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_第1页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_第2页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焉耆县第二中学2011 2012学年 第一 学期 历史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授课内容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课时1授课教师主备人张帆参备人马玉梅、朱俊卿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其所代表的原始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址。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感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备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三、教法、学法: 永威教学法、讲述法、 比较法、讨论法四、教具准备:白板、五、教学过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复习旧知:新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 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2、新课导学: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谁能告诉大家 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请 大家看“导入框”中的内容。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历史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3、自学新知:、人是从哪里来的?、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结合课本,快速抢答: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补充展示元谋人的相关信息。设问:通过以上了解,你怎么知道元谋人已经是人了呢?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早期人类主要的文化遗址还有哪些?它们在地理分布上有哪些特点?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部图像。设问:你能不能说出北京人的体制特征?北京人为何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4、检测新学: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检测一:元谋人(距今时间、地点、人和动物的区别、历史地位)距今时间: 地点: 人和动物的区别: 历史地位: 检测二:北京人是怎样同大自然作斗争的?(阅读课文P3黑体字第二段)例1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材(人教版)在材料一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检测三: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根据课文填表)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山顶洞人5、巩固新知: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2下面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主要生产劳动是采集和狩猎,能在水中捕鱼 B主要生产工具是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制钻孔技术 C能够人工取火 D会制造骨制箭头,可能会制造弓箭3证明北京人是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C能够用手制造、使用工具 D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