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交底资料_第1页
工程技术交底资料_第2页
工程技术交底资料_第3页
工程技术交底资料_第4页
工程技术交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施工验收规范名称 工程负责人 审核 编制 班组人 工程内容: 楼板工程技术交底 一、一般规定模板的材料宜选用钢材、胶合板、塑料等,模板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等,材料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 门规定。 当采用木材时,其树种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等材。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2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2) 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2、;(3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4)、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3 、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范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勤务员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 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对模板及其支架应定期维修。钢模板及钢支架应防止锈蚀。5 二、模板安装、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1 陷性黄土,尚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尚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2、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

3、临时固定设施。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 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4、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 - 8 -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2)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要求。 5、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 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模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4、。 6、当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模板设计设置,各节模板应在同一平面上,高低差不得超过3mm. 7、当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反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结点上; (2)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 8、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8、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2 外露长度10 +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10 截面内部尺寸10 + 0 9、现浇结构模板安装

5、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9 表 mm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5 底模上表面标高5 截面内部尺 寸基础 10 桩、墙、梁+4 -5 预留洞5m 全高6 5m 全高+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 长度上)2m表面平整(5 - 8 - 2 预制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5 板、梁10 薄腹梁、桁架 0 长度 柱 -100 板 墙 -50 板、墙板 -5 宽度+2 梁、薄腹梁、桁架、柱 -5+2 板 -30 板 高度 墙 -5+2 梁、薄腹梁、桁架 -57 板的对角线差1 拼板表面高低差3 板的表面平整(2m长度上)5 墙板的对角线差 15且L/

6、1000梁、柱、板 侧向弯曲 且L/1500墙板、薄腹梁、桁架 15注:L为构件长度(mm)。 三、模板拆除 1、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1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表1 结构类型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 )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7、%) 板 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4)对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级光面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5)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2 50 8 2,75 8 100 梁、拱、壳(6)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当必须代换时,其代换的钢筋检验所得的实际强度,尚应符合第8 75 8 100 3条的要求。 悬臂构件(7)预制构件的吊环, 2 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级热轧钢筋制作,75 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换。2 100 - 8 - 3 注:本规范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

8、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 (3)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米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米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2条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

9、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 8 - 4 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施工验收规范名称 编制 班组人工程负责人 审核 工程内容: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一、钢筋工程一般规定 1、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和钢铰线等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

10、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3、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进行检验,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侧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当按一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25;当按二级搞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4 4、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5、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

11、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 8 - 5 二、钢筋加工 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2)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3、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级钢筋未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

12、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 (2)、级钢筋未端需作90度或135度弯折时,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 的5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3)、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5

1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表5 项 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三、钢筋焊接 1、热轧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 钢筋与钢板的T型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采用钢筋气压焊时,其施工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气压焊的规定。 3、钢筋焊接前,必

14、须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4、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焊接。 5、轴收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mm的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级钢筋的接头,均宜采用焊接。 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32mm时,应采用焊接。 6、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当采用焊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 8 - 6 (1)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二级

15、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三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 (2)框架底层柱、剪力墙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三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 (3)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7、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区段。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预应力筋 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连接处不限制。 (2)预应力筋 受拉区不宜超过25%,当有可靠保

16、证措施时,可放宽至50%;受压区和后张法的螺丝端杆不限制。 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9、在直接承受中级,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中,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且不宜采用焊接接头,除端头锚固定,不得在钢筋上焊有任何附件。 当设计允许采用闪光对焊时,对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筋均应除去焊接的毛刺和卷边。在钢筋直径的45倍区段范围内,焊接接头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得超过25%。 需要进行疾劳验算的构件,不得采用有焊接接着的冷拉级钢筋。 10、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的钢筋外露长度,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10的规定 预制柱钢筋

17、外露长度(mm) 接头形式受力钢筋根数 14根 14根 坡口焊 250 350 350+l搭接焊 250+l WW11、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我具体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焊接; (1)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相交点必须焊接; (2)当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时,受力主筋与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当焊接网两个方向受力时,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相交点可间隔焊接。 12、焊接网及焊接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 焊接网及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mm) 表12 项 目 允许偏差 网的长、宽 10 10网眼尺寸 5 骨架的宽

18、及高 10 骨架的长10箍筋间距 间距受力钢筋 10 5 排距 四、钢筋绑扎与安装- 8 - 7 1、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2)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钢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形柱应为45度角,对多边形柱应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中间钢筋的

19、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绑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度。 2、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 (mm) 表2 项目 网的长、宽允许偏差 10 网眼尺寸 20 骨架的宽及高 5 10 骨架的长 箍筋间距 20 间距 受力钢筋10 排距 5 3、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

20、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钢筋绑扎接着的搭接长度 表3 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级钢筋 35d 25d 30d 月牙纹级钢筋 45d 35d 40d 45d 级钢筋 55d 50d 冷拔低碳钢丝 300mm 1当、级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注:5d采用; 2当螺纹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

21、减少5d采用; 3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4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 - 8 - 8 小于200mm; 5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对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0mm; 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寺C20时,、级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级钢筋不宜采用; 7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增加5d; 8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4、焊接骨架和焊接网采用绑扎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骨架和焊接网

22、的搭接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宜为100mm; (3)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受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可取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表4 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35d 级钢筋 20d 25d 40d 级钢筋 月牙纹30d 35d 级钢筋45d 35d 40d 冷拔低碳钢丝 300mm 1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规定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注:200mm。 2当混凝土强

23、度等级低于C20时,级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40d,级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d。 3当月牙纹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4当螺纹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 5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6轻骨料混凝土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对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 7当有抗震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增加5d; 5、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

24、率,应符下列规定: (1)受拉区不得超过25%; (2)受压区不得超过50%。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6、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 7、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表7的规定。 - 8 - 9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环境与条件 构件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C25 C25及C30 高于C30 室内正常 板、墙、壳 15 环境露天

25、或室内 梁 和 柱25 板、墙、壳 35 25 15 高湿度环境 和 柱 梁25 35 45 35 础 基 有垫层70 层 无 垫 8、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的排距 5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绑扎骨架 10 焊接骨架5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3 0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基础10 柱、梁5 板、墙、壳3 - 8 - 10 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工 程 施工验收规范

26、名称名 称 工程负责人 工程内容: 审核 班组人 编制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 一、一般规定、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应采用由水泥、普通碎(卵)石、砂1和水配制的质量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普通混凝土或采用由水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配制的质量密度小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轻骨料混凝土。1950kg/m3 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3 号、也厂

27、日期等检查验收。 应复查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 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且不得超、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5 。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3/450mm.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滋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6 块。、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7 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均不得采用海

28、水拌制。 8、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不列规定: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1)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2( 采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确定; (3)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条和第)当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34条的规定。、在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中,可掺入混合材料。混合材料9 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 8 - 11 二、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

29、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对有抗冻、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尚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2、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分别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和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 33、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 4、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5、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 3; 300kg/m(2)最

30、小水泥用量宜为(3)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 (4)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 三、混凝土拌制 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的规定。 四、混凝土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3、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变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3)泵送前庆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

31、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4、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5、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6、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7、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米

32、。 8、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毫米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米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9、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10、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规定。 11、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当超 - 8 - 12 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12、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

33、和不再沉落; (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使用半径的1.5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或空心胶囊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毫米。 (3)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4)当采用除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5)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2. 力为1-3kn/m1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

34、、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4、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15、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拱和高度大于1米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16、浇筑混凝土叠合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主要承受静力荷载的梁中,预制板的表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6毫米的自然粗糙面,并不得疏松和有浮浆; (2)当浇筑叠合板时,预制板的表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毫米的人工粗糙面。 (3)当浇筑叠合式受弯构件时,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设置支撑。 17、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

35、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摄氏度。 18、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毫米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

36、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19、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1.2n/mm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0、承受动力使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1、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7、- 8 - 13 (1)水平施工缝,必须低于地脚螺栓底端,其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毫米。 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毫米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处; (2)垂直施工缝,其与地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0毫米,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22、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 (2)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准; (3)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毫米,长度为500-600毫米,间距为500毫米

38、,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也应补插钢筋; (4)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表面上抹10-15毫米,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 五、混凝土自然养护 1、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民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

39、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摄氏度。 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1.2n/mm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4 - 8 - 14 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名 称 施工验收规范名称 施工验收规范名称施工验收规范名称 施工验收规范名称 工程负责人 工程负责人 工程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审核 审核 审核 审核 编制

40、 编制编制 编制 班组人 班组人班组人 班组人 工程内容:砌砖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内容:地面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内容: 屋面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内容:抹灰工程技术交底 一、一般规定、砖的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尚1 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灰砂砖、粉、砌筑砖砌体时,普通砖、空心砖应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2 5-8%。煤灰砖含水率宜为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并填满砂浆。3 、埋入砖砌体中的拉结筋,应设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4 二、一般砖砌体、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1 砌

41、筑形式。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也不应8毫米,但不应小于3、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毫米, 毫米。大于12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4、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砖筑。 应砌成斜搓。实心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隔墙与墙或柱如不同时砌筑而又不留成斜槎时,可于墙或柱中引出阳槎,或于墙或5 根。条的规定相同,但每道不得少于柱的灰缝中预埋拉结筋,其构造与本规范42 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隔墙,除应留阳槎外,并应设

42、置拉结筋。、砖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6 缝平直。 、框架结构房屋的填充墙,应与框架中预埋的拉结筋连接。7 8、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皮砖,应用丁砌层砌筑。在梁或梁垫的下面,砖砌体的阶台水9、每层承重墙的最上1 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挑檐、腰线等)中,也应用丁砌层砌筑。半砖和破损的砖应分散使用在受砖柱和宽度小于10、1应选用整砖砌筑。米的窗间墙, 力较小的砌体中和墙心。 一、总则、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面与楼面工程以及厂区和住宅区道路工程的施工1 及验收。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应按国家标准、有关

43、耐酸防腐的地面与楼面工程,2 TJ212-76)中第三、四、五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地面与楼面的名称应按其面层名称而定,其构成各层的名称如下:3 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地面与楼面表层; 结合层:面层与下一层相联结的中间层,有时亦作为面层的弹性底层;找平层:在垫层上、楼板上或轻质、松散材料(隔声、保温)层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 作用的构造层; 防水(潮)层:防止面层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渗过地面的隔离层; 保温层:减少地面与楼面导热性的构造层; 垫层:传布地面荷载至基土或传布楼面荷载至结构上的构造层; 。基土:地面垫层下的土层(包括地基加强层)、地面与楼面各层所用的材料拌合料和制品的种类

44、、规格、配合比、标号等,应根据4如对其质量发生怀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有关现行标准以及本规范的规定。 疑时,应进行抽验。 各层所用的拌合料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地面与楼面各层的厚度和连接件(接合用的,镶边用的等)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5 求,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位于沟槽、暗管等上的地面与楼面工程,应在该项工程完工经检查合格并交接验收6 后方可施工。 7、各层地面与楼面工程,应在有可能损坏其下一层的其它工程完工后进行。、铺设各层地面与楼面工程时,其下一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后,方可继续施工,8 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并应做隐蔽工程记录。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时,各层表面的

45、温度以及铺设材料的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9 一、总则 1、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2、屋面工程施工中,凡需交叉进行其它工程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对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事项,尚应按现行的其它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3、屋面工程的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4、各种原材料、制品和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全好记录。 各种拌合物的配合成份和调制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参照本规范附录和有关技术标准通过试验确定。 5、屋面工程施工前应对前项分部工程进行

46、验收,施工中应根据工程顺序进行分项工程检查并作好记录,隐蔽工程应经验收后方可继续施工。当下一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对屋面工程已完成的部分,应妥善保护,防止损坏。 6、屋面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国务院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部颁发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以及其它有关安全防火的专门规定。 二、屋面工程 一般规定 1、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的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必须牢固,无松动现象; (2)基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为:用2米长的直尺检查,基层与直尺间的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毫米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 (3)平层面(坡度1-3%)及檐口、檐沟,天沟的基层坡度,必须符

47、合设计要求; (4)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以前,必须将基层清扫干净。 2、凡可能产生爬水的部位,应做滴水或采取其它防止爬水的措施。 3、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屋面排水比较集中的部分(屋面与水落口的连接处、 檐口、檐沟、天沟和斜沟等处)并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一、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2、抹灰工程采用的砂浆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外墙门窗洞口的外侧壁、屋檐、勒脚、压檐墙等的抹灰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1( 砂浆; )温度较大的房间和车间的抹灰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2 (3)混凝土板和墙的底层抹灰水泥混合砂浆、水泥砂

48、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 (4加气混凝土块和板的底层抹灰水泥混合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硅酸盐砌块、 )板条、金属网顶棚和墙的底层和中层抹灰麻刀石灰砂浆或纸筋石灰砂浆。(5 3、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等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砂浆及掺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4、木结构与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等相接处基体表面的抹灰,应先铺钉金属网,并绷5 紧牢固,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抹灰前,砖石、混凝土等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润6 湿。 7、平整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如设计无要求时,可不抹灰,用刮

49、腻子处理。 、抹灰前,应先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度,并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设置标高或标筋。8、抹灰前,应检查钢、木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的缝隙应9 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加少量麻刀)分层嵌塞密实。2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10、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宜用1 50米,每侧宽度不应小于毫米。 11、室内抹灰工程,应待上下水、煤气等管道安装后进行。抹灰前必须将管道穿越的墙宜在散热器和管道安装前进行,散热器和密集管道等背后的墙面抹灰,洞和楼板洞填嵌密实。 抹灰面接槎应顺平。、外墙抹灰施工施工前,应安装好钢木门窗框、阳台栏杆和预埋铁件等,并将墙上的12 施工孔洞堵塞

50、密实。 - 8 - 15 11、砌筑空心砖砌体时,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前应试摆,在不够整砖处,如 无辅助规格,可用模数相符的普通砖补砌。 12、施工时需在砖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厘米,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 抗震设计烈度为9度的建筑物,临时洞口的留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决定。 13、砌筑钢筋砖过梁,如设计无具体要求,底面应铺设1:3水泥砂浆层,其厚度宜为3厘米,钢筋应埋入砂浆层中,两端伸入支座砌体内不应小于24厘米,并有90度弯钩埋入墙的竖缝内。 14、实心砖平拱式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毫米,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毫米。拱

51、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毫米,拱底应有1%的起拱。 15、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50%以上时,方可拆除。 16、砌筑配筋砖砌体,应符合下列补充规定。 (1)埋设钢筋的灰缝厚度,应比钢筋直径大4毫米以上,以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毫米厚的砂浆层; (2)用钢筋网作横向配筋,每一钢筋网的末端应在砌体的水平灰缝中露明,以便检查配筋是否遗漏和设置是否正确; (3)横向配筋所用的矩形钢筋网或连弯式钢筋网,不得采用分离放置的单根钢筋代替。 连弯式钢筋网应在相邻砖层中相互垂直设置。 17、设有钢筋混凝土抗风柱的房屋,应在柱顶与屋架间以及屋架间的支撑均已连接固定后,方可砌筑山墙。 1

52、8、砌筑水池、化粪池、窨井和检查井,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如设计无要求,一般应采用普通砖和水泥砂浆,并砌筑严密。 (2)砌体应同时砌筑,如同时砌筑确有困难时,必须砌成斜槎。 (3)各种管道及附件,必须在砌筑时按设计要求埋设。 (4)防水部分的施工,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3-8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 8 - 16 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 8 - 17 (1)用掺有氯化镁成分的拌合料铺设面层,结合层时不应低于10摄氏度,并应保持其强度达到不小于设计要求的70%。 (2)用掺有水泥的拌合料铺设面层、找平层、结合层和垫层以及铺设粘土面层时,不应低于5摄

53、氏度,并应保持至其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50%。 (3)用掺有石灰的拌合料铺设垫层时,不应低于5摄氏度。 (4)用沥青玛蒂脂作结合层和填缝料铺设块料、拼花木板、硬质纤维和地漆布面层,以及铺设沥青碎石面层时,不应低于5摄氏度。 (5)用胶粘剂粘贴塑料板、硬质纤维板和拼花木板面层时,不应低于10摄氏度。 (6)在砂结合层以及砂和砂石垫层上铺设块料面层时,不应低于0摄氏度,且不得在冻土上铺设。 (7)铺设碎石、卵石、碎砖垫层和面层时,不应低于0摄氏度。 10、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试块的做法及强度检验,应按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54、)的有关规定执行。 试块的组数每500平方米的地面与楼面不应少于一组。不足500平方米,按500平方米计算。 11、在基土上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修整基土来达到所需的坡度。 在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有坡度的地面与楼面,应用垫层七找平层来达到所需的坡度。 12、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对使用有害于健康的和易引起火灾危险的材料(如沥青、胶粘剂、溶剂等),应按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以及其它有关的安全、防火的专门规定执行。 二、基土 1、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如为填土或土层结构被破坏,应予压实,以免基土沉陷引起地面下沉。 2、对淤泥、淤泥质土及杂填土、冲填土等软弱土质,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更换或加固,施工时,应按照国家标准地项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中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淤泥、腐殖土、冻土、耕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