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哲学是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的学问。,考点2:哲学是和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谁是基础?谁推动谁发展?哲学的研究的是,具体科学的研究范围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吗?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吗?,.,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和。,哲学的两个对子是指。,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三个阶段是、。,主要的唯物主义观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考点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要的唯心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吾心即世界,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考点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为本原,.,第二单元考点复习,.,辩证唯物论原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概念不断涌现,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树立低碳理念的正确性。,.,2010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将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体现了意识的什么作用?,.,考点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注意: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对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属于物质范畴还是意识范畴?,哲学上的物质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的总和。对吗?,.,考点9: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它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于精神。(),考点10: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着。,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刻舟求剑,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的错误,.,考点11:运动是的,的,的;静止是的,的,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物质世界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考点12: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的的联系。,考点1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规律是可以改造的。对吗?,.,考点14: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3)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来源于人脑(),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考点1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考点)(1)哲学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要坚持?(3)怎样坚持?,(2)意识的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下表是某校高二年级学生小明在该意见实施前后的学习、生活安排:,.,小明现在的学习、生活安排是如何努力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小明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省教育厅规范办学“意见”为指导,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力求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小明在统筹安排,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表现。,.,认识论原理:,.,考点16: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对吗?,(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特点:实践具有性、性和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我国将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考点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口尝一尝。,来源,动力,新问题、新课题,新的认识工具,实践是见之于的活动。,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目的,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动力,途径,实践读书,.,辨一辨: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认识来源于书本和实践。,.,考点18: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真理是标志同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考点1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考点20: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C考点),(1)为什么要不断追求?(2)怎样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多次反复。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胆精彩的猜想、精确控制的实验、正确有效的定律。然而,科学探索充满了失败、挫折和不测。如,诺贝尔为发明安全炸药多次身受重伤;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发生爆炸和解体多名宇航员殉难;中学数学教师欧姆发现的电阻定律长期得不到德国权威们的承认;修道院教士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一些权威抵制达34年之久。正是人类的孜孜以求,终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结合材料,分析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发展的哪些哲学道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世纪二十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抗生素的发明与慎用是科学家通过实践得出的正确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抗生素的发明产生于治病的需要,慎用的结论也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抗生素的优缺点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抗生素发明的目的是为治病服务的,慎用抗生素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第三单元考点复习,.,联系的观点:,.,考点2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考点22: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考点23: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2)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5)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们无法改变事物的联系。(6)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考点2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见联系观),.,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请你用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与整体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家作为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发展的观点:,.,考点26: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出现的事物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考点25:发展的实质是。,变化就是发展。(),.,考点2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是指和。,哪一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哪一种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就是发展。(),.,考点28: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其实质(见原理),考点29:坚持辨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C考点)(1)为什么要树立创新意识?(2)怎样树立创新意识?,.,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发射都有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实验都有新的收获。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神七“多人多天”飞行成功,航天员出舱活动,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器交汇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悔!”还有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于登攀、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神一”到“神六”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重抓重点(或抓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考点3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考点3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优点和缺点。()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立,一个方面是统一。,.,考点3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即,。,考点33:矛盾的特殊性(见原理),考点3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寓于之中,并通过表现出来。,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考点3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辩证关系考点3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辩证关系,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看关键词,抓主要矛盾,以为重点以为关键以为中心把作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本质抓主流以为主导以为主体性质就总的来说,二看是做事情还是看问题,做事情抓主要矛盾,看问题(评价问题)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考点3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考点),什么是两点论?什么是重点论?,考点3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考点)(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2)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B.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C.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以下俗语、成语或关键词体现了什么哲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症下药先试点,后推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生。君子和而不同,.,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情涌舟曲,奋力救灾。我国政府第一时间披露灾情真相,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救灾的文件和政策。在中央的统筹部署下,全国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尊重科学、顽强拼搏,同时又奋力协作,从而提高了救灾实效。在救灾过程中,民政部门坚持优先保证重灾区,兼顾其它灾区的原则,从速调运、合理分配救灾物资;众多志愿者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在向世人证明:灾难兴邦,灾后重建虽然任务艰巨,但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我国政府及时披露灾情真相,同时出台文件和政策有力的指导了抗震救灾工作,做到了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救灾工作既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这体现了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抗震救灾关系全国的大局,既需要中央的统筹部署,也需要各地方、各部门通力协作,以提高整体实效。这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民政部门在救灾中坚持优先保证重灾区,兼顾其它灾区的原则,做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也可以答主次矛盾关系哲理,但是不重复得分!)多难兴邦,地震在带给我们巨大损失的同时,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这体现了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但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第四单元考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价值观、人生观)=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考点3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蕴含的哲理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教案及反思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7 纸线绳小浮雕-苏少版
- 安装设备安全培训
- 优化班级小组建设的16个策略
- 人教部编版1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6
- 2024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0八队下属企业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分娩镇痛后护理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实践基地挂牌协议书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默写
- 数学-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湘豫二模)试题和答案
-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技能考核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初三5月小二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中央2025年中国残联直属单位招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常用审计技术和方法试题及答案
- 入职新华书店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