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ppt_第1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ppt_第2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ppt_第3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ppt_第4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血缺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 本课件为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 的课件 因卫生部统编教材 内科 神经内科 均无该病 本文参考 儿科 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制作 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 脑血流减少或暂停 致使脑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称为HIE 严重者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 脑 对缺氧缺血最敏感的器官 成人脑质量仅占体质量的2 静止时却接受心排血量的15 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 脑组织内基本没有氧和营养底物储备 脑血流一旦停止 10s内可利用氧储备耗竭 有氧代谢停止 15s昏迷 2 4min无氧代谢也停止 不再有ATP产生 4 5minATP耗尽 所有需能反应停止 4 6min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脑 最不堪一击的器官 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高血压性脑病 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 肺性脑病 pulmonary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 hepaticencepHalopathy 肾性脑病 nephro encephalopathy 透析性脑病 dialysisencephalopathy 尿毒症性脑病 uremicencephalopathy 风湿性脑病 rheumaticencephalopathy 病因 低氧性缺氧 以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为特征 PO2降低 呼吸道阻塞 肺气肿 溺水 呼吸肌麻痹 呼吸中枢抑制 麻醉意外 高山病贫血性缺氧 大量失血 贫血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一氧化碳中毒 正铁血红蛋白血症 烟硝酸盐中毒等 循环障碍性缺氧 缺血缺氧性脑病Ischemic HypoxicEncephalopathy 休克 心衰 心脏骤停等组织中毒性缺氧 因细胞氧化过程破坏 脑组织无法利用血氧所致 氧化物中毒等耗氧过度性缺氧 高热或惊厥等 缺氧性脑病与缺血缺氧性脑病没有大的差别 基本的病因都是缺氧 发病机制 1 脑血流改变 1 轻度或慢性缺氧时 体内血流重新分配 以保证心 脑的血液供应 2 缺氧时间延长 第二次重新分配 以保证基底节 脑干 丘脑 小脑足够的血流 大脑皮层矢状旁区 分水岭区 大脑前 中 后动脉的边缘带 及其皮下白质缺血 3 重度缺氧使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失代偿 深部灰质 基地节区 发生损伤 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压力被动性脑血流 2 脑细胞能量代谢改变 1 缺氧时细胞内氧化代谢障碍 只能依靠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能量 同时产生大量乳酸 导致酸中毒和脑水肿 2 钙内流 缺氧时钙泵活性减弱 导致钙内流 当细胞内钙浓度过高时 受钙调节的酶被激活 如磷脂酶 核酸酶 蛋白酶等 产生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损伤和破坏作用 3 氧自由基的作用 缺氧缺血时 ATP降解 腺苷转变为次黄嘌呤 在次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 大量的氧自由基在体内积聚 损伤细胞膜 蛋白质和核酸 致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完整性受到破坏 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 4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能量衰竭可致钠泵功能受损 细胞外钾离子堆积 细胞膜持续去极化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过度激活突触后的谷氨酸受体 导致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 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5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缺氧缺血可引起二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 即坏死和凋亡 缺氧缺血后由于急性能量衰竭造成细胞坏死 而于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即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HIE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可表现为 1 意识障碍 兴奋嗜睡昏睡 2 肌张力 正常减低松软3 癫痫发作4 瞳孔改变 正常 扩大 缩小 不等大 光反射迟钝或消失5 病程及预后 症状持续长 预后差 病死率高 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取决于缺氧的快慢 程度和持续时间 其共同点为CNS功能的广泛抑制 轻度无意识障碍者 注意力不集中 判断力下降 运动不协调严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 昏迷 植物状态 脑死亡 急性缺氧性脑病的三个临床阶段 急性昏迷期 根据受累部位及程度的不同表现各异 脑干上部受损 去大脑综合症 四肢伸直性强直 瞳孔中度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脑干上下部同时损害 四肢肌肉明显松弛 角膜反射消失 呼吸不规则 通常持续1 2周 其中3 7天最危险 急性缺氧性脑病的三个临床阶段 去皮层状态期 皮质下及脑干功能先恢复 皮质功能仍处于抑制状态 无任何意识活动 不言 不语 不动 无表情 大小便失禁 对呼唤 触压均无反应 无任何自主动作 靠人工进食 对光反射存在 角膜反射存在 咳嗽反射存在 但病人常睁眼凝视 知觉大多丧失 对周围和自身事物毫无所知 可有无意识的哭闹和防御反应 四肢肌张力增高 双上肢屈曲内收 双下肢伸直内旋 呈去皮层强直状态 有明显的睡眠 觉醒周期 部分1 3月进入恢复期 部分成持续性植物状态 外伤12月以上 其他3月以上 部分死于并发症 急性缺氧性脑病的三个临床阶段 恢复期 意识活动逐渐恢复 言语重新出现 智能逐步好转 部分死于并发症 部分遗留痴呆 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影像学辅助诊断HIE方法 CT 对脑出血敏感 可以发现脑积水 MR改变 MR 对HIE是最敏感的影像方法 脑白质弥漫性水肿 细胞毒性水肿伴血管源性水肿 颅内出血 脑白质软化 脑叶脑梗死 契形病灶 灰白界限消失 诊断暂无标准可参照 儿科 诊断标准 主要是排除法有造成缺血缺氧的病因 又能排除能造成缺血缺氧的其他疾病 治疗 迅速解除引起缺氧的病因 病因治疗是根本进一步阻止缺氧病理生理 最大可能脑保护1 支持治疗 1 给氧 PaO2 60 80mmHg 避免PaO2过高或PaCO2过低 过度通气降颅压是脑复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迄今尚无证据支持过度通气可改善预后 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 维持PaCO2在正常水平的通气量是合适的 高通气量的治疗方法可能有害 推荐级别 2 维持脑和全身血液灌注 避免脑灌注过高或过低 3 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2 控制癫痫治疗3 治疗脑水肿 脑缺氧后数小时即可形成脑水肿 2 3d达高峰 5天后开始逐渐消退酌情应用脱水剂 甘露醇 甘油果糖 利尿剂 白蛋白 4 亚低温治疗动物实验显示亚低温治疗能够减少神经损害 而且低温治疗开始得越早 再灌注持续时间越长 低温保护作用就越明显越持久 HolzerM等在对3个有关复苏后低温治疗的随机临床实验进行荟萃分析后认为 SCA后亚低温能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适应证 院外室颤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VF 或院内外非VF所致的SCA 以及自主循环恢复后无意识但有满意血压的患者 溺水 低温所致的SCA及复苏后低体温患者一般不实施诱导低温 方法 通过血管内置入冷却导管 膀胱内注入冰生理盐水 应用冰毯 冰袋 冰帽等 迅速将患者体温降至32 34 持续12 24h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2009 5 脑保护 钙离子拮抗剂 谷胱甘肽 神经节苷脂等中药 动物实验初步表明 川芎嗪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6 高压氧治疗 皮质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