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 奇怪B . 奇异C . 奇特D . 奇数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蹑手蹑脚 水波荡漾 飘浮B .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C . 力挽狂斓 天南海北 延河D .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B . 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C .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D . 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4.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现在,全国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倡绿色出行。B .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左下角还有一幅放大的钓鱼岛插图,较详细地表示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与祖国大陆及台湾岛的位置。C . 对于公民发表监督意见而言,网络身份管理将会使人们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发表言论、实行监督。D . 以人为本是体育转型的核心理念,要充分重视并开掘体育所蕴含的教育功能和独特价值,使之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5. (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B .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C .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 .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B .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C .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D .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23分)7. (12分)古诗文默写。(1)故虽有名马,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2)_,自将磨洗认前朝。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_,身世浮沉雨打萍。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4)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5)春蚕到死丝方尽,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8. (10分)名著推荐阅读。(1)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的作者是_,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 _ 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2)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谈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感受: 情节: 9. (1分)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生活并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一颗感恩的心。请以“_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各题。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两句所描写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1. (10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光明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你的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不超过100字)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2分)12.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众阅读从少儿抓起培养民族阅读习惯,重点人群是少年儿童。从个体角度来说,阅读不仅帮助少儿认知世界,更是在塑造其人格,为其心灵注入力量,打下人生的底色。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人从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可能保持一生,而且这一阶段的阅读滋养可以影响个体乃至群体心灵的塑造。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前不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进行了一个公益项目,就是直接对0到3岁幼儿的家长进行家庭阅读辅导,可称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对于少儿阅读习惯的引导,学校需要与家庭达成共识。小学阶段,阅读和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得比较紧密,容易家校合作。但小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容易陷入娱乐化功利化阅读:或被花哨设计实则庸俗的低劣读物吸引,或只读教辅读物、作文选集,这将束缚阅读视野、降低阅读兴趣,更违背“书籍滋润心灵”的意义。因此,学校老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孩子们判断图书好坏的能力。引导少儿阅读也要注意抓时机,抓关键。进入初中后,孩子们往往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将事半功倍。而到高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在升学和阅读上有效分配时间的难题。这时,有人会放弃阅读,有人转而读纯粹的消遣读物这正是一个阅读的分水岭。目前,我国尚有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贫困地区,还有许多是常年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条件有限,文化资源匮乏。令人欣慰的是,针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书香童年”小书包公益活动,就是将装满书籍与光盘的“小书包”免费发放给贫困地区的3万个家庭,为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提供0岁就开始阅读的条件。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各界资助下,建立起小小图书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正走进贫困地区推广阅读,越来越多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师也有机会走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如何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这些做法 , 对于中小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种知识、健康成长会起到重要作用。从0岁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小了说,是一个家庭未来的规划,大了说,则是一个民族未来的规划。因为只有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粒金色的阅读种子,将来我们才会有所收获。(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1月15日24版,略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在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选文第段中划线的“这些做法”具体指代的内容有哪些?13. (3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 题。选段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选自故乡)选段三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自济南的冬天)(1)请写出济南的冬天作者的原名。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有何不同,与伦敦的冬天又有何不同。(2)你学过的不少文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比喻句中的本体是什么。(1)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_(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_(3)下面这段话中,有一处兼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请把它写出来,_并说说表达效果。_其中“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的“薄烟”指的是_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故乡这两篇文章中的“我”是同一个人吗?理由是什么?(5)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摹绘,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写出了人或事物的形状(摹状)、颜色(摹色)、声音(摹声)、气味(摹味)等。请你在选段一与选段二中各找到两个描写事物用摹色手法的句子,然后把它们写出来。(每个句子必须用五个字表达)(6)请结合课文,参考第15题的说明,说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个句子在写作艺术上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表达效果。(7)请写出济南的冬天作者的原名。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有何不同,与伦敦的冬天又有何不同。(8)你学过的不少文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比喻句中的本体是什么。(1)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_(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_(9)下面这段话中,有一处兼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请把它写出来,_并说说表达效果。_其中“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的“薄烟”指的是_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14.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茶可道,茶亦悠然(红山飞雪)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我们则习惯于饮茶。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内心自省,崇尚顺其自然。西方人善于制造,用金属制造刀叉来吃饭,制造器皿来装食物。我们则善于利用。我们的祖先剖葫芦为瓢用来舀水,凿木为碗用以盛饭,劈竹为筷用来吃饭。西方人制造西药用来治病,我们的祖先则采摘大自然之百草为药用以疗伤。西方人喝的咖啡是制造的;我们的茶叶则是采摘的,是采摘了日月之精华,吸收了天地之灵气。茶可以冲浊爽气,颐神养性。西方人喝咖啡也讲究气氛,但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我们饮茶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道”。茶是用来喝的,茶道是用来修身养性的。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于洒满阳光的室内。用一个精致的玻璃杯冲一杯茶,看那茶在杯中,在水里不断地浮沉,翻腾。那原本细丝般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柔软、舒展,悬在空中,又不断地沉入杯底。漂浮在水面的又一点一点地悬在空中,渐渐变软,展开,完完全全地沉淀下去。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杯里的水渐渐变了颜色,原来纯净而无色的变为淡黄,仍是那么纯,无一点杂质。茶叶全都沉入杯底,水则澄澈在小小的杯中,与茶叶共同酝酿出一种宁静的优雅。杯口有袅袅的茶香飘散,氤氲一室的意境。此刻,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茶叶融于水的全过程,你一定有所感悟,感悟茶与水的排斥与融合。然后,啜饮一口,那种沁入心脾的微苦、醇美,让饮茶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苦还是醇美,或者是由苦而醇美的感觉。不知是品茶还是在品味人生,或者茶如人生。许多喜欢风雅的人说“茶如人生”。所以,就有了“茶道”之说。那些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了人生的况味。就是将烹茶、饮茶艺术化,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它以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使饮茶渐变为一种“道”,一种“茶道”。茶可道,就升华为一种文化。如同佛道、儒道等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亦悠然。茶来自大自然,来自民间,用来解渴消暑,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可以置于一雅室,浅酌论道,品味人生;亦可以携游于山野,放浪形骸,一壶茶里看世界。茶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两代,衰落于清代。还记得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那关于茶的描写吗?“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文章的作者说核舟所刻大概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在那小小的核桃上不惜刻上一个烧茶的童子,可见当时文人雅士们是多么的喜爱饮茶啊。于波涛骇浪之上泛舟赤壁,竟然有童子烧茶,还那么专心致志。这里面到底是“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呢?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对茶情有独钟,将它升华为“道”,是因为它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所以佛家可以跳出三界外,可以了却红尘因缘,却是难以了断茶的情缘。沏一杯香茗,对一盏青灯,手念一串佛珠。无论是面壁十年,还是打坐于佛前,或者风轻云淡对高山流水,都会坐出一片意境,悟出一种禅机。佛教是强调“禅茶一味”的,在从茶中体味苦味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在我看来,“莲”在佛教中有清静修为的隐喻,茶则是佛教出尘入俗的媒介。一杯清茶可佛可俗可道,亦可悠然啊。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一杯清茶在手,独坐于清风明月之中,人与茶都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饮茶乎?悠然于天地之间也。我也喜欢饮茶,但远没有达到“道”的境界。饮茶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的方式而已。茶虽不是什么奢侈品,但于我们的生活却是绝佳的饮品。相比于水,它那微微的、淡淡的苦味百尝不厌。茶可以解渴、解暑,消除疲劳,也可以饮出境界,饮出品位;相比于酒,它的优点更是难以一一诉说。同为饮品,同样可以归为“文化”之内,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不乏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但茶采之于树木,冲之以甘泉,洁来洁去,带给人的是神清气爽,可以涵养人的品性。它不会耗费粮食,与人争食。它不会饮之乱性,衍生出许多靡乱的故事。它可俗可雅,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饮品。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可以很名贵,千金难求;可以很普通,随手可以采摘。可以以“茶道”待之,也可以以悠然之心,慢慢品尝。我喜欢茶,喜欢它的大俗大雅。茶可以道,茶亦悠然。(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茶可道,茶亦悠然”的含义。(2)文中开头为何要写“西方人喜爱喝咖啡”?(3)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列句子表达的妙处。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应推崇饮茶。材料一:茶叶是我国的“国饮”。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了。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唐朝时饮茶成风。到南宋时,梦粱录中更说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各族共同的日常饮料。材料二:茶叶和茶饮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的常见主题,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茶有不解之缘。战国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1月二手房按揭贷款学区资格保证条款
- 燃气供热锅炉技术培训2
- 2025年四川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2025年南京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抑尘剂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体育组教学活动规划及实施策略
- 高原鼠兔与高寒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受艾美耳球虫投放影响研究
- 历史主动精神在时代新人文化培育中的向度研究
- 安全教育:家长会的责任与行动指南
- 生产部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 GB/T 17879-1999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
- GA 61-2010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简明大学物理电子版
-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
- 公路工程结算表
- 举升机每日维护检查表
- 质量目标及计划分解表
- 《信息化教学评价》
- 蹲踞式跳远教案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速度控制
- 供电所线损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