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_2_第1页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_2_第2页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_2_第3页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_2_第4页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

2、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自主学习: 1,字: 衙(y)斋(zhi)燮(xi)号(ho)寒放赈(zhn)救济(j)遂(su) 2.解词: 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3,交流材料: 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图题诗(找擅长绘画的学生介绍) 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3.朗

3、读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诗画赏析第二段. (明确: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2,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四,合作探究: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第1句是实写,第2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3.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

4、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 五,回顾反思: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 六,拓展训练: 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 教后记: 板书设计: 竹 人 干: 细中有强 特立独行 叶: 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傲然树立 阅读链接: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

5、后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联燮为书画史.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4.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

6、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枝干高耸,正直坚韧,是勇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苍松怪石图题诗. 二,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 2.读标准音:矫(jio)

7、阙(qu)迥(jing)膺(yng)阿谀( y)铮(zhng) 3.解词: 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 耿直:(性格)正直;直爽. 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4.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 (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

8、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之意.) 2.赏画: (1)整体欣赏画面. (明确: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淡墨痕,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 (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

9、怪.) 四,探究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五,拓展训练: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 请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怪石耸立 不屈不挠 铮铮铁骨 画家的品格 苍松挺劲 饱经风霜 刚正不阿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n)乾坤(qin kn)妥协(tu xi)卓(zhu)尔不群 花蕊(ru)厌恶(w) 2,词: 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

11、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 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 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 (1) 王冕作诗的原因; (2) 王冕作诗的目的; (3) 图中梅花的特点. 2. 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 (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四,合作探究:主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

12、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山是享有盛

13、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到寒彻(ch)骨闪烁(shu)劲(jng)枝迸(bng) 2,写规范字: 雷tng( ) 夹x( ) lu( )露不屈不n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