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巩固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虚词练习(一)下列句中加点的 “何” 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16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例:作计何不量 !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A. 徐公何能及君也B. 大王来何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D.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E.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徐公 1 何能及君也”本谬也, 懂其理者,B. /2 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 3

2、 何也?C. /D. /其所据 4何为?原其理, 当为爱之深也。 可见,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情之误, 5 何其大也!然 6 何人能忘情耶? 7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 1而二螯, 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 “诸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 8 何如?君 2 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文言虚词练习(三)青,取之于蓝 3 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学 4 而日参省乎己, 非只效书生终日 5 而思也。曰:壮士,能复饮乎三思 6 而后行, 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 7 而所谓圣人之所以为圣

3、,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 而。于此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文言虚词练习(二)A.与相同,与相同B. 与相同,与不同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C.与不同,与相同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 , 1 乃读之。D.与不同,与不同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 2 乃翁”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王之好乐甚, 则齐其庶几 1 乎?然吾曾见 句,大为感佩,其真 3 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 2 乎是,然其 人不齿, 4 乃曰:“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仍从此业, 吾问其故, 其曰:“以此可塞赋敛。理,其辞穷, 5 乃不得已而谢。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

4、蛇者3 乎!而王胡为文言虚词练习(五)乎如此好乐?若恢恢 5 乎王于理事必有余,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的一组是谅之 6 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文言虚词练习(四)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则或咎其欲出者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A.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 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璧。E. 使

5、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A.相同,相同B. 相同,F.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不同G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C.相同,相同D.不同,于此乎相同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 1 其口舌之功垂于竹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F.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 2 其破璧,遂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 3 其仅口舌哉?存者 1 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此岂石壕一地, 唐王朝尽然耳。若此, 帝尚每日声歌,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 “吾 4其与之 .

6、”焉敢如此?2 且委政非人。 则李唐3 且亡, 必矣。 于斯世,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河水清 4 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当 5 其时, 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 相如则危。纵有“死 5 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之豪气,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观古今英杰之所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他人之言为训。为, 6 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 7其勿以文言虚词练习(七)下列句中加点的 “若” 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且吾意相如之才, 罕有其匹, 古今英杰仅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8 其一二。 9 其是耶,其非耶? 10 其若是,则视之,形若土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虽见霰雪纷 1

7、1 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天若有情天亦老悔 12 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若属皆且为所虏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文言虚词练习(六)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A. /B.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B. /C. 吾攻赵,旦暮且下C. /D.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 /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皆 6 所以教人向上者也。1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奇哉 2 若人之思, 3 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文言虚词练习(九)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非 4 若等凡人可及也, 吾亦如此。 恐吾辈但

8、堪的是为其鱼之一鳞 5 若龙之一爪也。 6 若夫常人思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B.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C. 不足为外人道也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D.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 为赋新词强说愁文言虚词练习(八)F.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A.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B.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三、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C. 于众人广坐之中, 不宜有所过, 今公子故过天行有常,不 1 为尧存,不为桀亡。此 2为至理, 当 3 为世人言之, 切勿使之4为

9、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巫所惑。巫者,以诡 5为业,其所 6 为皆7为利也。故 8 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吾 1 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 2 所钦。心。9 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以其 3 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 可见其 4 所言非伪饰耳。 与之相伯仲文言虚词练习(十)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 5A. 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所过之时, 前访朱亥, 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B.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C

10、.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大呼“且 3 焉置土石” ,别无他法,故致大败。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是余有叹 4 焉,骄而轻敌, 5 焉能不败?如E.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F.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纵万军于之何加 6 焉?但以其人之傲, 若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斥 7 焉,则必无颜世上矣。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 1 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 2 焉,山上大石纷落,但文言虚词练习(十一)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大呼“且 3 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句相同的二项是 ( )于是余有叹 4焉,骄而轻敌, 5 焉能不败?如 例:吾不能早用

11、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此, 纵万军于之何加 6 焉?但以其人之傲,A.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斥 7 焉,则必无颜世上矣。B. 廉者,赵之良将也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文言虚词练习(十)D.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 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B.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道之不传 1 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 2C.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 3 也。”“汝之言,E.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金玉 4 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

12、5 也!”F.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文言虚词练习(十二)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 1 焉,A. 赵亦盛设兵以待狭狭焉,未料及有伏 2 焉,山上大石纷落,但B.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E.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F.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A.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 不如因而厚遇之H.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C. 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文言虚词练习(十三)D.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D. 然

13、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E.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秉烛夜游,良有 1以也。”若 2 以己美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 以如吾之容现于三、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 以书卷为伴,弃夷1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 2 因旧5 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 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 3 因。其常 4 因人不备,慕“凌九霄 6 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袭取之, 如乌巢焚粮。 此一役, 动摇袁绍军心,欣欣 7 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5 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 6 因许攸畅游书海 8 以极夫

14、天地之乐,如此, 9 以之力而得, 此正如 7 因枯木变为荣木也。 途经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 10 以一冕之故而弃绍墓, 其尚 8 因众人至前拜祭。 其量岂常人可心神之逸?11 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比?9因此其得众人之心, 以一天下。 10 因其吾虽12 以康熙六年至京师, 然终未 13 以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权贵交, 14 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文言虚词练习(十四)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 15 以”之叹。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三、判断“与”在文中的意义。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

15、皆通朝过夕改,君子 1 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习之,不拘于时D.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他人 2 与之璧上交, 足见其悔过之意, 何其坚3 与!其 4 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三、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力,寇尚难 5与也,应使众 6与其事, 7 与慷黄鸟 1 于飞,差池其羽” ,何其美也。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然 2 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 8 与,如之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 9 与?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 于昔。吾乡之文言虚词练习(十六)美已闻 5 于四方。 世人皆欲

16、老6 于吾乡, 此乃二、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多人言 7 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 于是吾等畅两项是A.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之一生彘肩饮抒怀,陶然醉 9 于是,不亦乐乎?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人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文言虚词练习(十五)客,应对诸侯。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A. 去时里正与裹头。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三、判断则”在文中的意义。E.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C.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1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道出岳阳楼D. 四海之大,有几人与E. 微斯人,予谁与归之美,美

17、2 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F.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此也;若如此, 3 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传于后世 5 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于是岳阳楼 4 则天下名扬。文言虚词练习(十八)当世之风,位卑 5 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6 则不然, 高唱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之调。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C. 佯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其得知,赶至河边, 7 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轻重固何如哉见其性情之笃。D.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E.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文言虚词练习(十七)F.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自命“蟹壳青”一僧欲 1 之南海, 询于唐僧,唐僧不 2 之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应。久 3 之,此僧以箪食瓢饮 4 之助至南海,C.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夸 5之于唐僧: “此何难 6 之有?”唐僧曰:D.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三、判断“者”在文中的意义。汝 7 之百折不挠, 实可钦佩。 然汝 8 之言亦李白 1 者,诗仙也。为

19、当国 2 者所拒,遂过矣,君将骄而笑 9 之乎?”游于此山。今 3 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 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 4 者乃其得罪之源, 亦其个性之抒扬, 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2、3、4、5、6、7、8、气,可译为“吧” “啊”2、3、4、5、6、可译为吗3、副词,4、副词,5、副词,2、3、4、可译为难道 可译为还是5、6、7、8、9、表示推测语气, 表示祈使语气, 可译为其中 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大概可译为一定可译为是还是2、3、4、5、2、3、4、5、6、头参考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二、1 . C(转折连词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递进连词 )

20、三、1、 连词,并列关系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连词,递进关系 连词,修饰关系 连词,承接关系 代词,同“尔” ,可译为你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文言虚词练习(二)二、3. D(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 为什么 E 多么 )三、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副词,可译为多么6、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可译为凭什么8、可译为怎么样文言虚词练习(三)二. D(比 助词,表疑问语气 助词,表 揣测语气 词尾 )三、1 、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相当于“于” 助词,感叹

21、语气,可译为啊、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助词,词尾,不译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文言虚词练习(四)二. ADG(A才B是C竟然,却 样G才H你的)三、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2、代词,可译为你的相当于是可译为竟然,却可译为才文言虚词练习(五)二、B(他的 其中的 那 那 其中的 他,他们 我,自己 他,他们)大概三、1 、代词,可译为他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 副词,表示商量语气,指示代词,可译为那副词,副词,代词,连词,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文言虚词练习(六)二、9. CEF(

22、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 要,马上 D 尚且 E 将要, 马上 F 将要, 马上 )三、1、 副词,可译为暂且连词,可译为递进,并且 副词,可译为将要连词,可译为并列 连词,可译为尚且文言虚词练习(七)二、C(如,像如,像假如假如 你 像,如 及,比得上 你)三、1、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 动词,可译为像,如,及 代词,可译为你 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文言虚词练习(八)二、CD(A地方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三、1、可译为的原因2、表示

23、被动3、“所 +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 构起定语作用4、“所 +动词”构成所字结构5、“所 +动词”构成所字结构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 法(途径、手段)的方文言虚词练习(九)二、CD(A因为B是C对,向D对,向E为了 F呢G “为所”表被动三、1、介词,可译为因为动词,介词,介词,动词,动词,介词,介词,介词,2、3、4、5、6、7、8、9、可译为是 可译为对、向 可译为被 可译为作为 可译为做 可译为为了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可译为替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文言虚词练习(十)二、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C哪里D 兼词, 于之 E 语气助词 G 词尾, 的样子 )三、

24、1、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2、兼词,“于” +“是”或“之” ,可译为“在 这里”兼词,“于” + “何” ,可译为在哪里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句末语助,可译为呢代词,可译为他们3、4、5、6、7、文言虚词练习(十一)二、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 定语气 C 表停顿 D 助词,表疑问语气 )三、 1 、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 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 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 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2、3、4、5、文言虚词练习(十二)二、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 D顺承连 词E因为F凭借G把H在)三、1 、名词,可译为原因2、动词

25、,可译为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 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介词, 连词, 连词, 连词,4、5、6、7、可译为把 相当于而, 相当于而, 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表承接关系 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9、介词,10、介词,可译为因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可译为在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文言虚词练习(十三)二、CE(A于是,就B趁机C于是。就D凭借 E于是,就F通过)三、1 、介词,可译为根据动词,可译为沿袭 名词,可译为原因 介词,可译为趁着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介词, 介词, 介词, 介词,2、3、4、5、6、7、8、9、可译为凭借可译为经由 可译为通过,经过 可译为因为10、连词,可译为因为文言虚词练习(十四)、 AC(A 被 B 比 C 被 D 引进对象 ) 三、 1、助词,动词词头介词, 介词, 介词, 介词, 介词, 介词,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于:介词,可译为在 是:代词,可译为这2、3、4、5、6、7、8、9、表示对象, 可译为到 表示比较, 表示被动, 表示方位, 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可译为比可译为被 可译为“在” 可译为“对”或“向”文言虚词练习(十五)二、D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