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高考题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江苏高考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2(2017.4浙江高考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相对论 D加速度定律【考点】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解析】自由落体定律是伽利略提出的,是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A项错误;天演论是把生物学理论运用在社会学领域,故B项错误;“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学理论一致,故C项正确;加速度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材料的内容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答案】C2015年题组1(2015福建高考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考点】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进化论产生时间是19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力学内容,产生时间是17世纪,研究对象符合材料“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故B项正确;量子论、相对论产生时间是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D项错误。【答案】B2(2015重庆高考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考点】牛顿与经典力学 【解析】材料内容讲述了伏尔泰的文学著作使牛顿苹果坠地的科学故事传遍世界,并不是科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A项错误;据材料“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说明牛顿经典力学借助文学的推广,广泛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故B项正确;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在法国,并不是英国,故D项错误。【答案】B3(2015江苏高考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答案】A 2013年题组1(2013江苏高考17)“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考点】近现代自然科学相对论【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系信息首先判断出理论是相对论,由此根据所学可以直接选C正确。A是伽利略的成就;B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D是量子论。【答案】C2(2013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近代科学家”、“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这说明恩格斯认为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而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选择A项。【答案】A2012年题组1(2012浙江高考卷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解析】近代以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答案】D二、非选择题1(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1 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考点】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解析】依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得出相关主题,如“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等,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时,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分析全面。【答案】略2(2015浙江高考39)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考点】(1)牛顿和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洛克思想主张【解析】(1)第一小问名字,依据材料一中“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可知是牛顿;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经典力学对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中“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得出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据“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得出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据“当统治者滥用权力,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得出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第四小问影响,依据所学从对英国和其他国家反封建斗争的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伟人:牛顿。(2分)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4分)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分)3(2014新课标全国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经典力学;近代科学技术(2)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典力学【解析】(1)第一小问中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和“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来分析,可归纳出注重传统经验技术的总结,缺乏创造,是传统科技的集大成;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结合近代科技的特点和牛顿力学的意义来分析,可概括出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第二小问中宋应星科技成果背景从材料一中“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概括出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从“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的信息,可归纳出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牛顿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从材料二中“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的信息可概括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科技的产生来分析,可归纳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2)宋应星的原因从材料一中“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的信息可概括出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固守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文化氛围等角度来分析即可;牛顿的原因可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来分析。【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4(2013新课标全国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线随心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第三单元 创建交互动画 第14课 在网站上发布动画 把动画发布成HTML文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Unit 3 Animal Friends.Section A(1a-3)课时备课教案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英语下册
- Starter Unit 2 Section B 1a-2b,Project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 1教学设计 河大版
- 个人简历-竞聘者自我呈现方案
- 7 健康看电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Module 8 Story time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供应商产品及过程变更控制程序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 《铁道概论铁路车站》PPT课件
- T∕CNTAC 22-2018 绒毛织物掉毛性的试验方法
- TI-BQ40Z50-软件(课堂PPT)
- 建设项目3000万元以下估算投资额分档收费标准
- 《礼仪培训》PPT课件
- 历代皇帝年号表
- 超星尔雅学习通《时间管理》章节测试含答案
- 110ZM241塔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