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7 浣溪沙1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7 浣溪沙1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7 浣溪沙1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7 浣溪沙1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7 浣溪沙1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璟,浣 溪 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一作者简介,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二赏析词文,1找出上片中能直接表达女主人公愁情的词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

2、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意象: 荷花(香、叶) 秋风 描写了一幅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荷塘秋残图,营造衰败、凄凉意境,3、女主人公为何“不堪看,女主人公看到一幅荷塘秋残图后,触景生情,“还与韶光共憔悴”,愁苦自己的美貌也和秋荷一样,在秋风中一天天憔悴下去,4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对人生有何感慨,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

3、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有的歌词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美女,爱情就是爱情。就是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境界衡量的标准有没有言外的意思,5“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A“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B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以梦境写思念,将梦

4、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想念的人; “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辅助材料: a唐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b韦庄词“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c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他说现在这个玉笙已经寒了,这个曲子吹了那么久了,6“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辅助材料:温庭筠写过一首小词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倚栏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所以“倚栏”是一种期待,温庭筠说梳洗罢,我要把我自己打扮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