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件(28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件(28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件(28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件(28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件(2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1 概况 1 主持者 2 目的 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用 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冯太后 新制度 2 措施 俸禄 无主荒地 国家控制 无地农民 户口 均田制 均田制 租调 二 设巧计迁都洛阳1 原因 1 政治上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且 势力强大 改革受阻 2 经济上 平城经济落后 供给困难 3 军事上 北边强敌 的骚扰 很不安全 4 地理上 平城位置偏北 不利于对 的统治 2 过程 1 孝文帝以 南伐 为名 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2 495年 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 保守 粮食 柔然 中原 洛阳 思维启迪1 有学者认为 迁都洛阳 是孝文帝改革大业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洛阳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 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 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迁都洛阳 三 移风易俗1 目的 学习和采纳汉族的 和生活方式 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 内容 1 易服装 鲜卑贵族一律改穿 2 讲汉话 官员必须讲汉话 3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鲜卑族原有姓氏改为汉姓 4 通婚姻 提倡鲜卑族人与 通婚 以加强民族联系 巩固统治 5 改籍贯 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 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3 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典章制度 汉装 汉人 思维启迪2 请回答 1 图一服饰有什么特点 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况 2 图二服饰有怎样的特点 从图一到图二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短小 紧窄 穿革靴 适于马上活动 反映了鲜卑族长期的 生活 2 肥大长袍 高冠博带 孝文帝下令易服装 鲜卑贵族一律改穿 游牧 汉装 探究一全面认识均田制 史料一时民困饥流散 豪右多有占夺 李 安世乃上疏 高祖深纳之 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九年 公元485年 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奴婢依良 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 限四牛 所授之田率倍之 三易之田再倍之 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十年 公元486年 给事中李冲上言 其民调 一夫一妇帛一匹 粟二石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史料二 北魏孝文帝下诏 富强者并兼山泽 而欲天下太平 百姓丰足 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 循行郡州 与牧守 地方行政长官 均给天下之田 还受以生死为断 劝课农桑 兴富民之本 魏书 高祖孝文帝纪 探究问题 1 史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援引史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2 北魏均田制能抑制 富强者并兼山泽 吗 为什么 提示 1 措施 均田制 原因 时民困饥流散 豪右多有占夺 2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1 前提 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2 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政府交租 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3 性质 封建土地所有制 4 影响 1 恢复经济 农民得到了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 巩固政权 有利于赋役征收 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 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 3 民族融合 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 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 4 历史影响 影响深远 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 5 局限性 1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 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 2 随着人口的增多 人地矛盾突出 3 政府剥削 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1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a b c d 解析 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 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 不得买卖 在土地私有制度下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 土地兼并仍不可避免 c 史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 初以盛乐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为首都 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为南都 后遂迁都平城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 中国地名史话 史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 经过三十年 大体上已经汉化 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 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 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探究二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意义 史料三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进步的现象 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 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 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十五讲 探究问题 1 根据史料一 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3 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 过程 由盛乐迁至平城 再迁至洛阳 特点 不断南迁 原因 北方保守势力强大 经济落后 外来威胁严重 中原先进政治 经济 文化的吸引 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2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通婚姻 改籍贯 3 与汉族完全融合 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意义1 原因 1 从政治上看 洛阳曾经长期处于政治 文化中心的地位 迁都洛阳可以摆脱保守派的羁绊 减轻改革的阻力 可以加强同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 2 从经济上看 洛阳地处中原 农业发达 交通便利 迁都洛阳有利于增加北魏政府的收入 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 从军事上看 迁都洛阳 既可摆脱都城沦陷的尴尬 又能举兵南下 消灭国力较弱的齐国 为孝文帝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提供可能 2 意义 迁都洛阳对于北魏和鲜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它为孝文帝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 孝文帝说过 此间 指平城 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 由此可见 孝文帝为了实现移风易俗而做出的重大事情是 a 迁都洛阳b 武力攻伐c 崇尚文治d 学习汉文化解析 孝文帝的话主要表明 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 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 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去 而洛阳是汉族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 结合所学可知 孝文帝确实做出了迁都洛阳的重大决策 a 一 学思之窗 教材p37 想一想 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 你认为 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提示 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统一 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 文化冲突剧烈 平城偏居塞上 民风强悍 崇尚武力 难以文治 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 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可以成立 二 本课测评 教材p39 1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 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提示 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 主要措施有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 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 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 然而 人们大多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为什么 提示 洛阳是多个封建王朝建都立业之所 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 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 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