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江西省南昌市十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 小题,共 20.0分)1.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变化或技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杂粮酿醋B. 烧制瓷器C. 火药爆炸D. 活字印刷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一氧化碳B. 氮气C. 烟尘D. 氮的氧化物3.下列家庭日常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玻璃杯B. 不锈钢脸盆C. 塑料桶D. 羊毛围巾4.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
2、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 透光性好B.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C. 易溶于水D. 见光易分解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C.D.测溶液 pH量筒读数称量固体氢氧化钠6.水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B. 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D. 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7. 中国航天科技一直以来备受世界瞩目。2017 年 9月,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铢,钵最常见的氧化物是七氧化二铢(Re2 O7),其中铢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3C. +5D. +78.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3、, 图中“”表示硫原子; “ O”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第1页,共 25页A. 生成物属于氧化物B.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1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 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4:1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生铁比纯铁硬,则黄铜比纯铜硬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10.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错误的是()A.向盛有少量K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足
4、量的水B.C.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30.0 分)1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_A糖水 B 加碘食盐 C冰水共存物 D _12.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性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_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构成不同B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 - 阳离子的种类不同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含金属种类不同D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_4、KNO 3、NH 4 24、CONH2)2、Ca3( PO4)2
5、、K 213. 农业上常用到的化肥有:SOH PO(NH 3?H2O,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PO )CCO(NH)D_。ANH 4H 2PO4 B Ca34 22 21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第2页,共 25页A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6B 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3时, 50g甲加入 100g 水中,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33.3%的溶液D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你认为可行的是_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热
6、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加热,观察外形变化塑料B除去 CuSO4 溶液中的少量加入足量锌粉FeSO4C区分氢气和甲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D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_体16. 将下列短文划线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竹盐是以松木 (松木中含有碳元素:_)作燃料经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低钠盐中含有20%30%氯化钾(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 价: _),能预防高血压;工业用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 其主要成分亚硝酸钠,它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硝酸根离子: _)17. 赣菜作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
7、的积淀。( 1)明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记载江西名菜“粉蒸肉”。粉蒸肉的主要制作原料有五花肉、米粉、莲菜、红薯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有_(填一种);( 2)艾米果是赣南的一种传统小吃用糯米、野艾叶制成因在清明时节制作也称清明果。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3)瓦罐煨汤起源于宋朝,是赣菜一绝。瓦罐汤装汤的小罐上面有一个小盖,盖上有一小孔,用于煨汤时排出多余的热气。请从分子的观点分析留一小孔的目的:_。( 4)萍乡霉豆腐是一道可口的美味小吃。霉豆腐由豆腐发酵而成,发酵过程中发生的是 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豆腐最能代
8、表中国的味道,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但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不宜与含有丰富草酸( H 2C2O4)的菠菜、 竹笋等一起食用, 因为硫酸钙与草酸溶液可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 CaC2O4)而诱发结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8.如图为溴原子( Br )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溴原子的质子数为_,最外层电子数X=_ 。( 2)溴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该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 。(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序号);第3页,共 25页( 4) C 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三、计算题(本
9、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1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 10g 稀硫酸样品,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4%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搅拌,随着NaOH 溶液质量的加入,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 _(填“增大”或“减小”)。(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C 点时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_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8.0 分)20. A、B 、C、D 、E 为初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10、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 含有两种元素,D 可作做气体干燥剂, F 俗称熟石灰。请完成下列问题:( 1) F 的化学式 _;( 2) E 的用途: _( 3)写出 ED 的化学方程式 _;( 4)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7.0 分)21. 中国预计在 2025 年大力推广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三氯甲硅烷( SiHCl 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第4页,共 25页
11、( 1)进行反应 I 前,要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 _。( 2)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 3)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H 2 还原 SiHCl 3 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_。( 4)“精馏”是蒸馏的一种方式,通过蒸馏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_(填“熔点”“沸点”)不同。( 5)在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写化学式)。六、探究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25.0 分)22.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 1 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
12、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填序号)。A可燃物B 空气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 2 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CO2 与水发生了反应B 水具有酸性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 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 3 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发生反应。23.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仪器的名称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 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 _(填序号)。24.化学小组同学在帮实验员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
13、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 1 所示),为确定其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根据标签内容,推测溶质可能为NaOH , NaCl , Na2SO4, NaNO 3,第5页,共 25页Na2CO3,NaHCO 3 中的一种。【查阅资料】上述六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物质NaOHNaClNa2SO4NaNO 3Na2CO3NaHCO 3常温下的溶解度 /g1093619.58721.59.6水溶液的酸碱性碱性中性中性中性碱性碱性【分析讨论】 小组同学一致认为, 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NaHCO 3,其理由是 _。【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对其余五种猜想继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测定结果或现象得出结论取
14、少量待测液,测定其 pHpH 7溶质不可能是_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观察到 _溶质是碳酸钠加入 2mL 稀盐酸【反思交流】 小红结合药品的存放环境进行分析, 认为溶液中的碳酸钠还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的,因此,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只含Na2CO3;第二种情况是_。【进一步探究】 为最后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按右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已知 CaCl 2 溶液呈中性),步骤中观察到_,因此确认第二种情况成立。【总结提高】倾倒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标签损坏,应注意_,且药品取用完毕后应及时盖好瓶塞。25. 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 Fe2O3,还含有少量的 FeO、 Fe3O4。
15、【查阅资料】 1草酸晶体( H2C2O4?3H 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 2 2 4?3H2O CO2 +CO +4H2C OO。2碱石灰是固体NaOH 和 CaO 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3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铁的质量分数77.8%70.0%72.4%【问题讨论】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第6页,共 25页( 1)该实验为了保证进入E 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 B、 C、D 中的试剂依次是 _。(填字母序号)a浓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2) C 装置的作
16、用是 _ 。( 3)写出 E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4)称取铁红样品 10.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若 E 中充分反应后得到铁粉的质量为mg,则 _ m _。若实验前后称得F 装置增重7.7g,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实验反思】( 1)如果缺少装置G(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该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_。第7页,共 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D【解析】解:A 、杂粮酿醋过程中有新物 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B、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
17、中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 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 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2.【答案】 B【解析】解:A 、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 污染物,故选项正确;C、烟尘是固体小 颗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氮的氧化物一般有毒,属于空气 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本题主要是空气的 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粉 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 颗粒。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 ,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3.【答案】 C【解析】解:A 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第8页,共 25页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C。有机合成材料 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 类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 类题的
19、关键所在。4.【答案】 A【解析】解:A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 讯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关于硅酸 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透光性好;故选项正确;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 应错误,硅酸铝玻璃不与氧气反 应,故选项错误 ;C、易溶于水错误,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 铝玻璃,玻璃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见光易分解 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A。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质叫化学性 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智能手机是
20、一种多功能通 讯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透光性好。本考点考 查了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 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 ,主要出现在选择题 和填空题中。5.【答案】 A【解析】第9页,共 25页解:A 、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 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 应放少量的水或 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装置正确。B、用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 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21、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故选:A。A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 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
22、用注意事 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 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 B【解析】解: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正确;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 污染水体,故错误;C、加热煮沸能将水中的可溶性 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以将硬水 转化为软水,故正确;D、工业用水处理后可以循 环使用,故正确。第10 页,共 25页故选:B。A 、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B、根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 污染水体解答;C、根据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解答;D、工业用水处理后可以循 环使用;化学来源于生 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
23、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 热点之一。7.【答案】 D【解析】解: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设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可得:2x+(-2)7=0,则 x=+7 价。故选: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进行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答案】 B【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A 该反应生成物三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正确;B由上图可知
24、,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为 2:1,故不正确;第11 页,共 25页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没有改变,故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 应的甲和乙的 质量比为:(642):32=4:1,故正确。故选:B。观察化学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 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为化合物分子。9.【答案】 A【解析】解:A 、生铁比纯铁硬,则黄铜比纯铜硬,该选项说 法正确;B、含有氢元素的物 质不一定是酸,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氢元素,氢氧化钠不是酸,是
25、碱,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C、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不一定是中和反 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碳酸 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故选:A。一般情况下,合金比 组成成分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熔点低等;酸碱盐中都可能含有 氢元素;酸和碱反 应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是酸碱中和反 应;显碱性溶液能使酚 酞试液变红色。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解答时 要根据各种物 质 的性质 ,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 结论。10.【答案】 C【解析】第12 页,共 25页解:A
26、、向盛有少量 K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足量的水,随着水的滴加,溶液碱性减弱,pH 降低,最终接近 7,该选项对应 关系正确;B、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 钡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质质量减小,恰好完全反 应时溶质质量减小到 0,氢氧化钡溶液溶液 过量时溶质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 关系正确;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 应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变化,而溶液质量增大,因此随着盐酸的加入,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对应 关系不正确;D、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滴加入
27、稀盐酸,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碱性减弱,pH 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盐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pH 小于 7,该选项对应 关系正确。故选:C。碱性溶液稀 释时,碱性减弱,pH 减小;稀硫酸和 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 钡沉淀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 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 结论。11.【答案】 C氧气或氮气或二氧化碳等【解析】解:A 、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加碘食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共
28、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 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 质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都属于纯净物;故答第13 页,共 25页案为:氧气或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故选 C;故答案为:氧气或氮气或二氧化碳等;物质分为混合物和 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糖水、加碘食盐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 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本考点考 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 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
29、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答案】 B分子的构成不同【解析】解: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 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 选项解释错误。B、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是因为阳离子的种 类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 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B;分子的构成不同。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 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
30、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 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 质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第14 页,共 25页13.【答案】 AKNO 3 等(合理即可)【解析】解:A 、NH 4H2PO4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B、Ca (PO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34 2C、CO(NH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2 2D、KNO 3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答案为:A ;KNO 3 等(合理即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 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 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
31、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 为复合肥。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 类方面的知 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 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 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 类。14.【答案】 BD丙甲 =乙【解析】解: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 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20g:100g=1:5,故A 错误;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 饱和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B 正确;C、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50g 甲加入 100g 水中,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为:100%=28.6%,不可以得到质量分数 为 33.3%的溶液,故 C 错误Dt 3时,
3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大于丙物 质的溶解度,所以等 质量的甲、乙、丙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 质量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丙甲=乙,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丙甲=乙。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可以: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第15 页,共 25页和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 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 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所表示的意 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来解决相关的 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33、5.【答案】 A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水,测量温度【解析】解:A 、加热,能够熔化的是 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 热固性塑料,该选项可行;B、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 锌和铁,除去硫酸亚铁后带入硫酸锌,该选项不可行;C、氢气、甲烷燃烧都能够生成水,干冷的烧杯都出现水珠,该选项不可行;D、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水,测量温度,温度升高的是 氢氧化钠固体,温度降低的是硝酸 铵固体。故填:A ;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水,测量温度。加热时热塑性塑料能 够熔化,热固性塑料不能熔化;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 锌和铁;即为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氢气燃烧生成水;硝酸铵溶于水吸 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 热。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
34、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 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 结论。16.【答案】 CClNO3-【解析】解:碳元素表示为 C,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 +1 价,表示为Cl;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NO3-;故答案为:C; Cl ;NO3-;化学符号周 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 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第16 页,共 25页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 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本考点考 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 书写,元素符
35、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 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7.【答案】 米粉或者红薯18: 1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化学 H2C2O4+CaSO4=CaC2O4 +H2SO4【解析】解:(1)粉蒸肉的主要制作原料有五花肉(富含蛋白 质和油脂)、米粉(富含糖类)、莲菜(富含维生素)、红薯(富含糖类)等,所以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米粉或者 红薯(填一种);(2)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酮素中碳元素和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8:1;汤汤的小罐上面有一个小盖,盖上有一
36、小孔,用于煨汤时排出多余(3)瓦罐 装的热气。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积胀。大,体 膨钙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诱发结石,(4)硫酸 与草酸溶液可反(CaC2O4)而所以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2C2O4+CaSO4=CaC2O4 +H。2SO4故答案为:(1)米粉或者红薯(填一种);(2)18:1;(3)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4 HC O +CaSO =CaC O+HSO 。()24244224(1)根据糖类物质分析;(2)根据化学式求算;(3)根据分子运动论解释;(4)根据给出的信息 书写方程式。第17 页,共 25页根据化学式 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 过程中使用相 对原子
37、质量要准确。18.【答案】 357Br -DNaBr【解析】解:(1)由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 35,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 X=35-2-8-18=7 ;故填:35;7;(2)溴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形成 带有 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Br -;故填:Br-;(3)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 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相似,溴原子的最外 层有 7 个电子,所以与 D 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所以二者化学性 质相似;故填:D;(4)C 是 11 号元素 -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溴原子的
38、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 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显-1 价,所以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溴化 钠的化学式为 NaBr;故填:NaBr。(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2)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3)根据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 质来分析;(4)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此题所考查知识点较多较细,在解答时要明确题目所需解决的 问题,善于联系所学知 识并迁移到 该题进行解答。19.【答案】 增大0.32g【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是向稀硫酸的溶液中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2)由图象可知,当加入 20g 的氢氧化钠
39、溶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 应,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20g=0.8g2NaOH+H2SO4=Na2SO4+2H2O8098第18 页,共 25页0.8g10gx解得:x=9.8%(3)C 点时溶液中硫元素的 质量:10g9.8%=0.32g故答为:(1)增大;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9.8%;(3)0.32g(1)根据中和反应溶液酸碱性的 变化分析;(2)根据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由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出硫酸中溶 质的质量,再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3)根据稀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0.【
40、答案】()制玻璃Na2CO3+Ca(OH)2=CaCO 3 +2NaOH化合反应Ca OH2【解析】解:(1)A 、B、C、D、E 为初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A 含有两种元素, D 可作做气体干燥 剂,所以D 是氢氧化钠,F 俗称熟石灰,所以 F 是氢氧化钙,E 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氢氧化钠,所以E 是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会转化成 C,所以 C 是水,A 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水,所以 A 是盐酸,B是氢气,经过验证 ,推导正确,所以 F 的化学式是 Ca(OH);2(2)E 的用途是:制玻璃;(3)ED 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上海城碳酸 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41、Na( ) +2NaOH;2CO3+Ca OH 2=CaCO3(4)盐酸转化成氢气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气转化成数 IDE 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钠转化成氢氧化钠的属于复分解反 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 应类型化合反 应。故答案为:(1)Ca(OH);2(2)制玻璃;3)NaCO+Ca(OH)=CaCO;(+2NaOH2323第19 页,共 25页(4)化合反应 。根据 A 、B、C、D、E 为初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A 含有两种元素, D 可作做气体干燥 剂,所以D 是氢氧化钠,F 俗称熟石灰,所以 F是氢氧化钙,E 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氢氧化钠,所以 E 是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
42、会转化成 C,所以C 是水,A 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水,所以 A 是盐酸,B 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 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 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 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 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 质代入转化关系中 进行验证即可。21【. 答案】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提高转化速率和效率Si+3HClSiHCl 3+H 2 爆炸沸点HCl 、 H2【解析】解:(1)由于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转化率越高,所以进行反应 I前,要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 应物接触面 积,提高转化速率和效率。(2)反应是硅和 盐酸 300生成三氯甲硅烷和氢气,
43、对应的化学方程式:Si+3HClSiHCl 3+H2(3)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 H2 还原 SiHCl 3 过程中若混入 O2,由于氢气和氧气能燃 烧而爆炸,所以可能引起的后果是爆炸。(4)“精馏 ”是蒸馏的一种方式,通过蒸馏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沸点不同。(5)HCl 开始是反 应物,后来是生成物,氢气开始是生成物后来是反应物,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可循 环使用的物 质的化学式是 HCl 、H2。故答案为:(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 积,提高转化速率和效率。(2)Si+3HClSiHCl 3+H2第20 页,共 25页(3)爆炸。(4)沸点。(5)HCl 、H2。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 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 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 对应的信息。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 题目时先看解答的 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 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 问题实际 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22.【答案】 CAD水和氧气【解析】解:(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项目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张中央77课件
- 双语列车长空调故障的应急处置课件
- 铁路货物运输保险YourSiteHere课件
-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李笑娜课件
- 丙烯花卉儿童课件
- 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翻译学院《中医药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基于双因素理论下Y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11000字(论文)】
- 医务人员手卫生考试试题
- 西双版纳罗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沼气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老人智能手环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南省建筑工程定额说明和计算规则
- ICICLE之禾陈列调研
- GB/T 42172-2022精油产品标签标识通则
- 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空巢老人学与思
- 专职消防员及消防文员报名登记表
- 染料甲基橙的制备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