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课城西小学 张惠君【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难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一、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教师课前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自然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所要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具体目标。如:通过之前的了解,咱班同学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师先依次出示: 125= 352= 254= 1258=再出示: 25134= 1597+153=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3得1300。生2:把15提出来,97加3得100,再算15乘100得1500。师:你们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25134=25413=1300生1:乘法结合律生2:乘法交换律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生口答、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课的开始通过抢答一组口算题,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乘法运算定律的回顾为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此环节一般控制在25分钟左右)本环节要求教师要选择或设计一组基础练习题,练习题应与教材例题紧密结合。这一环节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结对交流,帮助下游学生寻找知识的缺漏之处,及时帮扶。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基本练习】我会做(1)2345 (2)8(125+11)(3)22895 (4)6532+3532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说时先说一说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再说一说怎么算的?生1:2345=2320=4608(125+11) =(8125)(811)=100088=1088师:根据刚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和这个同学做的有不一样的吗?(有则对比,优化方法)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变式练习】试一试 我能行(1)36101 (2)1899+18(3)2544 (4)1252532(学生都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算法)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生2: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6101 =36(100+1) =36100+361 =3600+36 =3636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18(99+1)=18100=1800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另外同学的方法: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252532=(48)12525=(1258)(254)=1000100=11001252532=12525(48)=(1258)(254)=1000100=100000(集体订正)师:针对同学的发言,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师: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师:第2题的100从哪里来的?生: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生1:25(20+24)生2:25222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这两种方法都对吗?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第一种将乘法改为加法不对,是求四个因数的积。师小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但还别忘了有没有违背计算原则。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出示刚才做过的题目),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生1:先看看数,再看能否用运算定律?最后算一算。生2:看这些题能不能应用运算定律,再算。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很好,在进行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看 乘法交换律: ab=ba 想 乘法结合律:(ab)c= 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算(虽然学生对这几道题掌握的比较牢固,教师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同时,使学生领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练习从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师:下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挑战?【提高练习】动动脑 我最棒(1)99128+99871+99 (2)13268-3268(3)25197+75 (4)3476+24172我们的挑战时间是4分钟。如果能做对其中的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 如果做对这4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生上台展示)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 师:第一题和第二题你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有没有不一样的? 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生1:25197+75 生2:25197+75=25197+253 =(25 + 75)197=25(197+3) =100197=25200 =19700=5000生:为什么分成253?生:253=75,把75分成253。正好都出现了25。用乘法分配律。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师:怎么错的?师:(针对错误的同学)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生3:第4题,我是这样做的 3426+74172 = (26+74)34 =10034 =3400师:做对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做对4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会有完美的表现!三、检测反馈,评价反思。(此环节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结束阶段,可以根据前面出现的错例设计适当的检测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练习。为了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数量与难度都要控制好。同时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拓展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又能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升思维层次,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拓展题要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灵活安排,也可放在课下完成。练习结束后,应及时反馈练习效果,并对学生个人及小组表现给予评价。同时结合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完成情况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必做题】:一、填一填:(1)3845=38(_)(2)12532=125_(3)3942+6142=(_+ _)42二、连一连:8(125+11) 35 (199+1)35199+35 (37+63)453745+6345 8125+811三、怎样简便怎样算:(1)4 4325 (2) 2564 (3) 35102【选做题】: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保证。基于此,在自主检测设计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生3:我运用不同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喜悦。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课下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并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拓展练习:9999+199=999999+1999=99999999+19999=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看:看算式的特点。二想:想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三算:正确计算。总之,练习课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首届高尔夫形象大使大赛活动总体方案
- 查看党章的历史沿革和新党章
- 基础计算机培训
- 银行代偿借款合同
- 商务酒店住宿协议
- 供应商环境与安全管理合同2025
- 合同欺诈案例分析与启示
- 煤矿思想教育培训
- 窄轨机车车辆电气系统安全考核试卷
- 摩托车维修中的安全驾驶与维护知识考核试卷
- 2024版合同及信息管理方案
- 梁板结构:双向板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
- 吊篮高处作业安全交底
- 彩票物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磁感应:“棒-导轨”模型4:单棒-有外力发电式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江西省(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T∕CFA 0308053-2019 铸造企业清洁生产要求 导则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笔试 内容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