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伤仲永导学案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伤仲永导学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学习内容解析一、文学常识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唐宋八大家:唐
2、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 )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曾拜欧阳修为师 ) 。 (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文言词汇第 1页1、 音隶 (lì)扳(p n) 谒 (yè)邑(yì)矣 (y ) 泯(m)称 (chèn)卒 (zú)焉(y n) 耶(yé)2、 活用:邑人奇之奇:形容 的意 用法。 感到惊奇稍稍 客其父 客:名 的意 用法,把当作 客父利其然也 利:名 的意 用法 , 有利可 .3、重点 世隶耕隶:属于未 具 :曾 并自 其名 : 上指物作 立
3、就就:完成稍稍 客其父稍稍: 或以 求之或:有的 于邑人 :四 拜 不能称前 之 称 ; 相当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受之于天受:承受 于材人 矣 : 、超 得 众人而已耶得:能 第 2页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之: 忽啼求之:代书具。 借旁近与之:仲永。 余闻之也久:这件事。 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卒之为众人:助词,无意义。于: 环谒于邑人:到,向。 于舅家见之:在。 贤于材人远矣:比。 受于人者不至:从。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己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稍稍宾客其父:他的父利其然也:这种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 在疏通
4、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 3页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2. 本文题目是伤仲永 ,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3.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明确:童年时期才思敏捷 . 天赋极高,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
5、众人矣”。4. “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明确: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5. 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人。6. “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第 4页众人”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过渡。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
6、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7. 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明确:这里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 “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8、赏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言简意赅的效果。明确: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第 5页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4物体运动的速度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二课时集合的表示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五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3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用涂料项目建议书
-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 Unit 2 My week PartA Let's spel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14《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8-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GA/T 2016-2023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 第1课+古代亚非(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 血糖监测(操作)课件
-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
- 2024年高三政治练习题及答案:认识论
- 《快递实务》课件 项目1 走进快递
- 国家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课件
- 鸡肉食品行业报告
- 火车站消防指导培训课件
- 妇产科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