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1页
地质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2页
地质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3页
地质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4页
地质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质学研究的特点: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2,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区差异性和变动复杂性,地址记录的残缺性3,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时间的科学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研究和地质测量,积累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 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 论。2 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 :3,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名词解释:1,不连续面: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度处,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2, 级不连续面:a.莫霍界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平均深度33千米 (陆厚洋薄) ,p28b. 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 2900 千米。

2、纵波13.328.1、横波消失3, 克拉克值(元素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4, 拜尔勒面:地下400km的次一级不连续面5, 雷波蒂面:地下 1000km 的次一级不连面6, 岩石圈 :软流圈以上的固体圈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圈( p33)7, 软流圈:深度在 60400km 的古登堡低速层,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塑性 或潜柔性。 7001600度8,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 态发生变化的作用9,地质营力: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10,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 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自然产物、有相对

3、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 分)11,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12,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顺序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13,类质同像:在结晶构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条件:离子半径相差不大,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电价相同)14,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 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15,自色 :因矿物本身固有的化学组成中含有某些色素离子而呈现的颜色16,他色 :矿物颜色与自身化学成分与结晶结构无关,而是因矿物所含的杂 质成分引起的17,假色:矿物颜色是由某些化学的和物理的

4、原因而引起的18,晕色:片状集合体矿物因光程差引起干涉色,eg。云母19,锖色:易氧化的矿物在其表 面形成具有一定颜色的氧化薄膜,eg,斑铜矿20,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 质21 ,最完全解理:矿物极易裂成薄片,解理面较大而平整光滑(云母,石 膏)22,完全解理:矿物极易裂成平滑小块或薄板,解理面光滑(方解石,石 盐)23 ,中等解理:解理面旺旺不能一劈到底,不很光滑,且不连续,常成小 阶梯状 (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 )24,不完全解理:解理程度很差,在大块矿物上男看到解理,只在细小碎 块上才看到不清晰地解理面(磷灰石)25,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石英

5、,磁铁矿)26,岩浆: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岩矿床的母体(SiO2是火成岩的最主要成分,超基性岩 65%。火成岩中二氧化硅的多少指火成岩中石英,长石含量多少)27,自形晶:晶体发育成应有的形状28,半角晶: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29,他形晶:晶体不能发育成应有的形状,而是决定于相邻晶体所遗留的 空间形状,因此常是不规则的(在岩浆中早期结晶矿物常为自形晶,晚期结晶 矿物多为他形晶30,卸荷裂隙 :位于地壳深处的岩石 ,因承受上覆岩石的巨大静压力 ,处于坚实 致密状态。此种岩石随着上覆岩石被剥蚀而出露地表,重力顿释,体积膨

6、胀, 因而可产生平行于地表的裂隙。31,层裂作用:如果具有层理的沉积岩石,层与层之间也可张开 32,成岩 作用:岩石的风化剥蚀产物经过搬运、沉积而形成松散的沉积物,这些松散的 沉积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以及其它的变化和改造,才能形成固结的岩 石。这种由松散沉积物变为固结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33,压固作用:在沉积物不断增厚的情况下,下伏沉积物受到上覆沉积物 的巨大压力,使沉积物孔隙度减少,体积缩小,密度加大,水分排出,从而加 强颗粒之间的联系力,是沉积物固结变硬。(使粘土矿物定向排列,使粘土岩 具有清晰薄层层理) 34,脱水作用:深埋地下的沉积物在经受上覆岩石强大压 力的同时,受地热影响

7、温度也逐渐增高,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排出沉 积颗粒之间的吸附水,使胶体矿物和某些含水矿物失去胶体水或结构水变成新 矿物35,胶结作用:沉积物中有大量孔隙,在沉积过程中或在压固成岩后,孔 隙被矿物质所填充,从而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碎屑岩的主要成岩方式)36,重结晶作用 :沉积物在压力和温度逐渐增大情况下,可以发生溶解或局 部溶解导致物质质点重新排列,使非晶质变成结晶物质 37,层理构造:沉积物 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 P12338,纹层(不能再分的微细层):在水动力条件微弱、平静环境条件下形 成的,多形成于闭塞海湾、较深的海、湖泊、沼泽、河漫滩等比较稳定的

8、沉积 环境39,砖红土型风化壳:在湿热条件下化学风化做到达晚期,母岩彻底分解 后的产物40,变质作用:当岩石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 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以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火成 岩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沉积岩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副变质岩)41,变晶结构:变质岩是原岩重结晶而成的岩石,具有晶质结构,这种结 构称为变晶结构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基本是在固态条件下各种矿物几乎同时重结晶而成, 所以矿物颗粒多为他形和半角,其自形程度反映结晶能力的强弱,结晶能力越 强,自形程度越好,而且矿物排列常具有明显的定向性。火成岩的变晶结构:在熔融的岩浆逐渐冷却过程中,由

9、各种矿物按一定顺 序结晶而成,矿物晶粒的自形程度常反映结晶的顺序,且火成岩中除去部分矿 物变现为流线( eg 流纹构造)、流面构造外,一般不具定向排列42,变质岩的构造A. 片理构造:指岩石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的构造。矿物定向排列所成的面称片理面,其形态可为平面,可为 曲面,可平行于原岩的平面,也可二者斜交)a. 片麻构造: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 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且不 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b. 片状构造:岩石主要由粒度较粗的柱状或片状矿物 (如云母/绿泥石/滑石/ 石墨)

10、组成,它们平行排列 ,形成连续的片理构造c. 千枚构造:由细小片状矿物定向排列所成的构造,晶粒微细,片理面上具有丝 绢光泽d. 板状构造:指岩石中由微小晶体定向排列所成的板状劈理构造 板理面平整 而光滑(在片理构造中变质作用最弱)e.条带状构造:变质岩中由浅色矿物(如长 石、石英、方解石 )和暗色片状、柱状或粒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磁铁 矿)定向交替排列所成的构造。它们以一定的宽度呈互层状出现,形成颜色不 同的条带(混合岩)B.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颗粒无定向排列而表现的均一构造 C变余构造 (残留构造):为变质作用后保留下的原岩的构造(是恢复原岩类型和产状的 重要标志)43. 海侵层位:

11、从垂直剖面看,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又粗变细,同时,新 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形成所谓超覆现象,具有这种特征的地层为海侵层 位44. 海退层位:从垂直剖面上看,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同时, 新岩层的面积小于老岩层,形成退覆现象,具有这种特征的地层称为海退层位45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 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此 种关系为整合接触(岩层互相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的)46,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连续的岩层, 这种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A.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特点:不整合面

12、上下 2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 但不是连续沉积, 2 套岩层的岩性和其中化石群也有显着不同,不整合面上保存 着古侵蚀面的痕迹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地壳再次下降, 重新接受沉积。B. 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特点:不整合面上下 2套岩层成角度相交, 上覆岩层覆盖于倾斜岩层侵蚀面上;岩层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突 变的;不整合面上保存着古侵蚀面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岩层褶皱隆起为山,遭受长期侵蚀;地 壳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说明一段时间内地壳有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 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共同特点: 1,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

13、面上有 底砾岩(位于不整合面上的砾岩)、古风化壳等。 2,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 代表长期间断 3,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着差异48,确定岩层产状的因素(走向、倾向、倾角)A. 走向: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方向称 为岩石的走向 (有 2 个,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B.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延着斜面向坡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表示岩层的最大坡度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称为岩层的倾向,又称真倾向(只有一个 ).其他斜交于岩层走向线并沿着斜面向坡下所引的任一直线叫视倾 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为视倾向 .C倾角:层

14、面上的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倾角(真倾角)倾角 大小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 .视倾角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为视倾角 (无数个 )49,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 ,岩层在构造作用下形成各式各样的弯曲 (褶皱是岩 层塑性变形的结果 )50,轴面 :平分褶曲两翼的假想对称面 (产状为直立的 ,倾斜的或水平的 )51,枢 纽:褶曲岩层的同一层面与轴面相交的线。(表示褶曲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产状的 的变化)52,转折端:褶曲两翼会合的部分,即从褶曲的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 分(反映褶曲的强度或岩石的强度)53,轴:轴面与平面的交线(轴是永远水平的直线或曲线,反映褶曲的规 模)54,穹隆:褶曲长宽之比

15、小于 3:1,其平面投影近似圆形的背斜(核部为老 岩石,岩层产状自中心向四周倾斜)55,构造盆地:褶曲长宽之比小于 3:1,其平面投影近似圆形的向斜(核部 为新岩石,岩层产状由四周向中心倾斜成盆地)56,雁行式褶皱:在区域性水平偶(水平扭力)作用下,形成一组短轴背 斜向斜相间斜列的褶皱构造 p19057,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断层面的倾角一般较 陡,多在 45 以上58,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逆断层后相当层间出 现一段掩覆现象,即上盘掩盖下盘的现象)A, 冲断层:指高角度的(倾角大于 45)的逆断层断层线比较平直B, 逆掩断层:指断层面倾角小于 45的逆

16、断层C, 推覆断层:指规模巨大、断层面倾角平缓(一般小于30)并呈波状起 伏、上盘沿断层面远距离推移的逆掩断层(又称逆冲推覆构造或辗掩构造,老 岩层推覆在新岩层之上,此时老岩层称为外来岩块或推覆体,相对留在原地的 岩层岩块称为下伏岩块或原地岩块) 59:构造窗:在推覆构造的上岩盘岩块 中,由于差异侵蚀局部露出下盘的较新的原地岩块(新岩层的周围是老岩层)60 ,飞来峰:在推覆构造的上岩盘岩块中,由于强烈侵蚀,上盘的外来岩 块只局部残留于较新的原地岩块之上(老岩层的周围是新岩层),61,张性断 层:断层面一般较粗糙,断层带较宽或宽窄变化悬殊,其中常填充构造角砾岩 (理想化的正断层)62,压性断层:

17、断层面的产状沿走向、倾向常有较大变化,呈波状起伏, 断层带中破碎物质常有挤压现象,出现片理、拉长、透镜体等现象断层带两侧 岩石常形成挤压破碎带(地下水运移通道)而断层带本身挤压密实成隔水层, 断层带内产生应变矿物(云母。滑石、绿泥石、)多定向排列(理想化的逆断 层)63,扭性断层 :断层面产状较稳定 ,断层面平直光滑 ,常有擦痕、擦沟,断裂面 可以切穿岩层中坚硬的砾石和矿物,断裂带中的破碎岩石长碾压成细粉,出现 糜棱岩(平推断层多属于扭性断层)(判断方法:观察者面朝所在断盘的移动 方向,对盘在自己左侧方向移动就叫左行或反扭(反时针),如对盘在自己右 侧向身后方向移动就叫右行或顺扭(顺时针)64

18、,张扭性断层:断层面上常显示上盘斜向滑动的擦痕,断裂有时呈雁行 状排列的正断层 p21365;压扭性断层:上盘沿着断层面斜向上推动的逆断层(断层面小范围内显 示光滑平直,大范围内呈舒缓波状,断层面上斜冲擦痕和小陡坎发育,其余特点与压性断层相似)66,阶梯状断层:两条以上的倾向相同而又互相平行的正断层,其上盘依 次下降,这样的断层组合称为阶梯状断层(地形上表现为阶梯状下降或阶梯状 上升的块状山地)67,叠瓦状断层:两条以上的倾向相同而又互相平行的逆断层,其上盘依 次向上推移形如叠瓦,这样的组合称为叠瓦状断层(叠瓦状构造)(常和一系 列倒转褶皱相伴生,其断层面的倾向和褶曲轴面的倾向大体一致,断层线

19、的走 向和褶曲轴的走向大致平行)68,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两 侧为上升盘,这样的组合叫地堑(组成地堑的断层一般为正断层)(莱茵河 谷、汾河河谷、渭河河谷)69: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两 侧为下降盘,这样的组合叫地垒(造成地垒的断层一般为正断层,但也有可能 是逆断层,地垒构造形成块状山地)70:拖拉褶皱(牵引褶皱):当柔性较大的岩层断开时,断层面一侧或两 侧常发生一些拖拉而成的小褶皱,其特点:a.多为倾斜或倒转褶皱。b.离开断层面一定距离,此种小褶皱即消失。c.判断两盘的运动方向:拖拉褶皱的弧顶所指 方向指示其所在盘的移动

20、方向) 71,地震:大地发生突然的震动。(是岩石圈内 能量积累和释放的一种形式,也是新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大多数地震都是地壳中脆性岩石发生断裂产生的,地震能量一地震波的形式传播)72,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土壤和地质条 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地震烈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73,地震预兆:A. 微观前兆:地应力变化、地形变化、地磁异常、地电流变化、地温变 化、重力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海平面的升降B. 宏观前兆:地下水异常、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地光、C. 此外还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大风、暴雨、大雪 74,大陆漂移说:魏格纳, 3 亿年前

21、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周围海洋为泛大洋。 P28275,海底扩张学说的依据:A.地质现象的对称性:从大洋中脊向两侧,基岩 风化程度有由浅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沉积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形成以 大洋中脊为中心、两侧地质现象对称的特点B.海地磁条带的对称排列:C:洋底年龄的特征:海底沉积物的年龄不早于 2亿年即不早于侏罗纪,海 底沉积物年龄从洋脊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海沟是切穿岩石圈的深大断 裂) 76,相对地质年代以生物化石做鉴定;绝对地质年代以同位素来鉴定 p304。相对地质年代主要依据生物界的发展与演化情况来决定;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地层形成的顺序和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将地壳历史划分为与生物发展相

22、对 应的一些自然阶段77,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A.地层的划分与对比:a.沉积回旋与岩性变化。b. 层接触关系。c.古生物(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足印、虫穴、蛋粪便、石器)都叫化石(作用是确定地层年代、推断当时沉 积环境)B. 岩相古地理分析:a.沉积相的分类(海相沉积(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 相、深海相、非正常海相 P314) .b.过渡相沉积(海陆混合相沉积)(三角洲 相、潟湖相、陆相沉积).c岩相分析的主要依据: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 特殊矿物 d.岩相分析的原则:现实类比法C. 构造历史分析78,标准化石:;演化最快(地层中垂直分布距离短)、水平分布最广的

23、 化石79,古生代因地史上出现大批较高级的生物得名(早古生代和晚古生 代),早古生代( 5.434.10)所形成的地层为下古生界。其包含寒武纪、奥陶 纪、志留纪。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寒武纪多节肢动物中的三叶虫故 称为“三叶虫时代 ”。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志留纪出现原 始的裸蕨植物,泥盆纪称为 “裸蕨时代”石炭二叠纪又称 “蕨类时代 ”。鱼类从志留 纪开始出现而繁盛于泥盆 xi纪,故泥盆纪又称 “鱼类时代 ”。石炭二叠纪又称 “两栖类时代 ”中生代称为 “裸子植物时代和爬行动物时代 ”。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是一个仅次于石炭二 叠纪的造煤时代。早白垩纪晚期出现被子植物到中生代末,亦即白垩纪结束, 称霸中生代的菊石类和恐龙类突然完全绝灭。中生代的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是 联合古陆解体阶段(从三叠纪晚期开始)。新生代 :地球历史最近 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的最新阶段(始于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