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3378_第1页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3378_第2页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3378_第3页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3378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 收集、 贮存、 转移、利用、处置等活动。 第三条本公司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实行预防为主,全过程管理和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积极推广清洁生产, 避免或者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 鼓励对危险废物的合理利用; 实 行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领导,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危险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并定期

2、 第六条物资部门负责收集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并负责对废物集中设施的监督管理, 向质量安全部提交监测报告。 第二章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 第七条本公司严格控制新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危害性大且难以安全处置的建设项目。 建设产生、 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项目的单位, 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的规定。 第八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向物资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 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九条产废单位应当采取调整产品结构或者生产工艺等措施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 第十条质量安全部和物资部有权对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进 行现

3、场检查, 检查其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 提 供必要的资料: (1)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2)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 况;( 3)危险废物造成的污染及损害情况; (4)限期改正或者限期治理执行情况; ( 5)危险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制度; 6)其他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接受 污染严重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公开其产生危险废物的状况以及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第三章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全过程控制 第十一条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禁止向环境倾倒、堆置危险废物。 第

4、十三条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 贮存、 转移、处置。第十四条危险废物的 收集、 贮存、转移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和包装物。 第十五条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 及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第十六条危险废物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产生危 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处置; 不按照规定处置的, 应当进行限期改正; 限期结束后仍然 不按照规定处置,由质量安全部按照公司规定负责处罚。 第十八条在搬迁、 转产、终止之前, 必须对已经产生尚没有处置的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贮存、 处置设施场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

5、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 估并消除可能产生的污染,将评估报告报质量安全部备案。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接收单位不得接受没有转移联单或者与转移联单不符合的危险废物。 应当按照应急预案 第二十条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单位应当制定危险废物污染事故 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如果发生危险废物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 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 并及时向事故发生 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潜在的环境和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 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 并预防或减少可能 伴随产生的环

6、境影响和工伤事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 可能发生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和 处理。 3 工作程序 成立应急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由管理者代表任组长, 安环部经理任副组长, 成员由各部门经理和 二级单位经理组成。 各单位成立应急小分队,必要时进行 24 小时值班(如重大节假日、汛期、其他特殊时期)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的范围: a.火灾、爆炸; b.风险级别为 5、4 级的重要危险源; c.Bi13 的重要环境因素; d.自然灾害如暴雨引发的 事故; e.其他重大突出事件和紧急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a.所辨识(识别)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大量泄 漏、重大环境污染等 )和潜在的紧急情况(主要指安全控制设备的失灵 或损坏、特殊气候的影响、突然停电等)及重大突发事故的性质、危险程度、后果; b.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义务;c.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物质准备; d.外部结构(消防、医疗、公安、地方政府)的联络方式;e.报警及于上下各级、各部门间 的联络协调工作程序; f.应急救援的方法、程序; (应急疏散路线图、应急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