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体育名词解释_第1页
7、体育名词解释_第2页
7、体育名词解释_第3页
7、体育名词解释_第4页
7、体育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育名词解释 1. 学校体育过程: 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 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 体能: 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简称运动 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 运动技能: 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 肢体动作系统。 4. 完整法: 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5. 体育课密度: 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 之间的

2、时间比例。 6. 学校体育学: 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的一门学科, 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 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程。 7. 教养: 指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 和技巧。 8. 终身体育: 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9. 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而是身体的、 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10. 竞技运动: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 竞争性和挑战性、 娱乐性及不确定性的身体 (身 体性)活动。 11. 同化: 人体不断从

3、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并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合成为人体 新的组成部分,或转化为能源物质贮存于体内。 12. 异化: 人体本身原有的组成成分不断分解,能源物质不断消耗,放出能量供人体利用。 13. 体育教学手段 :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 术措施。 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 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 器材、 仪器、设备等。 14. 体育知识: 人们对于体育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 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5. 运动技能: 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 的肢体动作系

4、统。(综合动作,而非某一环节) 16. 个性的概念 :指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7. 全年度体育教学工作: 也称学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国家颁布 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的。 18. 心率测定法: 一次课中按时间间隔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次数 19. 心率指数 = 课中平均心率 / 课前安静心率 20.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把某个年级某项主要教材内容,按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的课次 顺序,安排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与学手段的教学工作计划。 21. 体育教学工作考核 :指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所取得的

5、成绩和对教师教学工作态度与质量所 进行的检查和评定。 22. 课外体育锻炼 :指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 心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等目的的身体活动 23. 社区体育 :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 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 青少年文化宫、 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 动。 24. 课外运动训练 :是利用课外时间, 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和爱好的学生, 以运动队, 代表队, 俱乐部等形式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 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 提高运动技术 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

6、程。 25. 学校体育管理: 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 教育和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验的过程 26. 学校体育行政法规 :指为了保证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证每一个学生能 享受应有的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而由国家教育、 体育及卫生等行政部门制定 并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一系列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 27. 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 指在研究调查、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为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而 设计、拟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28. 教育 :指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情

7、感、美感等。 29. 全面性原则: 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从而促 进身体形态、 功能、 体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特别表现在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 发展。 30. 体育教学过程: 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 系统的体育、 卫生保健知识、 技术与技能,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发展个性体能, 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31. 身体素质: 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 等的机体能力。 32. 变异: 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33

8、. 体育课的类型: 指根据体育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所划分课的种类。 34. 体育课的组织: 指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 35.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肌体的刺激程度。 36. 体育课的评价 :依据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对教学质量进行定性定量的价值判定。 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学生根据自身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心理过程。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 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其发展受 37.

9、 课外运动竞赛: 指在课余时间,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 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较量的体育活动。 38.注意: 39.情绪: 40.意志: 41.体育: 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约,也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42. 学校体育功能: 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43. 适量性原则: 指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适量地安排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使学生承受恰 当的生理负荷。 44. 体育个性: 体育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习惯等。 45. 持续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期、学年发展学生体能的持续性,还应考虑 学段

10、与学段之间的衔接,确保学生体能发展的不间断性与持续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6. 健康性原则: 指在体育教学中,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正 常发育,促进健康,提高技能,养成正确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健康卫生习惯。 47. 体育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教育者按照育人的要求,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 程序,精选出来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10 48.重复法: 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 的方式。 49.体质: 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 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包括体格、体能、适

11、应能力)。 50.变换法: 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要素 以及动作的组合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51. 持续法: 指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 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方法。 52. 间歇法: 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生理负荷的大小,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 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53. 循环法: 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和负荷, 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 分设若干作业点, 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点的轮换, 循环往复 54.综合法: 指

12、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的方法。 55.讲解: 56.讲述: 57.讲演: 实、事件、 58.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或利用幻灯、投影、录象等设备的演示, 使学生获得或巩固体育知识的方法。 59.讲练法: 60.语言法: 的方法。 61.直观法: 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62.分解法: 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 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63.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在动作技能教授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与掌握运动动作中产生的错 误动作及其原因, 预先在教授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

13、段措施, 防止出现和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 作的方法。 64.游戏法: 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定任务的方法。 65.竞赛法: 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66. 启发诱导法: 遵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辨证关系 ,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67. 学导法: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 68. 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指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 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 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 69.不合理时间: 的运用时间。 70. 心理负荷: 71. 课时计划: 况而编写的每次课的具体执行计划,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 72. 重

14、复训练法: 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一种方法。 73. 变换训练法: 练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变换练习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叙述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有关事实、现象、定理、定律的方法。 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述事件、过程及其结果的方法。 教师借助于语言与非语言的形式,完整系统地讲解事实,而且深入分析与讨论事 定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将体育方面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 课中的时间,消耗在教学和教学辅助无

15、关的方面均为浪费时间,即不合理 指在课中学生心理上所承受各种刺激量与强度的程度。 又称教案。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针对班级具体情 74. 持续训练法:在相对较长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歇的连续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75. 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目标,建立若干练习点,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路线, 依次完成每点的练习,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76. 竞赛训练法:运动员在比赛的条件和要求下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体育与健康课程: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 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

16、校课程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 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 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 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 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 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

17、 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 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 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 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 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 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

18、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 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 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 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 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 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 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 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6、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

19、育活动的学生,可 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 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7、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 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 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20、 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9、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 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 尊重和被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 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的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 通常表现为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标准要求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1、10、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 标准 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应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 炼的习惯。 11、 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 协调工作的能力。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种体育游戏和身体活动方法,掌握和应用基本的 运动知识和技能。 12、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 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

22、力、身体成 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 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所需要的体能。体能是体质的重要 组成部分。 13、 具体目标:对课程总目标在五个方面和四个水平进行的细化和分解,以体现不同学段学 生在各个方面相应水平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标准根据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五个方面 的学习范畴,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方面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 了四级学习水平。水平一相当于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 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 56 年级、

23、水平四相当于 79年级。 标准中的新兴运动类项目是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 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 14、新兴运动类项目: 的或国内新创的、 15、学习领域: 16、领域目标: 的达成而实现 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 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 17、水平目

24、标: 18、体育教学: 生传授体育知识、 19、体育课程: 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20、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 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 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1、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 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 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2、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

25、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 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3、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24、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 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 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26、。 25、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 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 26、辅助练习: 身体练习。 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 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 27、整理运动: 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复。 29、积极性休息: 作为积极休息手段, 28、超量恢复: 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

27、松动作 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30、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 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31、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 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32、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 相对稳定的特征。 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 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33、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

28、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 及身体的姿态。 34、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 灵敏、弹跳、柔韧等。 35、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 础。 36、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 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37、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 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38、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 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

29、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39、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40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41、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 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42、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 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43、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分静力性和动 力性两类。 44、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

30、状态。 45、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 46、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形式,轨迹方 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47、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 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时间的长短与 练习效果和机体的负荷有直接关系,分练习的总时间与练习的各部分时间两种。 48、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 般密度和专项密度。 49、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 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50、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

31、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 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 51、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 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 心理负荷。 52、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 成的氧亏。氧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氧运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惰性, 使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二是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摄氧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氧 量的要求。这两部分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人体负氧债的能力与无氧耐力有密切关系, 所以氧债是评定一个人无氧耐力的重要指标。一

32、般人从事剧烈运动时,其负氧债的量约为 0升左右,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高达1520升。 53、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 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 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的。 54、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 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 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55、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 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如有些学生上体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