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村村响工程工程在随县农村的运用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广播村村响工程工程在随县农村的运用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广播村村响工程工程在随县农村的运用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广播村村响工程工程在随县农村的运用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广播村村响工程工程在随县农村的运用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播村村响工程工程在随县农村的运用的实践与思考(11.29) 作者: 日期:广播“村村响”工程在随县农村运用的实践与思考目录摘要关键词一、 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概况(一) 随县概况(二) 随县农村广播的现状二、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实践(一)农村“村村响”工程的意义(二)随县农村“村村响”工程的规化与方案(三)农村“村村响”在随县的实施三、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存在的问题(一)工程建设资金(二)广播本身的问题(三)后期维护管理的问题(四)节目质量问题四、促进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发展的建议(一)明确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发展方向(二)做好与各部门相结合工作(三)切实提高农村广播“村村响”的效率摘 要: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实施以来,在巩固农村舆论宣传阵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科技兴农、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将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使“村村响”工程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认识,重视这一惠民工程的发展维护,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创新广播内容与形式,以适应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广播 “村村响”工程实践与思考 一、 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一) 随县概况 新随县位于鄂西北,跨北纬31193226,东经124311346,有着独特的区位优越,东依武汉、西邻襄樊、北至信阳、南离荆州,交通十分便捷,312、316两条国道,汉丹、西宁两条铁路和汉十、随岳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随县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200-800米。境内北部最高点为桐柏山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最高点为大洪山宝珠峰,海拔1055米。中部为一片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是古今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境内涢水流贯其间,厥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涢水流域。 2009年5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根据国务院批复,从曾都区划出18个 乡镇组建随县,县城设厉山镇。 全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名列全省第一。比全省版图面积占第二名的房县多563平方公里。 全县辖有厉山、高城、殷店、草店、小林、淮河、万和、吴山、唐镇、尚市、新街、安居、环潭、洪山、三里岗、柳林、均川、万福等18个乡镇,39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9814万,在全省名列第15位。(二) 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历史与现状 上世纪50至80年代,随县农村有线广播进入到了千家万户。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和乡镇政府体制改革,农村有线广播却走向了衰落及至全部瘫痪。2013年,随县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的东风,扎实推进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并列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其目的为:一是通过发展广播来占领农村宣传阵地、做好基层思想宣传工作;二是通过发展广播来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广播来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 目前,在国内,农村“村村响”广播工程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在进行,一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来传输音频信号,到各村组直接采用有线电视滤波器在线路上接出音箱来实现,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平原地区人员集中、有线电视覆盖率高的地方来应用,此方式维护成本高,如果有线网络建设不规范,无回传系统的话,则“村村响”监控功能无法实现;二是采用电信IP宽带网络来传输音频信号,再加上小功率的无线调频发射接收的方式来实现“村村响”,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平原或丘陵地区或小山区,此方式应用广泛,不足之得就是如果不采取共用的方法,每个接收点的使用网络年费较高;三是采用电信或移动3G无线蜂窝传输接收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主要大山区,有线电视及电信IP宽带线路不能达到的地方,此方法的缺点也是使用费用高,按秒计费;四是采用以上三种方式之中上的二种方式混合应用。这几种方式主要是考虑地形地貌以及资金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在原理上都能达到“村村响”的效果。 随县处于鄂北腹地,经过2014年上半年的试点准备,随县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于2014、2015、2016年对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组全面实施。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随县广电局根据随县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此项工程,在全县农村通过电信IP宽带线路传输,各乡镇在原文化站建立“村村响”镇级广播平台,各行政村建起了广播接收终端,并通过小功率无线发射到组,组用无线接收设备来接收收听广播。基于此,全县建立了以转播上级广播电台节目为主,县、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插播自办节目的框架,满足农村基层组织应急广播和日常广播需要的无线调频广播网络,基本实现全县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 随县由于是全国最年轻的县,建县时间短,境内无任何行政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制作、发射和传输机构。随县广电局以此为契机,经多方论证,建立符合随县特色的高标准的“村村响”工程,同时,以此“村村响”工程为基础,拓展建立随县广播电视台,完善随县广播和电视制作及播出各项功能,更好地为随县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服务,为丰富随县百万人民群众资讯文化娱乐服务。二、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实践(一)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的意义 1、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体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可以依靠现代通信技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可以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在边远农村、山区的传播能力。2、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内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其首要任务是保障公众的生命和健康。广大群众既是我们保护的主体,更是我们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依靠的主体。建立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系统,有利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已经成为应对危机和风险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他具有传播信息、树立形象、沟通民众、解疑释惑的重要作用。3、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是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中央、省、市的重要决定和重大部署可以通过村村响广播直接、主动、及时传到全县村村户户,县委、政府的声音可以通过广播随时随地的传播出去,老百姓在自家堂屋里,田间地头都可以听得到上面的声音,村村响广播是公共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之村村响广播能够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方向,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关爱。(二)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的规化与方案 随县地处湖北省北部,是全国南北地理的结合部,辖区内既冲积平原,又有丘陵地带,更有崇山峻岭的山区,是典型的“三山一水二分田”格局。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辖区内各种传输网络发展不平衡,其中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入村率为60%,入户率为45%;电信宽带传输网络入村率为95%,入户率为75%。因随县有线电视网络未全面覆盖偏远山村,加之无回传网络,如果新架线路,费用过高,广电利用率低,广电网络公司投入积极性不高,且网络回传系统不完善,无法完成县级平台监控村级终端之功能。而采用现有的电信宽带IP线路传输广播信号是利用现有电信IP宽带网络,只要有网络行政村(居委会)直接接入网络就能工作,并且宽带网络本身具有双向性,可以随时监控村级广播终端的运行状态。目前随县每个村都有远程教育网络,直接接入就可以正常工作,并有效地节省大量资金。在村到组一级的广播信号传输上,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村,因空中信号无阻隔,在村办公室采用小功率无线调频发射,每个组基本上能接受到广播信号;在山区的村,采用3G的WIFI发射和接收方式传输到组的无线接收喇叭上。保证了全县各村组无缝隙覆盖“村村响”广播。基于此,随县广电局经多方论证,决定采用现有的电信宽带IP线路传输村村响广播信号,因目前每个村已全部接入了全省组织部门使用的远程教育系统,做到了一网多用用,节省了“村村响”所需要的宽带信号年费。节省了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和后期维护费用,也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投入。根据随县村村通广播特点和和设计思路,随县村村响广播系统整体架构分为县级广播平台、乡镇广播平台、村级广播终端平台。核心平台部署在县广播机房,核心平台包括喇叭管理、日志与监控、业务加载与执行、优先级和权限控制、语音和数据接入、流媒体加密分发等能力。终端接入平台是部署在村委和其他网络广播业务需求的终端接入点,通过终端接入平台实现对网络广播控制,实现对语音流媒体、短信内容甚至视频等的分发。网络广播需求用户如果已经具备普通常规的网络广播系统,只需要增加终端接入平台即可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实现对语音、文字等内容的下发。县级机房配置广播系统服务器,系统播控软件,调音台,CD等。全县所有广播终端的节目源和控制指令都由这里发出。县级机房系统将每天各时段需要播放的节目上传到服务器,并编制播放计划,系统按任务计划实现全自动播出,广播终端单独接收个性化节目。将外接音频信号(卡座、CD、数字机顶盒、卫星接收机等)通过调音台送入系统服务器,实时压缩成高音质数据流,并通过网络发送各广播终端。系统可实现推送功能,能够将录制好的节目在网络空闲时提前推送至各行政村,实现广播终端定时播放的功能。能够满足即便网络出现故障时,系统仍然能够正常播放。在各相关部门采用密钥方式放置IP网络话筒(选配),即可实现时时插播。可实现任意分区广播、全体广播、定时定点广播,可以按照星期、月、日等方式对节目进行编程控制。上级应急播出时,下级普通节目自动中断播出并强制转播上级的紧急广播内容。为农业局、林业局、气象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提供数据接口服务;乡镇机房配置广播系统分控服务器,系统播控软件,调音台,CD等。所有乡镇机房播出的节目必须受县级机房控制,镇级机房所播出的节目需上报县级机房审核后批准后方可按编程播出,县级机房有权随时中断镇级机房正在播出的不适当的节目。县级机房对各镇的节目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全镇所有广播终端的节目源和控制指令可以从这里发出。乡镇机房系统将每天各时段需要播放的节目提前上传到服务器,并编制播放计划,由县级机房审核后系统按任务计划实现全自动播出,广播终端单独接收个性化节目。将外接音频信号(卡座、CD、数字机顶盒、卫星接收机等)通过调音台送入系统服务器,实时压缩成高音质数据流,并通过网络发送各广播终端。系统可实现推送功能,能够将录制好的节目在网络空闲时提前推送至各行政村,实现广播终端定时播放的功能。能够满足即便网络出现故障时,系统仍然能够正常播放。在各相关部门采用密钥放置IP网络话筒(选配),即可实现时时插播。可实现任意分区广播、全体广播、定时定点广播,可以按照星期、月、日等方式对节目进行编程控制。上级应急播出时,下级普通节目自动中断播出并强制转播上级的紧急广播内容。通过电话可对乡镇所属行政村进行电话广播。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可对授权行政村进行广播。村级广播控制主机平时处于实时收转上级信号的待机状态,一旦接收到上级控制信号,便自动将功放打开,同时把网络信号解调出的广播音频信号送入功放,所有喇叭播出上级广播节目;一旦上级节目结束,广播终端便自动关机,所有喇叭也跟着自动关机;实现村级机房的无人值守、自动收转功能。当村级需要插播时,需把信号传送给镇级平台,并由镇级平台实时上传给县级平台审核后通过DVD、卡座、话筒接入广播终端方便地实现村级节目播出。紧急广播时,村级优先。(三) 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在随县的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在随县的实施分三步走,2014年先期试点一个县级平台,三个镇级平台和四十个村的接收终端的安装调试,2015年在全县另外358个村(居委会)全面铺开,并且建设16个镇级播平台,2016年全县覆盖,全系统正常使用。目前2014年的试点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三、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存在的问题(一)工程建设资金随县“村村响”工程需建立县级播控平台一个,十八个镇及经济开发区、太白顶风景名胜区20镇级机构各需建设一个播控平台,398个村需要建立398个接收播出终端。每个村(居委会)两只喇叭,每个组一只喇叭,共计40000只喇叭,按财力和物力最节省的方式,使用电信IP宽带网络传输,工程完成需资金总计约680万元。省级财政在工程验收后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组每个村补助3000元,共计119万元。其余建设资金需要地方政府补贴,但随县政府成立仅五年,底子薄,财力有限,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到此项工程之中来,目前工程先采用借用启动资金,先建成基本构架,再利用“村村响”自身的功能进行商业化运营,产生利润循环投入工程再建设不断扩大和完善随县“村村响”工程。(二)广播本身问题广播接收设备损坏率较高。因调频广播大部分安装在室外,受风吹、雨打、太阳晒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导致大部分调频广播或外壳生锈腐烂或机芯提前报废或变压器遭受雷击损坏,使用寿命明显缩短。特别是我县三分之一的村地处山区 ,夏秋两季经常出现暴雨和雷阵雨等灾害性天气,广播接收设备损失理大。另外是广播的自然淘汰。安装较早的调频广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播自身零配件磨损老化,直至无法使用为止。(四) 后期维护管理问题一是维护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建设资金因素中提到的维修费难落实,另一方面是调频广播因自然因素容易坏,修理任务较重。据调查,平均每只广播每年要拆卸、修理、安装反复34次,而且乡镇因人手较缺难到位。二是管理难。农村广播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公益事业,但一直以来,管理职责很难明确,乡镇、行政村皆不愿意管理的现象较普遍。(五) 节目质量问题一是直接面向基层、服务“三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服务类节目偏少。二是节目内容不够丰富,转播内容多,自办节目少,广播整体信息量小。三是节目形式缺少活力,听众参与度低,互动性差。四、促进随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发展方向形成共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加强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主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广泛宣传,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农村广播具有巩固农村宣传阵地的“安全带”作用,预防突发性事件的“保险带”作用,传播农民所需信息的“传输带”作用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胶粘带”作用,广播仍然是广大农村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和有效工具。随县计划再用两年时间,争取到2016年底,实现全县100%行政村通广播,90%的农民能听到广播,80%以上的村建立和恢复广播室,各集镇主要公共场所能收听到清晰的县级广播信号。同时,按照室外调频广播规划设置的要求,结合村庄规模、地理条件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切实提高农村广播收听率和覆盖质量。(三) 做好“村村响”与各部门相结合工作 加强农村广播建设,抓好落实是关键。必须加强领导,成立县、乡(镇)两级领导小组,出台广播“村村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落实有关部门的职责。县委县政府把实施广播“村村通”工程列入乡镇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项目和乡镇宣传思想工作考核项目,通过检查考核督促落实;县政府要加大对广播事业的资金投入,积极扶持广播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县电力公司要为发展农村室外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