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竞赛征文(共26篇)_第1页
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竞赛征文(共26篇)_第2页
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竞赛征文(共26篇)_第3页
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竞赛征文(共26篇)_第4页
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竞赛征文(共2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今年的4月26日是自中国联合倡议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第十个年头。同时,中国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已经历30年。时光流转,我们的知识产权事业,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人,在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刚刚过去的一年,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顺利完成,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而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2009年12月18日,宁波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颁布实施。纲要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国内一流知识产权强市。无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纲要的践行者。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一直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理念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协会“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要活动之一,有奖征文竞赛自2007办创办至今已是第四届。本届有奖征文竞赛由宁波市知识产权局牵头主办,中国(宁波)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联合承办,历时近四个月,受到全国各地各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竞赛作品的理论性、创新性、实践性进一步提高,涉及学科和领域更加广泛,并收入了部分市一级的研究课题成果和调研成果。竞赛经过检索、初审、公示、复审的严格程序,对参赛作品的质量、权属进行了严谨的把关。本文集是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汇编的第二本有奖征文竞赛文集,共收录本届有奖征文竞赛参赛作品26篇,按照政策研究、维权攻略、专利透视、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行业聚焦和综合共七类进行编排,供广大读者和知识产权工作者参考。如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和指正。作品中观点、数据和所涉事实仅作交流、探讨和分享之用,未经过事实考证。作品版权权责归属作者本人。目录政策研究50浙江省专利态势分析及战略选择陈淑华09宁波市专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赵勇44宁波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初探吴培力孙涛11美日欧知识产权贸易保护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疏礼兵 王惠珍35高校教师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丁爱侠维权攻略45专利保护不足之“亡羊补牢”黄妙冯锐39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讨赵春兰54试析侵权责任法“一般规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王洪宇13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问题探讨王惠珍59保护伞论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保护蔡雲颍专利透视55宁波市专利预警系统的构建李建花36查新检索对技术创新的基础作用童雄生 竺恩儿43小议专利标识权得使的合规性杨喆12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理性认识朱晓卓企业管理33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结合助推吉利成功转型王燕1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王明光53警惕外资知识产权陷阱顷青青案例分析57如何有效遏制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张少辉06福州市首例盗用他人制作方法专利案终审判决苗向东14对硕博诉北京万方数据库侵权案的反思张宏民行业聚焦65情牵世博关注知识产权叶琼17紧密集聚纺的知识产权及其创新技术王卫51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专利战略初探苏广春综 合30知识产权开辟蓝海之工具阻杀对手之刀具廖保民08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王峰58创新路上,谁持彩练当空舞?张丽红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征文竞赛 50 号作品浙江省专利态势分析及战略选择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 陈淑华自专利法颁布至2009年,浙江省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件,居全国34个地区专利总申请量的第3名,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在这些申请的专利中,最终获得授权的专利为件,占全国总授权量的第2名,申请的专利获得授权的比率为62.14%。一、浙江省专利发展现状2009年,浙江省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件,同比增长20.67%,居全国第3位;获得授权79945件,同比增长50.97%,居全国第2位。从申请专利类型来看,浙江省2009年共申请发明专利15655件,占全年总申请量的14.43%;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为件4818件,申请的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的比率为30.78%。实用新型专利40436件,占全年总申请量的37.27%;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为25295件,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的比率为23.32%。外观设计专利52391件,占全年总申请量的48.29%;获得授权外观设计专利件49832件,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授权的比率为45.94%。从申请人类型来看,全年职务发明申请45275件,占总量的41.74%,非职务发明63207件,占总量的58.26%。在非职务发明中,大专院校申请7656件,科研单位申请676件,企业申请36647件,机关单位申请296件。二、与申请数量前十的地区比较 从2009年专利申请量前十的地区情况来看,浙江省虽然总申请量位居第3位,但是在三类专利申请类型中,发明专利所占当年申请比重为14.43%,居十个地区最后;实用新型专利所占当年申请比重为37.27%,居十个地区第3位;外观设计专利所占当年申请比重为48.29%,居十个地区第2位。从申请人类型来看,浙江省2009年专利申请中的非职务申请为63207件,占总申请量的58.26%,居十个地区的第4位;在职务申请中,企业申请所占总申请量的比率为33.78%,居十个地区的第7名。从上述数据可见,浙江省2009年专利申请以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非职务申请所占总申请量的比重较大,企业在非职务申请中所占比重居后,大专院校在职务申请中发挥的作用较大。三、与授权数量前十的地区比较从2009年全国34个地区获得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地区来看,浙江省申请的专利获得授权为79945件,居全国第3位,申请获得授权的比率为73.69%,居全国第一位。在获得授权的专利中,从授权专利类型来看,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为4818件,占总授权量的6.03%,居十个地区最后一位;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为25295件,占总授权量的31.64%,居十个地区第8位;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授权49832件,占总授权量的62.33%,居十个地区的第3位。从申请人类型来看,非职务申请授权比率为68.39%,居十个地区第2位;在非职务专利中,企业申请获得授权比率为25.61%,居十个地区第9位。以上数据看出,浙江省2009年申请的专利获得授权情况来看,浙江省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的比率较低,主要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非职务专利获得授权较多,企业在职务授权专利比率较低。四、下属市县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2009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比去年增长20.67%,获得授权的专利比去年增长50.97%。杭州市、宁波市和绍兴市分别获得2009年浙江省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前3位,其中绍兴市的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比率为75.78%,居全省第一位。2009年全省共有41个县(市、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55个县(市、区)专利授权量超过500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超过10件的县(市、区)共有62个。五、浙江省专利态势分析1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平稳增长,专利申请质量有待提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全国的创新热情,浙江省连续几年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稳步增长,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通过2009年浙江省专利申请及授权的相关数据,我们也看到,浙江省的专利申请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虽然浙江省2009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总体数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但是在三类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低,主要专利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要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增强核心技术的研发。2非职务申请所占比重较大,企业申请热情有待提高,大力发挥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职务发明直接和生产经营相关,容易转化到生产经营当中去,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特别是职务发明中的企业发明作用更是重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企业状况和产业结构。通过对2009年浙江省专利申请及授权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浙江省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前茅,但是还是非职务发明所占比重较大,职务发明特别是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较少,排在申请数量前十名地区的第9名。因此,加强优势企业的培育,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浙江省烝待解决的问题。在专利申请人类型中,科研院所凭借良好的科研条件在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浙江省2009年专利申请中科研院所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因此,要针对科研院所加强宣讲力度,设立激励机制,改变科研人员重成果轻保护的思想观念,发挥科研院所在产学研相结合过程的优势作用。3区域专利申请情况不均衡,发挥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提高落后地区的创新热情 通过对浙江省2009年专利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相对较高,个别落后地区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高。因此,要发挥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提高落后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六、浙江省专利战略选择1有针对性的确立专利发展侧重点 经过对浙江省2009年专利申请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虽然在全国34个地区名列前茅,但是,通过对专利申请类型构成和专利申请人构成类型的分析,我们知道,浙江省专利构成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较大比重,发明专利数量较少,反映出专利申请质量较低,与发展较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差距明显。因此,浙江省未来专利发展的侧重点应该放到加强专利申请质量上来,以期达到专利申请“质”与“量”的同步增长。2政府制定科学的专利发展政策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对专利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政府专利发展政策的制定,在专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未来,浙江省应该在产业技术政策、科技创新政策、技术转化政策、激励奖励政策等方面制定可行的政策,以引导并激励专利发展。3加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利主力军作用 通过对浙江省2009年专利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名列前茅,但是专利申请人构成方面合理性有待加强,要大力发扬企业在创新中主要作用,从而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要发扬科研院所在专利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产学研共同发展。4实施人才战略在专利发展过程中,科研人员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实施人才战略是浙江省专利战略的重要一环。首先要大力培养本地现有人才,注意引进高端、稀有人才,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加强人才激励鼓励机制的建设,也是浙江省专利发展战略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及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网站登载相关数据的整理。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征文竞赛 09 号作品宁波市专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赵勇【摘要】通过对我市近年来的专利发展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取得显著成效,针对专利质量、水平和结构等仍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具体剖析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2010年3月,宁波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进入新的时期。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现将近年来我市专利发展现状及15个副省级城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状况进行分析。一、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状况(一)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市围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出台了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全市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快速增长(见图1示)。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万件,达22686件,是2005年专利申请量的2.9倍,同比增长40.3%。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为2808件、9443件和10435件,是2005年的4.7倍、4.6倍、2.0倍。全市专利授权量首次破1万件,达到 15824件,是2005年专利授权量的3.9倍,同比增长60.1%。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为802件、5943件和9079件,是2005年的5.1倍、5.2倍、3.4倍。图1 2005-2009年宁波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表1 2005-2009年宁波市三种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单位:件)类 别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三种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6021114144019502808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20592967445557179443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511163316892850610435三种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157200293505802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1431787320445255943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26854069534848529079(二)专利申请和授权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052009年专利数据显示,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持续稳步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达30.7%,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达41.2%,分别高于国家平均增幅(19.8%和30.8%)10.9和10.4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是47.0%和50.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是46.3%和51.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分别是19.5%和35.6%(见表2示)。表2 2005-2009年宁波三种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单位:%)类别年均增长率宁波全省全国三种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47.023.37.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46.333.522.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19.522.020.0三种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50.344.333.3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51.039.026.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35.645.334.0(三)专利申请结构和授权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意识的提高,我市专利申请质量不断提高,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从2005年的7.7%增长到2009年的12.4%(如图2示)。但是,相比全国26.1%、全省14.4%的平均水平,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发明专利所占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低13.7个百分点,专利申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期,虽授权发明专利年均增长高达50.3%,授权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量的比例从2005年的3.9%增长到2009年的5.1%,但与2005年相比,2006和2007年分别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09年授权发明专利占全市专利授权量比例与2008年相同,同为5.1%。相比全国13%、全省6%的平均水平,我市授权发明专利的比例明显偏低,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授权专利的结构优化并不明显。图2 2005-2009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比例(四)企业是职务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主体近年来,我市不断出台政策措施,鼓励职务发明成果,企业职务专利数量明显增加。职务专利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市企业申请职务专利7346件,占职务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为91.9%。企业授权职务专利4631件,占职务专利授权总量的94.5%(见表3示)表3 2009年宁波市职务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单位:件)类别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机关团体专利申请量437166734642专利授权量23817463113(五)我市各县(市)区对比分析2009年,从专利申请及授权总量的排名来看,鄞州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均位居11个县(市)区第一位(见表5示),慈溪市、余姚市分别位居第二、三位,这三个县(市)区的专利申请量占全市的61.1%,专利授权量占了全市的58.2%。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幅度来看,象山县同比增长率达107.2%,居第一位,镇海区、北仑区同比增长率居第二、三位,分别为81.5%和65.7%。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幅度看,鄞州区同比增长排第一位,达174.0%,宁海县、镇海区分居二、三位,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9.9%和65.2%。表4 2009年各县(市)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县(市)区专利申请量(件)专利授权量(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申请量增长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授权量增长率(%)海曙区14534531080042.348190278517-20.3江东区20337833591629.16833027567662.1江北区28643242011388.06739246091955.4镇海区337690322134981.58442222973765.2北仑区3221034428178465.7104597416111730.0鄞州区49321192650526237.5132136924203921174.0慈溪市38120882056452529.513312241917327430.8余姚市38912092485408352.3907311822264346.9奉化市10842227680655.02623832759176.9宁海县863431026145517.621290857116889.9象山县58383127568107.2291607826711.7合计28089443104352268640.2802594390781582460.1从发明专利情况来看,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在我市11个县(市)区前三位的是鄞州区、余姚市和慈溪市,这三个县(市)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了全市的45.0%;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慈溪市、鄞州区和北仑区,这三个县(市)区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了全市的46.0%,二、15个副省级城市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一)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比较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市专利申请量一枝独秀,达42279件,位居第一;成都、杭州、宁波和广州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6130件、26074件、22686件和16514件,分别位居第二至五位(如图3示)。图3所示,宁波市专利申请量虽位居第四位,但仅为深圳市专利申请量的53.7%。从授权专利量来看,深圳市也是唯一突破2万件大关的副省级城市,达到25894件,位居第一位;成都市、宁波市、杭州市和广州市授权专利量分别为16349件、15824件、15465件和11082件,分别位居第二至五位。宁波市专利授权量虽位居第三位,但仅为深圳市专利授权量的61.1%,与排名第四位的杭州仅差359件。图3 2009年15个副省级城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如图4示,从体现城市技术创新重要指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量来看,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0522件,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杭州市,是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量(6706件)的3.1倍;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461件,位居第三位。宁波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802件,位居第十位,仅占深圳市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13.7%。从授权发明专利量看,深圳市达8132件,是位居第二位的杭州市授权发明专利(2533件)的3.2倍。宁波市授权发明专利为802件,仅是深圳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的1/10,与沈阳授权发明专利量相同,位居第十位。因此,从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绝对量来看,宁波市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皆位于十五个副省城市中下梯队。图4 2009年15个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二)15个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相对量比较从专利构成情况来看(见图9示),2009年申请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哈尔滨、南京、深圳,分别是48.0%、45.4%、45.2%。宁波申请发明专利比例为12.4%,居15个副省级城市末位,比哈尔滨低了35.6个百分点。授权发明专利比例位居前三位的是哈尔滨、南京、深圳,占比分别是33.1%、31.4%、31.4%,宁波授权发明专利比例为5.1%,仍居15个副省级城市末位,比哈尔滨低了28个百分点。因此,从15个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相对量来看,反映出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主要来自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比均在末位,发明专利相对量亟待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市应该更加重视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进一步优化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结构。图5 2009年15个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占申请和授权总量比三、我市发明专利绝对量及相对量偏低的原因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不断贯彻落实,我市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但是,目前我市专利质量和水平仍偏低,专利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居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下梯队,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一)全市R&D投入强度偏低。2006年以来,我市R&D经费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长,但相比15个副省级城市,2008年R&D经费支出仅为52.65亿元,仅为杭州市的43.09%、青岛市的55.96%,2006-2008年排名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第11位上下。此外,我市R&D经费投入强度始终排在15个城市的末位。2008年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仅1.33%,低于全国(1.54%)及全省(1.61%)的平均水平。由于科技投入产出的滞后性,因此,全市R&D投入总量及投入强度所孕育出来的专利产出将在未来几年内体现,因此,此类现象如不加速改变,必将影响我市未来专利产出的质量、水平。(二)工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统计表明,近年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不到20%,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工业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现象明显;发明专利产出率低的传统产业产值占我市工业产值比重较大,在销售10亿元以上的近50家企业中,30家以重化、轻纺为主的企业增加值率稳定在10%左右。发明专利产出率高的产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如深圳市专利申请和授权多集中在华为、中兴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而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较低,如2009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目录)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6.2%,我市工业结构多传统产业,并处于产业链下游和末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影响专利产出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工业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近年来,我市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地域、房价、薪金等原因,高层次人才及市重点产业的创新团队缺乏状况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大连、武汉、青岛、苏州等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我市无论在人才总量还是层次结构上都存在明显差距。仅以海洋高端人才为例,青岛拥有院士9人,国家级专家17人,部级专家11人,宁波高级海洋专家仍为空白,缺乏高层次科研带头人。青岛拥有的海洋科研机构数占全国总数的1/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流机构达17所,一流的科研平台为青岛集聚了大批高端海洋科研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带动了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方面宁波远远落后,不仅人才总量偏少,而且人才层次偏低,特别是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同时,我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技术等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稀缺尤为突出,影响了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四)企业专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调研显示,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存在专利“零申请”现象,企业专利管理制度缺失。一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专利成果;二是企业专利管理水平不高,对专利政策关注度低,企业专利工作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三是我市高校、科研院校和企业的原始性发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大规模自主创新的要求。因此,针对技术力量雄厚、研发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与专利信息分析,支持企业的专利申请与实施转化,健全专利管理制度,对改善我市专利结构、提升发明专利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五)专利资助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目前实行的专利资助政策中,不仅对各县(市)区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总量的考核,更应侧重对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考核;同时,对发明专利奖励与资助过低,对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促进作用有限,且对授权专利的资助额度有限。如2009年,我市对发明专利授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补助总额为1100多万元,而深圳市,仅2008年专利费用资助总额达1.1亿元,资金支持多用于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稳定增长。另外,我市专利示范企业资助的资助额如何确保用于企业开展专利管理体系建设及专利保护等工作尚无制度设计。因此,扩大资助范围将有助于提升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加大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力度将有助于提升我市专利质量,优化专利结构。 四、提升专利质量的几点建议(一)强化政府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导向。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总量及投入导向,保证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使财政科技经费逐步由生产领域转移到研究开发领域,由对产品的优惠政策转为对研究开发的资助政策。(二)完善我市专利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范围,对专利授权强县(市)区的进行奖励;加强专利产业化项目、专利示范企业进行资助力度,提高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资助标准;鼓励引导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制定对发明创造人员的有效激励措施,努力提高我市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三)积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专利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 复审、科研项目申报验收、成果评奖等方面建立与专利相关的考核指标,并严格执行,可采取“一票否决制”的方式。(四)推动龙头企业及重点行业专利创造。积极引导块状产业及其相关产品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符合自身特点的专利战略,带动产业整体质量提升。大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的创建工程,加快培育和提升重点、上规模的企业专利创造能力,形成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知识成果。(五)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创新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对企业的原始创新成果及核心专利予以重点保护;严厉惩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努力提高我市尤其是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参考资料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信息,/;宁波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提供。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征文竞赛 44 号作品宁波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初探宁波市政府办公厅涉外处 吴培力孙涛当前,宁波外贸已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外贸自身存在的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提高“三自三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比重,已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除了传统的“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之外,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保护工具337调查也逐年增多。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有必要对337调查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宁波企业遭受337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一、美国337调查的基本特点美国337调查,也称337条款诉讼,是指美国根据其自身的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对不公平竞争尤其是侵犯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发起的调查,若调查指控成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以下简称ITC)将发布制裁措施,包括排除该产品进入美国。在实践中,由于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多处于垄断地位,因此,337调查往往成为具有较高隐蔽性和较强杀伤力的贸易壁垒。与一般的知识产权诉讼相比,337调查具有如下六方面的显著特点:1、调查机关特殊。ITC是337调查的主管机关。它专门负责管理国际贸易,拥有对物管辖权。它可以宣布禁止某类产品进入美国,而不论该产品的生产者或所有者是否为案件的被告。2、诉讼主体特殊。启动337调查的申诉方必须是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或独家被许可人,前提是知识产权必须有效、可执行。337调查可由单一申诉方提起诉讼,而不要求全部申诉方参加。3、调查对象特殊。337调查针对的是侵权进口产品,并不针对产品进口商,受指控的侵权进口产品,不需要获得显著的市场渗透率和占有率,一份涉及侵权产品的进口合同即可满足启动调查条件。4、管辖权特殊。ITC启动337调查,可适用标的物管辖权、对物管辖权、对人管辖权和正当程序管辖权。其中,最为特殊的正当程序管辖权是指在标的物管辖权的基础上,ITC采取适当方式通知被告后,被告即使不答辩、不出庭,也不影响管辖。5、举证责任特殊。337调查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原告只要证明被告利用进口产品从事了不公平竞争行为,且被侵犯的知识产权正在国内产业中运用,一般不需要证明损害存在。但若一方对披露命令不予配合,妨碍对方取证,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或由ITC直接做出对不配合方不利的推定甚至裁定。6、审查结果特殊。如果ITC做出侵权认定,它可以采取三种制裁措施:一是发布普遍排除令,禁止所有侵害原告知识产权的同类产品进入美国,不论该产品是否由被告制造;二是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被告生产的产品进入美国;三是发布制止令,要求国内进口人立即停止进口侵害专利权的产品。二、宁波企业遭遇美国337调查现状(一)基本情况根据ITC公布的数据,自1995年以来,共有10家宁波企业遭到9起337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表1 宁波企业遭遇337调查情况表序号立案时间涉案产品涉案知识产权涉案企业裁决结果11995.03特种磁铁专利宁波特尼特实业公司发现侵权,ITC颁布普遍排除令22002.10弹簧螺钉专利宁波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未发现侵权32003.04电池专利宁波豹王电池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未发现侵权42004.08护耳用具专利宁波家电日用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发现侵权,ITC颁布有限排除令52004.08记号笔注册版权、包装设计宁波贝发集团有限公司发现侵权,双方和解62006.03便携式电源供应器专利、商标和版权中化宁波有限公司发现侵权,ITC颁布有限排除令72008.01四氟乙烷专利中化宁波有限公司未发现侵权82009.03部分双道锁专利宁波先锋工艺饰品有限公司尚未调查完毕92010.01折叠椅实用新型专利宁波中天有限公司、宁波宁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尚未调查完毕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网站有关资料整理而得,2010年4月18日访问。总的来看,宁波企业在遭遇337调查方面,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1、涉案数量日益增多。在上述9起案件中,除特种磁铁案发生在1995年以外,其余8起调查均发生在2002年以后。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宁波外贸规模不断扩大,遭遇的贸易壁垒随之增多,伴随对美国出口迅速增加,宁波企业遭受337调查也日益频繁。2、涉案产品以机电产品为主。在上述9起案件中,除1起涉及化工产品外,其余均为机电产品。与初级产品相比较,机电产品往往技术含量较高,与知识产权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更容易成为337调查的对象。随着机电产品在宁波外贸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日益提高,未来宁波企业遭遇337调查的风险性也在增大。3、涉案知识产权类型多样。在上述9起案件中,宁波企业遭到了专利、商标、版权、注册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包装设计等多种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几乎涵盖了所有知识产权类型。4、涉案企业反应迥异。在上述9起案件中,仅有电池案和记号笔案两起案件的涉案企业进行了积极应诉。其中,电池案是国内企业第一次取得337调查胜诉的案件,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记号笔案则以双方和解的方式结案,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从公布的其余案件来看,凡是涉案企业未应诉的,最终ITC多发布了排除令,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5、涉案影响较大。据宁波市外经贸局不完全统计,仅电池和记号笔两起337调查,涉案金额就超过500万美元。ITC一旦确认侵权而发布排除令,涉案产品就会完全被排挤出美国市场,其影响远大于一般的反倾销、反补贴或保障措施。(二)原因分析总的来看,宁波企业之所以遭遇日益频繁的337调查,主要是由如下两方面的矛盾造成的:1、宁波对美国出口日益增加和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抬头之间的矛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迅猛增长。2009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多年来,我们一直对美国保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这引起了美国业界的警惕。从宁波的情况来看,同一时期,宁波对美国的出口也保持着较高的增幅(具体情况见表2)。2009年,全市对美国出口67亿美元,占总额的17.3%。337调查作为美国运用知识产权诉讼手段保护本国产业的特殊工具,自然被越来越频繁地适用于中国产品。19962005年,涉华337调查占美国全部337调查的比重为24.3%,2006年,这一比重提高到39.4%,2007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50%,2008年,这一比重虽有下降,但仍高达31.7%。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在这一大背景下,宁波企业受到的337调查也日益增多。表2 宁波对美国出口情况表(2005-2009)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200542.4819.12%200653.3718.55%200766.7517.45%200876.9516.61%200967.0317.34%资料来源:宁波市外经贸局2、宁波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和广大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亟待提高之间的矛盾。随着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宁波外贸出口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不断提高,出口产品与目标市场产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2009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11.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3%和13.6%。其中,全市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34.3亿美元,出口高新技术产品6.5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对美出口总额的51.2%和9.8%(具体情况见表3)。但与此同时,广大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却未能跟上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一方面,在产品出口之前,企业往往未对美国市场相关知识产权进行充分检索,因此针对国外知识产权人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不高,对于准备向美国市场出口并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向美国专利主管部门申请注册,这也加大了遭受337调查的可能性。表3 宁波对美国出口主要产品情况表(2005-2009)单位:亿美元,%年份机电产品占对美出口总额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占对美出口总额比重200523.2454.71%4.3210.17%200629.1154.54%6.3211.84%200737.3055.88%9.4214.12%200844.1557.37%9.4612.30%200934.3251.21%6.559.78%资料来源:宁波市外经贸局三、宁波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的对策思考综上所述,美国337调查已成为宁波企业面临的新型贸易壁垒,并对宁波外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宁波外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337调查的应对力度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上述基本情况和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对337调查的基本思路大致有二:一是主动适应,努力规避,即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多种途径采取预防性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范337调查的发生;二是勇于面对,积极应诉,即一旦发生337调查,应整合力量,主动应诉,采取有效措施,大胆维护自身权益。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着力”:1、着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普及工作是做好337调查应对工作的基础。要结合宁波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92020)的实施,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有关部门公务员的培训力度,依托“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有效载体,通过宣传、培训和普及,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广大企业的规则和信用意识,提高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2、着力普及337调查基本知识。要运用生动的案例,面向广大外经贸企业开展专门的337条款培训,促使企业深刻领会337调查发生的时代背景,透彻理解337调查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内容。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在美国申请注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努力解决知识产权的地域性问题,把握应对337调查的主动权。在产品出口美国之前,企业应进行全面检索,确定产品或产品制造方法在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和麻烦。3、着力提高337调查应诉水平。一旦遭遇337调查,涉案企业既不应惊慌失措,更不应消极逃避,而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考虑应诉的可能性。要慎重选择好有经验的专业律师,在律师指导下,按照ITC要求及时、完整地提供有关资料,密切跟踪案件进展情况,有理有节地进行抗辩,想方设法提高应诉工作的有效性。被诉企业要积极申辩不侵权,尽最大努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也不要一味强求完胜,要随时分析申诉人的状况,必要时可选择战略性和解,力争取得最佳诉讼效果。4、着力促进多元市场开拓力度。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是企业遭遇337调查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化大力气加大多元市场开拓力度,在巩固深化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强化东盟、南亚、中东、东欧、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抓住我国自贸区建设进程加快的重大机遇,大力拓展自贸区市场。在拓展新兴市场的过程中,可选择若干国家(地区)作为中心市场重点开发,并逐步向周边市场拓展,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努力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渠道多元的市场分布新格局。5、着力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健全贸易摩擦应对体系,在横向上沟通外经贸、海关、检验检疫、质检、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部门,在纵向上进一步向各市县和块状经济区域延伸,促进有关信息交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大对大案要案的应诉指导和法律援助力度,以案件应诉带动人才培育,不断提高应对337调查的成效。要进一步加强外经贸企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及重点行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引导功能,为企业有效应对337调查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参考资料1、薄守省、杨麟、周勇美国337调查程序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页。2、美国对华337调查趋势及特点,国际商报2010年2月22日。第四届保护知识产权有奖征文竞赛 11 号作品美日欧知识产权贸易保护的实践经验与启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疏礼兵王惠珍本文为宁波市科技局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宁波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贸易管理与能力提升问题研究”(2008A10027)的成果。【摘要】知识产权是保护“知识经济化”成果的制度性体现,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彰显重要作用。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知识产权贸易保护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结合我国贸易实践中频发的知识产权摩擦,认为应将知识产权贸易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通过自身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制度建设以及促进相关贸易规则完善等方面努力,提升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保护能力。【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贸易保护;知识产权战略1 引言由于国际经济的成长,以及世界科技相互依赖性的增加,知识产权保护不再仅被视为对创作人报酬与鼓励研发的诱因,已转变为一种贸易资本,并作为取得国际市场优势地位的工具,进而与国际贸易紧密结合。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知识产权贸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之一。知识产权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的贸易,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等内容;广义上指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