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写好景色作文(下)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2、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 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 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3、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 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 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卧在水面上一般。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就
4、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二)、移步换景。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
5、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副副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观察。虽然每处景物都离不开山
6、和水,离不开花草树木, 、虫鱼鸟兽 但是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处景物,因季节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观察时如果抓不住特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无法感染读者。因此,无论是写春花的绚丽,还是写秋叶的静美,是写江海的波澜壮阔,还是写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认真观察,把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景物的全貌,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例如:学校的小花园里,花香与读书声相伴,特点是幽静美丽;操场上有单杠、 双杆和篮球场, 同学们在锻炼身体, 它的特点是热闹。另外有些景物还要一边对比一边观察,才会发现这一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观察树叶,如果不对比,只盯着一种树叶看,你会以为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了,可是一比你
7、就会发现,松叶如针,柳叶如眉,枫叶似鸭掌,这才是它们真正的特点。二、做到寓情于景。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段话
8、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 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三、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完美的整体。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例如:在第一场雪一课中这样写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9、,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靑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个片段的描写作者就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四、结合实际、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是神奇的鲜活剂。景物大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把它们的样子描绘出来,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空洞无物;如果给它们洒上想象鲜活剂,景物就会立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10、例如,在山中访友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我 *在一棵树山,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意,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又如:在写作时,当你写了荷叶在风中摇曳,紧跟着想到好像美丽的少女在跳舞。这样写荷叶就跟读者拉近了距离。当你看到一捆捆稻谷想象到它们就像一个个扎着辫子的姑娘 这样赋予景物以生命,把景物比喻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除了用比喻,还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五、叙述有序,条理清晰。写作文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应当根据需要,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来写 这样,会使文章脉络清晰,主题突出,不至于杂乱无章。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数控机床制造一致性术语
- 说明文知识梳理及答题方法-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 轻钢结构及彩钢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示意图
- 遵义2024年09版小学6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真题试卷
-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幂的乘除法运算
- 珠宝专卖店利润分析模板-记账实操
- 第2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WPS 办公应用-教学大纲
- 2.1.1 正切和坡度 同步练习
- 法人授权委托书汇编(33篇)
- 《第3课 数据的价值》参考课件5
-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调研报告
- 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幼儿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1.2数据的计算第一课时教案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内分泌科常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海派旗袍(30年代旗袍)
- 直流电机的维护
- 挖掘机操作收藏手册
- 教育家精神专题讲座课件
- 第三单元 雪域天音 -热巴舞曲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