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对学生全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尤其学习课外文言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经过教学实践,试从 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一、加强对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的现实意义初中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不是过于死抠字、词、句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机,就是流 于形式而显得浮夸、不扎实;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兴趣也不大,甚至感到头疼。这样一来,往往课内文言文最终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需要。如此,也势必影响了同学们们对课外文言 文
2、的阅读和理解。因此,使学生走出这样一个困境,真正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和指 导意义,感受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尝试和探索的方向。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觉 得对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方法,使之不惧怕课外文言文,做到对课外文言文的真正理解和感悟。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 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的几点 体会。二、如何指导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读所谓读,就是诵读。古语
3、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进入作品的最有效途径,是整体理解作品的必要前提。让学生在诵读中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搜集文章中的外显信息和头脑中内存语言 知识及生活体验等信息达到理解的拓宽和深入。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许多学生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事实上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要点。所以,学生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教师可以先指导他们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默读或散读的 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
4、, 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2、精读语句,正确停顿。面对一篇陌生的文言课文,许多学生缺乏耐心来疏通文本内容。尤其是一些语句内的停顿往往被忽略了,从而造成阅读的障碍或歧义。如何正确处理停顿?当然首推朗读。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朗读方法反复朗读,感受恰当而必要的句读,理清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深入了解文意。3、品读细节,把握人物。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 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教师此时要引 导学生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
5、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 真正意图。例如语段偷画: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 “挥叱” “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人物言行, 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二八猜所谓猜,就是猜读,根据字形揣摩字义。因为字形和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把文言文字义弄清楚,才能正确无误的阅
6、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路和构想。1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形声字在汉字里占了约 85%,弄懂形声字的字义对我们看懂古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我们先弄懂形声字的形旁,它对我们结合句意推断该字的词义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如: 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吕蒙传“恚”与“心”有关,想去征罚他的应是心里“很生气”。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明史“馔”是“饣”旁,可猜与食物有关。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师旷论学“昧”从“日”旁,与“日光”有关,“日未”可猜为“没有日光”“昧行”就是“摸黑走路”。又凡从“页”的字,多与人的脑袋有关(“页”是“首”的变形)。有的是头部各部分,如头、颅
7、、顶、颠、颊、颐等;有的是头的形象,如颓(秃发) 、颁、硕(大头)、顷、颇(头不正)、颂(容颜)等;有的是 头的动作或感觉,如顿(磕头)、頫(低头)、烦(发热头痛)等。又如从从“贝”的字多与财物有关等。 会意字、指事字也可以猜其字义,如:间问群臣臧否明史“间”原指阳光从门缝中照进来。引申为“私下”。让学生根据字形大胆地猜字义,学生越猜越起劲,简直乐在其中。2、利用组词特点,猜测词义。古汉语构成句的最小单位以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居多,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词 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近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实词时,可 以使用组词的方法,猜读其意
8、义。如: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郑人逃暑流(流动),影(影子),移(移动),徙(迁徙),从(跟从),阴(阴影)缜少孤贫,事母孝谨。范缜笃学少(年少),孤(孤儿),贫(贫困),孝(孝顺),谨(恭谨)先组词,再结合句子、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度出句子的含义。3、利用词性辨识,推测词义。汉字具有多义性的特点,词性不同,其词义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整个句子的含义或词的结构 特点来推测出句子中较难理解的词的意义了。采用词性辨识揣摩词义的方法,既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起到“温故”的作用,又可举一反三,以此 贯彼,得到“知新”的乐趣。如: 王贤其母,说其义。韩诗外传“贤”意动用法“
9、认为贤明” 毋妄言,族矣。学万人敌“族”作谓语可理解为动词“灭族”假如引进一组同词面而词性不同的词来比较教学,则效果会更佳。如: 尔何来窃吾所秘?书断 王羲之“所”字后面跟名词,“秘”应理解为“秘籍”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书断王羲之“秘之”中的“秘”应是谓语是动词应理为“守秘”4、利用对文互义特点,猜测词义。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文法讲究语言的工整,这是古文的又一显著特点。那么,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 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性 质直,好危言高论范缜笃学“危”与“高”可猜为意思相近的字。“危言高论”可理为“标新立异的宏论”。采用
10、两句或一组整齐的句子来表达同一层意思。这种语言特点,为我们的释词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总的来说用“猜”方法理解字义虽然并不十分科学,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依靠字典来确定字词的含义。但是 这种方法带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学古文我们先不要怕它,把一篇古文分拆成许多字词,一个一个字 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就能慢慢弄懂整篇文章。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找到阅读古文的“入口”,像庖丁解牛一样,找到下刀的地方, 找到切割的方法,翻译古文不是一件难事, 阅读古文甚至会变得很有趣。(三)、通所谓通,就是疏通文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 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适当的方
11、法,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感悟中心服务。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同学们能顺畅地疏通文意了,还进行句子解释的指导。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子 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首先,学生要熟悉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如: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其它还有“乃”“为” “非” “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同
12、学们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 代汉语的规范。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同 学们联系上下文,作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 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四)、积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 阅读文言文,平日里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就
13、会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而积累字词解释是读懂课外文言文的关键。学生在平时课内文言文学习的时候,要积累一些这些知识。、活用词。是积累文言文中特殊字词的用法,即:通假字、多义词、古今词(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二是积累特殊句式,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这两方面的积累量比较大,有的也很有难度,有学生就望而生畏。其实,这些特殊词汇和句子它们 是分散到具体课文里面的,看起来很多,每篇文章却不是很多, 每学习一篇,把他们整理下来, 默记于心,三年下来,数量就很可观!加上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反复讲解并强调,还有各种参考资料,每一课这些 特殊词汇和特殊句子的用法人家都总结出来了,只
14、要我们有了积累的意识,上课用心听讲,下课勤翻资料 勤整理,有的放矢,积少成多,三年下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所以没有望而生畏的必要哦!三是积累经典句子或词汇,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经典句子,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给我们日常的谈吐和写文章锦上添花的!有的积累也可以从字源入手激发学生积累兴趣。1追朔字源,激发兴趣。我们应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其字义和字形之间大都有密切的 关系,从其构字特点中,往往可以探求这个字的意义轨迹。引导学生了解造字法
15、,不仅能使学生牢牢地记 住字义,并能准确地区分其细小差别。如: 金文的“步”像脚趾朝上的左右脚掌,当人的双足交替向前走动,其本义就是“行” 金文的“行”的中间是一条大路,左右两侧分开两条小路,样子与“十字路口”相近,行字的本义是“道 路”。引申为“走”。金文的“走”字上面像一个摆动双臂向前奔走的人形,下面的“止”代表脚,一个向前奔走的人再 加多一只脚,说明走得很快。本义是“跑”。学生在追朔字源,积累字义过程中,对古汉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认为古文不再枯燥难懂,学习 热情高涨。2、建“知识库”,形成系统。为使学生记得更牢固,并使之形成系统。本人还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
16、把每课课内文言文的课后的注解中重点实词、虚词,常用句式等做好登记,定期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 义和用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学生在积累中不 但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还体会到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结果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很高,这为阅读课外文言文打下很好的基础。(五)、移所谓移,就是迁移的意思。迁移就是“学以致用”,课外文言文,理解词语、疏通全文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学过的知识,万不可望文 生义,例如“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一句中的“妻子”,我们在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学过,切不可理解为“男子的配偶”,而是“妻子和孩子”;有一句文言文“吾
17、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其中“过”,不能以现在的意思来妄加推测成“路过、经过”,在孟浩然的诗歌过故人庄中我们已经学过,它是“拜访”的意思,其中的“会”,我们在口技一文中也学过,是“适逢,恰巧遇到”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大相径庭,所以,学习文言文,要学会迁移,就是要善于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 三,而且要有文言意识,疏通文义不能只考虑词汇的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三、方法能使学生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 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 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不少省市在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迁移上,已作了积极的尝试。对于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的内容,不少学 生感到复习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平时认真地学好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的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旅游景区旅游信息化建设与维护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与代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淋浴房产品召回与质量责任合同4篇
- 2025年安全生产担保合同
- 2025年橙子电商批发专项供货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美产品采购合同规范3篇
- 2025年度书店电子版装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队与地方商业中心共建消防安全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合作书
- 二零二五年度纸箱包装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合同
- 中国末端执行器(灵巧手)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北京离婚协议书(2篇)(2篇)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Samsung三星SMARTCAMERANX2000(20-50mm)中文说明书200
- 2024年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2篇)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内审检查表完整版本
- 3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