机的社会意义 2、动机的强度水平 (耶斯基多德逊定律)8、 人的能力与个性特点:能力强者问题解决好,积极个性特点者问题解决好。9、 迁移:1、正迁移 2、负迁移10、 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谐有助于问题解决,社会交往广泛有助于问题解决。(7)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1、 定义: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思维过程。2、 创造性思维的成分: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 2、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3、处于灵感状态 4、非智力因素的影响(8)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 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2、 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创造
28、性思维能力3、 更新观念,鼓励创造性行为4、 培养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能力5、 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活动8、 情绪和情感(1) 什么是情绪情感1、 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2、 特征:1、是一种态度体验 2、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3、与生活信念相联系(2)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1、 定义: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2、 表现:1、快感度:愉快不愉快 2、紧张度:紧张轻松 3、激动度:激动平静 4、强度:强弱3、 两极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 基本的原始的情绪状态 根据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同体验将情绪情感分为四种状态:1)快乐 2)愤怒
29、 3)恐惧 4)悲哀(4) 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种: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5) 情绪状态: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三种:1、 心境:1、定义:深入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特点:具有弥散性 3、产生原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对个体影响较大的事件2、 激情:1、定义:强烈、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2、发展的三个阶段:a.身体和表情动作失控b.行为失去理智 c.平息与平静状态 3、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言语过多不流畅3、 应激:1、定义: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 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产生原因:
30、a.已有经验与面临的事件不一致 b.已有知识经验不足 3、应激反应:a.积极:急中生智、力大无比 b.消极:惊慌失措、四肢瘫痪 4、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发生:a.惊觉阶段 b.阻抗阶段 c.衰竭阶段(6) 情感状态: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较高级的情感状态1、 道德感:1、定义: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语行为、思维 意图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2、产生基础: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认识。 3、形式:a.直觉的道德感 b.形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2、 理智感:1、定义:在认识或评价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2、产生:建立在一定的理想与世界观基础上。3、 美感: 1、定义:根据一定的审美
31、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2、特点:a.愉悦性的体验 b.倾向性的体验 3、美感的特征:社会性、民族性、历史性、阶级性 4、美感的产生:a.自然与人为的物质特征 b.道德与行为特征九、意志一、意志的定义: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通过克服困难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定义: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由意志支配的行为。三、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行动中的困难:内部困难、外部困难、四、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阶段确定决定阶段1、 动机斗争环节 1、 耶斯基-多
32、德逊定律 2、动机斗争内容:a.原则性动机斗争 b.非原则性动机斗争 3、形式:a.接近接近型冲突 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2、 确定行动的目的: 目的越深刻、越具有社会意义,越能表现出人的意志水平。执行决定阶段1、 行动方法与策略的选择2、设计合理、方法合乎规律3、克服困难实现决定4、克服体力与智力不足5、克服原经验及内心冲突的干扰6、新情况与原计划冲突时的果断决定7、突发情况的坚持8、个性与情绪的控制9、修正或放弃原方案五、意志的品质1、 意志的自觉性独立性、 1、含义: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不随波逐流。 2、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
33、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盲目性、2、 意志的果断性 1、含义: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决定。 2、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优柔寡断、草率行事3、 意志的坚韧性坚定性、顽强性、 1、定义: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 2、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动摇、执拗4、 意志的自制力 1、定义: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 2、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冲动任性、怯懦六、意志品质的培养1、 加强目的性教育 2、通过实践活动锻炼意志3、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4、通过纪律约束培养意志10、 个性极其倾向性(1) 什么是个性1、 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
34、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2、 个性的组成: 1、个性倾向性:人活动的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3、二者关系: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调节,同时也影响着个性倾向性。(2) 个性的基本特征1、 个性的整体性2、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 个性的独特性与一般性4、 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3) 需要的定义:是客观事物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4) 需要的分类1、 根据需要的起源分:1、生理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2、 根据需要的对象分: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 将人类的需要分为
35、基本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两类。并细化为五个层次或七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2、 需要具有层次性,低级需要满足后才会有高级需要的出现。3、 每一时刻都有最占优势的需要。(6) 动机1、 定义: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2、 引发动机的条件:1、内在条件需要 2、外在条件诱因3、 动机的作用:1、引发功能 2、指引功能 3、激励功能(7) 兴趣:个体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8) 兴趣的分类1、 根据兴趣内容分:1、物质兴趣 2、精神兴趣2、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1、直接兴趣 2、间接兴趣3、 根
36、据兴趣发展水平分:1、有趣 2、乐趣 3、志趣(9) 兴趣的品质1、 兴趣的倾向性2、兴趣的广泛性3、兴趣的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11、 能力(1) 什么是能力1、 能力的定义: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2、 能力发展水平:1、才能: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2、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2) 能力的种类1、 按照能力的倾向分:1、一般能力:完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 2、特殊能力:完成某种工作学习所需要的2、 按照能力的功能分:1、认知能力 2、操作能力 3、社交能力3、 按照能力参与活动的性质分:1、模仿能力 2、创造能力(3) 国外学者的智力理论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1、一般因素G
37、2、特殊因素S2、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1、计算N 2、语言流畅W 3、语词理解V 4、记忆M 5、推理R 6、空间直觉S 7、知觉速度P3、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论180种 1、操作过程6种 2、内容类型5种 3、产物结果6种4、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1、空间智能 2、音乐智能 3、言语智能4、逻辑数理智能 5、人际智能6、身体运动智能 7、内省智能8、博物智能5、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4) 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1、 童年和少年时期是某些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2、 人在1825岁左右,大多数智力发展到了顶峰。3、 人的流体智力到中年之后开始下降,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稳步上升。4、 成
38、年期是能力发展的稳定期。5、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5)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 类别差异:1、一般能力:a.知觉差异b.记忆差异c.思维言语差异 2、特殊能力2、 水平差异:1、能力超常 2、能力中常 3、能力低常3、 早晚差异:1、早慧 2、中年成才 3、大器晚成(6)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 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3、遗传环境相互作用论: 1、遗传为能力发展提供先天的可能 2、环境为能力发展提供后天条件: a.生活与营养条件b.社会生活方式 c.家庭与学校教育 3、生活实践活动为能力发展提供锻炼机会 4、个性品质为能力发展提供支持12、 气质(1) 什么是气质1、 定义:是指人心理活动过程中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动力特征: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指向性、灵活性。3、 气质的特点:先天性、稳定性、可塑性(2) 气质的体液说气质类型特点 由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和罗马盖伦提出。 根据四种体液在身体所占的比例多少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血液、胆汁质黄胆汁、粘液质粘液、抑郁质黑胆汁、。1、 胆汁质:精力旺盛,生气勃勃,热情,开朗,积极,坦率,刚强; 但感情用事,任性,脾气暴躁,情绪不够稳定。2、 多血质:动作敏捷,灵活好动,热情,活泼,兴趣广泛多变,善 于交际,富于同情心,乐观,适应性强;但意志力薄弱, 易屈服于挫折,性情浮躁。3、 粘液质:沉着冷静,稳定踏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15篇
- 承揽加工合同模板示例
- 企业破产重整和解协议操作指南
- 房产互换协议撰写
- 2024标准合伙人合作协议书范本
- 工艺品加盟合同书示范文本
- 2024版图书出版赞助协议
-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期限是多长时间2024年
- 广告发布协议的撰写技巧
- 股东变更-章程修正范本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 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汇编
- 广东省珠海市子期中学、梅华中学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秋期河南开放大学本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平台无纸化考试(形考任务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招聘市直事业单位人员183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1-4单元)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及答案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烧(创)伤的急救复苏与麻醉管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合并同类项》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高等代数(一)》期中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