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评课设.doc_第1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评课设.doc_第2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评课设.doc_第3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评课设.doc_第4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评课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录1总论11.1 任务的由来11.2 评价目的11.3 编制依据11.3.1 项目资料11.3.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21.4 采用的评价标准21.4.1 环境质量标准21.4.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1.4.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21.4.1.3 声环境质量标准2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31.4.2.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1.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1.4.2.3 噪声污染控制标准41.5 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标51.5.1水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51.5.2 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51.5.3 噪声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51.5.4 环境敏感点51.6 评价范围和重点52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62.1自然环境概况62.1.1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62.1.2 区域气候气象62.1.3 地质地貌62.1.4 水文条件72.1.5 植被72.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73 工程分析73.1 工程基本情况73.2. 垃圾组成73.3垃圾量估算83.4主要工程内容83.5填埋工艺及方法114 工程污染因素分析114.1垃圾的分解与产生机理114.2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114.3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125污染控制措施145.1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145.2水污染控制措施145.3噪声控制措施155.4复垦绿化156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56.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56.2地表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66.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66.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76.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内容186.4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86.4.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86.4.2声环境质量评价186.5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197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7.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7.1.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197.1.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97.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207.2.1 地质防渗条件和防渗处理措施207.2.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207.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07.3.1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7.3.2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7.3.3生态环境恢复措施217.3.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27.4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227.4.1 卫生防护距离估算227.4.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227.5 声环境影响分析237.5.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237.5.2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析23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风险措施248.1 垃圾坝溃决风险分析248.1.1 引起垃圾坝溃决的原因248.1.2 垃圾溃坝影响分析248.1.3 防范措施248.2 强降雨风险分析258.2.1 风险分析258.2.2 防范措施258.3 防渗层破损风险分析258.3.1 影响分析258.3.2 防范措施268.4 垃圾气(甲烷)爆炸风险分析268.4.1 引起原因及风险分析268.4.2 防范及防治措施268.5 蚊蝇孳生风险分析268.5.1 引起原因及影响分析268.5.2 防治措施278.6 危险性废物混入风险分析278.6.1 影响分析278.6.2 防治措施278.7 渗滤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风险分析278.7.1 渗滤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性分析278.7.2 渗滤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288.7.3 防范措施289生产建议2810致谢3011图标附录3012参考文献30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1总论1.1 任务的由来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垃圾)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矛盾日益突出,垃圾管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景阳镇人口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建始县景阳镇的垃圾产量也急剧增加。城区生活垃圾的主要危害归纳如下:侵占大量可开发的土地,影响县区今后的发展;严重污染空气,垃圾露天堆放,臭气冲天,鼠患不断,蚊蝇蔓生,传染疾病,由垃圾产生的大量氨、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仅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有机物,并会将垃圾中的有机物溶解出来,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任意堆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所含的水分和渗入垃圾中的大气降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对景阳镇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有效控制固废污染,需修建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新建之前,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做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应对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将产生的影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2 评价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是具有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证性,其目的是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针对本项目特点,本次评价的主要目的为:(1)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垃圾填埋场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填埋场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通过资料收集和环境质量现状及已掌握的数据,预测拟建填埋场的废水及渗滤液、废气及后期甲烷、废渣等可能的排放情况及污染负荷,为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及采取的处理措施提供基础资料,预测拟建填埋场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各阶段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分析,提出合理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治理措施,为区域的社会发展提供导向,促进景阳镇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1.3 编制依据1.3.1 项目资料(1)建始县景阳镇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景阳镇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始县景阳镇垃圾成分调查表(3)建始县景阳镇气象及地理资料1.3.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5)关于城市生活垃圾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报告,国家计委1999.6.2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095-1996)(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4551-93)(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12)防洪标准(GB50201-94)(1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14)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通知,建城2000120号(15)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的暂行规定,劳字198848号(16)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4 采用的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4.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景阳镇地处建始县城南部,清江横贯东西,属八百里清江中游最开阔地带,距县城业州镇67公里,清江开发后,逆流西进恩施州府仅87公里,顺江东下水布垭仅30公里。清江在景阳镇境内的景阳河峡谷全长25公里,属全国罕见的风貌保存最完美的原生态河谷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好,前景广阔,具备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产业,因此项目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方法进行。1.4.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镇、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喝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本区域为大气环境质量二类功能区,大气环境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1.4.1.3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一类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该标准。昼间环境噪声限值为55dB,夜间环境噪声限值为45dB。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景阳镇垃圾填埋场经过处理的渗滤液将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渗滤液经防渗层的防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规定,防渗层渗滤液的渗透参数K10-7cm/s。拟建填埋场水污染排放限值如下。表1 垃圾填埋场污染排放限值表序号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1色度(稀释倍数)4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2化学需氧量(CODcr)(mg/L)10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3生化需氧量(BOD5)(mg/L)3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4悬浮物(mg/L)3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5总氮(mg/L)4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6氨氮(mg/L)25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7总磷(mg/L)3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8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9总汞(mg/L)0.001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10总镉(mg/L)0.01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11总铬(mg/L)0.1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12六价铬(mg/L)0.05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13总砷(mg/L)0.1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14总铅(mg/L)0.1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1.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拟建垃圾填埋场大气颗粒物场界无组织排放限值为1.0mg/m3;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场界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表2 恶臭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表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扩改建现有1氨mg/m31.52.02三甲胺mg/m30.080.153硫化氢mg/m30.060.104甲硫醇mg/m30.0070.0105甲硫醚mg/m30.070.156二甲二硫mg/m30.060.137二硫化碳mg/m33.05.08苯乙烯mg/m35.07.09臭气浓度无量纲20301.4.2.3 噪声污染控制标准施工期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运营期的场界噪声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一类标准。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列于下表(等效声级LeqdB(A))表3 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表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制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2 55 说明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使用于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表4 环境噪声限值表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说明 表4中4b类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2011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在下列情况下,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 dB(A)、夜间55 dB(A)执行。a)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 b)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1.5 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标1.5.1水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景阳镇垃圾填埋场在初期设计和建设中防渗层拟采用场底铺设HDPE水平防渗膜衬底。场底衬底层上设导渗盲沟,中间设置导流网管。填埋库区渗滤液经导渗盲沟收集进入调节池,经初步处理、提升、与生活区污水一并送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由于渗滤液渗漏,会严重危害水质和土壤质量,工程应重点控制渗滤液污染,保证达标排放,不致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尽量减少填埋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1.5.2 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景阳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后,其中的有机物逐渐生物降解并产生一定量的气体,主要成份为:CH4、NH3、CO2、N2和H2等,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污染物有:CH4、NH3、H2S。填埋场粉尘包括:车辆行驶的扬尘;垃圾和覆盖土运输、装卸和压实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大风扬起路面及填埋场作业面的尘土。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减轻填埋场排放的恶臭物质对周围敏感人群造成的影响。1.5.3 噪声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景阳镇垃圾填埋场工程的实施应不使区域噪声值显著升高,也不应对填埋场周围敏感受体造成超标噪声的污染。1.5.4 环境敏感点景阳镇垃圾填埋场拟建区域为一裸地,基本上无植被生长。因此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及名胜古迹、生态敏感与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对景阳周围5km范围内进行了踏勘,并初步选定了3个地区作为拟选场址比较,经景阳镇垃圾处理可行性报告研究确定廖家坦村5组为填埋场址。距市中心3000米,但周围500米范围内有6户居民。敏感因素为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土壤环境。1.6 评价范围和重点根据景阳镇垃圾填埋场拟建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价期限为从填埋场建设运行期评价,填埋场建成后运行期间以及封场后的长期影响评价。评价重点为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风险与工程安全性分析。2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2.1自然环境概况2.1.1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经选场址比选后拟建填埋场位于廖家坦5组,在景阳镇中心城区天城镇西南3km;为山谷地形;场内最大高程540m,最低点450m;占地总面积约28亩;场内环山植被以灌木为主,谷地有少量水稻田;自然排水为雨水汇集于谷底后排入清江。场内地质构造由强风化的粉质砂岩、砾岩、河床漫滩黏土层及卵石层组成。2.1.2 区域气候气象景阳地处湖北恩施州建始县城南部,八百里清江中游最开阔的地带,东接巴东县金果坪乡 ,西连恩施市红土乡,南靠本县官店镇,北抵本县花坪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东经110,北纬3022,镇域国土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最高海拔1641米(位于南部的轿顶山),最低海拔213米(位于野三河汇入清江的入口处),海拔高差悬殊,属典型的河谷台地。(1)日照与温度景阳镇多年统计年平均气温约15.9,历史最低气温为-4,历史最高气温为27.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小时,无霜期270天。 (2)降水该镇年降雨量为13001500毫米,春季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夏季降水量500750毫米,秋季降水量250350毫米,冬季一般为100毫米左右。6、7两月雨量最多,年均降水量241毫米,极端最大月降水量514.1毫米,1、2月雨量最少,约203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 2368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328毫米,月最大降雨量:504毫米,最大日降雨量:203.5毫米(3)风速与风向 主导风向:北风,年平均风速:18米/秒,最大风速:27米/秒(4)灾害性天气景阳镇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伏旱、冰雹、暴雨、大风、连阴雨等。2.1.3 地质地貌景阳镇地处鄂西南中高山区,受地质构成的控制,多次造山运动形成地层挤压、伸张、扭曲、褶皱、断裂,形成山高坡陡、陡壁悬崖、沟谷幽深的地貌景观。区内构造行迹以褶皱为主,兼有少量断裂,构造行迹的走向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抬升和下降,褶皱宽缓、稀流,在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的影响下,造成岩体中构造裂隙十分发育,以北东及北西走向的两组共轭裂隙为主,密集的构造裂隙面呈折线状剪切追踪。因此,镇内海拔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641米,最低海拔213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700米。从湖北省地震烈度图知,景阳镇在六度区内,故一般建筑物按地震6度设防。2.1.4 水文条件该镇雨量充沛,水资源较多。流经镇内的河流主要有刀龙河、青龙河、伍家河、粟谷坝河、清江河。这些河流分布在全镇东北、西南及中部一带,河流流域地带沟谷发育,这五大河流水系上,又布有数条小溪,均属清江河水系,全镇共有大小河流11条,多年平均流量1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931毫米,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条,总长250公里。2.1.5 植被镇境内常见的木本植物有62科(其中乔木42科,灌木19科)115属,235种。稀有树种有娥掌楸、金钱械、连香、檀香、银杏、中华文木等;一般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水杉、柳杉、油杉、柏、栎、椿、红椿、桦木、泡桐等。2.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景阳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富硒绿色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山地集镇本工程服务范围为城镇总体规划中规定的景阳镇集镇区 ,近期(2010年)服务面积200公顷,服务人口12000人;远期(2020年)服务人口200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3 工程分析3.1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恩施市建始县垃圾填埋场拟建工程。工程地点:恩施市建始县景阳镇廖家坦村5组工程性质:兴建环卫工程工程估算投资:经测算,本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845.37万元工程库容:7.80万m3工程服务期限:12年(含一年建设期)3.2. 垃圾组成景阳镇集镇城区垃圾来源主要为:商业垃圾、办公垃圾、集贸市场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及居民生活垃圾;其中以居民生活垃圾为主要产生源。建筑垃圾由于管理不严,时常混入城市垃圾中。城市垃圾的主要构成为:煤渣、灰土、落叶、废品、食品、果皮菜叶、餐饮杂物、塑料袋、瓦砾石块等。表5 景阳镇垃圾成份统计表类 别百分比有机物无机物可 回 收 物其它动物植物灰土砖瓦陶瓷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木竹1.16%0.4920.5762.780.982.948.750.840.191.303.3垃圾量估算根据城区总体规划,近期(2010年)城镇人口为1.2万,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约为2万人;考虑到景阳镇是一个以发展旅游业和物资集散的商贸型交通枢纽性集镇,预计随着城市扩大,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垃圾生产量将有所减少,但垃圾总量将有所增长。近期(2010年)生活垃圾每日清运量将达到11.04吨,远期(2020年)生活垃圾每日清运量将达到18.72吨,2023年日清运量将达到19.56吨。具体预测见下表。20101.200 1.15 11.04 0.40 - 20111.260 1.15 11.59 0.42 0.42 20121.317 1.10 12.31 0.45 0.87 20131.376 1.10 12.87 0.47 1.34 20141.438 1.10 13.44 0.49 1.83 20151.503 1.05 14.20 0.52 2.35 20161.570 1.05 14.84 0.54 2.89 20171.641 1.05 15.51 0.57 3.46 20181.715 1.00 16.29 0.59 4.05 20191.792 1.00 17.02 0.62 4.67 20201.872 1.00 18.72 0.68 5.36 20211.957 1.00 19.57 0.71 6.07 20221.996 0.98 19.56 0.71 6.79 表6 垃圾产量预测表3.4主要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有:垃圾处理场(垃圾库)、垃圾坝、截污坝、防渗工程、计量与洗车设施、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站、防洪系统、导排气系统和运输道路,以及工程必需的供电、供水和其它生活辅助设施。(1)垃圾处理场从环保、规划、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后,垃圾处理场选址在景阳镇廖家坦村5组。(2)垃圾坝垃圾坝位于场地东面,底部自然标高450m,顶部标高465m;坝顶长39m,宽5m;坝底宽58m;外坡坡度为1:2;坝体为土石混合结构。为增强抗压能力和防止跨塌,坝斜坡面进行浆砌块石护坡,坝基做块石挡土墙;厚度均为0.5m。(3)截洪沟在填埋库区四周设置永久性截洪沟,从垃圾坝两断引出库区;永久性截洪沟为浆砌块石形式,全长约651.7m,截流填埋初期暴雨出现时汇集的雨水,通过可移动泵排出库区;当垃圾堆体达到临时截洪沟高度时,将其改为环行渗滤液收集系统;临时截洪沟可与场底防渗HDPE膜锚固沟向结合施工。(4)防渗设施景阳镇垃圾填埋场防渗采用水平防渗方式。在清场夯压的基础上铺设HDPE膜防渗。膜上下两面分别用土工布保护,再用黏土保护,使垃圾在分解和降雨期间汇集的渗滤液不能渗透而导致地下水污染。(5)渗滤液集排系统垃圾渗滤液通过场址底部设立的导流盲沟进行收集。导渗盲沟的设置:是指在已清基的平基层上开挖出1m1 m左右的盲沟,中间埋HDPE多孔工程塑料管,周围埋鹅卵石,坡降0.03,每间隔40米左右设置一条次盲沟与纵向主盲沟交错相连,纵向主盲沟HDPE管穿过垃圾坝的集水沟进入渗滤液调节池。场址底部导流层:在库区谷地平基层上部铺设0.3m厚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直径25mm60mm。垃圾覆盖后的临时截洪沟:当垃圾填埋到相应的截洪沟后,在沟内铺设鹅卵石,改成渗滤液收集盲沟,渗滤液经盲沟收集后导入渗滤液调节池。(6)沼气导出系统由于本填埋场进场垃圾量较少,且垃圾有机物含量低,填埋气体的产生量较少,综合利用的价值不大。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防止大气和恶臭污染,本设计将近5-7年服务期内的填埋气体通过导气石笼顶部的点火头点火燃烧,将其转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气体;同时在气体排放口设置自动监测系统,一是监测甲烷浓度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监测当甲烷浓度达到具有回收价值时进行沼气能源回收。(7)覆土:生产管理的重要一环,按本场的深度和单元区域的要求,每一层 为 一个填埋区域,即压实厚度达到2.2m时,覆土0.3m,构成一个约2.5m厚的填埋单元层,当日垃圾厚度不足2.5m时暂不覆土。考虑到此垃圾场每日消纳垃圾量较小,设计每天的垃圾形成一个填埋单元,以保证每个填埋单元面积大约为8.5m10.0m。在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完成一个作业区域后即进行中间覆盖,减少渗沥液产生量,缩小了渗沥液处理区的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8)最终覆盖系统处理场已填埋达到设计标高后需进行最终覆盖封场处理,其目的是限制降水渗入垃圾层,以尽量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同时可以有效的控制填埋气体的外溢,增加沼气的回收量,并防止空气污染。最终覆盖封场处理,可使处理场尽快稳定后进行场地开发和利用。最终覆盖系统包括填埋气体收集层,粘土隔断层和疏水层以及营养土层.(8)厂区平面布置本工程主要是由填埋库区、渗滤液调节池、管理区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五部分组成。管理区各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填埋库区范围包括垃圾坝及永久性截洪沟以内的所有面积;场底处理一次性完成施工;填埋作业时分期分片实施,具体做法是以临时截洪沟为界面,临时截洪沟以下为填埋一期,以上为二期。辅助设施包括门卫与计量间,车库及机修间,停车场,配电房,消防水池。进场道路与场区之间、场外公路与场区之间、生产管理区与库区之间均设置绿化隔离带,树种选用速生乔木,适当配种观赏性植物。(9)垃圾运输垃圾清扫与运输设备的配备依据城市环卫作业量而定。为保证本场建成后能顺利运行,配备适当数量清扫与垃圾运输车辆,其中自卸车1辆、道路清扫车与后装式压缩车各1两、洒水车1辆。表7 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技术特征单位数量订货1地磅30吨电子衡台1国 产2推土机辆1国 产3洒水车辆1国 产4自卸车5t辆1国 产5洒药车泵喷药量80L/min,洒水量6000kg/h,行速50km/h,工作速度5km/h辆1国 产6工程巡视车吉普车辆1国 产7道路清扫车小型辆1国 产8挖掘机辆13.5填埋工艺及方法(1)填埋工艺本场场址距拟同步建设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远,到城市污水管网只有3公里。从方便管理、降低投资和运行费考虑,可以将渗滤液在现场经过简单处理后,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流程:渗滤液 调节池 厌氧接触氧化池 城市污水处理厂 达标排放排放或燃烧降雨填埋场气体生活垃圾填埋区摊平碾实消毒覆土卸车计量自卸汽车截洪沟自卸汽车渗滤液污泥备料场调节池清江自卸汽车污水处理厂控装设备达标水管道排放 填埋工艺流程图4 工程污染因素分析4.1垃圾的分解与产生机理垃圾填埋后,垃圾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参与下产生降解作用。在垃圾填埋一期,垃圾中的溶解氧及垃圾空隙中的氧较多,这时有机物的分解为好氧生物分解,历时几天到几星期产生CO2和H2O;当垃圾中的溶解氧及空隙中的氧消耗怠尽时,这时有机物在厌氧分解,历时两个月到一年,主要产生CO2、N2及少量的H2、CO、O2、H2S、NH3;接下来进入甲烷发酵不稳定期和稳定期,主要产生CH4和CO2。4.2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拟建工程的生活垃圾是采取混合收集法。垃圾场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将产生以下污染:场地施工时,进行平整、压实、铺设防渗层、回填取土,将破坏部分植被,同时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垃圾场占用土地将造成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废水:垃圾场产生的渗滤液、洗车台的洗车废水及生活污水。废气:运输车辆在垃圾运输沿线及处理场产生的二次扬尘,以及垃圾分解产生的甲烷、甲硫醇、硫化氢和恶臭等。噪声:自卸卡车卸车时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垃圾在摊平、压实及取土、覆土时产生的机械噪声。4.3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1)废气和恶臭处理场废气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成分而产生的,废气中的主要成份是CH4和CO2,主要污染物是CH4、NH3、H2S等。CH4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CH4占5-15%时易发生爆炸,NH3、H2S为强刺激型气体,具有恶臭味。预计该处理场的产气时间段约为处理场启用后的第2年至封场后的13年内。填埋气体的产生量与垃圾的填埋量、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垃圾填埋年限及垃圾分解速率等因素有关,据相关资料介绍,其经验值为 130490m3t垃圾。考虑到景阳镇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较低,可取经验值的低限作计算参数,预计本处理场垃圾的产气率在130m3/t垃圾左右。填埋垃圾总量为6.79万吨,处理场总产气量约为882.7万m3,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填埋作业方式、处理场结构、处理场层覆土的密封程度等因素有关。表8 垃圾填埋场气体的主要特性特性CH4CO2H2H2SCON2相对比重(空气)0.5551.5200.06901.1900.9670.967可燃性可燃可燃可燃可燃与空气混合爆炸范围(V%)515475.64.345.512.574臭味无无无有轻微无毒性无有无有有无(2)垃圾飞扬物处理场垃圾飞扬物包括塑料袋、纸张和扬尘,主要来自填埋作业和运输道路,其排放量与场区管理、风力及垃圾中塑料、纸张的含量等因素相关。(3)渗滤液1)渗滤液产生量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由内外两种因素控制。内部因素即垃圾本身产生的污水,外部因素则有气候条件(降雨量、蒸发量、风速等)、场地条件(地下 水位等)、垃圾场的结构、排水设施、压实和覆盖等。在正常情况下,渗滤液产生量主要决定于降水。根据降水量和处理场面积,渗滤液产生量采用日本全国都市清扫协会推荐的计算式:Q=CAI1000式中:Q渗滤液排出量m3C填埋区渗透系数,取0.35I降雨强度,年最大降雨量的日平均值(2%),取2.92A填埋库区的汇水面积,为7000m2由此式计算出的垃圾渗滤液的产量为7.28吨/d。 2)渗滤液水质 处理场渗滤液水质因垃圾的种类、构成成分、填埋规模、填埋工艺、填埋时间及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会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外观呈深褐色,色度高且具严重恶臭。渗滤液的水质随垃圾填埋时间而变化,但不呈周期性。通常,随着垃圾填埋时间的增长,渗滤液中COD、BOD5及 BOD5 /COD比值将逐年降低,NH3N有可能逐年增加,但达到某一程度则呈稳定的规律,且pH值亦渐由弱酸性转至中性。渗滤液经调节池调节后,其主要污染物是BOD5、COD和NH3-N。表9 垃圾渗滤液性质分析 类 别变化范围类 别变化范围颜色黄-黑灰色Cu0.11.43嗅觉恶臭Pb0.0691.53总残渣236535703Cd00.13PH5.58.5As0.10.5CODcr18954412Hg00.032BOD5112619000Cr0.012.61NH3-N207400Mn0.473.85NO3N0.5919.26Cl-1893262有机酸4624600(4)噪声本工程噪声主要是场地施工、垃圾运输、垃圾填埋作业、渗滤液处理等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噪声源有运输车辆(噪声值为6585 dB(A)、推土机、装载机、运土汽车和压实机等,其噪声值一般可达80100dB(A),此外,渗滤液处理站的鼓风机的噪声约100 dB(A)。场内设备在选型上控制在85dB以下。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消音、减振、利用建筑隔声等方式降噪。5污染控制措施 5.1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1)处理场气体的收集和处理措施本场设计采用垂直石笼的方式,由于本填埋场进场垃圾量较少,且垃圾有机物含量低,填埋气体的产生量较少,综合利用的价值不大。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防止大气和恶臭污染,本设计将近5-7年服务期内的填埋气体通过导气石笼顶部的点火头点火燃烧,将其转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气体;同时在气体排放口设置自动监测系统,一是监测甲烷浓度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监测当甲烷浓度达到具有回收价值时进行沼气能源回收。垃圾气用作燃料时,必须将甲烷的浓度提高,不仅要除去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要去除其中的其它有害挥发物,因此,评价建议在综合利用前对垃圾气进行净化处理。(2)恶臭防治处理场填埋作业严格执行分单元逐日覆盖制度,夏季增洒防腐剂和除臭剂;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周围应设防护林,以阻止填埋气体与垃圾渗滤液中恶臭物质的扩散。(3)处理场飞扬物的防治在垃圾填埋作业区、土源采掘区、进场公路和场区道路等区域实施定期洒水,对植被遭破坏的区域进行复垦和绿化,以防止处理场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设备应增加洒水车一台。为拦截作业区飞扬的塑料袋和纸张,评价建议处理场备有活动栅栏,随机布置在填埋作业区的下风向;此外,为防止出入处理场的垃圾运输车可能对外部道路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建议在填埋库车辆出场处设置一个洗车台,同时配置一套移动式洗车装置。5.2水污染控制措施(1)清污分流措施处理场场外径流和填埋作业完成后坡面的径流与渗滤液各自形成独立的排放系统,清水经撇洪沟顺地势通过农田排水沟直接排入清江,渗滤液则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拟建污水处理厂。(2) 渗滤液处理垃圾渗滤液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垃圾本身所带的水分;二是垃圾中有机物经氧化分解后产生的水;三是各种途径进入填埋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与后者相比,前两者的量可以认为微不足道,因此预测填埋场垃圾渗滤液量主要是推算从外界进入填埋场的补给水量。根据国内、外填埋场的运营经验,景阳镇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计算平均日产量为7.28吨/d;加上生产管理区杂用水与生活污水及垃圾车洗车水2.2吨/日,合计为9.5吨/日。处理流程为渗滤液 调节池 厌氧接触氧化池 城市污水处理厂 达标排放(3)防渗措施为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体的污染,本处理场的防渗采用水平防渗,选择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膜作为水平防渗层。HDPE防渗膜与垃圾有较好的相容性,渗透系数小于10-12cm/s,有足够的强度和延展性,不易破损,铺设、质量控制、修补和维护不难,并有很好的耐久性。本防渗处理方案,使处理场与地下水体完全隔断,从而避免处理场周边地下水被处理场污染。5.3噪声控制措施在注重填埋作业机械的设备选型的基础上,设计对渗滤液处理站的鼓风机采用安装消声器的噪声防治措施。5.4复垦绿化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和美化环境,而且在防止污染,消除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处理场各区段单元的使用功能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绿化措施:(1)在渗滤液处理站周围设1015米的卫生防护隔离带,种植树形美观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如侧柏、广玉兰、夹竹桃、美人焦等,以减少臭气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使场区的景观得以改善;(2)处理场最终的填埋平台及边坡上及时种植灌木和草,防止覆盖土的裸露;(3)在新建的进场道路和场区道路两旁及时种植乔木,如樟树、女贞、华山松、广玉兰等;(4) 根据生活区、管理区的地形及周围环境,布置一些特色花坛和盆景,周围种植抗污染的树种并点缀一些小雕塑,给职工提供一个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5) 处理场封场后及时铺满草皮,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树木;6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结合本工程工艺特点,项目建成后,本评价选定监测因子为TSP、NH3和H2S、CH4。监测时同步观测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项目建成前,SO2 、NOx 和PM10 为评价选定监测因子。(2)采样点布设 工程建成后布点如下:表10 大气监测布点表项 目大气监测测点布置按5点布设:填埋区及其附近监测项目TSP、NH3、H2S、NH3监测周期每季一次工程建成前主要对拟建填埋场空气质量进行评价,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2中的规定执行。(3)监测结果根据建始环境监测站2010年8月对建始县景阳镇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统计结果详见下表表11 景阳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L污染物名称SO2NOxPM10日均值0.0800.0100.071日均值标准0.150.100.15(4)评价方法本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来评价空气环境质量水平。单因子评价指数用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Ii = Ci/ Co式中: Ii 污染物i的单因子评价指数,无量纲; C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m3; Co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m3。(5)评价标准根据建始环保局关于评价标准的批复,本次环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6)调查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景阳镇环境空气质量良好。6.2地表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调查范围拟建垃圾填埋场周围只有清江,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方法进行。(2)取样断面及采样方法项目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标准方法进行。分别在河流沿线设置3个监测断面。(3)监测因子根据拟建项目废水的污染特点,监测项目定为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COD、SS。水质采样执行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GB12997-97),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4规定的方法进行。(4)监测时间与采样频次建始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8月对接纳水体环境进行了一期监测。(5)监测结果表12 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清江pH6.6-7.0COD15-17BOD53-4SS306.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根据环评导则的要求,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本评价采用达标率法及单因子指数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评价标准根据建始县环保局的批示,清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标准如下。表13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表(单位:mg/L)污染物GB3838-2002GB5084-92类标准类标准类标准类标准类标准*水作pH69696969695.58.5Hg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1.0Pb0.010.010.050.050.10.1CODcr1515203040200Cd0.0010.0050.0050.0050.010.005BOD533461080NH3-N0.150.51.01.52.0/粪大肠菌群200200010000200004000010000注:pH无量纲,以下同。*评价区域作物主要以水作为主。(3)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上表及调查结果可知,监测断面上各监测单因子指数均小于或等于1,没有超标现象,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但是BOD5接近限值。综合分析,监测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沿河生活污水的影响,水质已受到污染一定污染,表现出典型的生活污水污染的特征。6.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内容建设初期,对地下水质影响不大,建设完成后要严格监测地下水,以免渗滤液意外渗透污染水体,影响附近居民及生态环境健康。表14 地下水及垃圾渗滤液监测表项 目地下水监测垃圾渗滤液监测测点布置按3点布设:在库区下游及其附近处按3点布设:库底及调节池周围监测项目pH、BOD、CODCrpH、BOD、CODCr、悬浮物、污水计量监测周期每月一次,填埋数年后可逐步改为按季按年监测由污水处理场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监测6.4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4.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调查范围及监测布设调查范围为垃圾处理场场界外100m以内的范围内,主要在距居民近的地方布点,建始环境监测站在项目拟建地点(中心位置)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L A eq。(2)监测时间2010年8月(3)监测结果:声环境监测结果见下表表15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表 单位:dB(A)监测点编号昼间夜间景阳镇49.040.849.739.249.339.149.439.26.4.2声环境质量评价(1)评价标准根据建始县环保局下达的评价标准,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一类标准,其评价标准值见下表。表16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表类别昼间夜间255dB(A) 45dB(A)(2)评价结果从现场实测结果来看监测点昼间和夜间两个监测时段内,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均能满足区域功能划分对声环境的要求,目前声环境质量可达到1类标准要求,整个垃圾场场址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6.5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景阳镇拟建区域为一裸地,基本上无植被生长。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及名胜古迹、生态敏感与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7环境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