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 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西师语
2、文下教案, 供大家参考。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1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有关段落, 积累优美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 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 体会词语意思,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 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乐以配乐朗诵, 课件。学生: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有谁吃过菱角吗?
3、能说说你的感觉吗?菱角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 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 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江南的水乡。2.板书课题, 齐读。3.对课题质疑。教师可选能突出主题的问题简单板书。4.课文会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呢?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二、粗读课文, 疏通字词, 感知大意1.初读课文。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 读通读顺;认读生字, 找出生词, 查字、词典理解生词, 标出段的序号, 想一想课文大意。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 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抽读、齐读、赛读。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
4、文, 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 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 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 可以简单板书, 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三、深入研读课文, 感受“水墨画”之美1.引读第1段。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相机板书:散漫)“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散漫:零零散散的, 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 用在这儿非常准确, 也很有
5、意思, 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美。)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美)2.品读24段。(1)自由品读, 探究“水墨画”的美。(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所得。用喜欢的方式朗读。(3)全班交流, 共享资源。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用“”勾画出来。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随着时间的变化, 池塘也慢慢变化着。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菱叶涨满水面, 挤得密密匝匝
6、。(“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 整个池塘都是菱叶, 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 有白色的, 有粉红色的, 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 在菱盘上尽情嬉戏。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 动作轻快熟练, 划着扁舟, 荡着水盆, 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 一只手“掐”, 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板书:采菱)随着时间的变化, 池塘也悄悄
7、地变化着, 呈现出不同的美。(相机板书:变化美)你们知道吗?在采菱时节, 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 脆脆的、甜甜的, 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板书:品菱趣)“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 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 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 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一个多么和谐、欢乐的场面呀!3.品味第5段。“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而今, 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 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 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 边采边品尝, 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师生合作朗读。
8、(引读)四、巩固拓展, 升华情感回归全文, 体会作者感情。1.配乐朗读全文, 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3.谈谈你的体会。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是呀, 故乡风景美丽迷人, 童年生活幸福、快乐。(相机板书:故乡美童年乐)五、课堂练习1.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 体会带点词的妙处。2.抄写文中的叠词, 自己再补写几个。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菱角和江南水乡的资料。4.我们的故乡有什么独特美丽的地方呢?小组议一议, 再说一说、夸一夸我们的故乡。附:板书设计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2教学总目标:1.理解
9、课文内容, 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会认“魅、绅、辰”等3个生字, 会写“魅、丐、牌、绅、衷、辰”等6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词语。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检查预习情况, 学习绳子次2.初读课文, 质疑。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 我们来学习第20课语言的魅力。二、检查预习情况:1、音、形、义(音)魅、漆、绅(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绅(义)繁华形容兴旺热闹的城镇或街市。褴褛形
10、容衣服破破烂烂。乞丐生活没有着落, 专靠向人要饭或要钱过活的人。陶醉着了迷, 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无动于衷不理睬, 毫不关心, 不动一点感情。2、自读课文, 做到正确。三、读熟课文。1、自由读课文, 做到正确。2、再读课文, 争取正确流利。3、同桌互读互查。4、指名读。5、自读自查。四、默读课文, 质疑。五、小组讨论, 归纳疑问。六、全班讨论, 归纳疑问。(为什么添上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七、作业:抄写生字词, 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授课思路:语言的魅力一课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
11、力为线索,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 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为此, 本课教学中, 教师可创设情境, 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感悟语言, 体会语言的魅力。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言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 课堂上我安排了让学生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的练习, 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感受语言的魅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感受语言的魅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2、读课题, 说说你对魅力的理解。3、说说生活中你觉得有什么很有魅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语言的魅力。以课题为突破口, 理解体会“魅力”的意思, 激发学习课文兴趣。为什么诗人让彼浩勒添上的那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节课, 我们就来弄清这个问题。二、新课:1、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 边听边回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说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鬼力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师板书)从总体上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本课有魅力的语言指的内容。2、
13、再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 想一想:诗人让彼洁勒加上那几个字前后, 情况有什么不同?(2)结合重点词句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 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体会有魅力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激发探求魅力所在之处的好奇心。3、细读课文, 重点研究第六自然段:(1)自学思考:诗人让彼洁勒加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方法提示: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边读边动笔划出相关内容, 感受深的地方请做批注。议、独立学习后可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学习的能力(2)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发言,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屏
14、幕适时出现“是的, 春天是美好的, 那蓝天白动, 那绿树红花, 那莺歌燕语, 那流水人家, 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体会, 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自由读, 指名配乐读, 全班配乐读)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4、练习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一幅是关于爱护花草的图, 一幅是关于节约用水的图。)(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有魅力的警示语并进行评价。5、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6自然段。(2)(选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警示语推荐给
15、学校、公园或寄给报社。)创设机会, 让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 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表达语言的魅力。四年级西师语文下教案3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 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有关诗节。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一、题目引入, 质疑问难1. 读题, 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2. 再次读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3. 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二、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 想想每一节
16、诗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淙”、“垛”的读音。2. 开火车读诗句, 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诗歌的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 感受新年1. 学习1、2、3节。(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2)交流, 板书。(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 感受一切都是新的, 是多么富有生气。(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 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2. 学习第4节。(1)新年, 一切都是新的,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 并思考。(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3)这一节中, 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4)理解“飞驰的列车, 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 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付房屋尾款协议书
- 维修安全告知协议书
- 事故协商私了协议书
- 协助处理矛盾协议书
- 辅导员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职责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铰接式生态护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铁路附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农艺师考试应试技巧深度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螺旋藻绿啤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隧道工程自考试题及答案
-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4版
- 白蚁防治施工方案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操作手册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教学课件
- 国开2024年《数据库运维》形考1-3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少儿美术课件国家宝藏系列《鸱吻》
- 盐城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真题
- 药物研发监管的国际协调
- 2023年宁夏地区中考满分作文《学习可以收获生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