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12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12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1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地理差异惊蛰习俗之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本课选题的设计灵感来自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之地理差异显著的教材内容的理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其中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这些文化习俗中,我国的24节气是最能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掌握农时、安排农事的工具,并衍生出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2016年1月30日,24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

2、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24节气只知道是中国农历的24个节日,有的节气会有饮食上的说法,例如,立春吃春饼,冬至吃饺子等等,对其制定和意义不甚了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能涉及有关24节气的教学,可以拓展学生视野,理解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能从中受到尊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发展的地理观念的教育。教学目标本课从24节气的制定,惊蛰节气的特点,惊蛰时节农事与习俗的地理差异等多方面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整理汇报,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24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特定节令,知道24节气的划分方法;2.了解惊蛰节气的天文特征、气候和物候特征;并利用已学知识解

3、释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感受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3. 了解惊蛰节气各地风俗习惯,感受人文地理差异;4.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24节气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接受尊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发展的地理观念的教育。教学重点惊蛰时节节气的天文特征、气候和物候特征。教学难点惊蛰时节气候和物候特征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通过本课教学,其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24节气的关注,感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自学习惯,因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法。主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关注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整理,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开阔视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

4、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 入师:引导学生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的第一框题地理差异显著。提示学生感知中国地理差异大,不仅表现在大尺度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上,在时间上的地理差异也非常显著。共同回忆中国地理差异显著的特征。这一环节的设计,复习旧知,引出惊蛰节气,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提问:什么是24节气?惊蛰是怎么来的?学生简单回答。第一小组代表发言:介绍24节气的制定和惊蛰的由来让学生联系地球的运动的知识,介绍24节气的划分方法。解释惊蛰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特征,不仅锻炼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训练了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展示收集的谚语和诗词。引导学生发现惊蛰节气的主要现象。

5、学生解释诗词的意义,发现惊蛰与初雷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把文学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问,为什么惊蛰时节会有雷鸣的现象,但在我们这里却没有这样的现象呢?第二组汇报:学生介绍惊蛰雷鸣的原因解释我国各地初雷时间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此环节让学生通过汇报使学生们感知初雷时间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感受初雷的自然地理差异与降水分布的规律性的联系。师: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同呢?第三组汇报:介绍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的重点任务。通过介绍东北、华北、沿江、华南、西南各地的农业生产特点,来感受我国农业差异与3月份我国气温分布的规律性的关系。惊蛰雷动,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各地的人民为了驱除害虫衍生出很多风俗习惯。第四组学生介绍惊蛰时节的各地习俗。使学生了解各地人民的除虫仪式,感受各地习俗的差异和联系。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和感悟老师总结:用板书归纳: 中国的地理差异雷雨惊蛰习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