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验收监测方案.doc_第1页
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验收监测方案.doc_第2页
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验收监测方案.doc_第3页
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验收监测方案.doc_第4页
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验收监测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张环监验字201 第( )号项目名称: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委托单位:临泽县供热公司张掖市环境监测站二一五年二月三日承担单位:张掖市环境监测站站 长:朱晓霞项目负责:刘 流方案编写:刘 流方案审核:徐 巍方案审定:朱晓霞目 录一、前言1二、验收监测依据2三、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四、环评结论及批复要求7五、验收监测评价标准11六、验收监测内容13七、环境管理检查1413一、前言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是由临泽县供热公司建设的,位于临泽县沙河镇五三村,工程承担县城大部分居民及单位的冬季供热。2011年10月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完成了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张掖市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8月以(张环评发201136号)文件给予批复。该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竣工,2013年3月经市环保局核准正式投入试生产。2015年1月临泽县供热公司委托张掖市环境监测站对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进行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张掖市环境监测站派遣有关技术人员于2015年2月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勘察,并查看了有关该项目的技术资料、批文等,根据国家环保部有关污染源监测技术规定,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并结合现场勘察时该厂污染源排放实际情况编制此验收监测方案。二、验收监测依据(1)国务院令第253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2月。(2)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0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0年2月。(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01年11月。(4)甘肃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甘环发1995030号 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1995年6月。(5)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年10月。 (6)张掖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张环评发201136号关于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11年8月。(7)张掖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张环评发201326号 张掖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民乐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试生产的批复 2013年3月。(8)国家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监测分析方法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1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新建新建一座热源厂(229MW),新建3座换热站,改造原有锅炉房5座为换热站,在近期供热范围内敷设一级供热管网5.272x2 km,供热面81万m2。项目北、南、东侧均为农田,西侧为公路。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图3-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3.2 工程建设内容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新建新建一座热源厂(229MW),新建3座换热站,改造原有锅炉房5座为换热站,全封闭煤库一座,在近期供热范围内敷设一级供热管网5.272x2 km,供热面81万m2。建设项目投资总概算为6589.19万元,实际投资7120万元。3.3锅炉工艺流程简述3.3.1供热热水循环系统针对临泽县城区区域集中供热的实际情况,由于本工程属于集中供热工程,供热规模、范围较大,适合采用高温水供热系统,从长期的运行角度看,高温水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级供热管网供水温度确定为130,回水温度确定为70;二级供热管网供水温度确定为95,回水温度确定为70。高温水供热系统工艺流程见图3-3,锅炉热力系统工艺流程见图3-4。一级网供水管 二级网供水管130 95热用户热源小区热力站一级网回水管 二级网回水管70 70图3-3 供热系统工艺流程图锅炉管网供水管热力站管网回水管除污器热水循环泵省煤器除氧水箱补水泵除氧器除氧泵软化水箱软水器自来水图3-4 热力系统工艺流程图3.3.2上煤系统上煤系统按二班制作业,作业时间不大于12小时,炉前贮煤仓有效容积为80m3,可贮存12小时最大耗煤量。上煤系统流程见图3-5。图3-5 上煤系统流程3.3.3烟气系统烟气系统由鼓(引)风机、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烟道、风道、烟囱组成。烟气除尘脱硫工艺为:选用干式多管高效旋风除尘器加湿式麻石水浴脱硫除尘器的方式,除尘效率达96%以上,可以脱除40%的二氧化硫(加碱液)。热源厂烟囱高度80米,烟囱出口内径3.0米。锅炉烟气系统见图3-6。图3-6 烟气系统3.3.4 除灰、渣系统除灰、除渣系统见图3-7和图3-8。图3-7除渣系统工艺流程 图3-8除灰系统工艺流程锅炉排渣和除尘器收集的煤灰通过渣斗由推车送至规定的堆渣场,然后出售给建材企业综合利用。3.5 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措施3.5.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废气有组织排放源主要为两台燃煤锅炉。(1)有组织废气排放及治理措施有组织废气经麻石水浴脱硫除尘器处理后,由80米高烟囱排放大气。(2)无组织废气排放及治理措施无组织排放源主要为煤库。主要污染物为:粉尘。企业建设全封闭式煤库,采取绿化和洒水等防治措施降低粉尘污染。 3.5.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锅炉排污、软化器再生废水、机泵降温水及脱硫除尘废水为主的生产废水、职工生活污水、煤库和渣场排水、换热站换热废水等。项目热源厂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降温处理后可回用于脱硫除尘用水不外排。职工生活废水经室外排水检查井排入化粪池(做防渗处理)处理,最终外排至城市污水管网。煤库、渣场排水通过收集,简单沉淀后废水重新用于喷洒煤堆,不外排,沉淀灰渣定期清掏运至渣场。各换热站产生的换热废水就近排入城市下水管网。3.5.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热源厂的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的引风机、鼓风机、破碎机、锅炉安全阀排汽、循环水泵产生的噪声。噪声的治理措施:从设备选型入手,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静闹分开”的原则,将产生高噪声的设备集中布置,分别设置了鼓(引)风机间、水泵间等,并与要求安静的控制室、值班室及办公室分开。鼓、引风机间采用消声通风口,鼓风机加盘式消声器。循环水泵、破碎机设置防震基座,水泵进出水管采用橡胶软接头。对强噪声源所在的泵房、引(鼓)风机房,在墙体和顶棚均安装吸声结构,吸收和降低反射声强度,门窗采用双玻璃密闭隔声门窗,达到降噪效果。在烟道与锅炉排气出口连接处安装排气消声器。在热源厂四面厂界绿化,种植高大的乔木,以达到消声、抑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项目换热站的主要噪声源为补给水泵和循环水泵。项目设置换热站8座,其中由原锅炉房改造5座,新建3座。以上供热锅炉房改造为热力站后,原有的锅炉鼓、引风机等较大的噪声源将不复存在。同时采取的减噪措施:从设备选型入手,选用低噪声热力泵和水泵。单独设置密闭的水泵工作间,采用防震基座。墙体和顶棚均安装吸声结构,门窗采用双玻璃密闭隔声门窗。水泵进出水管采用橡胶软接头。3.3.4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炉渣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或处置情况见表35。表3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序号固废名称处理处置措施1锅炉炉渣综合利用2生活垃圾运往垃圾场处置四、环评结论及批复要求4.1 环评结论及建议4.1.1评价结论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一期)实施后,将取代目前城区14座小锅炉房,供热面积将会增大,但随着脱硫除尘设施的完善,其废气中烟尘及SO2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随之大大减少,更有利于改善临泽县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在确保各项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条件下,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衡量是可行的。4.1.2建议在该项目工程建设施工及营运期间,必须认真落实本报告书有关废水、废气和噪声的污染防治措施,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管理,防范与杜绝风险事故的发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了便于环境管理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应设有专(兼)职环保人员,并加强对锅炉操作工人的业务管理,增强环保意识,以保证生产正常安全; 实施“三同时”制度,使污染设施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使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防治设施停运引起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热源厂厂界绿化,种植高大的乔木,以达到消声、抑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4.2环评批复的要求一、同意专家组技术评审意见。二、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临泽县沙河镇五三村,建设内容为新建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两台DZL29-1.6/130/70-A型链条热水锅炉,新建3座换热站、改建5座换热站,新建一次管网5.2722000m。工程建成后,实现集中供热面积81万m2(其中现状供热面积61万m2,新增供热面积20万m2)。项目建成后,将替代目前14座锅炉房17台采暖燃煤锅炉,单位供热面积能耗减低0.0吨标煤/m2,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1.96t、烟尘排放305.22t,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临泽县城市总体规划,在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同意项目建设。报告书可作为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建设和环境监管的依据。三、项目建设必须严格落实报告书中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必须确保污染防治资金落实到位。四、新建锅炉要安装使用脱硫效率不低于40%、除尘效率不低于97%的湿式麻石水浴脱硫除尘器,锅炉烟气经治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的排放标准,锅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80米。五、为减少煤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工程建设必须采用全封闭煤库,煤库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当煤质含水量偏低时,要定期向干煤中喷水,以减少煤尘飞散。建设单位要采取建设密闭式输煤通廊,在输煤系统起点设置洒水喷头,在破碎楼设置吸尘罩和布袋除尘器,对卸煤及转运过程中进行喷淋降尘等措施,防治卸煤及转运过程中的产生的煤尘污染。六、建设单位要尽量选用性能可靠的低噪声设备或振动小的设备,对各种产生噪声的设备,要配套安装消声减振装置,设置隔音门和隔音窗,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厂界噪声要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2类标准的要求。七、本工程产生的灰渣和脱硫渣,须建设临时堆存场地,场地建设要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规定设置半封闭渣场,对灰渣和脱硫渣分区堆存,对渣场地面进行水泥混凝土防渗处理,灰渣和脱硫渣要全部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收集后送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八、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如下:SO2:95.84t/a 烟尘:16.32 t/aNO2:145t/a总量控制指标由临泽县调剂解决。九、请临泽县环保局对项目环保“三同时”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管。十、项目建成后,必须经环保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否则,吊销本批复。五、验收监测评价标准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本次验收监测评价标准采用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中的标准,有新标准发布,则替代环评中的老标准。5.1废气排放标准本项目烟气污染物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要求,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见表5-1和表5-2。表5-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标准类别SO2烟尘二类区时段900200表5-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m3项目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5.2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级标准,具体见表5-3。5.3噪声评价标准本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见表5-4。5.4总量控制指标张掖市环境保护局在对该项目的环评批复中核定的全公司污染物年排放总量见表5-5。表53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序号污染物CJ343-2010标准值(mg/L)1pH6.59.52悬浮物4003CODcr5504BOD3505氨氮456总磷87总氮708动植物油1009石油类20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0表5-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表5-5 项目污染物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t/a类别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废气烟尘16.32SO295.84NO2145六、验收监测内容6.1 废气监测废气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61。表6-1 废气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排放类型监测点位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有组织排放锅炉除尘器进、出口SO2、烟尘、NOX、去除效率连续2天,每天3次无组织排放 煤库(1-4)厂界上风向设一个对照点,下风向扇形布设3个测点气象参数和颗粒物浓度连续2天,每天4次6.2废水监测废水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62。表6-2 废水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化粪池出口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动植物油、石油类。连续采样3天,每天4次6.3噪声监测在生产正常稳定情况下,在热源厂及8个换热站厂界外四周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 ,距围墙1米,高度1.2米以上,连续监测2天,每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