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论文.doc_第1页
词汇教学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论文.doc_第2页
词汇教学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论文.doc_第3页
词汇教学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论文.doc_第4页
词汇教学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汇教学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黄银庆内容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词音、词形和词义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和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能力以知识为基础,要将词汇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还要进行训练。词汇知识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转化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造句、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关键字词汇教学 语言能力 培养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之一,它既是人们交往的工具,又是人们交往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难以想象,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他的思维会得到高度发展。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无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 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要学好语文,总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同造桥盖屋所用的砖瓦木石。我们都知道,造高楼大厦,光研究房屋式样,而缺乏必要的建筑材料,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图纸设计也造不出象样的房子来。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再精妙的思想,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词汇,也是茶壶里著饺子倒不出来。日本心理学家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可以看出,词汇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初步打好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首先抓好词汇教学。其实,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难理解的。在生活实践中,我们常发现,一个人语言的丰富程度往往同他的思想和生活的丰富程度直接联系着。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想密切不可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同一定的社会意识紧密联系着的。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和生活丰富而活跃,而他的语言却很干枯,他用以反映其丰富而活跃的思想和生活的词汇却贫乏得可怜,这是不可思议的。以词汇而言,一个人掌握的词汇的多寡,是在总体上反映他所掌握的概念的多寡和他对概念与概念之间多种关系的理解的深浅的。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前提下,词汇积累越丰富,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越深广,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越细密。比如,要表现一个人站在那里,通常情况下用“站立”,如要表现他“长时间地站在那里”,就得用“伫立”,要表现他“严肃而庄重地站在那里”,又得用“肃立”。上述三个词,都是同一定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这种生活的理解联系着的。在当前,切实抓紧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抓紧抓好词汇教学,使学生的思想丰富活跃起来,思路开阔紧密起来,并在实践中逐步领会汉语词汇的丰富性、生动性,从而提高认识生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实在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二、词汇教学该如何进行才能收到实效?我想可以从词音、词义、词形等方面入手。(一)、词音的教学多读几遍,其义自现。正确掌握词音,可以帮助理解词义。词音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词音教学单纯通过认、读、练等常规模式进行机械灌输,不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学习空间的开拓,不注重与学生的特点兴趣相联系,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课堂呆板、枯燥乏味,学生也丧失了学习兴趣。词音(主要是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学生能熟记字母表,能正确书写声母和韵母,能准确地拼读音节,目的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阿谀奉承、阿弥陀佛的“阿”读e,非a.2、 对于多音字,应根据它们出现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读音,如3、轻声、儿化的规范。轻声、儿化是北京语音系统中突出的语音现象,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作用,普通话中应有轻声儿化的位置,这是肯定的。在教学时,要注意哪些应该吸收,哪些不应该吸收。北京话的儿化词分两种情况:(1)一定要儿化的。如:小孩儿、一块儿、冰棍儿、玩儿、今儿。(2)儿化不儿化两可的。如:有事(儿)、写字(儿)、唱歌(儿)。第二种儿化词是北京话的土语成分,普通话不应该吸收。再说轻声。北京话的轻声词有三种情况:(1)规律性较强的语法成分。如我们、桌子、来了、试试。(2)按照习惯第二个音节必须轻读的双音词,如:太阳、东西、事情、西瓜、耳朵。(3)第二个音节可轻读可不轻读的双音词。如纪念、明天、措施、顽固。第一种是合乎语法规律的轻声,普通话应该吸收。第三种轻声词是北京话的土话成分,不必吸收。在第二种轻声词中,有辨义作用的或已经被普通话普遍采用的应该吸收。如:“东西”(“西”读轻声,物品)不同于“东西”(“西”读阴平,东方和西方);“太阳”(“阳”读轻声)虽无辨义作用,但在普通话中已用得比较普遍。(二)、词形的教学分析词的形体结构,对于理解词义很有帮助。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根据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从音节多少看,单纯词又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如:书、做、白、的、而)和多音节单纯词(如:玫瑰、区区、蒙太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根据构成成分的不同,合成词又可分为复合词(如:途径、电灯、空调)和派生词(如:第二、老鼠、刀子)。单纯词的语义,我们不难理解,现在主要看合成词的语义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虚素融入式,如:“阿爸”,“阿”几乎说不出有什么意义,仿佛只是增加一个音节。2、同义互限式,如:“道路”,“道”有“道路、方向、思想体系、道教、线条”诸义,“路”有“道路、路程、门路、条理、路线”诸义,互相限制的结果,“道路”义就定了,其余意义不能进入“道路”这个词。3、 反义概括式,如:“长短”相当于“长度”。4、类义互足式,如:“爪牙”“手脚”、“山水”。“爪”和“牙”是动物的两种典型武器,因而形成武士或帮凶这些意思。5、分别提示式,如:“病房”中,“病”与“房”怎么联系地起来?“疾病”与“房子”无法联系。房子是住人的,“病”就不是指“疾病”,而是指“病人”,“病人”要和“房子”联系起来,还得补进“住”的意思才行。6、因果式,如:“澄清”的词义,要完全说清楚,还得在“结果”方面补足“水”或“事实真相”之类的意义才行。7、物动式,“干事”、“席卷”等8、时间顺序式,如:“请示”、“报批”。9、短语词化式,如:“百姓”、“成人”、“中小学”、“知青”。10、截取古语式,如:“动辄” 、“其所以”。在对词形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词的构成出发,总结出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词义。(三)、词义的教学1、理解字义。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展开讨论,理解字义。例如:“山林倒映”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我先告诉学生“映”就是“照”,再让学生回答: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自己的影子?在水池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树的影子呢?山的影子呢?学生答:树的影子时树梢在下面,树根在上面。山的影子是山顶在下面,山脚在上面.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山林倒映”一词的意思。结合教材实际,不失时机地引导讨论,鼓励学生多思考。如“良田”一词,学生不理解。我首先让学生清楚:“良”就是“好”的意思,接着问:谁知道“良田”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各抒己见,说“良田就是好地”、“良田是很多地”、“良田庄稼好”、“良田能多产粮食”最后我综合大家的意见后予以肯定:“良田就是好地,庄稼长得好,产量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追溯词语的根源。追溯词语的根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帮助理解词义。如在学习“狼狈为奸”这个成语时,让学生先了解该成语出自酉阳杂俎,讲述的是:一只狼和一只狈一起跑到一家农民的羊圈外面,看到里面有好多的羊,便打算偷一只羊来吃。可是,羊圈筑得很高,又很坚固,既爬不过去,也撞不开门,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它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狼骑在狈的颈子上面,在由狈用两条长腿站立起来,把狼扛得高高的,然后狼再用它的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由狼把羊叼走。于是,那狈便蹲下身来,让狼爬到身上,然后用前脚抓住羊圈的竹篱,慢慢地把身子站直。等狈站直后,狼在将两只后脚站在狈的脖颈上,前脚抓住竹篱,一点一点的站直,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竹篱,猛地抓住了一只在竹篱旁的羊。在这种行动中,如果单单只有狼,或只有狈,都一定没办法爬上羊圈,把羊偷走;可是,它们却会利用彼此的长处,互相合作,而把羊偷走了。从中,学生知道了这个故事讲的是:狼与狈互相勾结干坏事,也就很容易理解:狼狈为奸就是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3、依据语言环境解释含义把生词新语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让学生去体会其含义、用法、份量和情味,这是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对“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特别是“碰壁”很不理解,这时我让学生结合一定的社会环境来理解。(出示拓展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他们残酷剥削劳动人民,镇压革命力量,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光明,为了唤醒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与反动派斗争,推翻这个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勇敢地站出来,用他的笔无情地揭露反动派的嘴脸,他的文章如同一把把钢刀直刺向敌人。反动派对他是又恨又怕,禁止他发表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因此鲁迅先生遭受到许多的挫折、打击和迫害。可是鲁迅先生并不畏惧,先后更换了一百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1933年,鲁迅的好友杨铨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被特务组织“蓝衣社”暗杀。当时,盛传鲁迅也被列入黑名单,因此大家劝他注意安全,不要参加在万国殡仪馆举行的杨铨的葬礼,但鲁迅先生毅然前往,并且不带家门钥匙,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决心。)师:大家读了这段文字,能自己理解这句话了吗?生:我想,“四周黑洞洞的”并不是指天黑看不见周围,而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同统治下的社会非常黑暗,人民没有自由,看不到光明。师:说得好。生:我想,“碰壁”也不是真的碰到墙壁上,而是指由于鲁迅先生用笔无情揭露反动派的丑恶嘴脸,使反动派对他又恨又怕,他们把鲁迅先生视成眼中钉,肉中刺,不但禁止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这使得鲁迅先生遭受了许多挫折和迫害,鲁迅先生把这比作碰壁。正是这样,我把当时的社会环境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碰壁”一词,学生理解得非常深刻。 4、应用多媒体手段帮助理解词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容量大,集图文、声像、色彩、动画于一体,能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词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图像的演示,声音的配合,色彩的调节及动画特技等手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文中有“波涛澎湃”一词,可以这样进行: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怎样的?(媒体显示:平静如镜的海面)导语:大海蓝蓝的,海面一望无际,海鸥在上空自由地飞翔,大海多美啊!起风了,海浪跳跃起来了,你们看(媒体显示:波涛澎湃的海面视频)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时候的海面呢?生答(波涛澎湃 波涛汹涌 波浪翻滚)5、创设情境,把词汇教学变为学生的表演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表演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展现课堂内容,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请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小稻秧脱险记一课的教学片段。师:谁知道“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学生到前面)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你们看了以后就会懂的。现在,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样站?(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团团围住,笑声)师:你们要干什么?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气势汹汹”这个词你们没有懂。你们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想一想。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的)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搬到大田来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师:(面向全体学生)他们应该干什么?生:他们应该去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上,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师: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师:杂草让稻秧发言了吗?(生:不让)这就是“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在这里,教师充当小稻秧,学生表演杂草。通过动作的指点、语言的点拨,师生共同表演了“稻秧据理力争,杂草气势汹汹抢营养”的情境,学生真切理解了“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语的形象内涵,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正是学生学习语言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以上所说,只是我在教学词汇时的一些方法,其实词音、词形、词义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在教学时,要注意把它们综合起来,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词的音、形、义,才能很好的运用。另外,词汇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有意识的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用学过的词来完成这些练习,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尽可能的去用这些词。这样,才能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已学词语。当然,词汇的积累不仅靠课堂教学,还有更多来自课外阅读,也有来自生活的。 三、如何将所学词汇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知识和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能力以知识为基础,要将词汇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还要进行训练。词汇知识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转化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造句 学习了词语,就启发引导学生用那些词语来造句。请看以下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夏天就要到了,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想去吗?生:想!师:好,出发,到了。(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夏景图:红红的花朵,绿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河,还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小动物) 师:你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景物,当学生说到动物的名字时,课件出示对应的音乐词语。)师:这些小动物读可爱呀,你能把它们的名字记下来吗?比一比谁记得快,把你不准的音记下来,记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师:谁记住了小动物的名字?(学生纷纷起来读自己所记住的小动物的名字)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把小动物的名字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写有这些小动物名称的词语卡片。(师生共同做游戏)师:小动物们看到大家都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可高兴了,你们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吗?(学生回答愿意)师:它们都在认真地干自己的事,干得可欢了。它们在干什么?小朋友来看一看。(教师出示课件:蜻蜓和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蚯蚓在松土,蚂蚁在搬家,蝌蚪在水里游,蜘蛛在结网)师:请你准确读出它们的名字,并说出它们在干什么?生1:(读蜻蜓):蜻蜓在空中展翅飞翔。生2:(读蝴蝶):蝴蝶在花间捉迷藏。生3:(读蚯蚓):蚯蚓在土里造宫殿。生4:(读蚂蚁):蚂蚁在地上云粮食。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那带有童性和童趣的语言提示,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情感,实现了由词语到句子的转化,不仅如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们在做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干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恰当地延伸、及时挖掘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二)、强化阅读水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景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 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教学一篇篇课文,不仅是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在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既然阅读这么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好这一关。在教学是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1、体验性阅读教学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主体把握和理解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体验超越经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它体现了人们心灵的丰富性,揭示了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根本规定。体验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实施体验性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创设情景,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活动,感受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情趣,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引发他们探求真知,形成能力,唤醒创造潜能,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2、创造性阅读教学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在阅读教材中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独特地感受语言,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强调个性化的鉴赏、体验、感悟,强调各种个性化的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与分享。创造性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创造性阅读教学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即主动地发现探索和多角度地思考。它体现的特点是语言性和基础性,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运用;启发质疑,创造性地引导;展开想象,使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尝试错误,使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创设情境,使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角色转换,使学生创造性地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造性阅读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的个性上,因此,教师不要受教科书的束缚,不论对教材还是对语文活动都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处理,使教学个性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拓展性阅读教学拓展性阅读,是指就阅读教学中的某一教学素材,围绕自己判定的研究专题,通过收集与专题相关的各种信息重构文本语境,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拓展性阅读,加深、拓宽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三)、作文郭沫若说:“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诵读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感悟与创造才是目的,才是结果。作文重词句等语言的积累,是学生把在课堂上、阅读中、社会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进行加工的结果。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乃至用词、造句和修辞能力都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的所以作文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其中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作文作为语言知识应用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四)、口语交际语言的人际交往功能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大纲中也给语文定性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生活、工作,都是以语言为媒介,儿童的成长也是在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更好的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小语教学法专家高惠莹教授也曾指出:“作文应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地说即教儿童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文的含义本来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口头表达谓之“语”,书面表达谓之“文”,合起来才是“语文”。从语文学科来说,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互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三种。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联系生活、师生表演、利用课件、语言描述、利用图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