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走向与目标_第1页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走向与目标_第2页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走向与目标_第3页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走向与目标_第4页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走向与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三、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四、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 五、课程改革的操作策略,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一)生源质量的变化 (二)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的不适应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代企业劳动组织方式对员工的新要求,二、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哲学基础 系统科学方法论基础 课程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动导向的学习理论,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哲学基础,就业导向与职业培训的区别、为雇主服务还是为人的发展服务 处理好几对矛盾: (1)教学内容有限 与科学知识内容无限的矛盾

2、 (2)教学时间有限与学习内容增长的矛盾 (3)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矛盾 (4)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矛盾 (5)宽与专的矛盾 (6)全面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2.系统科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法论基础,系统科学理论的两个重要原理 (1) 整体优化原理: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没有结构的仅由孤立的要素组成的系统是不存在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的组成要素之和,由各要素功能之和与各组成要素构成系统之结构的功能两部分组成。用公式表示为:整体=要素+结构,2)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一个系统的信息通道是闭合回路时,才能实现信息反馈。控制部分根据反馈信息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调整它

3、所发出的信息从而实现控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范式,开发主体 开发技术 开发产品,3.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里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人类至少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 (1)智能是多元的和有差异的 (2)智能是平等的 (3)智能是分布的、情境化的 (4)智能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或创造能力,4.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意义。 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有四个方面:(1)知识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2)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

4、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3)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而不是一个精确地表征现实的过程;(4)认知既有生物的、神经的结构基础,而且来源于社会的、文化的和以语言为手段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5.行动导向的学习理论,与情境相关 的,以实践为导向的,明确的,工作过程

5、知识 知识,与情境无关的,学科系统化的,为实践辩护的,客观的,与情境相关的,不明确的,主观的,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从经验到知识,从知识到能力,数控车削技术工人培养,学科系统化培养,工作过程系统化培养,传动设备,控制系统,机器零件,主轴马达,指令按钮,夹 具,进刀马达,计算机,刀具架,存储器,启动准备,夹紧工件,输入数据,移动刀具,课程设置的系统化与教育层次的关系,学科系统化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初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三、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种典型课程模式 (1)知识本位模式(或称学科本位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传授经验、

6、知识为主,并注意培养某种职业技能的课程结构形态。它的特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以一定的活动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比较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三段式模式,2)能力本位模式。所谓能力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为目标取向,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量化和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培训,使受训者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与资格。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程序是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评价,3)人格本位模式。此模式是指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

7、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模式。人格本位模式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态势,1)课程目标的多向化 (2)课程计划的柔性化 (3)课程标准的多层化与衔接性 (4)课程设计的模块化 (5)课程实施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6)课程编制的社会化,四、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一)职业导向的课程观 决定课程的最重要因素: 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 (1)培养类型的实用性。 (2)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3)教育对象的大众性。 (4)办学模式的开放性,职业导向课程观的三个要点,职业分析在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课程是动态的社会需求反映,不只是静

8、态的学科知识的载体,要根据变化不断加以调整。 职业活动在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课程是动态的职业培训过程,不只是静态学科知识的传递,要重视个体的经验与探索。 职业能力在课程中成为核心目标,课程是动态的探索发现的过程,不知是静态学科知识的积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二)职业能力的理论解析,1.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 (1)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熟悉专业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 能阅读中外文专业技术资料。 (2)专业技术能力 掌握专业技术的工作要点; 能独立提出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 能制作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图纸; 能对产品进行质量验收和评估,3)实际操作能力和劳动技巧 能独立从事一种或若干工种的

9、实际操作,完成相对固定的工作任务; 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巧; 有认真的工作态度。 (4)运用知识处理和解决岗位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判断并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排除故障; 能使用新设备,掌握新工艺。 (5)技术创新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 能独立思考、观察、分析问题,有独立见解; 能结合工作进行技术创新,2职业能力的结构,1)以姜大源、赵志群为代表的教育界观点 职业能力在纵向性质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在横向内容上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2)以陈宇、李怀康为代表的劳动界观点,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一职业特定能力。其范围可以理解为国家职

10、业分类大典划分的范围。 二行业通用能力。可以理解为是在一组特征和属性相同或者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共性的技能和知识要求。 三核心能力,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三种模型来理解其结构,1)冰山层次模型:用来说明职业能力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2)模块集合模型:用来说明职业群中每个职业能力模块的集合状况,3)树干支撑模型:用来说明职业能力结构相互支撑的关系,核心能力的八个大类模块,交流表达 数字运算 革新创新 自我提高,与人合作 解决问题 信息处理 外语应用,小结,1、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根本目标; 2、应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强调学、思、知、行的结合; 3、课程不是结果,是职业动态发展的反映,

11、强调的是技能与知识的习得过程及态度(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也是职业能力获取的过程,由此建立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实用性、可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三)课程目标的设定,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在完成课程的学习之后,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满足行业企业和职业生涯成长的基本要求的能力。 为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应从两方面来考虑课程目标的设定:为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满足学生体面就业与职业生涯成长的需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注重关键能力(即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工民建专业岗位实务与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改革目标应当遵循的原则,1由反映企业的典型工作实践来体现职业导向

12、; 2通过培养职业能力来综合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要求 ; 3建立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五、课程改革的操作策略,1. 构建整合型课程体系 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整合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整合 学科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技能的整合,北京市城建学校课程综合化,2. 确定课程的整体目标学生学完每一门课程后能做什么,重点是能力目标,包括: (1)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 (2)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最重要); (3)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 (4)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 (5)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 (6)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 (7)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 (8)事故的处理能力; (9)在复

13、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 (10)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3.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程,具体要求: (1)以企业目前应用的规范、规程、操作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工程实例和技术文件等资料为依据,具有规范性; (2)基本理论知识简明扼要,具有针对性;操作方法和步骤详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 (3)采用工程实例讲解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具有示范性。 (4)教学顺序或按施工工艺流程、工作顺序,或按施工项目和任务等,从宏观到微观,从宽泛到具体。最好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选择的要点是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 (5)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和实践尽可能一体化进行,时间、地点、教师尽可能是不分离的,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从典型的工作任务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项目的标准,1. 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 2. 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3. 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