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学力检测试题卷D卷.doc_第1页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学力检测试题卷D卷.doc_第2页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学力检测试题卷D卷.doc_第3页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学力检测试题卷D卷.doc_第4页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学力检测试题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学力检测试题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 . 反应物中有单质C .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2. (2分)实验室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用到的两种量筒的规格是( )A . 10 mL、50 mLB . 20 mL、50 mLC . 20 mL、100 mLD . 50 mL、100 mL3. (2分)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正确的是( )A . 人在平静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气体出肺B . 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 . 心脏各腔室工作的顺序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心室均舒张D . 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4. (2分)如图是某开发区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B . 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C . 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D . 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长期持续增加5. (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正确的是( )A .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手对排球施加了力B . 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 . 排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再受任何力D . 排球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 (2分)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 . 搓手取暖C .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D . 压缩空气7. (2分)关于月相的叙述:(1)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2)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3)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4)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5)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1)B . (2)(3)C . (3)(4)(5)D . (2)(4)(5)8. (2分)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它们中有高达90多米的植物,也有矮至几毫米的苔藓植物,甚至还有些肉眼都看不见的单细胞藻类植物。这些寂静无声的生命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基本物质是( )A . 水、二氧化碳B . 有机物(淀粉)、二氧化碳C . 氧气、水D . 有机物(淀粉)、氧气9. (2分)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球滤过并且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是( )A . 血浆蛋白B . 无机盐C . 尿素D . 葡萄糖10. (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 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11. (2分)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B . 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C . 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 . 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12. (2分)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B . 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 . 用瓶盖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D . 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13. (2分)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B . 除去NaCl中混有少量Na2SO4: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混有的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14. (2分)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风吹到岩石上,岩石受到空气分子撞击而碎裂B . 水流中的水分子撞击岩石使岩石碎裂C . 水在物态变化中使岩石破裂D . 太阳发出的紫外线照射使岩石破裂15.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D .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氢氧化铜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16. (2分)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现象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表达或解释正确的是( )A .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节水平平衡过程中,若右端下降,左端平衡螺母可以向右调B . 制作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面滴加生理盐水C . 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 掷向空中的铅球最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17. (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无摩擦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S闭合后,当风速增大时( )A . 活塞上方气压变大,活塞向下运动,风速表的示数变大B . 活塞上方气压不变,活塞静止不动,风速表的示数不变C . 活塞上方气压变小,活塞向上运动,风速表的示数变大D . 活塞向上运动,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18. (2分)如图可以说明巨磁电阻的特性闭合开关S1、S2并使滑片P向左移动,观察到指示灯变亮,那么( ) A . 电磁铁左端为S极B . 巨磁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C . 巨磁电阻随磁场增强而变大D . 巨磁电阻随磁场增强而变小19. (2分)某实验小组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滴有酚酞试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 . B点时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无色C .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D . 实验通过证明碱溶液的消失来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20. (2分)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 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B .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C . B,C 两球所受的重力不相等D . C 球的密度最大二、 填空题 (共7题;共36分)21. (2分)化学变化常伴随着颜色变化小明用铁棒在氯化铁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反应原理为:Fe+2FeCl3=3FeCl2 , 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FeCl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 22. (4分)请将正确的化学符号填在下列相应的横线上 铁元素_; 2个氧分子_;硫酸根离子_; 硝酸镁_23. (3分)(2013衢州)人体内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如图为人体中部分系统之间的模式图(1)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在_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2)葡萄糖被吸收后,血糖含量暂时上升这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3)血液流经x系统后,代谢废物含量明显下降,x系统是_系统24. (4分)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0.5小时测定1次血糖浓度,所得结果如图l曲线所示。请据图回答: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不正常的是_,可能是患有的病是_。 (2)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甲的血糖浓度迅速下降,这与分泌的_有关。 (3)如图2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 25. (4分)亚硝酸钠(NaNO2)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NaNO2、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设计的鉴别NaNO2、NaCl固体的方案如下:20时,取6.0g NaNO2和6.0g NaCl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填“可行”或“不可行”)(2)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3)20时,将182.2g Na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温到2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4)分别将60时等质量的NaNO2、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填“NaNO2”或“NaCl”)26. (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读作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内通过的_。27. (15分)学校教室朝正南窗户的气窗,窗框长L=0.8米,宽D=0.5米,气窗的总质量为6千克,且质量分布均匀某同学用一根撑杆将气窗撑开,使气窗与竖直墙面成37角,并且撑杆与窗面相垂直,不计撑杆重,如图所示现有一股迎面吹来的水平南风,设其风压为I0=50牛/米2试求:(1)气窗窗面受到的风的压力; (2)撑杆受到的压力; (3)在无风的日子里,不考虑摩擦阻力,则把此气窗推开37角至少需做多少功?(已知:sin37=0.6,cos37=0.8,g=10牛/千克)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6分)28. (4分)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工业污染区641615482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5440619(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 (2)在工业污染区,_体色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_体色则是有利变异(3)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_29. (3分)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1)【作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两种物质、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2)【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显中性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可燃性气体【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成立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猜想_成立(3)【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结论不一定成立,他的理由是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成立 30. (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移(选填“左“或“右”)。 (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_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_。 31. (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帮老师整理实验试剂时发现了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他们对该瓶氢氧化钠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该瓶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全部是NaOH;猜想:全部是Na2CO3;猜想NaOH和Na2CO3。【实验与探究】(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步骤一:加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_证明猜想成立步骤二: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实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或猜想成立步骤三:取步骤二反应后所得少量溶液,滴加几滴_溶液变红色说明该固体中还有_(2)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是否完全变质(不考虑原固体中的水)。实验如下:称取m g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 g,如果该瓶试剂未完全变质,那么m与n的关系为_(用含m和n的代数式表示)。 32. (11分)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图乙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_;(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3)如果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故障可能是( )A .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 . 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 . 电阻Rx发生了短路D . 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4)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 电流表的示数为_,电压表的示数为_。(5)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四、 分析、计算题 (共4题;共29分)33. (10分)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质量为 100 千克的沙袋从地面匀速提到3 米高的一楼楼面,用时 30 秒。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 8 千克,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求: (1)这段时间内小金拉绳子做功的功率 (2)证明沙袋质量越大,动滑轮机械效率越高。 34. (4分)小英家里有一个电吹风,该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1)小英将电吹风插头接入家庭电路中,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风扇与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_联(2)小英在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全过程中,为了知道这次使用电吹风时总共消耗的电能,她把电吹风的实际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图乙记录了下来,请你帮她算一算,她这次吹干头发的全过程电吹风总共消耗的电能是_(3)该电吹风的电热丝在工作时电阻值是_(保留两位小数)(4)该电吹风使用几年后,发现其电热丝变细了,则电热丝的电阻值将_35. (5分)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XOy),一学生利用实验作进一步分析,过程及数据如下。(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 .取30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9.8g;.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