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优品课件之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优品课件之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优品课件之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优品课件之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品课件 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 第2课时 乙 酸一、乙酸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与酸性 1 .乙 酸的分子结构2 .乙酸的物理性质(1)乙酸俗称醋酸,是一种有强烈 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2)熔点:16.6 C,温 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3 .乙 酸的酸性(1)乙酸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写出乙酸与下列物 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 2Na+ 2CH3COOH=2CH3GOQNa+ + H2f。NaOH CH3COOHOH- =CH3CO+ H2O Na2O 2CH3COOHNa2O=2CH3C+ 2Na+ + H2O Na2CO3 2CH

2、3COOH + CO- 3=2CH3COO+ H26CO0。(2)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的方法 乙酸与碳酸、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羟基氢的活泼性? D? D?逐渐增强 酸碱性中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 NaOH不反应不反应反应反应与NaHCO3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 反应 例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A .金 属钠B .溴水C.碳酸钠溶液D .紫色石蕊溶液答案 B解析 A 项,钠与乙酸的反应快于钠与乙醇的反应, 苯不与Na反应,能区别; B项,溴水与乙醇、乙酸互溶,与苯萃取而使溴水层颜色变浅,不能 区别;Na2CO溶液与乙酸反

3、应放出CO2气体,与乙醇混溶,与苯分 层,C项能区分;紫色石蕊溶液与乙酸混合变红色,与乙醇混溶,与 苯分层,D项可区分。规律总结 鉴别乙醇和乙酸一般选用紫色石蕊 溶液、NaHCO溶液、Na2CO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和氧化铜粉末也 能区别乙醇和乙酸。乙酸能与氢氧化铜和氧化铜反应,而乙醇不能。 例2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苹果酸 中官能团有2种B . 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 . 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 D. HOOCH2-CH(OHCOO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A解 析 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

4、团, A项正确;羟基不能 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 应,B项错误;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金属 Na反应,故1 mol苹果酸与 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5 mol H2, C项错误;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写 为 或,即二者为同一物质,D项错误。 规律总结一一羟基、羧基 个数与生成气体的定量关系(1)Na可以和所有的羟基反应,且物质 的量的关系为 2Na-2OHF H2。(2)Na2CO3、NaHCO和一COO反应 产生CO2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a2CO从试管乙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答案(1)防止倒吸(2)装置的气密性(3)催化剂、 吸水剂 CH

5、3COOHC2H185OH 鸠舣舣衽?硫酸 CH3CO18OC24H5 H20 (4)ac (5)试管乙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 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分液 解析(1)干燥管一是起 冷凝的作用,二是起防倒吸的作用,因为乙酸和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 液。(2)因为产生蒸气,因此加药品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去羟基醇去氢,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 C2H185OH鸠舣舣衽?硫酸 CH3CO18OC2-HH2O (4)乙酸乙酯中 混有乙酸和乙醇,乙醇易溶于水,乙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因此碳酸 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即

6、选 项a、c正确。(5)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且密度小于水,现 象:试管乙中出现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 层液体的红色变浅;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规律小结 乙酸与乙 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限度较小。由于乙酸乙酯的沸点比乙 酸、乙醇都低,因此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可提高其产率; 使用过量的乙醇,可提高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的转化率。1 .判断正 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x)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3)乙酸是一种常见的弱 酸,不能用来除去锅垢(以CaCO;为主)(X)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 当增大乙醇的

7、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X) (5)可用NaOH溶液除去 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或乙醇(X) (6)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 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X) (7)饱和Na2C0溶液 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三种液体 (V) (8)乙醇和乙酸都能发 生取代反应(V) 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 只含有C H、O三种元素。下列有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是C3H6O2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C .能发生酯 化反应D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该有机物的结构 简式为,能和NaOH溶液反应。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 醇和乙酸

8、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 .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 比C2H6 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 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可逆 的答案 C解析 乙醇、乙酸在常温下都是液体,而 C2H6和 C2H4 在常温下为气体,B项正确;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乙醇和乙酸都能 发生燃烧氧化生成CO2和 H2O C项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D 项正确。4 .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 柠檬酸的结构简式为,则1 mol柠檬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 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和Na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2 mol、 2

9、mol B . 3 mol、4 mol C . 4 mol、3 mol D . 4 mol、4 mol 答案 C 解析 由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柠檬酸分子中含有1 mol羟 基和3 mol羧基,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因此1 mol柠 檬酸最多消耗Na的物质的量为4 mol ;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 羟基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3 mol , C项正确。5 . (2017?合肥高一检测)我国本土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 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 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10、 ()A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产物的分子式为 C8H18O4 B能 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在铜催化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 应D .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 22.4 L H2答案 C解析 A项,二羟甲戊酸结构中含一个一COOH与乙醇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物中有一个酯基,其分子式为 C8H16O4错误;B 项,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C项,该物质含一CH2OH在铜催化 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正确;D项,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 应可生成1.5 mol氢气,错误。6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 乙酸乙酯的过程。(1)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

11、浓硫 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三套实验 装置,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做为实验室制取乙 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填“甲”或“乙”)。丙同 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了起冷凝作用外,另一 重要作用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下步骤实验:A .按 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 3 mL 95%的乙醇,再加 入2 mL冰醋酸,最后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B .将 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C.在试管中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 D.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E .当

12、观察到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 止实验。请回答:步骤A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必需进行的 操作是,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饱和Na2CO溶液的作用 是 。答案(1)CH3CH2OIH CH3COOH鸠舣舣衽 ? H2SO4A CH3COOC2H2O (2)乙防止倒吸 (3)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 液体分为两层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 度解析反应过程产生的蒸气中含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和水, 其中乙酸、乙醇都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做到防止倒吸。蒸气进入到饱 和碳酸钠溶液中,上层即是乙酸乙酯,下层是水层,溶解了乙酸钠、 乙醇、碳酸钠等物质。对点训练题组一乙酸的结构与酸性 1. (2017

13、?佛山一中高一段考)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 下列 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为一OHB.乙酸 的酸性比碳酸弱C .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D .乙酸能使紫 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答案 C解析 乙酸的官能团为一COOHA错误;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错误;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与钠反应产生氢 气,C正确;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错误。2 . (2016?启东 中学检测)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乙酸易溶于 水和乙醇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 .乙酸是一种重要 的有机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 .乙酸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 所以不是一元

14、酸答案D解析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尽 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 部分电离:CH3COOH鸠? CH3COO + H+,因此乙酸是一元酸。3 .女口 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 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氢氧化钠反 应B .能与稀硫酸反应C .能发生酯化反应D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红答案B解析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 色,能与NaOH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与稀硫酸不反应。4 . (2017? 广州高一检测)酒精和醋酸是生活里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 鉴别开的是()A

15、.闻气味B .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 溶解C .分别滴加NaOH溶液D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C解 析 A项,酒精和醋酸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错误; B 项,水垢的成分含CaCO3与醋酸反应放出CO2但不与酒精反应, 可鉴别,错误;C项,酒精和NaOH溶液不反应,醋酸和NaOH溶液反 应,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正确; D项,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但酒精不能,可鉴别,错误。5 .若将转化为,可使用的试 剂是()A. NaB. NaOHC. Na2COD. NaHCO3答案 A 解析 一COOH 和一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一OH与NaOHNa2C

16、O3 NaHCO均不反应。6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M性质的 叙述中错误的是()A . M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 比为1 : 2 B.M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 C.M 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2 D. M既能与乙酸 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 答案 C解析1 mol M与Na完全反应 时一C00、一 0H各消耗 1 mol Na, A项正确;1 mol CGDH只与 1 mol NaHCO反应,B项正确;1 mol COO消耗1 mol OH-, OH不与 OH-反应,C项错误;M中既含有一COOH又含有一OH所以既能与 乙

17、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D项正确。 题组二 酯化反应及其实 验7 . (2017?武威六中期末)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 .该 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C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 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D.石蕊层为三层 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答案 D解析 A项,因为乙醇、乙酸 都易挥发,所以制备的乙

18、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杂质, 不符合题意; B项,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不 符合题意;C项,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 的溶解度,同时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醇、中和乙酸,不符合题意; D项,紫色石蕊处于中间位置,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使石蕊变红色, 所以上层为红色,中间为紫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下层为蓝色, 符合题意。8 . (2017?海口龙华区校级期末)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和CH3CH2O和 CH3CH18OH 和 CH3CH18OH 和 CH3CH2OH B. C.D .答案 C解析 和CH3CH2

19、O反应后生成,相对 分子质量为88,不符合; 和CH3CH18OH反应后生成,相对分 子质量为90,符合;和CH3CH18OH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 量为92,不符合;和CH3CH2O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 符合。9 .已知某药物具有抗痉挛作用,制备该药物其中一步反应 为 + b? D? D? D? X定条件 + 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 B .生活中b可做燃料和溶剂C. c 极易溶于水D .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答案 C解析 由a、c的结 构简式可知a含有羧基,c含有酯基,a、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 b 为乙醇。a与b反应生成c含有酯基,则a中

20、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 基,A项正确;b为乙醇,可做燃料和溶剂,B项正确;c含有酯基, 不溶于水,C项错误;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也为取代反应,D项正 确。题组三 多官能团性质的判断10 .(2017?天津和平区高一下期 中)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QOI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退色C .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1 mol M与足量Na 完全反应能生成1 mol H2答案 A解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 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21、B错误;有机物分子 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1 mol 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0.5 mol H2 , D错误。11 . (2017?广州 高一检测)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CH=CCOOH现有如下试剂: 氯化氢、溴水、纯碱溶液、乙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 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 是()A .只有B .只有C.只有 D.答案 D解析巴豆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碳碳 双键能和HCI、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氧化,羧基能和纯碱、乙醇发生反应,故选项 D正确。12.分枝酸可 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

22、。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 类型相同C . 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 .可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A项,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羟基、醚键共4种官能团, 错误;B项,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 生酯化反应,正确;C项,只有羧基可与NaOH反应,故1 mol分枝 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D项,使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退色是因为碳碳双键与 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退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23、错误。综合强化13.分子式 为C2H4O的有机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A+ Na? X迅速产生气 泡;A+ CH3CH2QH鸠舣舣衽?硫酸有香味的物质。(1)根据上 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做出的判断是 填字母)。A .一定含 有一OHB. 定含有一COOH 有机化合物A为乙醇D .有机化合物 A为乙酸(2)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 A和CH3CH2O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4)有机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2H4O3 与Na反应迅速产生H2,且1 mol B与足量Na反应放出1 mol H2, 则B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1)BD (2)2CH3COOH- 2Na? D

24、2CH3COONaH2f (3)CH3COOCH2CH3 (4) HO CH2-COOH解析 (1)根据A的分子式及A的化学性质推知A 为乙酸。(3)乙醇和CH3CO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与Na 反应迅速,则含有一COOH且产生的H2与消耗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根据分子式,则必含一OH B的结构简式为HOCH2COQH4 .烃 A的产量能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F的碳原子数为D的两 倍,以A为原料合成F,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写出决定B D 性质的重要原子团的名称:B、D。(2)A 的结构 式为。(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 反应类型:。(4)实验室怎样区分B 禾廿D? Q (5) 除去F中少量B和D的最好试剂是 (填字母)。A .饱和 碳酸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苯D .水 答案(1)羟基 羧基(2) 2CH3CH2OHO2? D? DCu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QH鸠舣舣衽?硫酸 CH3COOCH2CH2O 酯 化反应(或取代反应)(4)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紫 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另一种为乙醇(答 案合理均可)(5)A解析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