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意见_第1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意见_第2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意见_第3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意见_第4页
《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学概论2010年1月期末复习意见湖南电大经管部 丰 云 第一部分 考核说明及复习指导意见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其它专科专业选修本门课程的学员,同时还有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选修本门课程的学员。二、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和社会学概论考核说明。文字主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修订本),韩明谟主编,2005年版。三、复习的指导思想 期末考试主要是检验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了解、掌握与运用程度。 同学们要通过复习,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社会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范畴,掌握社会学是怎

2、样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们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实际紧密相连。四、复习的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深刻领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第二,认真学习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小册子,对小册子的一些题目要认真做一做。第三,形成性考核册上的一些题目,大家平时都认真做了,期末复习的时候,也应该好好看看。第四,注意做做以前已经考过的试题,提前熟悉题型和适应考试。第五,复习的时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理论能否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指导意义,能否回答现实

3、中的问题。第六,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们交流或在省校平台课程讨论区留言,或随时与课程责任教师联系。五、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题型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1、名词解释:检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回答时要求简明扼要,不必作过多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共4题,每题5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2、单项选择: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2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3、简答题:这些问题一般是针对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楚的常识类问题。回答时要求条理分明。要求答出要点,若要

4、点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稍作解释,对于题目中的主要名词都要求答出其定义。共2题,每题10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 4、论述题:重点考察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求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理论要点,最后小结。答题时要求要点突出,分层次分断落,并联系实际对答题要点进行适当论述。共2题,每题20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40。六、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社会学概论(修订本)。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将尽可能广一些,但会突出课程学习重点。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20%左右,理解30%,掌握50%左右。4、试卷将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5、本教材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不做考试要求;第十六章“社会学发展综述”属于开拓学生知识面性质的内容,可以让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阅读,教师不必讲授,考试也不涉及。第二部分 各章重点、难点辅导第一章 绪论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社会学把

6、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整体性)2、社会学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综合性)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变化中研究5、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实证性)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一、社会需要的涵义社会需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其需要层次理论始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其主要论点如下:1、人的需要分为5个等级(1)生理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7、。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3)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4)自尊的需要是指人希望自己有个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后来,马斯洛又加了2种需要,即求知的需要与美的需要。2、关于优势需要的观点优势需要在

8、不同的时期内,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就称为优势需要。(1)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最为人渴望得到而又未得到的需要是优势需要,它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2)优势需要具有转移性,当原有的优势需要当到满足后,它便不在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于是其他需要开始发生作用,出现新的优势需要;(3)需要层次的逐渐上升,并非“全有”或“全无”式的交替;(4)原优势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新的优势需要,并非以突然的跳跃的方式出现,而是以缓慢的速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生。第三章 社会交往一、社会角色1、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

9、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2、社会角色的分类复式角色与角色丛;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见教材73-76页)(1)复式角色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占有多个地位,承担不同的角色,他就是复式角色。(2)角色丛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这个社会地位成为这一组角色的“生长点”。3、角色扮演与角色冲突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一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去活动时,就是角色扮演。角色冲突:是指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

10、色扮演者出现左右为难的现象。二、集体行为的概念集体行为是指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众人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 无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行为。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二、社会化的条件(1)社会化的个人条件。人具有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语言的能力;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2)社会化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因素是社会化的关键性因素,其主要包括:家庭. 学校及社会,包括邻里社会、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等。三、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1、概念辨析(1

11、)继续社会化: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2)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其对象一般为成年人,但也有青少年。(3)特殊社会化:是指对某些身心受损失不能正常在社会中生活的一些人而采取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其对象一般为残疾人。这种社会化具有专门的意义。2、异同比较(1)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2)三者的不同点:第一,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再社会化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第二,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

12、的;而特殊社会化是专门性的。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一、社会群体1、含义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2、特征(1)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3)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为能力。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亦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2、特征(1)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2)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3)初级社会群体一般是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4)初级社会群体的成员关系带

13、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密切。(5)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需要放在首位。(6)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一、社会组织1、分类按照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可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1)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由正式的规章制度作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的组织,如军队、政府机关。(2)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作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比较自由、松散的一种组织,如业余活动团体。二、X理论与Y理论这是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关于人性的两种假设。X理论认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缺乏抱负,追求安全,因此必须加以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

14、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Y理论认为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责任,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并且多数具有解决组织中的问题的能力。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评价(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要提高劳动生产力,必须有标准化的设备工具,甚至标准化的工作环境; 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把计划职能(企业家制度)和操作职能(工人必须作)分开。(2)对泰勒的科学管理论的评价合理性:计划化原则;标准化原则;规范化原则;工作原则;系统化原则等都有一定

15、的合理性,在短期内有利于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刺激人的行为,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对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合理性:“经济人”假设把人看作机器,“没有考虑员对于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自主性的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没有考虑员工对于友谊和支持等社会心理的需要”,抹煞了人性。第七章 社 区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要素1、社区的含义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2、社区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首要条件。有一定的地域界限,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

16、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的本质特征。有自己的区域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人们对该生活共同体有归属感、认同感。二、郊区化、逆城市化、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郊区化:是一定数量的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中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城市居民迁往农村地区的现象。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一、社会分层的含义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连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这就叫做社会分

17、层。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和层次的过程。 二、帕森斯的社会分层功能论的主要观点1、社会是一个整体,有三个层次组成,分别为操作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制度系统。2、这三个系统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它们在统一目标下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3、社会分层是出于劳动分工的需要,其目的就在于使各个系统的功能协调发挥,从而维护社会持续与保障社会稳定。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社会分层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从积极作用来看,主要表现为:第一,在社会在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一批社会精英把全部精力投放入社会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进步。第二,形成了

18、一种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机制,激励着人们去奋斗,争取向上流动,导致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机制,推动社会发展。(2)从消极作用来看,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分层导致社会不平等,尤其是导致剥削压迫现象的发生。第二,社会分层是社会犯罪的重要根源。第九章 社会制度一、社会制度的含义:(含义有三) 第一种,宏观层次的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第二种,中观层次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第三种,微观层次的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社会学主要是在中观层次上来使用社会制度这一概念的。二、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1、本原的社会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形成初期就存在的、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最基本的社会制

19、度,包括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2、派生的社会制度是指在本原的社会制度基础上分化和形成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新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第十章 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1、含义社会控制指的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2、功能社会控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2)维持社会正常生活;(3)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控制也有负功能,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具体表现为:(1)僵化的社会控制模式不利于个人

20、和社会的发展;(2)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产生和扩大社会矛盾;(3)片面的社会控制会妨碍社会的发展。二、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控制 1、越轨行为的含义越轨行为是一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2、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1)越轨行为的反功能扰乱社会秩序。造成越轨者和受害者的紧张冲突,造成社会资源的消耗。越轨行为如能逃脱惩罚,将具有“扩散效应”,将破坏其他人遵纪守法的意愿。(2)越执行为的正功能强化社会规范增强社会整合缓解不满情绪社会制度或社会组织的预警器引发必要的社会变迁3、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1)改变社会规范(2)消除越轨行为的原因和社会条件(3)增加越轨行为的成本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一、

21、社会问题的含义、表现及成因1、含义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2、主要表现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贫穷问题、环境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等。3、成因(1)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人与环境失调、社会关系失调两方面。(2)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

22、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3)社会关系失调。人们之间关系不协调状态主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 社会解组等。(3)社会问题的成因:第一,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第二,社会关系失调。人们之间关系不协调状态主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二、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

23、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不和谐. 不相称的现象。(1)人口问题的成因:(5分)第一,政治原因。人口在我国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关系。片面宣传人多力量大,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进行不公正的批判,使我国人口严重失控。第二,人口惯性:我国有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第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仍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2)人口问题的危害:(5分)第一,大量新增人口消耗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4、第二,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第三,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然会带来对现代化建设的不利影响。第四,我国老龄人口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以及老年人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3)解决的具体办法:(10分)一是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二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加强管理;三是大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四是大力发展经济,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一、社会保障1、含义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社会保障主要是指经济上、物质上和保障或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

25、一种援救措施。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缓解社会问题。2、特点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3、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含义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从三个方面理解社会变迁的含义:一是指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即存在于一个时空之内;三是变迁的原因有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两种。二、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1、维科(GBVico)的“历史三阶段”说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提出了“历史三阶段”说,指出:人创造历史,因而也能正确认识历史,找出历史变化的规律。历史是循环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神的统治(神灵时代)、贵族统治(英雄时代)、人民统治(凡人时代,即资本主义时代),人民统治时代是历史发展的顶峰,社会经历这三个历史阶段后,又回到起点,如此循环不已。2、冲突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Dahrendorf):(1)提出了关于冲突论的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第二,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