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x公安局辰溪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3.xx公安局辰溪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3.xx公安局辰溪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3.xx公安局辰溪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3.xx公安局辰溪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 乙字 第 2734 号XXX县 看 守 所 、 拘 留 所 两 所 合 一 建 设 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XXX环境保护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 01月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 试 行 )项 目 名 称 : 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 XXX 县公安局 编制日期:2015 年 01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核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XXX 县公安局建设地点 XXX 市 XXX 县城郊乡独岩湾村一组塘儿湾地段法人代表 XXX 联系人 XXX通讯地址 湖南省 XXX 县公安局联系电话 XXX 传 真 07455232543 邮政编码 419500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 代 码 其他国家机构 S9190占地面积() 40000绿化面积() 11520总投资(万元) 2331环保投资(万元) 80占投资比例( %) 3.4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随着 XXX 县规模的逐渐扩大,居住人口的逐步增加,以及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另一方面,随着施工队伍、商业人员、服务人员的进驻,一些不法分子也随之窜入,违法违规和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案件不断增加。加之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看守所和拘留所的羁押任务越加繁重,给看守、拘留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 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关押量远超过当时的设计关押量,XXX 县看守所及拘留所长期超负荷运转,已难以适应当前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需要。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当地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服务。XXX 县公安局拟投资 2331 万元,在 XXX 市 XXX 县城郊乡独岩湾村一组塘儿湾地段,新建 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受 XXX 县公安局委托,XXX 环境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响评价工作。在踏勘现场、收集资料和建设单位的协助下,编制了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XXX 看守所、拘留所现状XXX 县看守所建于 1988 年,占地 24 亩,拥有监房 17 间,审讯室 3 间,办公楼一栋,月均关押 240 余人,曾经最多关押人犯 446 人,属于中型看守所。现在地址位于城南新区繁华中心,给监所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面积小、功能不齐全、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已不符合公安部看守所建设标准,严重制约看守所的工作。XXX 县拘留所建于 1984 年,占地 8 亩,拥有拘室 7 间,年均拘容量 1200 余人,办公房 4 间,属于中型拘留所,由于五强溪水电站的修建,每年汛季经常被水淹没,且当时建设标准低、功能不齐、不符合公安部拘留所建设标准,给拘留所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随着 XXX 县城区人口不断增多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目前 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关押量远超过当时的设计关押量,XXX 县看守所及拘留所长期超负荷运转,已难以适应当前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需要。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健全和完善 XXX 县拘押体系的需要建设标准看守所和拘留所是完善每个县社会治安力量的基本要求,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建设规范、标准的看守所和拘留所,以保证公共安全。XXX 县现有拘押设施存在严重不足,一是看守所面积和水平不达标;二是功能不完善。因此本项目建设标准看守所和拘留所,将完善 XXX 县的看押设施体系,使 XXX 县公安局拥有健全的强制执行工具,有利于加强维持 XXX 县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2、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党中央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防控治安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经济转轨、突发公共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共安全工作衍生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治安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面临着新形势下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的全新挑战。公安部要求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部门正规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公安力量。建设标准化看守所和拘留所是大力推进强制拘禁人性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地方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3、提高 XXX 县公共安全整体保障能力的需要XXX 县公安局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由于历史原因,XXX 县看守设施在建设、装备、器材等方面表现出落后和不适应新的治安形势需要,现有拘禁设施已经不能适应日益艰巨繁重的看守和拘留工作要求。为加快解决这些问题,XXX 市和XXX 县两级政府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从投入和政策两个方面,加大拘禁设施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确保地方公共安全体系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主要保障力量。建设标准化的看守所和拘留所,一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二是进一步提升警务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具体步骤。XXX 县看守所和拘留所的建设,可确保该县监禁体系的完善,为构建“和谐 XXX”和“平安 XXX”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4、项目概况4.1 项目名称、性质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XXX 县公安局4.2 建设地点和周边环境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位于 XXX 市 XXX 县城郊乡独岩湾村一组塘儿湾地段。项目拟建场地为灌草丛及荒地,土地尚未平整,附近 200m 范围内无机关、学校、居民区。根据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本项目位于沅江北岸,距南侧沅江河岸约300m,处 XXX 县新建水厂划定的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北侧陆域保护范围内,距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北边界约 250 米。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5、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本项目总投资 2331 万元,总建筑面积为 11098,其中看守所建筑面积为 8652,包括在押人员用房、民警用房、武警用房、附属用房;拘留所建筑面积为 2446,包括拘留室、教育用房、医疗用房、文体用房、劳动场地、行政管理用房、生活保障用房、附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7属用房。项目建筑密度 27.2%,绿地率为 28.8%,容积率为 0.28。本项目设计看守所关押容量为 400 人,拘留所关押容量为 100 人。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表 1:项目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1 规划总用地面积 40000 合 60.0 亩2 规划总建筑面积 11098看守所 8652 关押容量为 400 人在押人员用房 3952民警用房 3228武警用房 8523 其中附属用房 620拘留所 2446 关押容量为 100 人拘留室 873教育用房 160医疗用房 52文体用房 117劳动场地 270行政管理用房 483生活保障用房 2654 其中附属用房 2265 建筑密度 % 27.026 容积率 / 0.287 绿地率 % 28.84、平面布局本项目用地为 40000 平方米,按“大封闭”、“分区管理”的原则进行布置。项目工程用地分为四个部分,其中西北部分为出入口及入口广场,西南部分为看守区,东南部分为拘留区,东北部分为武警营房区。其中,西北面为整个项目的入口,进入后设置入口广场,可设置部分地上停车场,同时可以方便人群的集结疏导。东北部分为武警营房,采取封闭式的营房设计,营房区域内部设置训练广场及宿舍,入口为西面直接连接入口广场。西南部分为看守所区,设计有监舍以及行政综合用房,建设以“U ”字形设计,中间为合围的活动场地,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监舍内部设置有食堂、文化教育培训室以及若干各类的监室。行政综合楼设置在监舍北面,主要作用为医疗、办公、审讯及在押人员家属会见室等。东南部分为拘留所,拘留所按其功能分为拘室、教育、医疗、文体、劳动、行政管理、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8生活保障、附属房间。5、项目公用工程5.1 给水、排水5.1.1 给水a、给水水源以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提供,并接入 DN200 的室外管道,且在本项目区域内形成环状管网。在环状管网的适当位置按规范的要求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以满足本项目的生活消防用水要求。b、用水量本项目无生产用水,无中央空调冷却用水,项目用水主要为在押人员及民警、武警等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项目生活用水量详见表 2.表 2 本项目用水量估算序号用水对象用水单位数 用水定额最高日用水量(m 3/d)使用时数(h)小时变化系数( Kn)最大时用水量(m 3/h)年用水量(m 3/a) 备注1 工作人员 120 人 200L/人 d 24.00 24 2 2.00 8760 365d/a2看守、拘留人员500 人 120 L/人 d 60.00 8 1.5 11.25 21900 365 d/a3绿化及道路洒水用水28965.40m22 L/m2d 57.93 2 1 28.97 6951.6120 d/a4未预计用水量15% 21.29 6.33 5641.745 合计 163.22 48.55 43253.345.1.2 排水本项目生活污水量估算是在总用水量减去绿化用水的基础上,按用水量的 80%计,其污水产生量约为 84.2m3/d(30733m 3/a)。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项目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区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及化粪池后,送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表 4 一级标准后外排。本项目从项目区沿沿江道路敷设管网,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引至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9项目拟建地外西侧约 500m 处,XXX 县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外排入沅江。本项目排污口位于沅江内 XXX 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下游 400m 处,距上游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300m。项目排污口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5.2 供电系统5.2.1 电源本项目电源由市政供电电网接入,项目区拟采取两路 10KV 电源供电,以保证一、二级负荷用电的可靠性。5.2.2 变配电间本项目设置一处公用变电所,其内共设置两台 1000kVA 变压器,一用一备。变电所主要设备选型为:10kV 配电柜选用 HXGN 型环网柜,内置 SF6 型负荷开关,变压器选用SCB11 型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选用 MNX(E)型组合式开关柜,内装 CW1、CM1 等低压断路器。5.3 消防系统本项目室外消防水量为 10L/S,室外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室外消防管网与给水管网合用。在室外消防管上均匀布置地上式三出口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60 米,保护半径不大于 90 米。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在办公楼楼梯间、走廊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砖墙转角处采用半埋式成品消火栓。各办公室门采用防火防盗保温门(乙级),消防前室及楼梯间采用乙级防火门,管道井检修门采用丙级防火门,监舍门采用铁门。5.4 暖通设计5.4.1 通风系统(1)厨房设脱排油烟机(设备用户自理)排风,并设置子母风道的排风竖井,同一垂直方向的厨房合用一个竖风道并集中到屋顶排放。(2)办公楼的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由排风竖井统一到屋顶排放,竖井出屋面处设无动力排风风帽。5.4.2 空调设计(1)办公室、宿舍空调采用风冷(包括一拖一,一拖多)热泵型分体空调机,预留电源,设备由建设业主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进场后自理。(2)公建食堂就餐大厅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每个单体采用一套系统。室内机采用天花板嵌入角落型,室外机集中布置在墙外或屋顶。5.5 弱电系统本项目弱电设计包括监控系统、电话通讯系统、电缆电视(CATV)系统。项目区内的弱电管线与其他管线敷设统一进行规划和设计,弱电系统的室外管线采用穿 PVC 埋地的方式进行敷设,穿越机动车道的部分穿钢管敷设。室内采用 KBG 管与弱电桥架结合敷设,所有的弱电系统分管同向敷设。5.6 燃气设计本项目设置食堂、热水器等生活用热设备,参照燃气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设计。按规划要求,近期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远期采用燃气管道。参考燃气工程设计手册,项目人均用热 2500 兆焦/人年。项目人数设计为 620 人,本项目年消耗液化石油气为31t/a。5.7 定员本项目在职工作人员 120 人,设计看守所关押容量为 400 人,拘留所关押容量为 100人。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所占区域为灌草丛,无须拆迁居民,无工业企业。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6自 然 环 境 简 况 ( 地 形 、 地 貌 、 地 质 、 气 候 、 气 象 、 水 文 、 植 被 、 生 物 多 样 性 等 )一、地理位置XXX 县位于湖南省西部,XXX 市中北部、沅水中游地区,地处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东与溆浦县接壤,南与 XXX 市鹤城区毗邻,西与麻阳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相连,北与沅陵交界。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273452281250,东经 10954241103207。西南距 XXX 市市区 73km,东距湖南省会长沙市 477km。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湘黔铁路复线横贯县境 80 公里,320 国道及 S308、S224 省道纵横全县,连通南北,上瑞高速公路溆浦连接高等级公路正处筹建中;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县城 24 公里,5000 吨级的江口码头上通黔桂,下达洞庭,直入长江。本项目位于 XXX 市 XXX 县城郊乡独岩湾村一组塘儿湾。项 目 地 理 位 置 详 见 附 图 1。二、地形、地貌XXX 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之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多级夷平面阶梯状起伏下降。一般海拔 200300 米,平均海拔 750 米。东南面有海拔 1000 米以上高山 5 座,最高罗子山主峰海拔 1378.7 米。最低是西北沅水出境水面,海拔为 100.1 米。境内以山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 53.7%,余为丘陵、平原。东南面,层峦叠嶂,林木茂密,梯田层层,作物满岗;中西部,果树成荫,青翠欲滴,稻田成片,水渠成网;南北一线有石灰岩溶洞 40 多个,形成千姿百态的独特景观。燕子洞是国家 AA 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XXX 县地质构造属南华准地台(一级)江南地轴(二级)之 XXX 至安江凹陷(三级)和沅麻中生代盆地构造单元内。东南与轴缘褶皱带即溆浦至团头大断裂为界;东北部震旦系与板溪群不整合界线即为 XXX 至安江凹陷和冷家溪隆起的界线。境内共分为雪峰构造层、加里东构造层、海西一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喜马拉雅山构造层五个构造单位。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 2001)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01),本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 35s,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三、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季集中、降水充沛等特点,受季风环流影响较明显。夏季为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所控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7制,温高湿重,无气炎热。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团影响,寒流频频南下,造成雪雨冰霜。春、夏之交,正处于冷暖气团交界处,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形成梅雨季节,常有山洪暴发。根据 XXX 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项目所在区域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如下:(1)多年年平均气温 17.4,历年年平均气温 16.718.l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1953 年 8 月 18 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2.5(1971 年 1 月 30 日)。多年最冷月(1 月 )平均气温 5.1。多年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8.1。(2)多年平均降水量 1389.3mm,历年年平均降水量 1218.61713.9mm。夏季雨量最多,降水量平均 626.0mm,占 42.0%;春季平均降水量 475.3mm,占 32.0%秋季平均降水量 233.3mm.占 15.7%;冬季最少,平均降水量 153.3mm,占 10.3%。(3)多年年平均气压 998.7hPa。冬季最高(1006.5hPa),夏季最低(988.4hPa)。每年11 月最高(1005.7hPa) ,7 月最低(986.5hPa) 。每日 1l 时左右最高,14 时后渐低,日落前后开始升高。(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7%。月变化以 6 月最大(82%),2 月、9 月、12 月最小(74%),日变化以晨昏前后较高,中午到下午较低。(5)多年年平均蒸发量 l240.9mm。夏季平均 l 小时光照可蒸发容器内 0.9mm 水分,春、秋、冬分别为 0.8、0.6、0.4mm。(6)多年年平均日照时数 1510.5h,历年年平均日照时数 1298.01664.6h。夏季日照最长,平均 594.3h,占 40%;秋季平均 408.1h,占 27%:春季平均 314.9h,占 21%:冬季最短,平均 186.0h,占 l2%。多年年太阳总辐射 96.1kcal/cm2min。(7)多年年平均无霜期为 293 天,历年年平均无霜期为 264326 无,有 57%的年份在 300 无以上。(8)区域多年年平均风速 l.9m/s,历年最大风速 20.7m/s。主导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春、秋、冬季盛行 N 风,频率分别为 17%、l9%、2l%。夏季盛行 S 风和 SSW 风,频率各为 l0%。全年盛行风向以 N 为主,频率 17%。区域静风频率较高,年出现频率达26%。区域年、季风向频率及平均风速详见表 3。表 3 区域年、季风向频率(%)及评价风速( m/s)表风向频率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春(4 月) 17 10 3 3 5 4 1 2 4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8夏(7 月) 7 7 5 4 7 7 4 3 10秋(10 月) 19 14 6 5 5 0 0 1 1冬(1 月) 21 14 4 4 4 2 1 1 3全年 17 11 5 4 5 3 2 2 4风向频率 SSW SE ESE E WNW NW NNW C 风速春(4 月) 4 2 1 1 2 5 9 26 1.8夏(7 月) 10 6 0 0 0 4 5 21 2.1秋(10 月) 1 0 0 1 2 5 11 29 1.8冬(1 月) 4 4 0 0 0 3 8 27 1.7全年 5 3 0 0 1 4 8 26 1.9四、水文XXX 县境内水系,以沅水为骨干,先后汇人大小一级支流 35 条,二级支流 53 条,呈树枝状展布。流域面积 19779 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大于 750 平方公里的有辰水,大于 300 平方公里的有龙门溪,大于 200 平方公里的有柿溪,大于 100 平方公里的有黄溪、落衣溪、松溪、征溪、倒潭溪 5 条,大于 50 平方公里的有仙人湾溪(又名腊天溪)、双溪、修溪、蒲溪、荆竹溪、干溪、宋家溪、野鹿溪 8 条。大、中、小河流总长 9208 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 152 亿立方米,容水总量 34186 亿立方米。沅水发源于贵州省东南部,自 XXX 市铜鼎乡的铜鼎流入县内龙头庵乡的张家门口,流经黄溪口、仙人湾,流入溆浦县的大江口后,再转入县内火马冲、柿溪、修溪、城郊、锦滨、辰阳、潭湾、水井、方田、板桥、船溪等 14 个乡镇,于船溪乡的小溪河流入泸溪县上堡乡。境内流程 98.2 公里,平均河宽约 400 米,多年平均水位为 11172 米,最高水位多出现在 56 月份,平均为 11830 米,最高水位达 12199 米;最低水位多出现在 121 月份,平均最低水位为 10985 米,极低只有 10938 米。辰水又名麻阳河、锦江、XXX,发源于贵州省江口县的梵净山。从麻阳县吕家坪乡潭溪村流入县内安坪镇潭湾坨。流经安坪、桥头、石马湾、潭湾、石碧、锦滨等 6 个乡镇,于大路口注入沅水。境内流程 328 公里,流域面积 820 平方公里。年均水位为15125 米(麻阳陶伊观测点),境内落差 12 米。河面宽 200 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000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 4320 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 15.1 立方米/秒。随着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日渐上升,航运量日减。五、矿产、动、植物资源XXX 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已探明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 21 种,石灰石储量 1000 亿吨以上;煤炭储量达 6900 万吨,燃烧值多在 7000 大卡以上,素有“湘西煤都”之称,现有大小煤矿 100 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有 20 多家,全县年产煤 100 多万吨;磷矿储量在 1.5 亿吨以上,品位在 1840%之间;铝矾土储量 1000 万吨,其中高铝钒土 70 万吨,是生产全天燃料烧结莫来石的绝好原料。现有森林面积 135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200 万立方米。水能储量 26 万千瓦。草场面积 101 万亩,有 2 万个畜牧单位潜力。全县共有 635 个乔灌木树种,属于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金钱杉、江南油杉、华榛、大红花茶等 17 种,野生动物有 6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有黄腹角雉、角雉、长尾雉、麝、大鲵、红腹锦鸡、虎纹蛙 7 种,省级保护的有水獭、刺猬、蝙蝠、青蛙、八哥等 11 种。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概况XXX 县地处 XXX 市中北部,东连溆浦,南邻 XXX,西与麻阳、泸溪接壤,北与沅陵交界。全县辖 30 个乡镇,共有 442 个行政村,3486 个村民小组。从全国经济地理来说,湖南省 XXX 县属于中西部经济区,从经济实力来看,仍属欠发达的湘西地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XXX 市 XXX 县城郊乡位于县城东北部。总面积 82.98 平方千米,总人口 18799 人,辖 17 个村、1 个居委会。2、综合经济根据XXX 县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6. 82 亿元,居全市第 4,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 63亿元,增长 2.8%;第一产业增加值 39. 15 亿元,增长 11. 5%。其中工业增加值 34. 54亿元,增长 10. 8%:第三产业增加值 34.04 亿元,增长 11. 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山年的 16.1:45.8:38.1 调罄为 15.7:45.1:39.2。三次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6%、 39.3%和 48.1%,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1.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 32 个、4.13 个、5.05 个百分点。3、农业农村经济基本稳固。2013 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24. 51 亿元,实现增加值 13. 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其中,农业产值 14.3 亿元,实现增加值 9.3 亿元,增长 4.7%;林业产值 0.8 亿元,实现增加值 0.6 亿元,下降 14.3%;牧业产值 8.9 亿元,实现增加值 3.4 亿元,增长 0. 6%;渔业产值 0.4 亿元,实现增加值 0.3 亿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0. 14 亿元,实现增加值 0.09 亿元,增长 l0%。4、工业和建筑业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1工业发展稳中趋缓。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 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 7.1%,重工业增长 12.1%。按所有制分,国有企业增长 20.7%;集体企业增长 18. 0%;股份制氽业增长 5.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 15.2%。分行业看,采矿业增长23.7%;制造业增长 5.0%;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3.4%。建筑业发展较快。2013 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93998 万元,比上年增长 25.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4605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3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42.5%,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77.8 万平方米,增长 72.4%。5、交通和邮电交通建设推进有力。实施通畅工程 91.45 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场 12 个(2 个等级站、10 个招呼站)、渡改桥 1 座;改造完工工程路基培护率达 100%,行政村通畅率达98%。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快速发展,全县已开通村到乡镇客运专线 81 条,覆盖 406 个行政村,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 96.2%。全年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 77701 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 40427 万人公里,分别增长 15.6%和 14.7%邮电通信略有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3186 万元,增长 8.0%。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 4.3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9.7 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 1.6 万户。全年发行报纸杂志 636.6 万份,发送国内包裹函件 25.7 万件。年内完成了 25 个自然村的电信信号覆盖,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 12 个,新增互联网宽带上网村 11 个。6、教育和科技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资金2400 万元,基本完成 44 所学校的校安工程建设,改建、扩建、新建校舍 1.3 万平方米。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 、“世界产权日”、科技下乡和科普讲座等各项活动,发放资料 1 万余份,受益群众达 6000 人。开办各种科技培训班 12 期,培训农村科技骨干人员 2000 人,产生经济效益 1000 余万元。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评审考核,被授予“ 全国科技进步县 ”称号。7、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13 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0 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城镇以上投资施工项目 176 个,其中本年新开工 147 个,分别比上年下降26%、 28%。投产项目 138 个,新增固定资产 4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全年城镇以上投资完成 6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 g%。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7.1 亿元,下降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22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17.2 亿元增 1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39.8 亿元,增长43.6%。市场消费继续繁荣。2013 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3 亿元,比上年增长13. 8%。分城乡零售情况看,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4.6 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9.4%。分行业情况看,批发业完成 1.5 亿元,增长 l4.2%:零售业完成 22.7 亿元,增长 13.8%:住宿业完成 1.1 亿元,增长 17.3%,餐饮业完成 3.9 亿元,增长 12.6%。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13 年,全县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 8249 元,增长 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15055 元,比上年增长 IO. g%。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044 元,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 3529 元。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6038元,比上年增长 1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414 元,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546 元。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3环境质量状况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因子SO2、NO 2、PM 10。2.监测点设置环境空气监测点为:项目拟建地3.监测时间与频率为了解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湖南华科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14 年12 月 24 至 30 日,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采样与分析方法按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监测时间、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见表 4。表 4 监测时间、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表监 测 点 监 测 项 目 监 测 频 次NO2、 SO2 连 续 监 测 7 天 , 每 天 不 少 于 18 小 时 , 得 日 均 浓 度 ;项 目 拟 建 地PM10 连 续 采 样 监 测 7 天 , 每 天 不 少 于 12h, 得 日 均 浓度4.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方法按 GB 3095-1996 规定的方法执行。监测分析方法见表 5。表 5 监测分析方法监 测 因子 监 测 方 法 方 法 来 源 检 出 限 (mg/m3)NO2 盐 酸 萘 乙 二 胺 分 光 光 度 法 GB/T15435-1995 0.005SO2环 境 空 气 二 氧 化 硫 的 测 定 甲 醛 吸 收 -副 玫 瑰 苯 胺 分 光光 度 法GB/T15262-1994 0.007PM10 环 境 空 气 PM10和 PM2.5 的测 定 重 量 法 GB/T6921-1986 0.0015.评价方法采用检出率、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等指标进行评价。6.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SO2、NO 2、PM 10 等因子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评价。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57.评价结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 6。表 6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表 单位:mg/Nm 3监测点 监测项目 评价标准 日均浓度范围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SO2 0.15 0.015L-0.06 0 0NO2 0.08 0.010.053 0 0项目拟 建地PM10 0.15 0.0310.085 0 0从表 6 可知,评价范围内大气监测因子 SO2、NO 2、PM 10 等的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二 、 水 环 境 质 量 现 状本次环评,湖南华科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12 月 25 至 27 日,对区域地表水沅江的水质进行了现状监测。每天每个监测断面各采混合水样 1 次,连续采样 3 天。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一览表见表 7。表 7 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一览表断面 名 称 监 测 因 子 执行标准W1 XXX 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下游 100m 处 GB3838-2002 中的类标准W2 本项目污水排放口下游 200m 处pH、CODcr、NH 3-N、TP、As、Cu 、Zn、Pb、CdGB3838-2002 中的类标准具体的水质监测数据统计情况见下表 8。表 8 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 单位:mg/l(PH 无量纲)监测项目及结果 mg/L(pH 除外)监测点位 项目 pH NH3-N 总磷 As CODcr Cu Zn Pb Cd浓度范围 7.04-7.11 0.098-0.101 0.089-0.093 0.002 5L 0.012L 0.012L 0.002L 0.0002L均值 7.08 0.099 0.092 0.002 5L 0.012L 0.012L 0.002L 0.0002L超标率( %) 0 0 0 0 0 0 0 0 0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 0 0 0 0XXX 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下游100m处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 6-9 0.5 0.1 0.05 15 1.0 1.0 0.01 0.005监测项目及结果 mg/L(pH 除外)监测点位 项目 pH NH3-N 总磷 As CODcr Cu Zn Pb Cd本项 浓度范围 7.12- 0.099- 0.092- 0.002- 5L 0.012 0.012 0.002 0.000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67.18 0.102 0.095 0.003 L L L 2L均值 7.14 0.100 0.093 0.002 5L 0.012L 0.012L 0.002L 0.0002L超标率( %) 0 0 0 0 0 0 0 0 0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 0 0 0 0目污水排放口下游200m处 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 6-9 1.0 0.2 0.05 20 1.0 1.0 0.05 0.005由表 8 可知,沅江内各监测断面的各类监测因子均符合 GB3838-2002 中的相应标准要求。三、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及方法评价标准:项目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 50dB(A) )标准。评价方法:采用等效声级 Leq 值来评价。监测布点与监测方法本次评价,委托湖南华科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12 月 28 至 29 日按昼夜分段,对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噪声监测共布设 4 个点,详见噪声监测点分布表 9。表 9 项目噪声监测点位分布编号 监测点位 执行标准1# 项目拟建区西部边界外 1m 处 (GB3096-2008)2 类标准2# 项目拟建区南部边界外 1m 处 (GB3096-2008)2 类标准3# 项目拟建区东部边界外 1m 处 (GB3096-2008)2 类标准4# 项目拟建区北部边界外 1m 处 (GB3096-2008)2 类标准监测结果监测评价结果见表 10.表 10 环境噪声监测评价结果 单位:dB(A)昼 间 夜 间编号 监测点位第一天 第二天均值 达标情况第一天 第二天均值 达标情况1 拟建区西 43.9 44.1 44.0 达标 39.3 39.0 39.2 达标2 拟建区南 45.3 46.1 45.7 达标 40.6 41.1 40.9 达标3 拟建区东 44.2 43.2 43.7 达标 41.1 39.8 40.5 达标4 拟建区北 42.3 41.7 42.0 达标 42.6 40.3 41.5 达标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 60 50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7监 测 评 价 结 果 表 明 , 项 目 周 围 声 环 境 质 量 可 以 达 到 ( GB3096-2008) 中 相 应 标 准 要 求 。四、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区域现有植被类型为灌草丛及荒地,植被主要为野古草、芒灌草丛,该区域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较为单一。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目前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更无珍稀保护物种。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 200m 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水源保护区及珍稀动植物保护物种。因此本项目区域无特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11:表 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 目标名称 方位及距离 规模及功能 保护级别沅江(XXX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m至取水口下游100m)S,300m 总长1.1km GB3838-2002类水环境 沅江(XXX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下游100m至项目排污口下游200m)SW,400m 总长500m GB3838-2002类独岩湾村村居民散户 SE、220m 居住独岩湾村村居民散户 NW、360m 居住大气环境独岩湾村村居民散户 E、320m 居住GB3095-2012二级声环境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拟建地周边 200m 范围内无居民住户。 GB3096-20082 类生态环境 项目拟建地周边林地及农田 不受破坏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8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水 环 境:沅江内,XXX 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上游 1000m 至取水口下游 100m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 XXX 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下游 100m 至本项目排污口下游 200m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 环 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2 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 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废 水: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一级标准。噪 声:(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为: COD、氨氮。CODCr:3.1 t/a氨 氮:0.47 t/a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建筑施工全过程按作业性质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清理场地阶段;土方阶段,包括挖掘土方石等;基础工程阶段,包括打桩、砌筑基础等;主体工程阶段、包括钢筋、钢木工程、砌体工程和装修等;扫尾阶段,包括回填土方、修路、清理现场等。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1)废水:(a) 施工废水:主要为各种施工设备及运输车辆清洗时排放的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SS、石油类等。(b) 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SS、COD、BOD、NH 3-N 等。2) 废气(a)扬尘:有地表开挖、基础施工及其他施工产生的地面扬尘;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汽车运输带来道路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带来的扬尘。(b) 汽车尾气等:汽车和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 NOX、CO,总烃等。3) 噪声主要是各种施工机械的设备噪声,汽车运输的交通噪声以及施工中产生的物件碰撞、击打以及社会噪声,其噪声强度为 75115dB(A)之间。WGNS WGNSWGNSWGNS WGSWGNS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04)固体废物本项目工程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将产生部分渣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将产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2.营运期1)废水排放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是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项目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及自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中一级标准后,通过敷设管网,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引至项目拟建地外西侧约500m 处,XXX 县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外排入沅江。本项目排污口位于沅江内 XXX 县新建水厂取水口下游 400m 处,距上游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300m。项目排污口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项目屋面雨水经收集后经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地表水体。本项目污水产生量约为 84.2m3/d(30733m 3/a)。项目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及自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中一级标准后,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浓度分别约为:COD cr(100mg/L)、BOD 5(20mg/L)、NH 3-N(15mg/L)、SS(70mg/L)。2)废气项目主要废气为食堂石油液化气燃烧废气及食堂油烟废气。(1)食堂燃烧废气本项目设有食堂,为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提供每日三餐,食堂能源采用石油液化气。项目人数设计为 620 人(在押人员 500 人,工作人员 120 人),参考燃气工程设计手册,本项目年消耗液化石油气为 31t/a。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石油液化气燃烧产污系数,1 吨石油液化气产生 17000m3废气,年产生废气量为 52.7 万 m3/a,燃烧石油液化气时污染物排放系数为:SO 2、0.0068kg/t-气、NO x 1.2kg/t-气,烟尘4.7 g/t-气,经计算,项目石油液化气燃烧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12。表 12 天然气燃烧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a石油液化气消耗量 t/a SO2 NOx 烟尘31 0.2108 37.2 0.1457(2)食堂油烟XXX 县看守所、拘留所两所合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1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