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变质岩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变质岩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变质岩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变质作用 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变质岩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1. 片理 在地壳的深处,由于静压力较大,温度较高,岩石的塑性程度较高,在应力的作用下,组成岩石的矿物常沿垂直于应力的方向上平行排列,形成片理。2. 特征变质矿物 是仅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它是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很灵敏,所以常常称为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3. 变余结构 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4. 变晶结构 是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5. 角岩结构 一些泥质岩石由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隐晶质变晶结构称为角岩结构。6. 鳞片变晶结构 大部分变晶矿物为片状,因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片状矿物可呈定向排列,也可不具定向排列。7. 纤状变晶结构 大部分变晶矿物为一向延长纤维状颗粒。若变晶矿物为柱状,则称柱状变晶结构。8. 碎裂结构 岩石受到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称为破裂结构。9. 糜棱结构 当应力十分强烈时,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呈微粒状,微粒具定向性,表现似流动构造,期间残留少量稍大的刚性矿物碎块,但常被磨圆呈眼球状。10. 变余构造 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这种构造称变余构造。11. 板状构造 为一般泥质或硅质岩受应力后产生的一组平行破裂面,使岩石呈板状剥离。板状劈理常与原始层理斜交。12. 千枚状构造 岩石中各组份已基本重结晶,而且矿物已初步有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弱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但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13. 片状构造 是变质岩最常见最典型的构造,其特点是岩石中所含大量片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它是岩石组份在定向压力下产生变形,转动或受应力溶解,再结晶而成。14. 片麻状构造(片麻理) 岩石具显晶质变晶结构,以粒状矿物为主,片状或粒状矿物定向排列,但因数量不多而使得彼此不连接,被粒状矿物所隔开。15. 条带状构造 岩石中成分、颜色或粒度不同的矿物分别集中,形成平行相间的条带,即为条带状构造。16. 眼球状构造 在具定向构造的岩石中,刚性的矿物颗粒呈透镜状,扁豆状单晶或集合体沿定向构造平行排列,称为眼球状构造。17. 碎裂岩 指具碎裂结构或碎斑结构的岩石,它是在较强的应力作用下,受到破碎挤压,但其形变程度尚未达到糜棱阶段的岩石。18. 糜棱岩 具糜棱结构和定向构造的岩石,统称为糜棱岩。19. 板岩 是具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泥质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轻微变质作用而成。20. 千枚岩 是具有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21. 片岩 是分布极为广泛的变质岩,其原岩类型复杂,可以是超基性岩,基性岩,各种凝灰岩和含杂质砂岩,泥灰岩和泥质岩,经中低级变质作用而形成。22. 片麻岩 岩石具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含长石,石英较多,粒度较粗,岩石中长石和石英的含量大于50%,长石含量一般大于25%,当长石含量减少,石英增加时,则过度为片岩。23. 变粒岩 是一种含长石,石英较多,云母或其他暗色矿物较少,具细粒等粒粒状变晶结构。24. 斜长角闪岩 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岩石。25. 麻粒岩 是一种在高温和中压下稳定的区域变质岩,其特征是岩石中含水矿物均不稳定,一般含量很少或不出现。26. 榴辉岩 主要由绿色绿辉石和粉红色的石榴石所组成,一般为深色中粗粒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27. 石英岩 石英含量大于85%的变质岩,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而成。28. 大理岩 是一种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50%以上的变质岩,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经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而成。29. 变质相 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化条件。30. 变质相系 每一个变质地区都可用一系列的变质相表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特点,这种系列称为变质相系。31. 角岩 为泥质岩中级热变质产物,特点是原岩中的组份已经重新组合,以至原岩的结构,构造基本消失,但是没有化学成分的交代发生。32. 变质砂岩 石英砂岩变质浅时,呈变余砂状结构,称为变质砂岩。33. 变质砾岩 原岩如为砾岩,变质后呈变余砾状结构,胶结物发生重结晶,称变质砾岩。34. 矽卡岩 是由石榴石,辉石及其他钙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在深度不大或中等深度条件下由碳酸盐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接触时,因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岩石。35. P-T-t轨迹 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course)或在P-T图解中表示该历程的曲线。简答与论述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 温度是体系的热状态的直接标志。热状态的改变是导致变质作用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度范围:150-250 650-1100 指示矿物: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叶腊石诱发热状态改变的原因:(1)地热增温(2)上地幔热流的运动(3)岩浆活动带来的热能(4)摩擦作用产生的热能(5)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热能的积累压力: 1).静压力:(1)负荷压力(2)流体压力2).应力:(1)可更新应力(2)不可更新应力。主要有:挠曲应力、薄膜应力、热应力。 具化学活动性流体: 1)流体相组成: H2O,CO2,K,Na,Si,Mg,O2,A1,Fe,C1,F,S,CH3, CH42)流体相存在状态:(1)低温-气态或液态(2)超临界状态-高密度气体3)流体相来源:(1)岩浆活动(2)变质作用提供的流体(3)板块俯冲带入的海水(4)未变质的原岩中会保存流体时间:1)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时代2)变质作用发生到终止所经历的时间变质作用的作用方式:1)重结晶作用特征:粒度不断加大,相对大小均匀化,颗粒外形变得规则。2)变质结晶作用: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必有相应的原有矿物趋于消失。特征:变质反应前后,岩石的总成分保持不变3)交代作用:在变质条件下,由变质原岩以外的物质带入和原岩物质的带出,而造成的一种矿物被另外一种化学成分上与其不同的矿物所置换的过程。特征:变质反应前后,岩石的总成分保持不变,新矿物形成与旧矿物消失是同时进行,固态为主,有流体相的存在。4)变质分异作用:指成分均匀的原岩,在岩石总成分不变的前提下,造成矿物组合不均匀的一种变质作用。变质分异作用机理:结核原理-说明变斑晶的形成过程,不稳定组分的局部溶解,最稳定组分的沉淀及局部富集5)变形和碎裂 变形和碎裂是变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作用,它既与岩石(包括组成它们的矿物)的力学性质有关,又与变形岩石所处的深度、应力的大小强度等因素有关。影响因素:1)原岩成分和结构的控制(碳酸盐类岩石,硅质岩,砂岩和粉砂岩)2)外界因素-温度、压力、活动性流体变质反应的类型: 固体-固体反应; 有流体相存在的反应;连续与不连续反应固体-固体的反应特点: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固体、受温度、压力控制-温压指示计、P-T图解为直线固体-固体反应类型:同质多相变体反应;固溶体的出溶; 矿物有序状态的转变; 纯固相之间的反应1)同质多相变体反应:化学组成相同的固体,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常会形成晶体结构不同的同质异构体,这种现象叫同质多晶或同质多相现象。 2)固溶体的出溶:高温时固溶体矿物为均一的一相,当温度降低到固溶体分解曲线之下,就会分解为成分不同的两相。3)矿物有序状态的转变:长石中的A1-Si、某些铁镁矿物中的Mg-Fe、高镁方解石和白云石中的Ca-Mg均存在占位有序度。4)纯固相之间的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化学成分不同的纯固相矿物 有流体相存在的反应类型:水化和脱水反应;碳酸化和脱碳酸;水+二氧化碳;氧化还原反应不连续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突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发生。在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生成物只能在单变反应线上共生。偏离了平衡条件,不是反应物消失(生成物稳定)就是反应物稳定(生成物消失),这样的反应称为不连续反应。 连续反应: 成分可变的固溶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渐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在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双变反应区内共存。在双变区中,成分不断调整,反应的P-T条件取决于岩石成分。这样反应称为连续反应或滑动反应。矿物共生组合的标准:1)只有相互接触的矿物才可以看作是一个矿物共生组合;2)一个矿物共生组合的各矿物属同一世代,相互间无反应和交代现象 ;3)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中,同种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光性常数特征应相近,如有环带,则其边部化学成分及光性特征近似;4)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中的一对矿物之间元素的分配符合Nernst 分配定律,即各处元素的分配系数近相等 ;5)矿物共生组合中矿物共生关系应符合矿物相律,即矿物相数不超过惰性组分数。变质相的划分 :变质岩的化学类型划分泥质变质岩:源于泥质(铝质)沉积物;长英质变质岩:包括变质的砂岩、硅质凝灰岩和中酸性岩浆岩;钙质变质岩:源于灰岩和白云岩(可含石英、粘土矿物等杂质)等钙质沉积物;基性变质岩:由基性岩浆岩、凝灰岩及含显著数量的Ca、A1、Fe,Mg的不纯泥灰质沉积物转变而来的变质岩;镁质变质岩:源于超基性岩浆岩和绿泥石质及其它富含Mg、Fe的沉积物。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征1)矿物成分取决于原岩的特点,变质作用及交代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变质岩矿物成分更为复杂多样。这一方面是由于变质岩的化学组成极为宽广,另一方面是由变质作用的特点所决定的:变质作用温度界于岩浆作用与沉积作用之间,且温压变化范围宽广得多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有应力和溶液参与等。2)变质岩矿物成分取决于岩石(原岩)化学成分和变质作用条件。一方面,相同变质条件下不同化学类型岩石会出现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另一方面,同一化学类型原岩在不同的变质条件下也会出现不同的矿物组合。3)变质岩矿物成分首先取决于原岩化学成分4)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的影响因素SiO2 、Al2O3、K2O程裕淇(1963)对区域变质岩的分类:1、长英质 2、泥质 3、中性 4、半粘土质 5、基性 6、钙质 7、钙镁质 8、富硅岩 9、镁质都城秋穗(1961)对区域变质类型划分1)低压型:红柱石-矽线石型(30 /Km) (低P/T型:又称为红柱石-夕线石型。 典型的相系列为ZP-PGSAG.)2)中压型:蓝晶石-矽线石型(20 /Km) (中P/T型:又称为蓝晶石-夕线石型。 典型的相系列为:ZP-PGSEAAG。)3)高压型:蓝闪石-硬玉型(10 /Km) (高P/T型:又称蓝闪石型。典型的相系列为:ZLABSE。) 由于P/T比变化大,造山变质岩分布区变质相系列和递增变质带演化十分复杂多样,可划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和一系列过渡类型:低P/T型(红柱石-夕线石型);中P/T型(蓝晶石-夕线石型);高P/T型(蓝闪石型)绿片岩相(GS)-低级区域变质相特征:低温矿物组合和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