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3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优化的教学效果,质量好,效率高,吸引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促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正在逐步摆脱经验化的操作,走向科学化的道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教学设计包括的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设计,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有活动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确定学习方向的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设计,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认真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7,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知道领会封闭性应用分析综合开放性评价,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的评定价值的组织由一种价值或价值体系形成的品格,例:学生对某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的分类,动作目标:知觉准备状况在引导之下的反应机械化复杂的外在反应适应创作,例:学生学习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1,中小学教学阶段学习目标:,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2,中小学教学阶段学习目标:,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3,英国ICT课程目标:,使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支持各种背景下的学习;理解信息技术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4,美国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目标:,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素质的根本目标之下可分为三项具体的要求: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2.在发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系统化的技能解决问题;3让学生了解、分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在以前、现在与将来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5,确定教学目标:,能反映学习过程中每个综合目标(完整性)可直接观察和测评的(可操作性)能解释学生达到目标程度的(可评价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6,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主体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能独力进行阅读文章”“可以设计并制作电子报刊”,学习的行为主体为学生,目标描述的对象及出发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7,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动词例:知道、了解、欣赏、喜欢、相信写出、背出、制作、分辨、解决,(含糊,无法界定)(明确,直观、可评测),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测和检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8,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条件例:通过网络查找作品所需要的素材利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同学之间互发邮件,教学目标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完成指定操作或任务。,方法、途径工具环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9,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行为标准例: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移动文件能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平均值每分钟正确输入文字30个以上,教学目标能够评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知识的熟练和掌握程度。,数量方法时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例:,学生能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符合主题内容的图片或文章。,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活动:以使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为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1,二、教学对象设计,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老师施教的基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2,教学对象分析的意义:,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以因材施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3,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认知程度方面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基本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4,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非认识因素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心理素质成熟程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5,教学对象分析需要了解的方面:,学生生活环境方面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6,学生在己有知识准备基础上建立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时新旧知识能否发生实质联系的关键: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如原有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原有概念的稳定性等;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清楚地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设计了教学的起点水平,正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结构、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内容呈现的序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7,如何准确设计教学起点:,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学说: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语言给学生提供的支持。新知与旧知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在已有知识上缺乏支持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8,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途径:,问卷法谈话法观察法课堂提问法作业测验和考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9,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及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的过程。教材教学内容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0,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有关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名词标志符号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三角形有三条边有意义命题的组织知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形式: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1,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设计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注重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语词意义的获取。设计方法:找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同化新知。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加强记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2,知识的类型(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办”的知识,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信息分类等表现形式:动手操作实践练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3,知识的类型(程序性知识),设计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方法:充分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应用正反例。正例有助于知识的概括和迁移。反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辨别,对概念的精确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4,知识的类型(策略性知识),也是解决“怎么办”的知识,不过是个体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知识。自学抽象事物的想象表现形式:自主学习活动创新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5,知识的类型(策略性知识),设计重点:形成认识结构、培训习惯养成设计方法: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的知识,加强策略教学的训练,同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6,四、教学时间设计,设计教学时间的意义: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控制和分配教学时间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教学时间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7,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哈尼奇费革和威利认为:学生的学习成就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与已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时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8,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安德逊和卡韦特认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存在“动力”关系,并提出“适时”的时间本位理论:发展上的适时起点行为的适时及时进度上的适时管理上的适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9,设计教学时间的维度,名义学习量: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总量。实际学习量:实际接受学习的有效时间量。单元课时量:上课学习一定内容时获得的时间量。专注学习时间量:学生积极专心学习的时间。教学时间的遗失:受干扰或教学活动处理不当浪费的时间。课堂偶发事件处理时间过渡时间过长不当的练习或重复浪费的时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0,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把握整体时间的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防止教学时间遗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1,五、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在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3,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讲授法,演示法,示范模仿,讨论,练习反馈,指导教学法,自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发现教学,问题解决,益智性游戏,任务驱动,整合学科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4,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5,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传统媒体:文字、粉笔、黑板、模型等现代媒体:投影、幻灯、多媒体网络教室声音、视频影像、电脑课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6,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媒体选择因素,教学目标、任务类型,学生特征,媒体材料易获得性及使用条件,媒体成本效益,教师对媒体的掌握与偏爱,媒体特征与教学功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7,注意:,*没有一种超级最佳媒体,*避免把媒体当做“花瓶”和“保姆”,*不盲目追求新技术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8,教学结构的设计,根据授课内容分类:新授复习练习测试等根据教学组织形式分类:集体授课小组互助个别化学习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促进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9,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一种场所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任务情境是学习环境的核心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0,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氛围卫生温度光线学生的座位距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练习时放音乐教室文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1,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素。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形成知识,所以要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协作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协作对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学习成果的评价等会起到相当重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进行讨论,怎样完成规定的作业、作品等。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可以与大家共享。所以,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2,六、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3,六、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从确定教学目标时已经开始,并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如:分析学习需要的过程,就是对内部需要或外部需要进行评价的过程。教学设计要以评价反馈为途径,来检验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计划、方案,使教学设计及其成果更趋有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4,六、教学评价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5,评价的种类,按评价基准分类:相对评价将被评价对象与其所在的群体内的基准相比较。绝对评价将被评价对象与其所在的群体外的基准相比较。自身评价将被评价对象与其自身相应的基准相比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6,评价的种类,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之前的进行对学生知识和技术、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摸底”。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以及时高速和改进教学工作。总结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57,评价的种类,按评价分析方面分类:定性评价对证明价做“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定量评价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